绿林网

幸福的都市栖居的读后感大全

幸福的都市栖居的读后感大全

《幸福的都市栖居》是一本由[加]查尔斯·蒙哥马利著作,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都市栖居》读后感(一):关于幸福的科学

加班很严重的日子,下班从公司到地铁到家要将近一个小时,心态崩了。

偶遇这本书,本来以为只是关于城市设计,没想到竟写出了幸福的物质原理、心理学、哲学,甚至政治意义,值得一读。

结论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远比人们自知的多。古时雅典广场市民聚集,就是一种初步的幸福城市的形态。人们彼此关联,相互交流,对所处环境有拥有感,对公共事务有参与度。

以下是关于幸福的科学:

1. 左前额叶区控制快乐,高兴的人流入左前额叶区的血液比右前额叶区多;

2. 人们需要家与公司存在一定距离,以获得上下班的仪式感,以及生活与工作的区分度,通勤黄金时间是16分钟,过多或少都会影响幸福感大幅下降,通勤时间超出40分钟会影响家庭和谐…

3. 亲生命性决定了人们在接触大自然时会提升幸福指数,所以多去公园逛逛感受植被与阳光;

4. 城市的快乐与社交程度及质量密切相关,相互信任的社区环境能让人感到幸福;

5. 短途通勤,相比开车,步行或骑行都是更好的方式,运动有助于获得好心情;

6. 热闹的街道,熟悉的街景,能让人感到安全及放松,更愿意与他人互动;

7. 形式如同良药苦口外裹着的糖,流于表面但确实有效。(这句话简直是人生哲学…

《幸福的都市栖居》读后感(二):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2022年度最喜爱的书籍,没有之一。为了我喜爱的这本书,要写一篇读后感。

但凡和他人聊起最近读过的书或者涉及到心态的变化,我都会不遗余力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契合了我近期认知的改变和工作的状态。

在读法律这个专业前,我对于事件的判断仅仅是懵懂的直觉,但面对专业学习,很吃力。脑子宕机,思考没有切入点。课业的学习主要是记下老师的教义内容,应付考试。直到某次课堂上,讨论经典的铁轨选择题时,舍友有力而坚定的提出“规则”,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灵。由此,“规则”成为我学习法律、理解生活的重要准则。坚定的认为闯红灯就是不对的,即使是在无人的街道,我也会停下等红灯。

几年后,自己踏入了工作的旅程。却渐渐发现在具体的法律实务中,会因为个案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解释。价值选择和利益平衡成了非常重要的存在,例如最高院关于烂尾楼购房者贷款问题的判决变化,显示出法律在实务适用中的非凡魅力。但我又陷入了思考的混乱之中。究竟法律要保护的利益是什么?面对纠纷该如何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拥有选择权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此时,正好在八月份读到了这本书。本书展现的第一个观点就完全吸引了我,“自由穿越街道得了‘乱穿马路’的恶名,成了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对呀,明明我们应该拥有行走的自由,却为何被“汽车自由”绑架?接着,作者关注了通勤悖论、大型商超挤占商业空间、居住高楼者的孤独的问题。“住在高楼里的人总是对心理医生说,他们会同时感到既孤独,又被人群包围。其他研究表明,感觉所处环境很拥挤的人,不太可能去寻求甚至回应邻居的帮助。他们以回避为应对策略,因而也就无法获得社会支持带来的好处。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经常性地回避,事不关己就会成为一种社会规范:麻烦邻居是不合适的。”“人们与志愿团体、邻居乃至常在街上看到的人之间关系虽浅,却可借此提高自尊、掌控感和身体健康。而另一方面,真相令人难过:我们的配偶、子女和同事会让我们精疲力竭。浅关系令人如沐春风,可以平复心情,消除顾虑,这都正是因为它们的浅。”“比起看花儿、看时髦的东西,人们对看别人做事兴趣更大。最吸引人、最引人驻足观望的,永远是其他的人。人的活动就是城市最大的吸引力。”“哥本哈根的新标准是‘交谈用自行车基础设施’,就是让车道宽到允许两人并排骑车聊天,让通勤更像社交活动一点。”作者的观点太符合我的心意了,一种可以让生活慢下来的指引。同时,更令我思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的含义。一个法律规定是基于什么背景而制定,其选择保护的价值利益是什么,显得更有意义。

现在我的评价标准,不再拘泥于“规则”,而是在价值中进行衡量。做选择,不应该仅仅只是背负着压力,也应当展现出过程的意义和魅力。

《幸福的都市栖居》读后感(三):“以成年人的能力应对复杂性”

人类喜欢把问题简单化。但实际上问题有深度,有不同的侧面。简化问题只能一错再错。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取得“平衡”,或许大致等于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建设幸福城市亦然。“我们的文化中需要接触的艺术,它让我们不致彼此伤害,而是更加平衡,以成年的能力去应对复杂性,并从中学习。”(理查德·桑内特)

一、幸福、理性、心理分析

1.人做决定时不如自己认为的那么有理性。达不到“理性人”、“经济人”的标准。很多因素干扰:过往的记忆、手的温度。哈佛学生选宿舍案例。

2.因此优秀的城市设计应该帮助人们更加理性。重要的一点是提供足够的信息,驱散认知迷雾。案例:地铁倒计时。

3.关于对比。“幸福本身并不独立存在,它只是与不愉快对比的结果。一旦新奇感消失,对比不再明显,幸福也就不再是幸福了,你必须得去找新东西替代。”(马克吐温)

4.“一栋房子可大可小,但只要跟周围房屋相仿,它就能满足人对住房的一切社会需求。而一旦这栋小房子近旁耸起一座宫殿,小房子就缩成了窝棚。”(卡尔·马克思)

5.外部激励因素:短期,如新花岗岩厨房台面或意外加薪。内部激励因素:过程而非结果,不会厌倦,如创意性活动或体育运动。

二、扩张性(分散性)城市

1.受益的是汽车厂商。福特号召大家逃离城市:“现代城市可能是地球上最不可爱、最矫揉造作的存在了。我们应当离开城市,以此解决城市问题。”

2.“伪热带草原。”缺乏生物复杂性,凌乱感。

3.逃离为了躲避拥挤?人口密度是物理状态,拥挤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重要的不是面积,而是有能力弱化与他人的接触。即自由选择。退到郊区失去“模糊地带”社交(陌与友之间)。

4.我们想要更多的机会看别人和被别人看,尽管我们可能并不想真的建立起什么联系。

5.生活就是一串表演,从头到尾我们所有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公共空间、私人空间是我们的舞台;建筑、景观、身边其他“演员”则提示我们该如何表演(对待他人)。

三、改进

1.城市为谁而建?只为车设计,路上全是车。正反馈导致系统为车而进一步重构。无尽循环。

2.不拥有的权利。共享出行。温哥华:没财物说明是穷人,没钱没自由,处处受困。巴黎:所有权是负担,保养、修理、车位,担心自行车被偷而搬上楼,但公寓楼一般为六层无电梯。

3.荷兰凌乱路口实验。不确定性增加意识,增强安全性。批评:安心之城是数据反映的安全还是人感到的安全?

4.利己主义是最佳方案。哥本哈根:选择自行车不是为了环保,只因更方便。

四、阻碍

1.永远享受不到的投资。被迫离开“优势区”,承担燃油费税费,这些钱却用来继续改善优化“优势区”,穷人群体无权享受。

2.优势区居民话语权更大。政治影响力媒体掌控权。洛杉矶案例:不愿修地铁连接优势区与贫困区。

3.自身需求的矛盾。既想住独栋有隐私,又想住在步行社区。

4.房地产市场。价格问题。

五、最后

1.即是设计问题,也是心理问题。什么会带给我们长期幸福?如何感受平等尊严?选择交往还是退缩?

2.不要试图消灭复杂性。这是徒劳。手握权力的人想得太简单。因此我们要主动选择,取得城市生活的平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