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精选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精选

《现实主义者》是一本由[以] 阿萨夫·哈努卡著作,后浪丨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一):现实主义者

很厚的一本图像类书籍。 《现实主义者》呈现了自己的现实:为毫无灵感的漫画创作而纠结、对房贷车贷下一步的开销的感到紧张、袭击事件后为自己的身份而无所适从,当然还有日常平凡生活的小确幸。我们也在这世俗生活中摸爬滚打,他用幽默又现实的图画呈现了我们的喜怒哀乐。 《现实主义者》呈现了这个世界的现实:以色列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平凡人去挣扎求生,恐怖事件、防空警报…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何时才能终结? 印象比较深刻的《每月这个时候》,夫妻俩的交流,最后以狂轰乱炸,一人阵亡而终结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二):神选的子民,没什么不同

感谢后浪,出了很多国内冷门却都是世界顶级的漫画,带给艺术漫画爱好者福音——这本哈努克的《现实主义者》既是如此(封面枪击自己脑子,打出一片绚烂色彩,我也想到过呢——),以色列作者,所谓神选的子民,74年,差不多同龄,与我会何什么不同呢?怀着好奇的冒险心情一口气翻阅下来——结果,我们真的没什么不一样,为了房租涨价发愁,商业赶稿的烦恼,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也有歧视;签售会上妒忌热门作者被读者们排长队,让我会心一笑——就像我的眼镜故事,哈努克也是一篇篇现实与幻想的交织(画技可比我强多咯,我要好好学习),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小笔下纯真天地,却又关注这残酷冷漠世界——比起来,可能让我庆幸,这边更和平吧——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三):幻想是生活的休息区

没想到这部漫画是如此沉重,来自生活的苦闷,原来这就是《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者》里,作者的想像力并不是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幻想而仅仅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片刻的逃避。这样的想象力成为一个休息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无力地面对焦虑煎熬的生活:房屋贷款、混乱的地区治 安、身份认同、夫妻之间是好是坏的感情、育儿与家务分工、工作压力等一切都如此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哈努卡画了好多英雄,幻想自己就是漫威英雄,是妻子唯一的强有力的臂弯,幻想自己是子女心中帅气英勇的超人爸爸。幻想过后仍需继续为生活忙碌,跌破头颅。

我们这里虽然仍算安稳,但除此之外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都大同小异,每天都在为一些无形的压力而奔波。回头一想,这些焦虑急躁苦闷难过都是为了什么?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前几天读《他者之镜》里谈到加缪对“荒谬”的看法,加缪说,活着才是真正反抗荒谬的世界。所以,要努力活着,反抗残酷的现实。就如哈努卡一样,用漫画讽刺这个荒谬的世界,用漫画反抗现实。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四):人生就是悲剧和喜剧的交加

人生就如一场喜剧,好像卓别林说的,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就是一部喜剧。这本插画说是现实主义,也是魔幻主义。家庭,工作,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会经历两性关系的争吵,家庭生活的柴米油盐问题,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工作与金钱的困扰,但回归到个体,只有经历过,身在其中,你才能理解其中的悲痛与乐趣。阿萨夫很魔幻的是,常常把自己化身为超级英雄去拯救家庭的小难题,又变化为魔鬼剖解自我的另一面,自嘲自讽,又非常乐观。身为以色列的犹太人,很多时候会为自己的肤色和长相带来的歧视困扰,面临动荡的时局,家庭生活再难也成为一个最佳的庇护伞。大儿的诞生,到次女的来临,阿萨夫从一个画家,兼职了丈夫和父亲的角色,经济的困难,经常被孩子的笑容瓦解;两个时代的人面对社会发展,也都为手机,电视,层出不穷的食物在困扰。有时候一页纸里面,展现的内容非常多,你必须经历,身在其中才能理解作者的感受与自嘲,然后再自我嘲笑一把。

特拉维夫也好,伊拉克也好,世界上的人都有一样的焦虑,关于生活与生命。阿萨夫会用魔幻的方式去阐述现实。我觉得比直接表达更能幽默的展示。它是真实存在的,又没法太直接去表达,意会,包装,戏剧性,就是最好的阐述方式。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五):现实又犀利的作品,总是更容易引发人类的反思

这是一本非常写实的漫画。它不同于近二十年我来看看过的大多数漫画(传递美好、善良、勇气等),它看起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点儿丧。书中有多幅漫画场景都具有讽刺意味。

一对儿带着孩子的夫妇,找房子的几处场景相当符合实际,生活中也有人面临同样的窘境,生活压力大,居住条件差,但大家都没放弃寻找更好的。

那些迫不得已的父子、母子分离,爱人每月那几天的暴躁,都在漫画中用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刻画的淋漓尽致。

生活中不止美好,也会有战争、混斗、争吵与彷徨,作者从自身的生活中提取这些情绪,并将之融入作品,我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宣泄。

当问题被放在台面上,更容易引起关注,也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本《现实主义者》自有其特殊的意义。

作者在作品中还对未来世界提出了设想,想象很大胆,但是读来颇觉的悲凉。书中,在未来,成荫的绿树是假的,因为一场黑雨杀死了曾经生存的树;看不到自然风景的城市,拥挤不堪又令人窒息,因为人类社会的空间越来越紧张。

希望人们阅读本书后,能反省自身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能量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力。通过沟通理解、协作,让人类与自然界实现良性循环,持续共生。

作品中还有很多事涉及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连环画,读来也颇有意趣,我很喜欢其中一个名为《坚强的心》的漫画作品,亲子分离的焦虑签动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还有老父亲的。

读完这部作品,方才了解到:在地球的另一个方土地上,还有这样的现实。对比之下,更容易感受到生在红旗下的和平年代之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