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1000字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1000字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是一本由俞敏洪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一):孩子们的学习指南

标题不太合适,个人感觉,就是一本好学长写的自己学习经历与学习生活的书。早点读收益应该不小,我是两个月前读完的。书中内容通俗易懂,像个邻家大哥哥一样分享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学生生涯中的迷茫,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现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家长也可以读一读,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其实我们这代80后也是稀里糊涂的就长大了,心理上肯定都多少有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大部分人当了父母了,难免会把一些错误的认知传给孩子。大家一起成长呗。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二):千帆过尽,方知本心。

这是我最近读的最快的一本书,一天就看完了。原因一是内容比较轻松,就是俞敏洪老师讲述的人生经验,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另外就是俞老师会讲课,内容没有什么废话,就是干货,而且很简单,宛如老师在上课,这样就很容易读完。

几点感受∶1、每个人的成长是有经验和规律的,以前我们没有好的老师、好的环境告诉你怎么做,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俞老师的书就放在这里,我们看书就像听俞老师上课一般,可以跟着做起来。2、我们都需要成长,不仅是青少年,包括我这样的中年人,我虽然年龄渐长,但对世界的认识还需要深化。我原本有点懈怠,好奇心下降,日常的工作,生活消磨了我全部的精力,关键是自己没有了上进心,总觉得学什么也没有用,还不如休息看手机。相对于俞老师,我还很年轻,所以我很汗颜,不管年龄如何,虽然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不是为了什么名利,就是为了自己,为了精神上的富足。3、人生的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精神上更要丰富。这不仅是个体的成长,还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有一点理想,要为改善我们这个国家,社会,民族,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会激励我们奋斗,同样当我们取得一点点成绩,我们的精神上的收获也是难以置信的。4、自律,读书,行善,俞老师的书,其实讲的都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恰恰就是这些常识,不同人体验不同,日积月累,最后不同人的最终结果就不同。再次自省,精神上的萎靡不振是我至今成就不大的主要原因。还是要从小事做起,每天做一点,坚持一下,应该有很好的收获。

总之,在成长中,我们总是不断质疑师长前辈的经验,很可能迷失在物欲的横流中,但经过社会的历练,我们往往会发现,最重要的恰恰还是那些很简单常识。所以,希望读书能让我回归本心,自律,读书,合作,包容,上进,希望永远明天的我比今天有一点点进步。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三):今年第四本,对俞敏洪进一步了解

继上一本《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之后,紧接着买了这本书来读

感觉全书写的有点随意,没有特定的目标阅读人群,一开始感觉好像是写给高中生的(因为从学生时代怎么度过开始建议,其中包括高中该怎么过、大学该怎么过)看到第二部分又着重提到人生的成长建议。

这本书读完收获比《我曾走在奔溃的边缘》要少得多,因为这个原因暂时不会再继续读俞敏洪的书了

读这本书的收获:

1.明白要读完整、基础但经典的商业、经济学和管理学著作,比如:亚当斯密、马克思、德鲁克、凯文凯利等的作品,否则会成为俞敏洪笔下写的“连基础商业知识都不具备的人,就别创业了”的人

2.关于选择,要明白什么是选择,有的选择唯一且影响深远(比如选择人生伴侣、选择上大学或者不上大学),这种选择要特别重视;有的选择需要快速且高效迭代改变(比如出行的交通方式、职业、或者今天吃什么)

以上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四):拥有什么样的成长观,才能让生命越来越好?

“成长”和“长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长大,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只要时间不停,我们就可以年龄增加、体重增加、肉体衰老……但是成长不一样,除了自然的成长,我们更多指的是心理的成长、认知的成长、能力的成长,等等。长大未必就是真的成长,因为成长跟年岁没关系,而且没有止境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上面这样几句话,我有点难过,甚至有点想哭。想想自己,真的好像一直都在长大,而没有太大的成长。我就是大家口中经常说的例子之一:“很多人啊,离开大学校门后,就很少反思自己。结果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除了年龄上的增长,其他也没太大变化,碌碌无为。” 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和我一样状态的人不在少数。那我们该拥有什么样的成长观,才能让生命越来越好呢? 一.设定目标,目标是成长路上的灯塔。 没有目标有多可怕?没有目标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每天忙忙碌碌,两点一线,却还是伴随着迷茫,焦虑...一天到晚,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人生的方向是是什么,完全像个瞎子一样生活在黑暗之中。 而我朋友圈的畅销书作家,摄影导师李菁,她真的是一个目标特别清晰的人,从大学开始她就规划自己的人生,因为目标的指引,她在互联网时代就抓住了红利期,变现数百万,成为女性成长导师。 有人把目标比喻成灯塔,我感觉恰当极了!有了灯塔的指引,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即使道路曲折,但一看见远方的灯塔,全身就充满了力量,就不会慌张,更不会放弃,继续前进。 俞敏洪有说:“就像爬山的时候,就算看不见山顶,但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向上爬,知道爬的路是对的,那么爬上山顶只是时间问题。”也如镜姐所说,只要你坚持,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大器晚成而已。 二.坚持阅读,阅读是成长路上的基石。 阅读是成长路上必备的一项技能,通过阅读,你会越来越有思想,在看待一件事上,你也会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老实说,我初入职场的时候,我就很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我做什么,根本不懂得拒绝不合理的加班出差等无理要求,以至于活得很累很累,还不敢出声。 现在的我不一样了,我已经不再是任由职场老人欺负我新人的那个人了!在和他人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也能够快速察觉对方的性格特征,以及这个人的价值观思想观,以及从TA身上,我也总能总结出经验教训,以防自己重复犯错。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也是在与高手思维上的碰撞,阅读所给予我的知识和视野真的不可斗量,让我们终身成长,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吧! 三.学会坚持,坚持是成长路上的态度。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本来想着成长嘛,越长大肯定很开心啊,但是没想到最后却出卖了你?结果一遇到困难就动不动怀疑自己,选择放弃,告诉自己不行? 我遇到很多人是这样,我曾经也是这样,一遇到困难,我就内心恐慌,情绪极不稳定,态度很消极,就像一只乌龟一样,缩着脖子,不敢向前走。 自从通过阅读,还有平时与行业大佬交流,我才知道,其实,大家都一样,职场家庭生活上,你遇到的困难,大佬们曾经也遇到过,他们也是经历过无数次的磨练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唯有积极面对问题,想办法行动起来,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真的,很多东西,你坚持着,慢慢就解决了。 就像我之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两只蚂蚁落入玻璃杯中,两只蚂蚁都试着沿着杯壁向上攀登,想要爬出去,可是试了多次,都从杯壁摔下来了,有一只蚂蚁明确态度,不想坚持,选择放弃,另一只蚂蚁,一直坚持着...最终功夫不负有心的蚂蚁,终于爬出去了,获得了自由,而另外一直蚂蚁,还在杯子中,失去了自由。 人生路上,遇到挫折,挑战....这都是常态,这才是真相,而不是如童话故事中描绘的如此美好。毛主席也说过:“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 坚持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态度,蚂蚁因为坚持,才等到最终的自由。我们的成长也是一样,因为坚持,最后才会有奇迹。急于求成,而选择放弃,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在这三个方面做到极致。拥有如此的成长观,我坚信,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的成长会越来越快,我们的生命也会越来越好!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五):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享受的。

俞敏洪老师今年带着新东方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让人刮目相看。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他要时刻保证公司帐户上的钱足够把学生的学费退掉和足够支付员工的工资,那是非常巨大的一笔现金流,他的宅心仁厚和格局担得起企业家的称号。

今天就来读读他写的《我的成长观》。

什么是成长?

成长包含了逆商、智商、情商的增长,成长实际上是我们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为什么要有成长观?

我们通常说的“人生观”“世界观”“成长观”里的观,是价值判断体系,所谓成长观是指导我们成长方向的价值判断体系。如果没有事先判断好成长的目标和方向,那盲目的成长很可能是原地打转。

那么如何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成长的要素大致有四点:方向、做事标准、原则和做事流程。

第一、方向。前面说了,成长方向包括三方面:智商、情商、逆商。

智商包括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指的是,我们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取新的知识,再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研究能力指的是有钻研精神,能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商包括三点能力:被信任的能力,善于分享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能力。

能够被他人信任,意味着你是一个人品可靠的人,信任成本低意味着你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取到资源。

善于分享的能力,有一句话叫做: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你独吞一个小蛋糕,不如把蛋糕做大,能分到的也就更多。10万的100%,也没有100万的30%多,所以有舍才有得,乐于分享,其他人才会在有好事的时候也想到你。

乐于助人的能力。人无法做到完全没有私心,但是你如果想着我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想被别人麻烦,那么当你陷入一个无法凭一己之力就逃脱的困境时你会非常被动且绝望。所以,不要害怕和他人产生联系,主动的去帮助他人,先人后己,助人者,人助之。可能你帮助的人,不是最后帮你的人,但是这份善意是一定会回到你身上的。

逆商包括了抗打击能力和自控能力。虽然我们希冀人生可以一帆风顺,但是但凡有些阅历的人都知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因此抗压能力非常重要,即使身处险境也要有自己能够克服过去的信念,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堕落,不摆烂,不放弃。

第二、做事标准。

1、做自己喜欢的事。2、利他。能够发心做利他人,利社会、利国家的事情。3、能挣钱。我们说的挣得钱是干净的,有道德的,最小标准是能够养得活自己和家庭。

第三、原则。原则又分为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原则。

做人的原则有四点:承担社会责任,先小人后君子,守住道德底线,有是非观。

人要有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和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也有能力的时候,量力而行,挺身而出。

当和他人面临牵涉到利益相关的问题时,先小人后君子。去年我跟供应商谈合伙新公司的问题,他是那种讲义气,当大哥的人,但是我是秉持着丑话说在前头的原则,想着先把分配的比例谈好,结果他不同意我的方案,自己又不愿意提方案,闹得很不愉快,现在想来是好事,性格不合,观念不同,强行走下去也会是困难重重,一地鸡毛。

守住道德底线,有是非观。对天灾人祸抱着敬畏心和慈悲心,不拿他人之苦开玩笑,明辨是非,不纵容错误的行为。他人如何做,是他人的事,但是自己的道德底线一定要守住。

做事的原则也有四点:诚信、近者悦来,以终为始,急事慢做。

诚信是做事的最高准则,其实也是做人的最高准则,弄虚作假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你可以走的慢一些,但是得把每一步走稳,问心无愧。

近者悦来,只有你把手头上的事做好,手头的客户服务好,他们才会成为你口碑传播最好的广告。就像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说的,最重要的是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其他的自然会来找你。

以终为始。牢记初心,把终极目标当作指导,倒推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要做什么,怎么做,答案自然了然于心。

急事慢做。当你有一个难得的机会时,先别急着开始,仔细规划好方案,三思而后行,当你考量之后发现计划确实可行,那就立刻开始,迅速推进。慢思而后疾行。

第四、做事流程。明确目标,找出问题,找解决方法,计划,执行。这个做事流程瑞达里奥在《原则》里提出了,其实其他书籍(包括这本)中也有概念相同但是不同的表达。做事的底层逻辑是相同的,把逻辑理顺了,事情解决起来就没那么难了。

我很赞同俞老师的观点,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享受的。我们是为了在生命给予我们的挑战中学习、找到自己的功课,攻克它们,能救你自己的,只有自己。

罗翔老师的那句话此刻很应景:你必须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的把自己救出水深火热之中。努力的去成长吧,救自己出水深火热之中,行有余力,再帮他人一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