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的读后感大全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的读后感大全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是一本由俞敏洪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一):千帆过尽,方知本心。

这是我最近读的最快的一本书,一天就看完了。原因一是内容比较轻松,就是俞敏洪老师讲述的人生经验,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另外就是俞老师会讲课,内容没有什么废话,就是干货,而且很简单,宛如老师在上课,这样就很容易读完。

几点感受∶1、每个人的成长是有经验和规律的,以前我们没有好的老师、好的环境告诉你怎么做,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俞老师的书就放在这里,我们看书就像听俞老师上课一般,可以跟着做起来。2、我们都需要成长,不仅是青少年,包括我这样的中年人,我虽然年龄渐长,但对世界的认识还需要深化。我原本有点懈怠,好奇心下降,日常的工作,生活消磨了我全部的精力,关键是自己没有了上进心,总觉得学什么也没有用,还不如休息看手机。相对于俞老师,我还很年轻,所以我很汗颜,不管年龄如何,虽然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不是为了什么名利,就是为了自己,为了精神上的富足。3、人生的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精神上更要丰富。这不仅是个体的成长,还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有一点理想,要为改善我们这个国家,社会,民族,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会激励我们奋斗,同样当我们取得一点点成绩,我们的精神上的收获也是难以置信的。4、自律,读书,行善,俞老师的书,其实讲的都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恰恰就是这些常识,不同人体验不同,日积月累,最后不同人的最终结果就不同。再次自省,精神上的萎靡不振是我至今成就不大的主要原因。还是要从小事做起,每天做一点,坚持一下,应该有很好的收获。

总之,在成长中,我们总是不断质疑师长前辈的经验,很可能迷失在物欲的横流中,但经过社会的历练,我们往往会发现,最重要的恰恰还是那些很简单常识。所以,希望读书能让我回归本心,自律,读书,合作,包容,上进,希望永远明天的我比今天有一点点进步。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二):今年第四本,对俞敏洪进一步了解

继上一本《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之后,紧接着买了这本书来读

感觉全书写的有点随意,没有特定的目标阅读人群,一开始感觉好像是写给高中生的(因为从学生时代怎么度过开始建议,其中包括高中该怎么过、大学该怎么过)看到第二部分又着重提到人生的成长建议。

这本书读完收获比《我曾走在奔溃的边缘》要少得多,因为这个原因暂时不会再继续读俞敏洪的书了

读这本书的收获:

1.明白要读完整、基础但经典的商业、经济学和管理学著作,比如:亚当斯密、马克思、德鲁克、凯文凯利等的作品,否则会成为俞敏洪笔下写的“连基础商业知识都不具备的人,就别创业了”的人

2.关于选择,要明白什么是选择,有的选择唯一且影响深远(比如选择人生伴侣、选择上大学或者不上大学),这种选择要特别重视;有的选择需要快速且高效迭代改变(比如出行的交通方式、职业、或者今天吃什么)

以上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三):拥有什么样的成长观,才能让生命越来越好?

“成长”和“长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长大,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只要时间不停,我们就可以年龄增加、体重增加、肉体衰老……但是成长不一样,除了自然的成长,我们更多指的是心理的成长、认知的成长、能力的成长,等等。长大未必就是真的成长,因为成长跟年岁没关系,而且没有止境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上面这样几句话,我有点难过,甚至有点想哭。想想自己,真的好像一直都在长大,而没有太大的成长。我就是大家口中经常说的例子之一:“很多人啊,离开大学校门后,就很少反思自己。结果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除了年龄上的增长,其他也没太大变化,碌碌无为。” 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和我一样状态的人不在少数。那我们该拥有什么样的成长观,才能让生命越来越好呢? 一.设定目标,目标是成长路上的灯塔。 没有目标有多可怕?没有目标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每天忙忙碌碌,两点一线,却还是伴随着迷茫,焦虑...一天到晚,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人生的方向是是什么,完全像个瞎子一样生活在黑暗之中。 而我朋友圈的畅销书作家,摄影导师李菁,她真的是一个目标特别清晰的人,从大学开始她就规划自己的人生,因为目标的指引,她在互联网时代就抓住了红利期,变现数百万,成为女性成长导师。 有人把目标比喻成灯塔,我感觉恰当极了!有了灯塔的指引,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即使道路曲折,但一看见远方的灯塔,全身就充满了力量,就不会慌张,更不会放弃,继续前进。 俞敏洪有说:“就像爬山的时候,就算看不见山顶,但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向上爬,知道爬的路是对的,那么爬上山顶只是时间问题。”也如镜姐所说,只要你坚持,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大器晚成而已。 二.坚持阅读,阅读是成长路上的基石。 阅读是成长路上必备的一项技能,通过阅读,你会越来越有思想,在看待一件事上,你也会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老实说,我初入职场的时候,我就很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我做什么,根本不懂得拒绝不合理的加班出差等无理要求,以至于活得很累很累,还不敢出声。 现在的我不一样了,我已经不再是任由职场老人欺负我新人的那个人了!在和他人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也能够快速察觉对方的性格特征,以及这个人的价值观思想观,以及从TA身上,我也总能总结出经验教训,以防自己重复犯错。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也是在与高手思维上的碰撞,阅读所给予我的知识和视野真的不可斗量,让我们终身成长,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吧! 三.学会坚持,坚持是成长路上的态度。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本来想着成长嘛,越长大肯定很开心啊,但是没想到最后却出卖了你?结果一遇到困难就动不动怀疑自己,选择放弃,告诉自己不行? 我遇到很多人是这样,我曾经也是这样,一遇到困难,我就内心恐慌,情绪极不稳定,态度很消极,就像一只乌龟一样,缩着脖子,不敢向前走。 自从通过阅读,还有平时与行业大佬交流,我才知道,其实,大家都一样,职场家庭生活上,你遇到的困难,大佬们曾经也遇到过,他们也是经历过无数次的磨练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唯有积极面对问题,想办法行动起来,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真的,很多东西,你坚持着,慢慢就解决了。 就像我之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两只蚂蚁落入玻璃杯中,两只蚂蚁都试着沿着杯壁向上攀登,想要爬出去,可是试了多次,都从杯壁摔下来了,有一只蚂蚁明确态度,不想坚持,选择放弃,另一只蚂蚁,一直坚持着...最终功夫不负有心的蚂蚁,终于爬出去了,获得了自由,而另外一直蚂蚁,还在杯子中,失去了自由。 人生路上,遇到挫折,挑战....这都是常态,这才是真相,而不是如童话故事中描绘的如此美好。毛主席也说过:“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 坚持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态度,蚂蚁因为坚持,才等到最终的自由。我们的成长也是一样,因为坚持,最后才会有奇迹。急于求成,而选择放弃,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在这三个方面做到极致。拥有如此的成长观,我坚信,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的成长会越来越快,我们的生命也会越来越好!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读后感(四):俞敏洪,化“鸡汤”为“鸡血”的怪人|《我的成长观》

这本书在桌上躺了很久,每天看两眼(封皮),一直没来得及细读,总觉得他的“成长观”我很熟悉,俞敏洪的新东方和我们这一代人一路就这么走到了中年。

最近翻完,感觉有点亲切,还有点真诚。

(1)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

冯唐有篇文章,给中年油腻猥琐男下了很多个定义,警告你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不知道是不是陷入了中年恐惧才会有这样的焦虑。

冯唐说,不要变成胖子,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呆着不动,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去谈性,不要教育长辈,也不要教育晚辈,等等等等,几乎要把所有人到中年的特征数了个遍。

对于中年油腻,小编觉得,宽容点儿,“贪俗装懒”这四个字也就够了。就是你总想贪点儿那些不该上心的东西;喜欢炫耀自己,高调得像个刚入世的孩子;在年轻人面前装的高深莫测;不愿意思考,不愿意追求新的东西。

看似说的是少数,其实是人到中年都容易步入的误区。

俞敏洪评价《中国合伙人》中黄晓明演的那个“他自己”,他说这个一点儿都不像我,怎么把我整的那么窝囊?结果北大的同学告诉他,黄晓明版的你已经很不错啦,你大学的时候不仅窝囊,还挺猥琐。

59岁的俞敏洪,31岁创立了新东方,这个“猥琐”的人和他的新东方,陪着一群80、90后长到了要奔三、奔四的年纪。而在这群人眼里,俞敏洪的“成长”好像从来没有“爆”过,就一个字:“稳”。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时说,最初考大学的时候,他根本没想过能去北大;去了北大,没想过会创立新东方;新东方创立初期,只想着把托福培训做到极致;慢慢地,他想让新东方完成更多民办教育该有的使命,也给了自己更多改变教育行业的责任。

比如,前几天两会,他提出将儿童自闭症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为家庭减负,这费用,至少上千元。

经历了一个中年,他反而摘掉了“猥琐油腻”的帽子,这可能和他一直强调的价值观有关,其中一条他说要“抱着平和的心态生活”。可能就是这种心态,成就了他的“稳”。

去年底,俞敏洪写了这本叫《我的成长观》的书,张罗出无数金句,小编甚至怀疑,他就是一个用“鸡汤”就能将自己灌到饱,然后化“鸡汤”为“鸡血”的怪人。

但可能,有那么一些金句,也能成为你的“鸡汤”,毕竟经历了中年焦虑,他反而摘帽了。

(2)怎么偏科能让所有人都羡慕?

读初中时,有个同学每天啃历史,提到历史头头是道,老师不知道的他都能来点儿提示,最后直接啃起了资治通鉴,再后来,他变成了班里的历史课代表。虽然其他科目平平,但不得不说,历史方面,真让人佩服。他读了多少书?估计自己也说不上来。

有人说我们的中学,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也确实不否认,现在的考试,刷刷题更立竿见影。

那大学呢?

连俞敏洪都说,“如果你上大学没有爱上学习,没有爱上读书,没有爱上读书背后的智慧,那大学就白念了。”遇到能影响你人生的导师、教授,就听听、学学、聊聊;如果有些课没办法入耳,就不要再浪费更多的时间,读读有价值的其他书去吧。

你别说小编把你往歪道儿上带,201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小编有位大学老师,在教室座位晃得像秋千一样、班里所有人都想跑出教室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大家不要动!”,小编到现在都想知道这位老师的常识呢?

(3)这是我听过关于选“听书”最逗的解释

前几天有朋友在高铁上拍了张照片,说现在的人怎么都这么爱看书啦,人人都捧着一本书,让他这个容易晕车又爱看书的人难受到不行。好在现在听书软件能满足他这些“特殊群体”,也算幸运。

其实,读书这件事儿早该在人生规划中整起来了,甚至不需要规划,你应该要因为某天没有读书,就像没有洗澡一样难受。

俞敏洪在他的“成长观”中,唯一贯穿始终的两个字,也是读书。

以色列人均读书量堪称世界第一,他们有全球最多的图书馆和出版社,全国1/4的人都有借书证。周六安息日,商店、饭店等所有场所都关门,只有书店照常营业,顾客络绎不绝。

而我们人均读书量每年不超过5本,其中还包括教科书。有一次有2,000名中小学教师去参加活动,俞敏洪顺便问了一句,一年读书量超过5本书的老师居然都不超过10%。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在心烦气躁的时候,拿起一本书,慢慢地,心就静下来了,思绪也正常了。所以说,读书能给你的生活找到一个方向,甚至能给你的情绪找到一个出口。

《我的成长观》你可以收藏,绝对适合正在奋斗的鸡娃们,也适合正在思考如何把“鸡汤”变“鸡血”的你。比如,你会看到像“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自己”这种话。对于成年人,它更大的作用,可能是在你思考人生下一步的时候给你指一条路。

扩展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