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遇见一家书店的读后感大全

遇见一家书店的读后感大全

《遇见一家书店》是一本由王野霏 主编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遇见一家书店》读后感(一):遇见一家书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籍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宋真宗赵恒也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北宋君主鼓励众多学子努力求学,他日金榜题名之时,就是出人头地之时,而这时候,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书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而说到书籍,就不得不提书店。我小时候,镇上还没有很多书店,都是一些小书摊,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而我与书籍结缘,是因为一本小人书。后来,上了中学,开始逛新华书店,买课外书。一晃这么多年,我已经很久没有去逛过书店了。不仅如此,连书也看的少了,就算偶尔看书,也开始在网上找电子书。直到有了孩子,又开始买书,虽然还是在网上订购,但当我收到那些绘本,摸到那纸质的书籍,以前那些对书籍的感觉又涌了上来。 当我们都习惯在网上购买书籍之后,对实体书店的冲击不可谓是不大。还记得去年在疫情下,许知远为了他创办的书店单项空间发起众筹,以求给书店续命。这是怎样的无奈,才会让一个文化人做出如此举动,也让我们看到如今实体书店的困境。我们有多久没有去实体书店买书,去闻一下那熟悉的书香味,摸一摸那久违的纸张。 《遇见一家书店》就是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遇见一家书店”故事征集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书中收集了88个人与书店的故事,有童年在书店阅读小人书的难忘记忆,有因为喜爱阅读创办书店的故事,有与沉默寡言的书店老板的相识,也有书店业为寻求发展所做的努力与创新……

《遇见一家书店》是这些爱书人写给书店的情书,是对书籍的热烈表白。有喜爱读书,却因为身无分文而总去书摊“蹭书”的李于兰,她因为“老夫子”书摊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还代表学校得了奖,这是书摊与她的故事。还有同样喜爱读书的刘筱蓉,在那个叶婆婆小书店里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她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店是安静的,它能过滤掉尘世的浮躁,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安宁。也让许许多多的爱书人得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在这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我希望更多的人都能重新捡起书本,让我们的社会沐浴在书香中。

《遇见一家书店》读后感(二):与你相遇,心生欢喜

对爱读书的人来说,遇见书店,是让人欣喜的一件事。

即使社会再进步,电子科技再发达,纸质书和实体书店,仍然是读书人的心头爱。

《遇见一家书店》让读书人重拾自己与书店的那些相遇缘分。虽然书中的那些书店不局限于实体书店,其中也包括一些网上书店,但是相信那些网上书店的店主也是本着一颗做实体书店的心在经营的,只是为了方便更多的远方的读书人,书店多了网上经营的一条途径。

想起多年去,去往某个旅游城市,在小街巷里遇见了一家书店,店面不大,店里的书多是旧书、旧版书,起初没注意店名,后来仔细一看,原来它是我在某旧书网上购买过书的一家店,没想到缘分这么奇妙。

想来我的这份经历,不少书友也曾有过。在《遇见一家书店》书中有位作者就写了自己和一个旧书网的因缘。作者在写作时需要用到一些旧版书材料,只能去图书馆查阅,很不方便,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在旧书网买到自己需要的旧版书和内部读物,欣喜若狂。

看到这样的故事,我也不由地为这位作者高兴。因为相似的经历也曾发生在我们这些人的身上,这种感觉感同身受。当你急需一本书,千方百计寻觅无果时,却忽然间在某个书店、旧书摊,或是某个网上书店找到,那份欢喜油然而生。遇见一家书店,并且能买到心仪的好书,这大概就是读书人的人生乐事、喜事。

《遇见一家书店》里,每一篇文章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记录的故事都是接地气的、是贴人心的。88个人与书店的故事,有人回忆童年里印象深刻的那个小书店,是一位老婆婆在管理的,本来2分钱看一本书,但是两个小朋友偷偷地交换了彼此借看的书,管理书店的叶婆婆明知他们交换书看,但是并没有阻止批评他们,这是对爱读书孩子的宽容。有人讲述自己年少时卖菜买书的经历,虽然钱难赚,但是爱读书的孩子忍不住想去买书,只是无奈钱不足,挑了许多喜欢的书却只能买下两本,“逃也似的离开,生怕书的魔力吸引我,花光卖白菜的所有钱……”多么纠结又无奈的心理,终有一天,他还是会得到善待,能读到许多书。还有一个故事写的是一个摆书摊的女人,她怀揣文学梦,一边打工,一边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即使婚后生活不幸,丈夫英年早逝,她在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但是她没有放弃与书相伴,她摆书摊,还发表文学作品,晚上收摊后,她的孩子们继续拿着旧书读。……这些关于读书人的一个个故事,很平凡,不造作,真实又感人。

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书店的存在,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在此安歇。希望书店能一直在,让我们一直能在这些避风港里取暖。

《遇见一家书店》读后感(三):遇见一家书店,探索最有趣的灵魂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读书已经成为被人遗忘的事,电子产品的取代让纸书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但是总有这样一群人,始终视书如命,随着纸张在他们手中轻轻的翻动,文字如蝴蝶般飞舞,那种陶醉其中的感觉也许只有自己能懂。

《遇见一家书店》主编王野霏,1984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国际处副处长、处长,联络处处长。这是一本人与书店的故事集,结集了88个人与书店的故事,在这些充满着回忆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书店带给人的温暖力量,可以从中探索最有趣的灵魂,了解当代书店风景,窥见时代变迁。

书店是喧嚣的,各种思想在此汇聚碰撞,书店是安静的,过滤掉尘世的浮躁,让心灵得以安宁。在当代,书店业不复往昔繁盛,但对爱书人来说,书店依然是最温情的理想之地。 我身边大多数人不爱读书,她们只爱玩手机或者侃大山,我也曾试着去感染一些人,希望她们可以放下浮躁的心,安安静静地读读书,可是我失败了。每当我向她们介绍起读书的好处时,她们都淡淡一笑,继续低头刷着某博、刷着某宝,读书似乎是与她们格格不入的事物一样,漠不关心。

她们却不知道不管你读的书多少与否,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你,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所看到的都将成为你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你丢不掉,别人也抢不走,比起每天刷手机,读书给你带来的是你无法估量的财富。

《遇见一家书店》中收录了88个人与书店的故事,他们与书结缘,都是爱书之人,同样也更容易于书店中寻找到有趣的灵魂。最难忘的莫过于童年时期在书店一角废寝忘食的阅读小人书的经历,那时的我们天真烂漫,眼中的一切都是干净无瑕的,没有烦恼,没有喧嚣,只有那一幅幅跃然纸上的漫画人物,或正义或邪恶,或开心或悲伤,或机智或愚蠢,所有的人物性格描绘成就着我们心中小小的英雄梦。

我们每一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人生,你选择什么样的书,也就意味着你要走什么样的路。在一家书店中你可以尽情的选择你喜欢的书,选择属于自己的书,在书中寻找有趣的灵魂,同样也可以在书店营造的氛围中让灵魂安歇,让心灵沉静。

《遇见一家书店》用众多人与书店的故事激发人们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唤起更多的读者对书籍的阅读兴趣、对智识的思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这不仅仅是书店存在于世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也是一个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建立的途径。

书店在个人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搭建桥梁,通过书店,人的灵魂有了更广阔的去处。

每个人似乎都要随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来过完一生,没有任何可以重来的机会,如果《遇见一家书店》可以让你找到最有趣的灵魂,那么请你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一些吧!

《遇见一家书店》读后感(四):书店是读书人的圣地——《遇见一家书店》

我是从一个小山村里出来的。小时候觉得书很宝贵,没有购书渠道,即使偶尔进城也舍不得花钱买书。以至于高中的时候,语文成了我的心头恨,作文怎么也不及格。读《遇见一家书店》的第一篇《老夫子的书摊》我对作者李于兰满是艳羡。羡慕同是小镇出生的她能认识老夫子这样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老夫子在她的生命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之间的交流不算多,不过是阳光下,书摊旁,各自看着各自的书罢了。 书店的故事离不开人的交流。只要踏进书店,就是在认识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是有学识的老板,有时候是有学识的读者。书店是读书人的圣地。老夫子的小书摊,给小镇的孩子带来了另一种人生方向。比如李于兰就总是在老夫子的书摊前苦读,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市作文竞赛奖。老夫子成为了她阅读路上的引路人,没有什么比言传身教更有效的了。 我认为主编把老夫子的书摊放在开篇一定也是有私心的。不管在现在还是过去小镇上的书摊都实在是难得。但是一旦出现了书摊,就一定会改变小镇下一代的人生。一如老夫子的出现改变了李于兰。一如李于兰能发出“这小镇上的人怎么能配得上老夫子?”的疑问。读书人与读书人之间是由默契的,也是相互理解的。生活是一回事,思想上是另外一回事。只有读书人才能理解读书人的苦楚,而遇上读书人最常聚集的场所便是书店。 书店是读书人的圣地,每个爱读书的人都一定程度上有囤书的癖好。豆瓣有个小组“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从组名就能看书来读书人在买书这件事情上有多么强大的欲望。 在初级阶段买书这一行为只是为了解决有书可读的问题。每搬回家一本书,家就多了一份书卷气。不管是读还是不读都会觉得快乐。起初我也是带着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心情去逛书店。大学的时候没什么经济来源,就去旧书摊淘。买不买都觉得快乐。后来工作了就去逛新华书店,买一些当红的社科类目图书。在2020年年底,我把这几年买的图书统计了一下,未读总数竟有350多本,读过的不到20本。我意识到“买书如山倒”的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我要进入“读书如抽丝”的阶段了。 为了克制自己买书的欲望,我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在进入实体书店了。不过前段时间淘宝的湖南新华店的25折清货价着实又增加了我读书抽丝的时间长度。 读书人一旦手里有点闲钱就会想要去买点书囤着。以防以后有时间,但是手头没书可读。《遇见一家书店》一共收录了88个读者与书店的故事,开篇的故事最能引起苦出身的读书人的共鸣。后来的故事则多是北京囤书大户与书店的故事,于我看来多少是有点距离。但是在这本书中,我听到了88个人买书读书的故事,让我觉得天下爱读书的人那么多,只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暂时还没有遇到而已。 如果想遇上志同道合的读书人需要多去书店才行。

《遇见一家书店》读后感(五):心之所向,皆是美好——《遇见一家书店》

无论咿呀学语的孩童或是满腹经纶的学者,面对排山般的书籍,都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意识到自身的渺小。

——《遇见一家书店》 我小时候去的第一家书店,应该是县里的新华书店。那时的新华书店还很大,占了整整一层的商场地盘。进去就能撞见似一座座小山的书堆,让人忍不住在这里多待一会儿。 可惜那时的我还不会识字,只能在幼儿读物那儿翻看绘本。书店的店员不喜欢我们这些小孩子,因为我们会弄脏、弄坏、弄乱书本。 所以每次去书店时,只要逗留的时间长了,店员就会拿着拖把赶人了。 虽然如此,我还是时时刻刻对书店有着一颗向往的心。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新华书店曾一度消失在我的县城里。 我虽不明白具体缘由,但心里估计着大约是我们县城里的人都不爱读书,生意维持不下去了吧。 虽然新华书店没有了,但是学校附近总会有小书店。我也上学识字了,就时不时的往书店里跑,买回一两本心仪的书。 等到年纪大一点,上了初中和高中,就知道要挑一些名著来看。高中时代是我最爱读书的一段时间,恨不得把那些世界名著都读一遍。 但就算家里堆积了很多书,每次到书店时还是会觉得自己知识的浅薄。想把每一本书都抱到家里,想窝在书本里睡觉,想开一家书店,去做书店老板。 我记得有一本书叫《莎士比亚的书店》,那家书店的店长在一楼来着书店,二楼却有很多的小房间,供那些喜欢读书写字但没钱的人住。 我那个时候想,将来我也想开一个这样的书店。 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翼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城市。

——《遇见一家书店》 后来的某一天,新华书店回来了。在商场的最顶层,只占据西边小小的一角。东边最大的一块,是卖床铺被罩等床上用品。剩下的都是卖各种食物,供商店人员和顾客食用。 一眼望过去,你会觉得这是个餐厅,而不会注意到旁边还有个书店。 相比起当年的大气磅礴,现在的新华书店着实令人心酸。小小的新华书店,装潢的风格还是那样的古声古色。几个书架围成一个小圈儿,圈子中间放上几把沙发椅,进来的读者就在沙发椅上读书。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些小孩和青少年坐在那里,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一回,无论他们怎么看,店员也不会驱赶了。 不仅是新华书店变了味道,其他书店也是如此。规模越来越小,倒闭的门店越来越多。剩下几个苟延残喘的,里面卖的大多都是工具书和练习册,已经看不到几本好看的名著放在哪里了。 我时常替这些孩子惋惜,惋惜着他们失去了见到更多世界的机会。 阿根廷诗人作家博尔赫斯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网络购物的盛行,已经打击一波实体书店的行情。去年的疫情,更是让很多家书店落得个关门的凄惨结局。 网上书店真的能代替实体书店吗?在网页上浏览一个个商品橱窗,真的会让你感到自身的渺小吗?页面放着各种热门书籍,完全淘不到那些藏在角落里的惊喜,这就是天堂的模样吗? 有些东西是不可代替的,是金钱不能衡量的,是没有所谓流行和热门的。 正如我在《遇见一家书店》这本书看到的一样,随着时代洪流的变迁,书店总是几经飘摇。但无论时代怎么改变,你总会在转角遇见一家书店。

遇见一家书店

8.4

王野霏 主编 / 2021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