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华杉读书笔记读后感1000字

华杉读书笔记读后感1000字

《华杉读书笔记》是一本由华杉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9,页数:5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杉读书笔记》读后感(一):《华杉读书笔记》——跟着华杉读经典,古今中外都看遍

《华杉读书笔记》收录了华杉13年来的读书笔记,涵盖战略、传记、历史、哲学、管理、营销、传播、经济、艺术、文学等13个领域,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华杉老师不但与我们一起探讨了众多的经典著作,还介绍了他自己的学习有效的阅读方法,非常值得一读。

阅读华杉老师的读书笔记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吸收和借鉴的过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曾国藩的日课12条,看到了这位“中兴第一名臣”修身养性的法则;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论,知道了学哲学的意义是让我们改进对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的思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看到了他修身齐家做学问的最大抓手就是一切付诸行动;在《一生的旅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个管理者不但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时间,才能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丰田的哲学,通过抓最平凡、最基础的事达到不平凡的结果……阅读每一步书都会有所收获,只要我们用心体会。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华杉老师在序言中就和大家探讨了如何读书这个话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从十二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和理念,非常有针对性和借鉴性,会帮助我们找到读书的路径。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一本书读完了很容易就忘记它的具体内容,甚至几年以后想起这本书,只能记得自己当初看过,却完全记不清它到底讲了什么。而这种情况就对应上华杉老师的那一句“重要的书一定要反复读”了。为什么要反复读,就是要把一本书的内容吃懂、吃透,作者写书的过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的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浅浅地阅读,当然无法了解这本书的精髓,更无法把握住作者的思想精华。所以,必须反复阅读,并在现实中实践体悟,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 相信每一个热爱阅读的朋友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让我们在书中读,在事上练,去实现自己的知行合一。

《华杉读书笔记》读后感(二):读书有用……

对于那些渴望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寻找智慧之光的读者来说,浩瀚的书海中,每一本书都像一座灯塔,照亮着前行的道路。也有这么一位学者,从《论语》到《传习录》,从《孙子兵法》到《资治通鉴》,他读经典记经典,记经典讲经典,近期的一部《华杉读书笔记》,无疑是一座明亮的灯塔,不仅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更提供了深入阅读经典著作的钥匙……

华杉,一个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研究者、传播者,他在这部作品中分享了自己13年来的读书笔记。在这些精挑细选的精华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哲学思想、军政谋略,经济原理、企业规律……纵贯古今,横跨中西,以书为乐,用书写志,如此丰富的内容,将知识的广博与深邃淋漓尽致的展现。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很多初学者往往会望而却步,感到无所适从。书该怎么读呢?书从哪里读起呢?该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呢?读书的时间又该从哪里来呢?……华杉老师的这本书,正如一位贴心的导师,为我们提供出一份详尽的读书清单。这里到处是他亲身的阅读经验,这里到处都有那些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著作。时间虽然有限,但最有价值的知识却可以很快吸收。

不仅如此,华杉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心得体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仅仅满足于表面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深入挖掘书中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才能真正从书中获得智慧,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尽信书,不如无书”,正如华杉老师在书中穿插了许多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一样,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更能够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让我们一起翻开本书,看遍古今中外吧!

《华杉读书笔记》读后感(三):《华杉读书笔记》编辑手记:整整317本书!全盘托出5个硬邦邦干货!

如果你没有做到,学它干吗呢?

许多人觉得这本书写得最好的是序言。深以为然,仅是序言就已经值得打五星。

许多人觉得正文“金句+小段解说”的内容不读也罢,那可谓买椟还珠未已,大谬再次现身矣。

读不懂、读不下去可以理解,因为这些内容是跳跃的,是零碎的,可能是与书的缘分没到,但绝不是“没有价值的”。

华杉在读书笔记里,一共只讲了两件事:修身和营销。

他用这两把锤子去敲打世界,寻找真因,解读了整整317本书。

用奥卡姆剃刀,把无关乎修身和营销的内容统统摒弃。

书中的所有感悟都是从这两个视角出发,

从一个正人君子+营销宗师的角度,解读身边的一切,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

华杉读书笔记

7.2

华杉 / 2023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读书学习,是人人都赞同的事,很多人乐在其中。但读书有没有方法论?如何有效地读书呢?

在这本书里,华杉用13年的读书经验表示:读书学习存在两种常见错误,一是玩物丧志式学习,二是恐慌性学习。

“玩物丧志式学习”最喜欢的,就是“被颠覆”。

许多人读很多书,听很多课,搞得自己很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和自我麻醉,把书和课程当成了一种娱乐活动,甚至相较其他活动还会有优越感,心里有个声音在宽慰自己:我读书总比你刷抖音强。

如果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就最后结果而言,两者其实并没有区别,甚至沉重一点说,人家至少还获得了快乐……

就像华杉在书中所说:

“恐慌式学习”则是一种焦虑症症状,总感觉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被世界淘汰,所以拼命读书、拼命学习,往往就演变成“前沿性学习”。

这种学习,其实是一种拔本塞源的无效劳动。

飞机已经发明了121年,中国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

从3D打印、无人驾驶、无人机、机器人……这些所谓的前沿科技到社会大众商用,还需要许多年。

ChatGPT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它能在未来10年里能改变世界1%吗?

很多学习任务,并没那么急。

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落入学习圈套——

追逐前沿,丢失本源;追求细碎,丢失整体。

怕落后,怕失去功利,就是没有做事的行动,这种焦虑要不得。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工具,叫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把事情分为重要而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四类,然后集中做重要而紧急的事。

这个法则符合所有不会管理时间的人的想象,

华杉认为,真正能管理时间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正是时间管理失控的结果。

好的时间管理,应该没有什么紧急的事。

华杉的时间管理六原则:

【1】少举事。减少兴趣爱好,把你的时间从源头上聚集起来,才能学有所成。

【2】节拍时间。尽量固定自己的日程,到什么时间干什么事。

【3】铁石心肠。决不允许任何人打乱我的时间。饭局和喝茶聊天是读书的大敌。

【4】专时专用。一段时间内,就做一件事情。

【5】避免碎片化时间。时间的使用,就是排兵布阵,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大块大块地用时间,做到极致,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唯精唯一。

【6】不追热点。不看热闹,是读书人的基本素质。

学习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立志,有志向,你才有目的,才能有读书的方向和范围;有志向,才能专注,才能只关心老师讲得对的,不关心老师讲得不对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他一生求学的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十五岁开始有志于求学。

第二个阶段,是三十而立。一般人在这里就理解错了。把而立之年,理解为能自食其力,或在社会有独立地位,不再靠父母,能自立。这是想当然。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还是立志的“立”。立志很难的,多少人,一辈子都立不了志。我们身边多少人,过了四十岁还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就是想多挣钱。经济上说,他可能已经能自立了,但这并不是孔子所说三十而立的“立”。

张居正说:“学既有得,自家把捉得定,世间外物都动摇我不得。”这叫志有定向。志向是一切的基础,你如果想要将一件事情搞明白,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你只要肯下功夫,总能把它弄明白,总能做好。但是,你如果只是想挣钱,想什么办法也挣不到,想的办法越多,就越挣不到。

第三个阶段,四十而不惑。到四十岁成了明白人,就像今天这社会,发生什么事,谁说什么话,他怎么回事,你都一眼看明。

第四个阶段,五十而知天命。四十岁成了“明白人”,但内心还是不够强大,你越往前进,遇到的困难越大,你还是扛不住。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你是明白人,你不惑,又如何?做明白人只会给你带来痛苦。要再往前进,就得知天命。给自己注入天命的“原力”。天命,是人生一切当然的道义与职责。我不管你怎样,我只凭着自己的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做,去行。天命在我,我是听天所命。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平定宸濠之乱后,在暗无天日的朝政中,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他凭着天命良知,一往无畏,战胜了所有困难。

第五个阶段,六十而耳顺。大风大浪过来了,见多了,外界的一切相反的意见与言论,一切违逆不顺的反应与刺激,既然我自己能立,能不惑,又能以天命处之,所以都不觉得刺耳。我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也知其所以然,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我能心平气顺地去帮助他,教化他。

第六个阶段,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所谓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了。纵己之心之所至,不去检点管束自己,也无处不合规矩法度。这就是中庸之道,生知安行,不勉而中。什么叫生知安行呢?就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如果越了规矩法度,他自己就不舒服,不得劲儿,不安心,马上自动会调整过来,人生进入自动巡航,无论遇到什么人,处理什么事,都恰到好处,分毫不差。

华杉阅读学习的宗师,具体有以下这些人:

孔子、孟子、曾子、子思、朱熹、王阳明、孙子、克劳塞维茨、若米尼、富勒、科斯、德鲁克、熊彼特、迈克尔·波特、弗洛伊德、荣格、坎贝尔、巴甫洛夫、维纳、华生、索绪尔、皮尔斯、罗兰·巴尔特、拉斯韦尔、勒庞、麦克卢汉、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怀特海、丰田英二、大野耐一、今井正明。

其中迈克尔·波特和今井正明二人还在世。

这些宗师分为以下九类:

第一类是儒家思想和孙子兵法,这是华杉的“童子功”,出版了众多“华杉讲透”系列图书。

第二类是西方战略家,克劳塞维茨、若米尼、富勒,是他最熟悉的三位。

第三类是经济学家、企业管理学家、企业战略学家,科斯、德鲁克、熊彼特、迈克尔·波特,构成华与华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方法论。

第四类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坎贝尔、巴甫洛夫、维纳、华生,这些人的思想,构成了营销传播理论在心理学的两条线索。

第五类是符号学家,索绪尔、皮尔斯、罗兰·巴尔特,特别是前两位,属于开山祖师。

第六类是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勒庞,是传播学的底子。

第七类是媒介环境学,属于传播学的范畴,但是需要单列出来,麦克卢汉、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对华与华方法影响巨大。

第八类是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怀特海,这几位是主要的;又分为两类,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是大哲学,让我建立起思维的哲学框架;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怀特海则主要是语言哲学,是我建立华与华传播学的底子。

第九类是三位日本人,丰田英二、大野耐一、今井正明,华与华在企业管理上以丰田为宗师。德鲁克说,日本企业是把本国文化传统和西方管理思想结合得最好的典范。那日本的本国文化传统是什么呢?就是从我们这学的儒家思想。

华杉常说,华与华方法是集中、西、日之正道,就是以上这些大师的道。

华杉每天早上六点前起床,然后看书写笔记,一直没有断过。

过去13年,他读了515本书,平均一年40本。

关于如何高效地读书,华杉总结了十条原则:

原则一 立志

有志向,才有目的,才能专注。

原则二 日日不断

不要今天有时间多读,明天没时间不读,一定要每天读。

原则三 时间管理

少举事、专时专用、不追热点。

原则四 每本都读完

每隔几年重读一遍。书还是那书,但是你变了,读到的东西就完全不同。

原则五 读全集

除了全集,还要读作者的传记,这样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

原则六 不可有胜心

一旦去挑作者的错,有了胜心,读书就很难吸收了。

原则七 先读经典

读经典,你才知道它的根源在哪里。

原则八 读书就是读自己

把本事学到手,用到具体事情上,进步在自己身上。

原则九 不只是为了知识

不是光为了知识而读书,还要为了修养而读书。

原则十 不贪多

“赶紧看”就是读速度,贪多的结果就是一本都没有读。

摘录几句内文,以飨大家:

领导者的责任就是把事情变得简单

做广告关键要够庸俗

字体、箭头、粗大是基础

这类干货满满的金句在书中比比皆是,助你逐个击破工作中的常见错误,练就日日不断之功。

无论是大学生、创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这套读书方法都有可以借鉴之处!

如果你也想从茫茫书海中锁定灯塔,并从经典书中获取智慧,那这本书一定能给你带来想要的帮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