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读后感1000字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读后感1000字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是一本由许小年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读后感(一):为赋新词

许教授的新书, 感觉少了过去嬉笑怒骂的锋芒。本书对互联网底层的经济学逻辑解释个人十分赞同,但多少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仅对书中零售业的观点说说个人感受:

本书观点:“零售业本质上没有什么网络属性,因此要聚焦线下采购、分拣、配送等环节的规模效应。”——P117

前半句不敢苟同。中心化电商平台的模式像万达收租,网络属性较弱,但不能一棒打死零售业。近年国内新零售发展势头充分体现了网络属性。例如PDD营销裂变手法的运用;抖、快、小红书等兴趣电商平台的崛起;现象级的直播带货。无不是借助网络属性的增长。

赞同后半句。未来零售的核心是用数字化去提升效率。线上零售已经涌现出非常多优秀的工具,例如Salesforce、有赞、微盟等,他们为“反抗”中心平台的商家提供“武器”。线下零售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数字化推动者,例如刚上市的汇通达。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读后感(二):另一个角度理解互联网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互联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感觉比较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出的若干个理论,包括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双边效应、梅特卡夫效应等。规模效应是指:随着规模的增大,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成本变低,另一个表述是我们熟悉的边际成本降低;协同效应:是指说多个产品业务的增加带来的收入的增加,可以联想到的是互联网公司脱离主营业务进行拓宽。双边效应主要描述平台公司,通过促进双边的用户交易的商业模式所体现出来的效应。梅特卡夫则是强调在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均可以交互,其模式的价值来自于节点网络的扩张。作者认为,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在于梅特卡夫效应,能够很好的体现互联这个词。

这样的分析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可以一定程度的描绘目前的互联网企业的业态。但是感觉有些简单粗暴了,在有高低之分的效应比较之下,似乎做社交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的最终归宿。(不过联想我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倒也确实)。但是私心觉得其他几个效应同样是互联网应该发挥和好好利用的,所要面对的业务模式不同,效应自然会有所不同。

读完本书,对其中互联网金融的论断记忆深刻,作者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这不禁让我思考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手段和工具,与之前的铁路,飞机并无本质差异,提升的是信息传递和生产力发展的效率,这个应该是时代继续发展所要追求的。我们不必去神化互联网,而是将其作为手段和工具去审视和改造我们的生活,这应该也是工业互联网的意义吧。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读后感(三):虽是CEIBS大牌教授著作,但写的不过尔尔

最多3星评价,不建议阅读。

精读了1/3,后来实在没耐心继续精读下去了。

主要有三个让人产生违和感的地方:

1. 许教授通过本书表达的基本观点:互联网商业也要遵循经济学原理,我对这一观点没有意见,但作者通篇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互联网商业,引用了很多维基百科、百度以及其他网上的资料,非常像三流出版社出的那种“某某 编”的通俗读物。不客气地说,可能经济学硕士、博士研究生花点时间都能写出同等水平,甚至更好的内容。

2. 许教授说这本书写了3年多,无形中提高了读者的期待值。可读着读着,就忍不住产生了“中欧商学院(CEIBS)的著名经济学教授写了3年的普及性著作,就这水平”的感觉?

3. 全书应该不超过15万字,出版社竟然定价69元,可能是真的觉得这本书只有许教授的EMBA和MBA学生们会买,而他的学生们都不差钱吧。

据本书“致谢”所述,许教授从CEIBS退休后,在校友和学生的签名许愿下,获得了CEIBS“终身荣誉教授”称号。网上查了一下,CEIBS的第一位“终身荣誉教授”是吴敬琏教授,许教授是第二位获得此称号的中欧退休教授。但许教授真的能跟吴教授相提并论吗?教书受学生、校友欢迎就真的有水平吗?给一个teaching professor发了个 academic professor才有资格获得的“终身荣誉教授”称号,真的合理吗?不禁对CEIBS的学术水平,起码是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水平产生了严重怀疑。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读后感(四):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以及企业数字化

全书满满的干货,实质讲解互联网上商业本质,事例列举到位,有理有据,作者非常严谨。从互联网的应用再到商业模式以及数字化的优势,纵览全貌,非常推荐。 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带来的蒸汽机革命,从而诞生了铁路网,通信网的变革,再到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互联网技术,每一次技术革新带来的是大量创业机会,带来的是百家争鸣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应用,更是促进了发明与创新。 互联网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固定成本与实体经济概念相同,但在获客的方法,互联网无限接近于零。如何无限进行延伸,最有效的是差异化竞争,恰如领英职业化路线以及脸书的私人社交性质,类似于产品定位蓝海市场。 梅特卡夫效应,随着节点的不断增加,收入会呈指数型的 增加,即边际收益增加。双边市场效应,理解上Uber和义乌商品市场的性质是一样的,是供应这和消费者正反馈交互所创造的价值。 零售业务的核心,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店商,都是围绕着商品的性价比和购物体验两者进行。此前有阅读过的长尾理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步把小的市场发展为利基市场,互联网的诞生,从而边际成本无限接近于零。 互联网金融没有梅特卡夫效应,关于P2P模式,纯粹线上的模式,是不能解决金融的本质问题,信用风险无法进行评估,风险控制的难处在于信息的不对成。 平台上的壁垒,并不是互相竞争补贴的营销手段,极其容易被模仿,对平台用户有价值,以及竞争对手是难以模仿的,技术的创新是重要的一方面,创造价值。 共享经济,只是借用了互联网的租赁业务的概念,任何企业在原本并定有固定成本,普及的概念是无限边际成本为零,类似Linux甚至后来的Android,基于原本的固定成本,任何企业都是逐利的,不可能持续承担零收益的商业模式。 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相结合,甚至和消费者直接交叉互动形成生态,培育出新的商业模式,工业互联网有一定行业限制,而消费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都可以应用。工业互联网由于特制化,很难形成经济的批量。工业化1.0是机械化&动力化,2.0升级到自动化,单台设备连接及产生流水线,3.0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控制机器,但存在信息孤岛,利用效率不高,再到4.0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在IAAS层产生数据层,实现万物互联&万物皆联,通过数字化达成虚拟与现实的转换。物联网带来的是生产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有很大机会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实现创新。在企业中实现数字化,公司管理会更扁平化,极大降低管理成本,管理转变为治理(governance)&赋能(enabling),是一种协作的关系,自驱动及自适应,很像网飞让人羡慕的企业文化,与优秀的人共事,公司中都是主观能动性极强的个体,只招成年人,在保障高水平的薪资,发挥更大的效用。推动业财一体化,实现阿米巴组织,与数字化的结合每一笔都在内部系统留有痕迹,高度的自由下,数字化的记录同时也能保障可能不够自律所造成的风险。数字技术是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加管理者的管理半径,消除信息不对称。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读后感(五):正确讨论问题的前提是厘清概念

前段时间有看一下腾讯和阿里,心中有些许疑问。

互联网平台的先发优势+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正循环效应(客户越多-供应商越多-客户越多-供应商越多)+规模效应,这护城河不是稳稳的吗?但是拼多多和抖音的崛起,让我对于之前的认识产生了怀疑。认识与现实有矛盾,必定是认识出了问题。很明显,以上说的这些并不是护城河,或者是已经消失的护城河。

于是带着疑问找到了许小年的这本《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

看完才明白,其实我以前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网络效应、规模效应等似是而非的浅层认知上,对此并无深究。

许的一大优点就是讨论之前先要厘清概念。

他首先摒弃了“网络效应”这个不准确的词汇,代之以四个效应:规模效应、协同效应、梅特卡夫效应和双边市场效应。

规模效应是成本端概念,主要是固定成本的分摊,基本上指向同一商品。

协同效应指的是供应端产品的丰富度带来的收入增加。

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效应”其实指的是梅特卡夫效应和双边市场效应。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节点的互动次数的差别,社交网络(腾讯)所有节点都可以互动,比如如果是4个节点的话,互动次数可以有6次,这是梅特卡夫效应;淘宝则是供应商和客户互动,而供应商之间和客户之间基本没有互动,如果是4个节点(供应商和客户各2个)的话,互动次数是4次,这是双边市场效应。4个节点二者互动相差2次,随数字的增加,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互动的次数越多,网络的潜在价值就越大。不过潜在价值大并不表示实际价值就大,关键是如何利用好这个流量,你得提供独特的价值才行。

说到护城河,其实就是壁垒。壁垒又分为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而规模并不是壁垒。即使规模再大,只要进出容易,眼见起高楼眼见楼塌了的事例太多了。比如滴滴和快滴,合并后还是会遇到神州租车、曹操出行、高德、美团等的攻击,没有护城河。再比如拼多多之于淘宝。

腾讯有没有进入壁垒不好说,但是一定有很强的退出壁垒。你要迁移到另外一个社交平台,你需要和你的朋友们一起迁移,否则你一个人迁过去没有意义。但是你可以轻易地从淘宝购物迁移到拼多多去。

有梅特卡夫效应的平台,算是手里握了好牌,但是牌打不打的好,依旧是要看给客户提供的价值,尽可能地让客户留在平台上。

而只有双边市场效应的平台,牌就没有具有梅特卡夫效应的平台好,但是最终的价值依然要看给客户提供的价值,而且一定要比梅特卡夫效应的平台更加极致才行。

梅特卡夫效应的估值原则上要远远高于双边市场效应的估值,但是,牌最终还是要人来打的。

补充一句,京东自营没有双边市场效应,更没有梅特卡夫效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