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梦的解析》读后感锦集

《梦的解析》读后感锦集

《梦的解析》是一本由[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果果 绘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6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的解析》读后感(一):2023年第043本,梦的解析

#阅读打卡#《梦的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计划阅读700min ,实际阅读602min,完成率100%

摘录:

可是,如果用我自己的梦,就必然要让自己精神生活中的私密信息更多地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这或许会超出我的承受能力,超出任何一个科学研究者而非诗人的必要工作范围。这一点让我感到难为情,可又无法避免,因此我还是做了让步,否则就只能放弃为我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提供证据材料了。

感悟:

《梦的解析》读后感(二):扩充人能探索的境域

从事一定领域的工作,要直面人的思想和意识,就不能不懂一些心理知识。通过释梦打开的窗口,能够一窥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康德说:“疯狂就是醒着做梦。”叔本华认为梦是短暂的疯狂,而疯狂是长久的梦。

梦可以增强记忆,帮我们记起醒时不记得的事,把尘封已久的回忆带回意识,并复制得惟妙惟肖、历历在目。梦可以无视时空限制,继续白天的智力活动,解决清醒时的疑惑和问题,是科学研究、文学艺术的灵感源泉。

每个人都有一些愿望,不愿向别人承认,甚至不愿向自己承认。由于道德观念、偏好喜好,我们都有自我审查机制,后者对梦加以润饰和增删,让不愿承认的愿望停留在潜意识,不进入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梦都是愿望的达成。难解的梦,是(被压抑的)愿望(改装后)的达成。

为了因应审查机制,梦对日常细节、记忆碎片、过往经历、想法念头,进行浓缩、移置、具象化、隐喻象征。在梦中,情绪可以脱离产生它的事件而释放自己,失去了记忆的情绪感受留在潜意识里,不能通过回忆释放,也就永远不会消亡。

梦是思想记忆的变幻综合体,是各种意识活动冲突、互动的战场。悬而未决的问题、纠缠不休的烦恼、难以忘怀的印象,所有这一切在睡眠中仍会把持着思维活动。潜意识中不自知的愿望,通过移情,与意识里已有的念头相结合,就像企业获得融资以后,有效运作、生成梦境。

“梦是否具有认识未来的价值呢?这一点当然是不能指望的。倒不如说梦有认识过去的价值。”梦总会醒来,生活总要继续,不能过度沉湎于过去,或沉溺于梦境。解析梦境是为了探求人心,理解人性,透彻人生,让有限长度的生命体验更有厚度,毕竟人的一生1/3在睡梦里。

《梦的解析》读后感(三):《梦的解析》:梦是愿望的满足,也是自我治愈的实现之路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与一度让他得意的门生荣格并不相同,他认为,个人所遭受的无意识的影响,来源于该者过去(尤其是儿童时期)的经历——这是他在《梦的解析》中,将梦视作“满足的愿望”的理论根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个人的,他对梦的解析,也是个人化的——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普遍性——而解析他者的梦乃至精神,基础仍然是他对自己的“释梦”经验。

因而,他在本书的开头,就欲言又止:用患者的梦,意味着掺杂了神经症的特点,用自己的梦,则会暴露自己更多的精神生活的私密信息,或许会超出承受能力,但为了研究,只能让步,同时,用省略和代替的形式避免自己最重要的隐私泄露出去……

总而言之,本书的释梦案例,要么是受到客观的因素影响,要么就是他自己出于隐私原因,使得他的研究更具个人化的特质。因此,很多正常人都无法理解,乃至无法接受,但对我而言,则不存在理解的障碍,这也是身为“亲身经验者”的难得优势吧?

无疑,进行自我代入,与弗洛伊德写作本书时的逻辑基础是契合的,也因此,我在本书进行的解读时,不可避免地戴上了个人化的“有色眼镜”。不过,我在给自己“释梦”的时候,所用的不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还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在我看来,荣格的“无意识”是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尤其构建了“集体无意识”的理论),两者有着不少的共同之处,这就足够了。

此外,我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梦是愿望的满足”论的,而且在对自己进行精神的和梦的分析的时候,屡屡浮现出“童年阴影”,我所经历的挫折,都源于我童年开始(甚至小到刚开始记事时)对自己的期望和对世界的态度——从自我为中心、英雄主义到被社会关系束缚、籍籍无名的发展路径,无疑具有普世性,因而无需过多阐述。

梦是人平衡压力的产物,而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愿望,自然而然便会在梦里实现,哪怕,它经历了各种“审查”,在梦境中呈现出看似完全无关或者完全相反的情形,但若追究到极致——而这又往往意味着过度解读,弗洛伊德则认为,这是必须的和难免的,由此可见其理论的“个人性”的特质——就会发现,细微之处和暗地里,都有关系。最远的关系,自然要推及而且必须推及童年时期,可以说,所有的梦里,或多或少都有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愿望的痕迹存在。

在他将这种个人化的理论上升到普遍的绝对性的程度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不过,他的“愿望满足论”,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神经症在心理学机制上的病理特质,从而为病患构建通往现实的桥梁定下了经纬:满足自己的“愿望”,或言之,努力成为想象(期望)中的自己——更“(完)美(经过审视)”的自己。

如此,才能实现自我统一,才能真正回归现实——这条路无比艰辛,需要不断超越,但是,只要有了方向,而且还有方法,真正需要病患去做的,不过是坚持“去做”而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