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简·爱读后感100字

简·爱读后感100字

《简·爱》是一本由[英] 夏洛蒂·勃朗特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528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19-10-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爱》读后感(一):评《简·爱》

简爱自尊自爱、正直勇敢、纯洁坦荡、追求自由平等,她敢于反抗。

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交谈,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书中写的不是什么大题材,只是一些凡人琐事,但烦人琐事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简·爱》读后感(二):评《简·爱》

尊严和爱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高于生命的灵魂,一个是包容万物的思想,《简•爱》这本书描写了简•爱坎坷不平的一生,会一生去触碰人们的心,去感受人间的人情冷暖。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不安现状,敢于抗争,追求幸福,追求平等的女性形象,以小见大工笔动人,情节跌宕。简爱相比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宛如泰山上的一捧土,但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因一些小事儿就备受打击,失去信心,甚至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我不禁感叹:这世界很大,人生很长,有许多事儿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如学会忍受与享受!

《简·爱》读后感(三):评《简·爱》

英文原版里的一些词句真的特别美,又兼有哥特小说的风格,鬼魂、故去的人和现实难以区分。情节上虽然是略显俗套的通俗小说大完美结局,但至少弥补了作者自己生活中的缺憾,这样写也无可厚非。仿佛成人童话:这是一个爱超越了阶级的故事,但又不全是,因为最后男女主角的社会地位几乎颠倒,甚至可以说是女主角倒贴。如果是现实生活,之后的生活是否真的幸福,很难说。

简是坚强独立的,就像罗切斯特描述的那样,她乐意的时候会停留下来做一只休憩的小蝴蝶,不乐意的时候,出于自尊,在了解罗切斯特过往的情史以后,无法接受自己做下一个注脚一般的女性。她也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做事,这个声音似乎也来自故去的妈妈。这样的作风也许和信仰有关。她的决定也许看起来不合常规,但她是忠于自己的。

《简爱》里对爱的描述有点像会饮篇里所说的,灵魂与灵魂的相爱,因而它与阶级不直接相关,过去了多年,男女主角都经历了很多变化以后,灵魂的吸引依然没有因为贫穷、富裕、身体的残缺还是健全而改变。至少它保留了一些人类对纯粹的爱情的想象。

《简·爱》读后感(四):评《简·爱》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是一本具有浪漫的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充满了幻想,富满了铿锵有力的笔调,带着主人公简爱一生,去旅行,去感受人间的人情冷暖,去触碰人们的心。这本书描述了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塑造了简这样一个不安于现状,敢于抗争,追求幸福,追求平平等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女主人公生活的不公平和艰辛反而给了简·爱无限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从简爱身上,表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小说通过罗切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并始终把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描写为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完全默契。这本小说说明了人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它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以小见大工笔动人情节跌宕起伏,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从我的角度来看,在看《简爱》这本书时,我不仅体会了人间冷暖,领悟了主人公的可贵精神,更是找回了读书的感觉。我喜欢读书的过程中,被某一个瞬间,感动的泪流满面的样子,我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因为书中人物而产生情绪。读书就像旅行,打开心去看外面的世界。虽然我觉得小说最后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 毕竟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 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的共鸣。人间大爱的力量是没有穷尽的,它可以穿越一切阻碍,让温暖经久不息,心中有爱,才能感受到到温暖。

《简·爱》读后感(五):作者追寻的平等之爱在这部作品里并未实现

最近又再次通读了一遍《简爱》,发现这部名著真的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样,你经常见到它,你以为很了解它,结果重读之后发现,啊,跟以前想象的太不一样了!我觉得《简爱》就是常读常新的一部作品。可能你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甚至六十几岁阅读它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以前可能觉得这个故事是个关于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充其量是女人当自强那一类的故事。当然这些认知从局部上来说也是没错的。从一开始的身份上来说,罗切斯特虽然遭到亲人暗算,但也算是个高富帅;而简爱则是个无依无靠、身无分文的孤儿及家庭教师。这是典型的王子与灰姑娘设定。

但是简爱这个灰姑娘不一般。她并不是像一般穷苦女孩那样唯唯诺诺、听天由命,她热爱工作、作风朴实、要强倔强。即使离开罗切斯特她也是饿不死的,能够独立养活自己的。这是女人当自强的戏码。

但是,在重读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她其实是在探究“平等之爱”的问题。男与女之间的平等之爱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身份差异,不用说在当时,就算是在现在的社会也是很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但是既然是文学作品,作者唤起人们对真爱的信任,对世俗的鄙视,那么他们两人必须走到一起。

他们之间无疑是有爱的,甚至我认为他俩很可能是一见钟情。他们的出现对于对方来说都有着极大的新鲜感,罗切斯特饱受美女的欺骗,所以他不再相信那些谄媚的美女,而简爱这样长相平凡却爱顶嘴的女人正适合他;而罗切斯特对于简爱来说也跟那些高高在上的主人不同,他愿意听简爱说话,她越叛逆他越来劲。

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如果这个故事在书的一半时候就以结婚为美好结局,那未必也太过虚假了,太过单调了。于是阁楼上的疯女人来了。简爱突然发现,哪里有什么平等,只是虚假的平等而已。她被蒙在鼓里,他有老婆。她觉得自己像个玩偶一样被摆弄。她受不了了。

于是简爱走了。出走一趟之后她不仅找到了亲人,而且得到了遗产。然而与此同时,罗切斯特却落难了,他失去了庄园,身体也残疾了。作者真够狠的。然后,简爱与罗切斯特才真的实现了平等。真是让人失望啊不是吗?作者想寻找平等之爱,然后发现没有外力的帮助的话,身份悬殊的男与女根本无法实现平等。

李继宏翻译的这个版本有译者导读,在导读中李继宏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以及勃朗特三姐妹的创作情况,并且介绍了这部作品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等,读了之后很有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