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广州过年的作文

关于广州过年的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广州过年的作文。

第一篇

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在广州过年了,今年,我体会到了在广州过年的乐趣。

除夕前一天,我们一家来到天河体育中心逛花市,这些花儿可真漂亮,虽然是冬天,可是花儿们依然争奇斗艳,有的像雄鹰展翅高飞,有的像天使活泼可爱,有的像柳枝美若天仙……,花市上人山人海,好多人手上都捧着一束束,一盆盆动人心弦的花儿,我也不例外,我买了一盆紫罗兰,紫罗兰那醉人的紫色在我心里象征着一种高贵,一种永恒的美丽;虽然质朴却具美德,像盛夏的清凉一样沁人心肺!花市真是热闹非凡。

除夕晚上,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包饺子,看着妈妈熟练的手指快速地移动着,一个个非常漂亮的饺子就诞生了,我好羡慕,虚心向妈妈学习,不一会儿,也学会了,心里乐呵呵的,呵,我也会包饺子了!而且,我还创新发明了其他几种漂亮的包法,妈妈和奶奶直夸我心灵手巧呢,吃着自己动手包好的饺子,感觉味道特别好,心里美滋滋的,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了个好年!8点到了,春节联欢晚会如期而至,我们都沉浸在新年的祥和欢乐之中。虽然赵本山这次没有上春晚,可是小品节目依然很好笑,到了12点整,我们看到了从远处放来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多姿多样啊!

大年初一,我们去拜年,我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晚上,珠江边上放烟花,那些烟花像小精灵在跳舞,不断地舞动着,美丽极了!

第二篇

昨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海心沙公园观看灯光秀表演。夜色中的珠江新城真美啊,江中的游船闪着灯光来来往往,珠江两岸的高楼大厦披着节日的盛装。灯光中,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小蛮腰,看到了高高的大楼上闪烁着“金猪纳福,鸿瑞吉祥”的祝福语。节日的广州真美啊。

第三篇

关于过年的作文400字 过年了

除夕的早上,一道和煦的阳光射进了小房间,我微微张开朦胧的睡眼,一想到今天是除夕,连忙翻身起床,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妈妈正在大门上贴春联,我就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着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我一听,赶紧把“福”字贴倒了。

夜幕降临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大鱼,奶奶说那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晚饭后,我们一群小朋友就争先恐后地跟在舅舅身后去放烟花,“嗖……”“啪……”“轰……”响成了一片。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一排利剑,刺向天空;有的先像一群小星星,然后慢慢变成绚丽多彩的线慢慢落下来,天空顿时成了大花园。每一朵礼花绽放时,我们都会仰着头又蹦又跳,发出惊喜的欢呼声。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快乐。我希望明年春节,我们会过得更好!

第四篇

放寒假了,我们一家三口去奶奶家过年,过年有许多风俗。

奶奶家是一个大家庭。奶奶有包括爸爸在内的4个子女。过年走亲访友的任务很重。从我回奶奶家的第一天起,我给叔叔、姑姑等拜年,一个接一个,一直到离开奶奶家的那一天都没拜完年。我想:亲戚也太多了吧。连我每天都去一个亲戚家都看不完。

最热闹的是大年三十夜,奶奶打电话邀请我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爸爸和妈妈来我们家喝分岁酒。晚上,我的舅公、叔叔、姑姑、堂妹、表妹、表姐们都来了,全家二十多个人围着两个大圆桌一起吃饭喝酒。席间,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过了一会儿,奶奶拿着一叠崭新的500元分给在座的每一个人,祝福小孩“学习进步,快快长大。”祝福大人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即将来临,我最喜欢做得两件事是贴对联和放鞭炮。分岁酒前,我和爸爸先在前门和后门贴好对联,贴好福,迎接亲戚们的到来。分岁酒后,冒着蒙蒙细雨,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了鞭炮。我们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一起放鞭炮、烟花。烟花筒里,一个个黄色的东西飞上天空,只听“啪”的一声,一个个黄色的东西爆炸开来,既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又像一直巨大无比的手,非常好看。鞭炮噼噼啪啪作响,我在吵闹的鞭炮声中尖叫、欢笑。

我们一大家子都来奶奶家,就是因为奶奶是一个人过的,奶奶是很孤独的空巢老人,我们这些做晚辈的,自然是要和长辈一起过年。

这真是一个忙碌、快乐的新年啊!

第五篇

关于过年的作文400字 过年啦

春节是非常神圣的、隆重的、喜庆的、吉祥的浓郁特色,在人们心中刻下了牢牢地情结。

今天是大年三十,可把我和爸爸累坏了,我们去了市场买了各种各样的鞭炮和烟花,一些好吃的菜,差点忘了最重要“福”字和对联都要买。再回来的路上,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挂灯笼非常热闹。回到家我也帮爸爸贴对联,爸爸对我说:“把福字倒过来贴,意思是说福到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天快黑了。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奶奶家,爸爸帮奶奶把饭菜又烧好了,我们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吃完饭以后,还帮奶奶包饺子呢。惊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凌晨12点,外面的鞭炮声,烟花声响了起来。这时我们也开始放烟花,烟花像流星雨一样冲上天空,爆开以后就像一朵美丽的小花怒放开花啦,五光十色!

第二天正月初一,我老早的起了床。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给了我红包,甭提我有多高兴了。吃完饺子我们有逛街,街市上人山人海,张灯结彩美丽极了!爸爸说:“过年的时候,有的人外出旅游,有的人回老家过年,还有的人去买新衣服穿,小孩子们又长了一岁......

春节真是难忘的一天,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写下来,再跟小朋友说一说在这个节日里你是怎么过的?

第六篇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第七篇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思念家乡的情感也更加浓烈了。以前每到春节,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回到重庆,和亲人们团聚!可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啦!

虽然特别想家,但是留在台州也能感到浓郁的年味儿!外公外婆早早地给我们寄了亲手做的香肠,爷爷奶奶给我捎来了最爱吃的腊猪蹄子!临近新年的时候,台州本地家家户户都会做年糕,房东阿婆家里也不例外,于是我收到了一大袋糯唧唧的年糕。而爸爸的公司也给留在台州的我们送上了丰富的零食礼包,一时间,我的小床边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看着就让人倍感幸福!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弟弟一起购买年货,在家里贴上火红的窗花和金灿灿的福字,显得十分喜庆!这里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在这儿不仅有我的小伙伴,我的老师、同学,还有我满满当当的记忆,台州就是我的另一个家乡,我对台州有一种特殊又亲切的情感!

再此,我希望所有留在台州过年的小朋友都能和我一样,在这个最具幸福感的美丽城市,感受到新年的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八篇

关于过年的作文900字 过年

于我而言,春节仅是一个较长的假期,和一年里其它的假期没有什么不同。

气温固然是低一些,但今年还好,似乎还没冷,立春就过了,或许接下来还会冷一冷,表示冬天真的来过——没有寒冷的冬天不像冬天,正如没有爆竹喧哗的年不像过年一般。

大年初一,是比清早还早的鸟唤醒的。远方爆竹的声音如同大海呼吸,只在天宇下起伏,似乎没有一只升到高空爆响的,最多只能作鸟鸣的背景。这种景况,几十年来未有了。今年城里禁放烟花爆竹,这个早晨,除了快乐的鸟鸣和远方爆竹的和声,真是静到洪荒的时空里了——绝大多数人都在除夕夜奔到老家去了。能否这么说,城市只是游子皮囊寄居之所,真正的精神家园却在最故的故乡?

放鞭炮、杀年猪、吃年糕、祭祀、守岁、拿压岁钱、穿新衣、走亲戚。一块咸肉,来来回回,挟进挟出。空的红纸包放在道上,诱惑过往之人,犹豫着是否捡拾。打牌九、听侯宝林相声、烫炉子、煨蚕豆、吃年酒的夜归人……如此种种,皆因人与人之间的贴近,酿成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们的唾沫子曾飞溅到我们脸上,我们就沾了他们的气味;他们笑意盈盈地看着我们,我们的心里便滋生了和他们一样的暖意;他们口里省下来的那块咸肉进了我们的肚里,从此我们和他们成了一体。

这即是童年时期的年。

现在的年当然也叫年,不同的是,匆匆之间,我们或许是成年人了,而春晚的荧屏,在用声色逗乐我们;微信的朋友圈里,我们在用转来的最为华丽的辞句祈祷祝福;最贴近我们的是电视和手机,都是些与我们不相干或不怎么相干的东西。我们眼前歌舞升平,而有时心生空虚,怀念往昔的年。

而我们的孩子,却喜欢这样的年味,只因为他们是孩子。

所以,于我而言,年味不存在过去和现在的区别。年味只有两种:童年的年味和成年人的年味。唯美好,即是童年之年。我们除夕匆匆回家,也无非是要给孩子一个童年之年,给自己一次精神返乡的机会。你看,每到除夕,北京、东莞这些一二线的城市,一夜之间突然上演“空城记”,这不是对于往昔年味的回眸么?按照佛洛依德的说法,每个孩子离开母体以后,一生都有返回母体的倾向,越到老年,这种倾向就强烈。千里奔回故乡,或许印证了他的说法吧。

但说成人过年回乡或回味年味只是精神返乡,也是极端。于我而言,年的到来,给了我一个较长的假期。在这个假期里,可以折蜡梅,拾松果,做清供,读《东京梦华录》、《阅微草堂》;可以睡到上午八点九点,然后喝茶、抽烟、观石、赏梅、发呆,看空落落的街道和小区,那种静原来也那么好!谁说年一定必须是热闹的?只要能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自给自足地完成,那么,返乡和不返乡是一样的,回味往昔的年味时也不会更多的感慨了。

第九篇

放寒假了,我回到家乡温州过年。

大年三十那天,家里整理得整整齐齐、亮堂堂的,阳台上挂着大红灯笼,门上贴着倒“福”字,再插上美丽的鲜花,非常的喜庆、温馨。妈妈早早地在准备年夜饭了,有年糕、螃蟹、大黄鱼、芋头、酱鸭、酱肉……我在一旁看得直流口水。这桌上的菜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大黄鱼的“鱼”字和“余”同音,大黄鱼就代表年年有余;芋头的“芋”字和“裕”字同音,吃了芋头就会富裕。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热热闹闹的,彼此送上美好的祝愿,爷爷奶奶还给我压岁钱呢。

晚饭吃好后,外面全都是爆竹声,家家户户争先恐后打“关门炮”,我们也一起下去打“关门炮”。每年除夕入夜,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这叫打“关门炮”。打关门炮示意旧岁平安。第二天早上,我们起床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打鞭炮,叫做“开门炮”,以图新年吉利。

大年初一,我们吃的早餐,也就是新年的第一餐,一般是大年三十准备好的,用的菜碟一定要用高盏碗,因为“高”字称“一年高一年”,也要吃年糕,因为“糕”字与“高”字同音,也称“一年高一年”。家乡的年糕是我最喜欢吃的,那真是人间美味,轻轻地咬上一口,甜甜的、糯糯的,非常的有嚼劲。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糕,那天我还特意去看年糕的生产过程呢!年糕是用白糖、糯米、水、桂花和花生做成的。先要把糯米磨成粉,再把粉倒进蒸笼里面蒸,蒸好了以后就把它放进石臼里面,和白糖、糯米、水、桂花、花生一起捣。捣的时候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拿着捣杵,用力地捣;另一个人粘一下水,捏一下年糕,这样有两个作用:1、年糕太烫,用水沾一下手;2、给年糕加水,使年糕变成固体。一个人用捣杵捣年糕,另一个人加水,一上一下,非常有规律,直到年糕变成固体,粘粘的为止。然后,再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猪头形的、鱼形的、金元宝形的……刚做出来的年糕热腾腾的,非常好吃。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我希望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第十篇

关于过年的作文两篇 过年习俗

新年到了

新年到了!人们在大门上挂年画、贴窗花。外婆剪的窗花在村子里可是数一数二的,一张张火红的纸在她的手中,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一剪子下去把农家欢乐剪出了芬芳!

新年到了!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红的、蓝的、绿的……各种颜色的衣服把广场打扮的亮丽多彩。人们的脸上还洋溢着新年的快乐。

新年到了!人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有热腾腾的饺子,有润滑可口的炖鸡,还有粉里透红的大虾……等大家都吃饱了,就一起看春晚,直到新年钟声响起。

当然,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收红包了,只要你一不留神,孩子们的口袋里就都装满红包啦。

新年还有许多有趣和好玩的事,比如猜灯谜、写福字等。新年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团圆……

守岁

除夕那天,我最期待的事情是守岁。听爸爸说,守岁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既有辞旧岁、舍不得时间流逝、珍爱光阴的意思,也有年轻人为延长父母寿命的含义,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夜,早早吃过年夜饭,左邻右舍道过新年好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守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嗑着瓜子,小孩吃着糖果,边聊天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没有催促上床的唠叨声,也没有早上起不来的担忧,时间是从容的,心里也很欢快。一旦觉得节目有些无聊时,还可以趁机约上三五个小伙伴放上一通烟花。

一整晚熬着不睡觉,虽然有些困倦,但特别热闹、特别开心。宋代诗人苏轼有首诗里说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说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