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暗时代的爱》读后感精选

《黑暗时代的爱》读后感精选

《黑暗时代的爱》是一本由[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暗时代的爱》读后感(一):在戏剧与诗里不断起伏并沉淀的隐秘的爱

总的来说就是各种人物的片段小传以及某些回忆录的“断代史”,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两篇——可能是因为当代人物,托宾在叙述上拉近了距离感,不再是平淡的议论与总结,而是更多了一些诗话了的小说式片段(他在叙述里起伏了更多的情感,一种类似于“近乎于同一时代下”的情感,让他对他笔下的这两个人物更亲近)。 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克•多蒂,托宾整篇对他的叙述让我不由不想起贾曼和他的HB……一个在美,一个在英,两位只相差了大约十年时空的同性恋诗人,在相近的岁月里做着近乎同样的对恋人的悼念…… 佩德罗•阿莫多瓦更不用说了,我直到看到标题才回过神来他就是《痛苦与荣耀》的导演。托宾也是亲自见过本人,因此对他的评述自然而然地转成了片段的回忆录。托宾用着近乎小说式的抒情语调给这位导演的时光画下未完的句点(毕竟当时托宾写下这篇的时候还未有《痛苦与荣耀》) 读完《黑水灯塔船》后再读这本,能够发现托宾在创作和研究上都有着不错的功底,对于一个当代爱尔兰作家来说,确实是够格的。

《黑暗时代的爱》读后感(二):黑暗时代的爱

爱尔兰人托宾写的一本有关同性恋作家的集子。同性恋是个小众集体,就像犹太人、爱尔兰人、黑人一样......但又跟这些不一样,犹太人有犹太人的历史,爱尔兰人有爱尔兰人的历史.....同性恋一直以来都是在黑暗中,隐秘中孤单着。直到王尔德开始,同性恋似乎可以谈论了。

王尔德有妻子儿子,他认识了年少貌美的道格拉斯,两人认识时,王尔德戏剧已经很成功了,有大把的金钱可以挥霍,但道格拉斯的父母认为王尔德带坏了自己的儿子,在剧院围堵王尔德,并把王尔德告上了法庭,王尔德劳役两年,在狱中写下了那份著名的长信《自深深处》,他的妻子40岁就抑郁而死了。王尔德跟纪德还交往过。纪德对王尔德和道格拉斯的关系既羡慕又嫉妒。

凯斯门特也是爱尔兰人,他一直为刚果人的悲惨遭遇奔走,最后被英国政府判了死刑。他留下两本日记,一本《白色日记》写刚果人的悲惨。一本写《黑色日记》写他的同性恋感情。

托马斯·曼比较有意思,他是同性恋,对于所有的感情跟他认识的人,平日里都很淡,包括他的家人,他也很少关心。但他把他们都写成了书。他所有的作品里都有原型。

书里还写了画家培根、孤儿女作家毕肖普、黑人作家鲍德温。

他们都因为自己的同性恋而孤独悲伤,郁郁而终。不过,他们都留下了很棒的作品。

《黑暗时代的爱》读后感(三):因为爱

因为看了这本书所以对纯粹的爱更加向往。爱很简单,但对爱予以某种承诺却很难。有时甚至无法取决于当时人而是一种不可抗力的大环境。在极端的环境中,人们对某件事的看法并不存灰色或者别的颜色,而仅有黑白两道颜色,如果越界了,那就是犯罪,是囚服的两道颜色。

或许因为TXL的那种隐忍和不可见光,书中所列举的艺术家和作家们多少都带着一种浅淡的哀愁,而那种哀愁又伴随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弥漫在爱尔兰这片土地上。

书里写了奥斯卡·王尔德、罗杰·凯斯门特、托马斯·曼、弗朗西斯·培根、伊丽莎白·毕肖普、詹姆斯·鲍德温、汤姆·岗恩、佩德罗·阿莫多瓦、马克·多蒂。印象最深的除了王尔德、托马斯·曼以外是马克·多蒂。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马克·多蒂的

这几首诗非常有感触。这几首诗写于他得知自己的爱人得了HIV的时期。他爱人的生命在逐渐消逝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见证这这种宿命一般的归宿。平静的诗静静的倾吐着他的思绪,‘我想说这世上任何别的事,任何别的话’有一种‘因为你不在了,所以我无法再成为我’的感觉。是你点燃了我内心的温暖,是你点亮了我的内心的黑暗,是你让我不在彷徨,而现在你却不在我身……

虽然就一句话,但我感觉有种缺失。

后面的诗歌虽然也很短,但是你能感受到曾经他们的美好,他们欢愉,爱的美好,爱的浪漫与轻盈,爱的承诺直到消逝的不舍。当暖色过尽后迎来的是无边的冷色,是一种凛冽的深蓝色将作者包裹。他要独自面对名为‘曾经’的记忆,记忆中有他但未来的永远却再也没有他了。

印象中还有他对曾经圣诞节时候的描写:

《女歌手》

同样的描写在《天堂海岸》中也有写:

‘可爱’大概是诗人的爱人在他眼里的模样。虽然写的很平易,这里写的是他和他爱人第一次见面,随后在波士顿的同居。多年后当诗人在自己爱人死后再来这栋房子时,发现那里几乎空空如也。他不在了,他也不在了。一间房、一个地方、一段音乐、一缕阳光是因为有了爱的人才会让空虚的记忆感到充实,才会让平凡的世界感到乐趣,才会让原本干涸的内心充盈无比。而现在这一切不复存在。我猜想诗人是一个内心向往并憧憬着爱的人,他幸运的得到了。而爱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回应,当回应没有时,付出便失去了存在意义。

书里也描写了人们对TXL的态度,但凡人们是包容的或许也不会有很多背井离乡的人。也正因为这种不可见光性,所以也算间接造就了作家、艺术家们小心翼翼的处事态度,他们敏感、谨慎的活着,通过文字传达出更有力的爱的呼唤!

《黑暗时代的爱》读后感(四):没有资产阶级的做派就没有荡漾的灵魂审美享受

当我感到自由受限,而意志又足够强大的时候,我就得找一些隐蔽的方式去放肆

比如 我说话的方式 my tongue gets loose

比如我可能开始嘴贱 或者 潦草 或者 轻浮

比如 我像小男孩一样 抛起一个东西 再接住 越抛越高

这是我的双眼看到的真相

资产阶级的做派是什么?

我说的 不是浮夸 奢侈 奢靡 做作 虚伪 表面 肤浅 ……

我说的是一种轻松的自由

这跟钱没关系

或者我说:洒脱

对于国人可能更好理解

前两天我就在想 我们和他们 差距在哪里

差距可能是我们生来就在框架中

我认识的一个人 大抛和 我第一次见他 问他 有没有什么愿望

他的愿望很宏伟 但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他想给现在的年轻人 建立一套话语体系

哈哈哈哈哈

我现在也这么想

但是我恐怕 我的 和 他的 是地狱和天堂

而他的 和 现有的 也有可能是长相不一样的双胞胎

我们生来就在框架之中

一切好和坏的概念已经在课本上告诉你的

但是你要知道

太阳下的事物 不会再怎么变了

但是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 也有可能走出不一样的路

如果你想再一次创造一次 自行车

你有可能 reinvent bike

oh no

这不是我要说的

我要说的是 资产阶级的做派

那种睡眼惺忪 眼睛永远半垂着

手永远轻轻地拖着下巴

两只手指在侧脸

大拇指在下巴

那种福科一样的

智慧的慵懒

这种做派是没有钱的时候 给朋友写信 不要脸地要一点钱

这种做派是 与不同的人调情

在一段一段 真切的调情中

创作

真切的句子

变异的画面

这种做派是我们诟病的一切

这种做派是 可能患上的抑郁症 是小心眼 是虚伪 是一些隐蔽而怪异的癖好

这种做派是 有品味去享受金钱和阶级

有钱的时候 花得非常得漂亮

没有钱的时候 还唐人街狡诈的窟里 坚持穿你的法兰绒睡衣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这种我们天生就缺失的洒脱

就是这种 他们带着的 可能经过几百年的人生、人性思辨传统

而出生就带着的 对生活之真相的 天然的勇气的眼睛

他们不用思考 死亡

他们本来就不怕

我们说他们是欲望的奴隶

而我们连欲望的脸也不敢抬头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