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是一本由马未都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页数:6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读后感(一):听得,读得,随心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以为的“历史”就是“未来”之前的“此刻”,是眼中的墨色染深的竹简,是徽砚凝固的春华,是帝都明暗的光色。 初读《观复嘟嘟》,年岁已不清浅,却也并不十分在意盛夏暗转秋香的时光变换。书一页一页翻阅,生怕这岁月倾覆整个世界的喧嚣,静的只剩下自己一人,无人分享这无声的言述。 居帝都良久,听得盛名,却未曾走进潘家园的一隅。走过大山名川,也曾年少倾慕英雄百战的功业,然车马古道从未有过涉足。我看那铁器锈迹斑斑,我见那青花千年辉耀,我听那大珠小珠落玉盘,不曾想,还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听得一人言辞凿凿。 《观复嘟嘟》两册,有古有今,有旧时光,有文明有礼仪,还未深究其古往今来的脉络,还未路过古城墙下的水静流深,还未身临玻璃窗前的对望,读得百页“声临其境”,方知历史之真,物之美,道之简。 偷得浮生半日闲,何不欢喜着欢喜,岂不美哉。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读后感(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根据马未都电视节目精选整理的文字版,之前一直喜欢锵锵三人行,马老爷子经常作为嘉宾侃侃而谈,这本书更加展现了老爷子知识广博又有趣的一面。

读书人写出来的文章真不太一样,不过不读书的人往往也写不出文章。马老和高晓松给我的印象有些相似,都属于见识非常广博,但他们的见识又不仅来源于多读书(多读书肯定也少不了),更多来源于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形形色色接触过的人和事。

搞收藏肯定免不了东奔西跑,书里介绍的经验:在地摊上买文物一定要还价,还价不是为了给自己省钱,而是为了卖家,或者说是为了这桩生意顺利成交。书里不止一次提及了这个细节:就比如说本来人家心里预期想卖个5000块,你如果还个价到3000块,你说再加点我就卖给你,然后加价成交。这样双方皆大欢喜而且都觉得占了便宜。但如果人家先让你开价,你给开价15000,人家心里就要犯嘀咕了,心想这东西这么值钱暂时先别卖了,所以说做生意谁先报价谁就落了下风。

读书和写作方面也有很多经验之谈,关于写作要真实、多思考、细心观察、抓住细节特征。细节比情节重要,情节比故事重要,一篇文章有一处细节能真正打动人,这篇文章就算没白写。正如我们回忆过往的事情,很多时候已经记不得事情的起因或者经过,很多东西只记得细节,你记得某个场景画面、记得某个人的音容笑貌,但可能都记不得当时她说了些什么。就是一个个片段在脑子里闪回。

还有读书的重要性,读文学让人情感丰富、语言生动。科学方面的书让人理智冷静,史学书让人更宏观大气,而哲学书读起来太累,但能让思维清晰,超凡脱出。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读后感(三):观复人生

知道马先生源于《百家讲坛》,讲文物聊收藏,不过彼时年纪尚小,偶尔听听故事而已。之后再识,便是入了专业大坑,知道了观复博物馆,想着能看看观复喵。后来先生做了脱口秀,而今出了书,名曰《观复嘟嘟》。

观复观复,源自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便是以静心地状态去看世间万物,悟出一些道理。嘟嘟,听先生唠唠他自己的观复所得。

我是喜欢这种方式的。就像木心先生所说的一个年轻人要成长必须过两关,一场或成功或失败的轰轰烈烈的恋爱再来便是和优秀的老年人聊天。读着书就像和先生聊着天,风趣幽默,侃侃而谈,天南地北地说着自己的经历,没什么目的,没什么拘泥,聊聊自己的经历,顺便谈谈文物,说说历史。而自己呢,也总能从中得到些什么。

就拿《新疆游记》来说,先生讲自己去新疆的经历。其间讲述新疆的历史,名称“故土新归”之意。又谈新疆的地理环境,“三山夹两盆”。还讲没有姑娘的达坂城,两毛钱一脚杏的阿克苏。再说几个有趣小故事,或是《大唐西域记》中可爱的高昌国王,阿拉尔的囚犯和兵团,或者便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风口险情、伊犁摩托。没有主旨,没有说教,但随着先生的讲述,你便了解了新疆的广阔,见识了那时的城市风貌,风土人情。这节选取的文物是新疆著名的白玉。除了讲历史形制外,寥寥数语谈了谈文物背后折射出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追求。从物质到精神,总能得到些升华。

马先生自己说人生只有一件事公平,即时间。青春过去了只有回忆,暮年尚未到只能想象。我们在只能想象的年纪读别人的回忆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因为那段过去的经历而今讲述出来,自有一番阅历在其中。不论是知道些历史,了解点文物,或是从中悟出些道理,便是有所获了。

书的封底有这么一句话:文物不语,述尽古今传奇;山河静默,大道尽在其中。谈历史、聊文物、讲见闻,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所讲便是人生了。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读后感(四):人生的意义

之前,认识马爷是在圆桌派中,马爷用小小的眼神淡淡的姿态用着标准的京味儿普通话说着深深的话题,几个人中被马爷的犀利与独特的见解震撼到。所以还是很期待观复嘟嘟。

整篇观复嘟嘟,印象最深刻的是观复嘟嘟 有物为证之人生的意义。看完之后最有感触的就是马爷讲的要用积极态度过消极人生,喵哦~。前几天刚刚看了一部分比较丧的《人间失格》,没有想到这书竟然能丧到无力去翻它的程度,好像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找到自己卑微的缩影,时时刻刻都在说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消极人生观。在马爷的书中,马爷也说道谈人生的意义很大、很沉重,大到编导组都感到困惑,但我觉得这个其实才是最好的结尾,很踏实很有力的结尾。马爷是可以通过插科打诨般的机智去安抚丧丧的情绪,在嘈杂环境中尽量保持慎独,保持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保持一个“眼睛里写满了故事,但脸上却不见风霜。不羡慕谁,不嘲笑谁,不嫉妒谁。” 的最好状态。坚持一开始的态度:人生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但我们活着就是要去赋予它一个意义,这个意义构成了我们自己完整的人生。现在比较流行低欲望的人生,自己一个人躲在一个舒适圈里,舍不得走出,也不太喜欢介入,这可能会成为祖辈的诟病,但我觉得这可能是自我认知自我关注自我意识逐渐崛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我们生命的意义,对自我价值的关注更为聚集,但不至于将自己束缚在一定的角落里,使劲钻牛角尖,为难和责难自己,活着活着没准儿我们就能找到点乐趣找到些意义。

读过书以后,深深被马爷阅历折服,也可能是丰富的经历造就了他敏锐而又深刻的洞察力,又或者是他见多识广,涉及各个领域,讲出来的一些话总是值得回味,随便拿出一样老物件,都能说的头头是理,条条是道,剩下我们只能去自我怀疑自认肤浅,心服口服献上掌声。一个猫,一杯茶,一缕清香,一个老物件,马爷用自己精彩的经历为我们嘟嘟囔囔了很多不可或缺的知识与能量。值得一看。

《观复嘟嘟(上下)(视频书)》读后感(五):江湖事•古物韵•庄周梦•范蠡心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文物,似乎是通过和父母一起观看王刚老师所主持的《鉴宝》栏目,印象中最深的大抵是每件国宝之后的那个故事,而非宝物的真假。09年之后,前往北京求学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到了马未都先生书中所提到的潘家园,周末闲时,也曾与几位同学前往哪里,蹲在每个地摊边上蹭几个有趣的故事。随后《如果国宝会说话》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推出,关于文物的故事又再次进入了生活。时至今日,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嘟嘟》又再次打开了一扇门——先生总能围绕每一件历史文物讲述一个故事,让这些沉寂多年的古物似乎穿越时间,少了几分冰冷之感,多了几分生活之气:书中所讲述的故事,不仅仅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历史故事(如:海昏侯、西夏等),也涉及诸如北漂、猴票、地摊儿和毕业生这类恰似生活小事的故事,观复秀也巧恰如其分地穿插故事之后,似乎这些故事就是文物的生命的延续。

读到《古人发财记》时,书中那句“天地庄周马 江湖范蠡船”让自己不禁在想世间这般驰骋天下,返归自然,逍遥自在的心境究竟是种怎样的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则是在品完马未都先生的种种经历和感悟之后才找到,若未经历千事,体谅万绪,至多能解文之表意,却不能真知文之深意。

往下读到先生的西藏之行和长寿的故事时,不禁想到了不久之前看完的《消失的地平线》,同样也是一个关于西藏这个神秘之地和不老传说有关故事,后者所描写的香格里拉的故事,似乎能与铜鎏金镂空印章上十相自在遥相呼应。异乡人初入西藏时,所体验到可能只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所看到的只是秉持宗教信仰的藏民。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或许才能发现那种属于西藏的纯粹之美,这或许也是马未都先生建议每人一生中都应该去一次西藏,以及布林克罗小姐和巴纳德最后留下的原因吧。

随后在看到《古人吃什么》、《筷子》和《炊具的智慧》时,忍不住在想,著名“吃货”汪曾祺先生如果看到这几篇文章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触——一位知晓炊具之精妙的先生与一位谙熟食物本味的先生相遇,不经意间可能会碰撞出更多颇有意味的火花,可惜这也只能想想罢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