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泪国》读后感锦集

《泪国》读后感锦集

《泪国》是一本由哥舒意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泪国》读后感(一):满满都是回忆的一本书

写得太好了,小时候我就特别爱看格林童话这一类的,看完满满都是回忆啊。 《泪国》是由15篇短篇小说组成的一部合集,看完《泪国》被哥舒意圈粉了,写得特别好,特别是第一篇,看完感动哭得稀里哗啦的。国内这样幻想文学的书实在太少了,写得好的更是屈指可数了,能出一部《泪国》这样的作品真的太不容易了。希望哥老师多出几本这样的书。

《泪国》读后感(二):写给未来青少年的童话

四月份的萌芽上又刊了一篇哥舒意的古典童话,这次讲了白巫女和猎少女的故事。

第一次看见这个故事的时候眼前一亮,文笔很细,读起来有一种很暖很柔的感觉。

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之前的故事出成了这一本泪国,花了几天时间读完,读完之后说实话是有一些失望的,可能是写作时间的原因,我还是最喜欢第一次看的那个白巫女的故事。

整体来说哥舒意的文字让人感觉还是挺适合年纪小一点的读者去读的。而且就读的这十几篇故事来看,哥舒意没有刻意去切换不同视角下的不同的写作方式,比如铁王子和木偶心两个实际上应该有截然不同的性格,但是在写作时所用的语言方式都相差无几,这样比较难让读者感受到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差别。当然这是因为泪国里面出场人物比较多,如果不用一些方式去区分人物的特性,会导致人物立不起来,就比如药棉和亮眼睛还有瓷器女孩,这三个人物读完后都只会感觉她们是温柔懂事的好孩子,但除此之外,好像就并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了。

还有个人感觉有一些小问题是,哥舒意有的文字用的比较重,比如有些时候描写心情就直接是绝望和高兴这样直接的描写,如果能多一些隐喻和意识流向的描写可能感觉上会好一些。这一点是我个人的感受和爱好,因为像这样的文字,写女孩子之间的情感是相当容易令人共情的,但正如《利兹和青鸟》的监督山田尚子说的,女孩子之间的感情不能直接表达,她们之间所有的对话都是在表面上成立而背后却完全矛盾,并且要相当的写意。总的来说,如果能用更多的隐喻和写意去包装就更好了,当然以上全都只是个人的看法和阅读习惯。

《泪国》读后感(三):泪国

首先感谢哥舒意老师的题词签名,在收到书后,我也很惊奇随书附赠的还有八张明信片,每个明信片上都画着风格迥异的人物,但都能看出来这些都像是童话人物一般,而且各自都有着极为明显的特征,而在后来的阅读中,我也能随着故事的描述,很快地分辨出每一个绘制的人物。

这本书有十五个章节,每一个故事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内核,然而这些篇章之间又是联系紧密。但我初读一遍后,并没有理解书名《泪国》的含义,于是我搜索,在豆瓣上看到了答案。原来此书原名为《古典童话》,而整本书的故事都发生在同一片大陆——“泪国大陆”之上。其实《古典童话》这个书名确实也挺贴切的,作为童话体小说而言,这部小说的写作风格确实挺贴近那种比较古典的童话故事。

而在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众多,他们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可以书写,或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亦或是他们所经历的过去,使得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而也正是这些铸就了他们的故事。

起初读来,只觉得开头的篇幅中也仅仅只是有些角色的互通,部分的故事相互有所串连,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各篇故事之间的联系也越是明显,能看出来作者是在谋划一个大局,在泪国大陆之上的故事也越显得像是一个背景下的各色人物在历史中必然出现并肩负着推动历史进程的故事。

而这种能够写成史诗级的长篇故事却在作者的安排下,摘取了每个人物最为亮眼的故事经历,剔除了如果作为长篇型来书写必然会出现的承接段,而是将每个人物最为值得细说的部分放大到你的眼前。

如果让我来评说自己最有感触的人物,我应该会选择小秤砣,别看他坐拥一座城的财富,受尽万人尊敬,但在我的心中却是最为悲情的人物,因为一个人而交易了自己的情感,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却没有情感,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没有了意义。当然小秤砣在成为城主之后,也自然会因为身份原因在其他的故事中有所出场,然而在其他的故事中,因为他之后的改变,在其他故事中也就充当着不同的角色。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都是值得一看的,而看完后也能感觉到作者的野心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一本书中,小说中还有着不少的伏笔,希望这个系列的后续会越来越精彩。当然创作的难度也自然会越来越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泪国》读后感(四):作家的烟火都在心里

这是一个长篇故事的开头,虽然它看起来很像是短篇的合集。因为它的写法是万流入海的方式。就像每一个细流在汇入江河之前都并不知道自己只是大水的一部分,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也是。也像每一个细流汇入江河后就成为江河本身,就这样,人物、故事,一个个四面八方而来。见面、离开。相遇、分别。在这个洪流中翻滚,最终浪涛重重,我们退得远一点,恍然大悟般发现,原来它是这样大的一个身体,它是这般庞大的一个故事。浪花或细流,只是它的一部分。

所以,这真的是一个长篇。

但是我怀疑作家的写作速度,所以我不知道有生之年我能不能看到《泪国》系列的结尾。但是我相信,作家的心里每天都是波涛汹涌的吧。要把这故事一股一股地释放出来,他需要花点工夫整理。

有许多人分析《泪国》的情节,我就不多说情节的事情了。我就说我看到的现象吧。这是个离地很远的故事,发生在幻想的国度。所用的形式是童话,一种似乎以温馨纯真著称的写作方式。就是包裹着这样离地十万八千里的仙子般的外壳。但是故事却不是这么回事。故事里包裹着背叛、自私、冰冷、孤独。包裹着那些人类不可信、善良的人会被毁灭的暗语。看得人心惊胆战。私以为,这是作家对世界的认知,是作家看到的外部世界。写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这是个暗黑系童话了?不是不是。这个依然不是这部作品的底色。故事里被伤害的人会重生,被出卖的心会复活,被放逐者会去爱,被毁灭者会救赎。不被信任和看好的,会成为守护者。不被尊重和爱护的,会成为当权人。这不是世界的颠倒,这是作家的相信。是作家悲凉人生观背后的温情和收尾。我曾经怀疑他,会不会是伪温情主义。毕竟,毁灭掉再给点希望,是比较偷懒的文学写法。读几页我就不再这么认为。因为让死去的重生,是多么麻烦的事。包括阅读和写作者的信念。如果你不是真的这么认为,这个写作会非常难以继续。

这个看似离地很远的作家,其实离地很近。纵然他说人是孤独的,我依然看到他心中的烟火底色。一个会在心里生火的人,总冷不到哪儿去。这篇短评,送给《泪国》,送给哥舒意。

PS:我已经看到多年后,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读着他的作品,讨论着那个叫哥舒意的作家,就像讨论安徒生,讨论王尔德。似乎是古典童话的落幕,其实是童话文学的开始。

《泪国》读后感(五):童话?不止如此!

拿到书的那个瞬间,我以为这是一部少年向的童话故事集,开篇第一页也印证了我的这种想法,但当我看完第一篇并开启第二篇后,这种想法已经抛之脑后了,我在想:也许作者正在呈现的是一个类似于漫威电影宇宙的宏大系列。

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读下来,当然你得承认作者那融合了古今中外所有知识的表现手法,这些囊括了四大文明古国、众多神话、童话以及寓言的集大成体,展现给我们不同以往的阅读观感。

《泪国》这部故事集,共包含有15个小篇章,每一篇的主人公都不相同,但各篇之间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故事融合度非常高,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能把众多文化、题材完美的融合到一本书中,写作功力可见一斑。

在我的印象中,在我从小的记忆中,国产童话类的归属只有一人:郑渊洁。自从童话大王的种种以后,就再也没有看过类似题材的国内童话读物。此番《泪国》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国内童话大类的空缺,在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不免有一种遗憾。

本书在某种意义上讲,又不完全属于童话,还有一个令无数少年为之侧目的概念:幻想。单纯靠基础材料的堆砌是无法成就高楼大厦的,你得依靠想象,所谓创新便是如此了。你要有新奇的想法,结合到固有的素材当中,使之升华,本书便是童话和幻想两种题材完美结合的产出物。

这本书整体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略带悲情的感触,书中众多人物基本都有一个比较悲凉的过去,然后经历种种磨难,文中各篇之间剧情相互交叉,让读者可以明白的了解各人物的来龙去脉,原来有因就有果,因果循环皆有定数,你所做的一切,在你好不留意的另一端,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此刻,我不禁想起2004年的那部著名的电影《蝴蝶效应》。

作为作者哥舒意来说,能够以童话+幻想相结合,写出如此脑洞大开的作品,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书中看似简单的对话,细品字字玄机,可见哥舒意文笔厚度之巨。

读完,你会有所得。

在此推荐这部小说,同时也期待哥舒意下一部杰作问世。

|2�%�9G%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