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拯救发烧的地球》读后感摘抄

《拯救发烧的地球》读后感摘抄

《拯救发烧的地球》是一本由习珈维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拯救发烧的地球》读后感(一):先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

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逐年增加,引起全球变暖等严重问题。气候变暖已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导致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等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必须尽快应对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才能拯救“发烧”的地球。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给自己划定的过渡期仅30年。在2020年9月22日,中国宣布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30年之前达到碳达峰。

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迫在眉睫,全人类应该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节能降碳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仍有很多人不甚了解。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拯救发烧的地球》致力于向全社会普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以及低碳革命的含义、意义和目标。《拯救发烧的地球》首先从地球和人类、生态和人类等方面出发,从全球变暖的原因、温室气体的来源,人类在减少碳排放上采取的行动、低碳建筑的实现、优秀案例、低碳意识的推广,以及未来发展愿景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意义。

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体,城市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筑业是关键。据测算,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总量大约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作为“排碳大户”,建筑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关键,而绿色建筑则是建筑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和市场发展潜力。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建筑及相关产品是推动我国建筑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手段,《拯救发烧的地球》也努力做到这一点。《拯救发烧的地球》让读者在初步了解绿色建筑发展和低碳建筑基本概念的同时,还以上海临港建设以及超低能耗建筑的代表--君旺大厦为例,积极推广在实现低碳健康建筑上的先进的成功经验。值得注意的是,《拯救发烧的地球》全面介绍了君旺大厦在建筑节能方面设计应用的成果,以及如何从建筑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低碳优化,如何积极落实低碳节能理念,如何结合超低能耗技术及绿色建筑标准,在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同时,推动了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

相信读者能够从《拯救发烧的地球》成功汲取经验和智慧,为双碳革命贡献力量。

《拯救发烧的地球》读后感(二):《拯救发烧的地球》:引发心灵震撼的一本书

前几年的疫情,相信大家都记忆犹新,病毒是人为的,还是气候变暖引起的?但是发烧头痛的体感,至今难忘。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元气。

人尚且如此,如果地球发烧1度又会怎样?冰川融化,冰川下面的病毒,细菌,微生物会危害我们的生命。海平面抬升,沿海城市沉没,很多人将会无家可归,这不是危言耸听,有很多这样的事实。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下僵尸野火四处蔓延,难以扑灭;非洲岛的老百姓吃虫子果腹充饥,连洗虫子的水都没有;很难想象现代人会面临如此残酷的生存条件。

更可悲的是,因为非洲工业欠发达,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也成为地球发烧的牺牲品。这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君旺集团董事长,创始人习珈维,在《拯救发烧的地球》中写道,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人类,低碳转行是必由之路。 习珈维学医出身,后来跨行建筑学,建立君旺集团。他抱着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从地球发烧的原因,现象,我们的行动拯救,和君旺大厦,为此做出的努力, 呼吁所有人践行低碳,事不宜迟。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一气呵成,但是它不是简单的呼吁口号宣传,而是从实际出发,摆事实讲道理,推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临港的垃圾分类:从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中,君旺大厦的绿色节能:天棚采光采用LED照明;空气质量采用多方位的开窗设计;会议室尽力引入室外光线,减少耗电,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真希望所有的房地产商都来看看这本书,合理利用太阳能,利用智能水电循环系统,智能集成系统。

当然,普通人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1度水,节约1度电,改变生活方式,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改变饮食习惯,多吃低碳食物,从而拥有一个脱碳的美好世界。

真希望《拯救发烧的地球》能给我们所有人带来触动。

《拯救发烧的地球》读后感(三):环保跟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

近些年来我们可以发现气候越来越反常,夏天最高温度逐年递增,冬天寒冷的时间缩短,但是最低温度却又越来越低,气温波动越来越剧烈,两极的冰川也在不断融化。虽然有很多人在力证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一切的一切又都在说明,地球气候确实出现了问题。

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工业化的代价就是环境污染,所以尴尬的情况就出现了,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那必然会造成大量碳排放;反之如果减少碳排放量,那么国家的发展必然受限。

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是我们在2020年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达到顶峰,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这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拯救发烧的地球》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性和双碳目标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路面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而我们的汽车出口也在今年反超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在锂电池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

有的人会说电车的电也是火力发电厂发出来的电,对环境保护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实际上锂电池更大的意义在于“储能”。

火力发电依然是现代发电厂的主流,但是火力发电的问题在于它并不能在夜间明显减少发电量,这就导致夜间的电力被大量浪费。而锂电池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这种浪费。电车车主一般会选择晚上给电车充电,这就可以将原本在夜间被浪费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白天使用。

在锂电池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研究新能源,比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家庭会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虽然一个家庭节省的电能不多,但是当这种技术推广起来之后,集腋成裘,也能降低非常可观的排放量。

当双碳目标被提出之后,植树造林也就有了直观的经济意义。一公顷成熟的树林可以存储数百吨的二氧化碳,而由于树林存储二氧化碳减少了一个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又产生了一个可排放的碳指标,可以被交易给需要的企业。

环境保护是一个极有意义的事情,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能看一看这个世界给我们准备的美丽景色,将科技发展留给我们后代的同时,也将这份美丽景色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后代知道,山水如画并不只是古人的幻想,世界上也还有那么多美丽有趣的生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