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去洞庭经典读后感有感

去洞庭经典读后感有感

《去洞庭》是一本由郑小驴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洞庭》读后感(一):小驴沉寂多年写了部长篇

期待阅读,作者写的书刊出的作品都读过。小驴这部作品是我目前最期待阅读的一部之一,祝贺。在《文汇报》上读完后记,感觉到一个书写者的不易,写一个作品的不易,以及,对生活感知的不易。同时又读完同时刊在《文汇报》阿乙写的文字关于小驴这不书的文字,更是期待。长沙26号的读者见面会,会尽量争取参加。好久不见小驴了。

《去洞庭》读后感(二):,

我小时候奶奶把街上乱发的知音杂志一页一页撕下来折成纸盒子用来吐瓜子皮,在经过剪裁和折叠的人流广告和发廊美女的脸的中间就是文字部分。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什么都读,故而我所有的知音文学储备,基本就来自这些支离破碎的纸盒文字,一个故事读到盒子边缘被叠进去了,第二个盒子上换一对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依然能流畅的继续下来。这本小说给我的观感大概就是这样。剧情梗概一样的文字描写就不提了,人物不论男女基本就是一个刻板的两面,疯得各有不同罢了。过量的男盗女娼塞进一个勉强算有点悬疑意思的框架里,这种熟悉的套路让我总是幻视下一页没准就有无痛人流广告。然而到底也没看到人流广告,那我就想不通作者写这么一本小说,到底图个啥。总不能是因为知音文学也有周期性,经济一下行,就有温州老板跳楼,就有壮志未酬的文学青年给富婆做情人,就有成功男人被绿,就有独立北漂女性失心疯,然后就有三流作家眼里的世界堕落回08年的知音杂志上的样子。我把故事读完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惦记小说开头女受害者要寄的快递,下单以后快递员没有按时取件连人都消失了,到底哪家快递公司管理这么松懈?

《去洞庭》读后感(三):”世上没有谁是坏人”

与本书结缘是因为松社活动。在松社书店听了新书分享会,作协主席邵丽为小驴站台,评价这是一部读起来不会有疲惫感的小说,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上乘之作。 读完感觉没有言过其实,经过专门训练过的作家是很专业的,从开头就可以看出来这部作品是经过精心构思设计的,不是随便写的。故事内容描述的很打动人,画面感很强,是可以作为电影素材的。最后小耿追岳廉时,岳廉说我不是坏人,放过我吧,小耿说”这个世上谁是坏人呢”。这段对话仿佛是在为故事中几个主角做辩护,亦或是揭示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普遍的道理,把小说做了一个升华。 最后,顾烨开车走了,史谦没有如愿当面对质了结一段孽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可能才是最好的结局。张舸苏醒了,小耿面临着牢狱之灾,几个主人公没有一个人是好下场,但是这也许这才是最好的下场。开放式的结尾,令人遐想,意犹未尽。

几个人物本来没有任何关系,作者精巧的构思,通过”洞庭湖”这一象征性事物,把几个陌生人的命运联系到一起。故事起源于洞庭湖,最终结束于洞庭湖。小说结构是很完整的,有明显的设计痕迹,但是正是这种设计感才让这个故事充满吸引力。

后记中,作者说到”穷尽一生,追求黑暗的光,它却只能击倒自己,并不能感动别人。”这句话太能引起共鸣了,去感动别人真的很困难,但是作者做到了。

《去洞庭》读后感(四):文学的真实性

不算书评,只是看到这本小说评分很高,打分的几乎都是五星,提出一点质疑。

小说可能存在2个问题。

最大的问题:有情节没有细节。

准确地说是欠缺扎实绵密的细节。小说写了每个人的人生遭遇,但只是粗犷地勾勒,欠缺精细地刻画。比如小鹿和图们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只有几页纸,写得很简单,虽然也有心理描写,有事件描述,但缺乏力度。正如现在的流量小生演电影,荧幕上痛哭流涕,但感觉不到他们的痛苦。小说给读者的感觉正是如此,作者告诉读者他们很痛苦,挣扎在生活的泥淖,但读者却有些茫然。这个根本问题可能正是细节依然不够扎实。

以及现有的细节不够生活化,充满自我的想象(参见刘震云一地鸡毛,其中绵密的生活化细节描述,使整个小说充满烟火气,很真实),使得小说的故事缺乏真实感。而且本小说的情节大体走向有些流俗,毫无意外之笔。

第二个问题,人物多,却未能很好地统一到一个主题。作者可能想写出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这种命运又具有某种相似性。但遗憾的是,每个人走马观花地地来来去去,各自为政,所谓联系,都是作者强行为之的巧合,不具有彼此的观照性。

要说其他问题,可能还有个别字词的险用。记得用了一个觳觫。生僻的字词不是不能用,要和整个文字风格相符,本文绝大时候都是用的常见字词,突然冒出一个如此生僻的词,破坏了文字风格的统一性。吃米饭嚼到砂子的咯牙之感。

小驴是80后纯文学作家翘楚(似乎现在再提80后有些落伍,并且作者可能也是不太喜欢这个标签,但80后似乎确实有写作的共性问题),文学创作成绩斐然,大部分作品都看过。似乎,优势在于语言的少年老成。这个老成主要在氛围在意境,特别是很多漂亮的比喻句。

写乡下,写祖辈,这个老成就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使得他的作品在同龄人中很突出。但一落到都市,落到现代,这种优势就不明显了。就本文来说,文字上都没有过去的惊艳,甚至很平庸。原因在哪呢?

如果这本小说是应景之作,也就罢了。如果确如宣传所说,是几年来的心血之作,可能就暴露一个问题,作者到了文学创作的瓶颈期。这个瓶颈期是对过往生活经验消耗殆尽后必然出现的。写作者最开始都是以灵气写作,但写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和感悟。在这点上,本小说反应出来的,正是作者生活阅历的不足,难以创造出绵密而扎实的细节,这样文字也显得轻飘飘。

其实作者已经取得了很多同龄作家取不到的成就,可能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继续写作,甚至都不是阅读,而是静下心来,生活。是那种真正沉下去,干一行爱一行的生活。而不是采风式地体验,更不是道听途说。

生活才是创作最夯实的根基。

《去洞庭》读后感(五):80后作家中的顶梁柱

在80后作家中,我最中意两位,一位是来自东北的双雪涛,一位是我的老乡,郑小驴,两位作家,一南一北,对应着中国的两端,双雪涛故事下的东北,冷峻,苍茫,在重工业时代的迁徙下,众多迷茫的灵魂,徘徊在漫天雪地中找寻归宿。 郑小驴笔下的南方,扎根于地域文化,带着湘楚一带的敏感与鬼魅气质,充满着魔幻色彩,人物癫狂,故事离奇,无言控诉着这个时代。 小的时候,喜欢韩寒,厌恶郭敬明,可越发长大,就越觉得,他们两人本质上,都是被出版商所运营推崇出来的文学偶像,无论再怎么去激发矛盾,营造对立面的形象,他们都无法摆脱自己身上的标签。 不同于张悦然,韩寒,郭敬明等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的80后作家,这两位作家身上,少了一些标签,充满野生气息,像极了在一望无际的莽原上独自觅食的孤狼。 在郑小驴早期的短篇故事中,他一直书写着自己的故乡,同时也是我的故乡,隆回小镇,不知为何,在他文中,我读到了许多共鸣处,这些共鸣,不仅是对熟悉的故乡脉络的回忆,更多是对那环境下,每个人迷茫无措的感同身受,隆回小镇仿佛一座走投无路的棋局,每个人都是濒临死亡的棋子,随时可以被替代。 依然记得,他的上一部长篇小说《西洲曲》,还是描叙80后农村少年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记忆,时隔六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去洞庭》,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他没有再以故乡为故事载体,而是将阵地转移至城市,描叙的对象,也从困惑的农村青年,变成在大城市生存,遍尝失意,郁郁寡欢的城市青年。 换了阵地,不变的是主题。小说中的地域空间变大了,故事人物困居于内心世界的现状依旧未变。 高考不得志,来到大城市,却只能在底层社会生存,因为一念之差走向犯罪的农村青年。 211名校毕业,在现实和幻想中,错失真爱,又因一次错误选择,被假冒军人骗光积蓄,最后精神失常的女大学生。 沉浮商界多年,却赶上金融危机,濒临破产,妄图依靠赌博重振旗鼓,最后却一无所有,还惨遭妻子出轨的中年商人。 自恋又自负,充满野心,渴望被爱,又害怕被爱,内心的矛盾像极了太宰治的小说家。 热心艺术,内心向往罗曼蒂克,对旁人艳羡的婚姻生活感到冰冷无助,在与小说家的出轨中,得到饮鸩止渴的快感的人妻。 他们大多人生经历迥异,但拥有相同的时代气质,他们好像我们身边的人,某个时候的行为,又像极了自己,最终走向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在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下,五人的命运,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在书中,洞庭湖像是一个文学意象,象征着一个转折点,一次群体狂欢的冒险之旅,故事人物在暗潮涌动的生活中,被迫做出背离内心本意的选择,洞庭湖,它像一个载体,除了掩埋尸骸,平静的湖面,清晰照映出每个人的本来面目。 我们大多数人,在原本的期望中,对生活,对自己,都有着无限憧憬,可最终,却活得面目全非。 小说从来不是改变时代的工具,它是文字和纸张的结合物,无声地记录着时代,小说家更像书记员,感知着时代变迁,用身上的触角,去聆听当代人的呼喊,每一个背离生活真实感的故事,无疑不是承载着当代人不是对生活和时代的控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