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南腔北调》读后感精选

《南腔北调》读后感精选

《南腔北调》是一本由郑子宁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腔北调》读后感(一):语为媒言为桥

科学(尲尬)的吐槽,但改变不了语言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也是流动的。第一页《观沧海》的韵脚问题,让我去查了韵书的。书里引了印度语、韩语、日语、以及东南亚语言对汉语的传入,以及历代汉语的流变。作为谈资挺有意思的。

我的mobi版,前言部分夜叉 / 药叉(yakṣa)梵文拼写排版有问题。

为什么需要140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南腔北调》读后感(二):想打三星但下不去手

这是一本涉及语言,语音,方言的小书,篇幅小不代表内容价值低。但我为什么想打三星呢?是因为一直有一种愤懑情绪挥之不去。

看了很多有关戏曲,语言,音乐方面的书,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作者想到给读者提供一点点音频资料!你们看我说的对不对?一个作者兴致勃勃的介绍西皮流水,西皮原板的时候,我TM多想你给个音频让我听听啊?你在谈论调式,在谈论复调,主题,织体的时候,我TM多希望你给一段音频啊?

在这本书里,“蓝瘦香菇”那一章,作者说南宁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既有平话,又有官话,还有广府话,进而分析蓝瘦香菇其实是一种"夹壮”口音,你说你给一些本地示范的音频该有多完美!我觉得,既然这本小书并不是给语言学专业人士看的,那么书里面那些,尖团,塞音,清浊,入声......一般读者仅凭注音标记是很难有清晰理解的。

你给个链接,做一些发音示范,那该是一本多么棒的作品!好了,之前的郁闷攒到今天发泄一下,希望以后编辑作者们有改进吧。

《南腔北调》读后感(三):及格线以上的科普文集

本书实际上是作者此前发表在网络平台上的一些科普文章之合集,主要是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可读性较强,严谨性则颇有不及。 作为语言学硕士,作者在语音、词汇演变过程的梳理等方面显得较为专业,但是他所举的很多结合历史背景的例子则未必可靠,恐怕混入了一些以讹传讹的故事(当然,他也是批驳了不少低级谣言的)。关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各大方言的介绍基本靠谱,但是关于上古汉语的部分,涉及到一些学界未有定论的问题,还是应该谨慎对待。 由于是“网文”结集,从结构上来说这本书还是略显混乱。常常有同一个话题在不同的文章反复出现,而作者并未进行有效整合,有时会显得冗杂,有时候又因为作者行文不够严谨导致混乱。比如前一篇文章还在谈论“平舌音和卷舌音的区别”,后一篇就变成了“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分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用学术规范要求科普作品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此书的另一个“缺点”是没有配套读音,导致其科普价值被浪费了不少,当然这不是作者或者出版社的锅,希望将来可以看到能够很好地结合音频的书籍。作为替代,我觉得可以去听作者在一席上的演讲。 总之这是一本及格线以上的科普书。

《南腔北调》读后感(四):在语言中发现中国

本来打算在前些日子写这篇书评,但是因为一些家中琐事耽搁下来,今天终于有时间坐在电脑前重新细细品味这本好书。

这是一本结构清晰的书。本书用5个大标题、48篇小文章呈现了华夏语言的魅力,没有佶屈聱牙的字句,没有艰深晦涩的理论,更没有老学究的气质,每篇都是通过一些社会现象或是常识小事来引出一个我们不甚关注的有趣问题,进而通过条理化的解读来帮助我们探究问题的真相,读完之后让人不禁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这是一本有文化的书。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而文明的出现自然少不了语言的加持,说是语言造就了现代社会并不为过,那么了解语言的发展带给现代生活的影响、探究历史与语言交织前进的发展进程就尤为重要。作者通过解读一个个有趣的小问题将语言文化的变迁捏揉到历史的发展之中,让文章有血有肉,有根有据。比如《李王张刘陈为什么称霸中国姓氏》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对比:中国前十大姓氏占全国总人口的四成,李王张三大姓更是各自拥有近一亿人口,而近邻日本和欧洲则是姓氏众多且大姓集中度低的状态,接下来作者通过探讨姓氏产生的机理、姓氏合一、绝嗣、汉字等方面对姓氏发展的影响解释了中外姓氏数量以及集中度方面的差异,让人茅塞顿开。

这是一本讲语言又超越语言的书。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的灵魂,但是语言并不仅仅是语言,她代表着一种文化认同、一种历史观。本书以历史发展为骨,以语言变迁为筋,讲述了中华文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传统,探索了现今各种文化现象的前世今生。比如为什么南方多江、北方多河,为什么南方人嗜甜、北方人嗜咸,怎么从生辰八字算出不同的命等等。

最后,这是一本装逼必备的书。自诩为文化人的人一定热衷于猎奇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而让文化人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别人不知道而我知道,尤其是知道身边不起眼小事情的文化根源。本书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比如看抗日剧时总会有疑问,《“抗日神剧”里,日军说话为什么总是那么怪》;原来我们一直在用的很多字词都读错了,《“尴尬”读ganga才是错的》;逢年过节小朋友最头疼的亲戚称呼问题,《为什么uncle和consin就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通通代表了》等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也许换个视角,更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呢?

《南腔北调》读后感(五):南腔北调话方言

电视剧《都挺好》热播,引来观众的纷纷吐槽,其中一个槽点就是:这一家人都生活在苏州,可是怎么都是北方口音。如果观众稍微留心就能发现,这一群“南方人”里除了扮演二嫂朱丽的李念说话有些南方口音,还有扮演女主角苏明玉的姚晨偶尔个别吐字暴露了她南方人的身份之外,郭京飞就更是一口北京普通话了。这样的搭配与剧情设定,让电视剧多少有些违和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的方言种类数不胜数。为了方便沟通,则出现了官话。当代的“官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而制定的,这点无人质疑。很多人以为,北京是明代和清代的首都,民国时的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再次成为首都,所以以北京话为普通话的底本应该是多年的传统吧。其实不然,郑子宁在其新作《南腔北调》中提到,北京话虽然在民国时期已经表现得相当强势,但是由于是清廷的语言而遭到大众的厌恶,而且没有入声,所以确立了一种“北京读书音”外加恢复了入声的“国音”。可惜这种人为的规定挡不住语言自然变迁的潮流,很快就湮没在历史之中。

郑子宁的这本小书读来颇为有趣,虽然是网络文章的合集,却干货十足,不失为一本绝佳的语言学科普书籍。本书的副标题是《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但整本书由语言学展开涉及古今中外诸多学科,并非仅仅局限于语言学和中国。例如《双语儿童梦怎样成功》、《为什么uncle和cousin就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通通代表了》、《化学元素的命名,一场权力的游戏》等等各有不同方面的涉猎,可见作者知识之广博。

另外几篇《上海话是怎么取得江南地区的宝珠地位的》和《无锡人钱穆为什么一辈子说苏州话》则提到了《都挺好》所在的吴语地区。苏州在清朝曾经是可以与北京相匹敌的大城市,更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家都以能说苏州口音的吴语为荣,可惜后来太平军的到来摧毁了这座古城。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吴语地区的人说话极少有大口型的,在北方人眼里就是“张不开嘴”。反观都挺好里的演员,基本上个个字正腔圆,还带着不少的儿化音,没有前鼻音后鼻音混淆的问题,和真正的苏州人说话相差甚远,甚至连苏式普通话都挨不上边,难免让人觉得该剧有点飘浮。

在传播方式大为改变的时代,吴语区的人想要建立自己的“吴语自治区”似乎有点难度。相比较而言,粤语依然自成一派,广东省很多电视台的节目粤语依然是主流。郑子宁在《为何唯独粤语能与普通话分庭抗礼》中道出原因:“香港输出的电影、电视节目影响力非常大,几十年间,澳门本地的香山粤语被洗成了广州粤语,广东省内粤语区的群众也普遍通过电视学会了广州腔。”这说明了粤语保存较好的两个根由,一是由于香港的文化对于大陆的输出和影响,当年粤语歌在大陆广泛流行,甚至内地很多人都跟着歌词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粤语;二是由于语言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随时可以听到电视广播中的语言受到影响。

饶是如此,粤语和吴语一样逐渐式微。上海人极力保护上海话,为许多小学生在课余开办了上海话班以保护方言。但大量人口的流动,语言传播方式的改变,新词汇的诞生,让普通话成为主流甚至单一语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的方言急待保护,而种种保护措施总给人以螳臂当车之感,不知道多年以后,人们是否只能从影像记录中领略各种方言之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