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敢于孤独的勇气》经典读后感有感

《敢于孤独的勇气》经典读后感有感

《敢于孤独的勇气》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敢于孤独的勇气》读后感(一):你们都读的下去吗?

我是很想看进去的,可是总是需要压制自己去看,不然看不下去,像是被一个擅长讲大道理的人拉着讲了一堆看似生活中都懂,但又觉得很空的话。这种读书感受不是很好。结束这本书的阅读,还是找些感兴趣的读一读吧。不过书中被拿出来的一段一段的句子还是很有哲理的。是我肤浅了,不能体会那种精神高境界的内容。

《敢于孤独的勇气》读后感(二):书名建议改为:《人为啥活着》

书店里试读了几页,后来就买回来了。几个月前读完,回过头来想想,似乎除了第欧根尼的那句,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以及柏拉图近乎偏执的理性之外,再也想不起来啥了。

有人说,要把书读薄。这么看,应该可以归类为一本对标走进科学栏目的哲学通俗读物。也可以概括为一个观点,人活着是要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才能证明还活着。

完美的循环自证,欧耶!

《敢于孤独的勇气》读后感(三):《敢于孤独的勇气》部分试读

幸福的哲学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体现了价值观,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由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作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作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善良、丰富、高贵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每天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成为法西斯,成为恐怖主义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唯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的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 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含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 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贱民? 我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能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敢于孤独的勇气》读后感(四):《敢于孤独的勇气》:你,孤独吗?

尼采曾说过:“你遭受了痛苦,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得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他人理解,他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独特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会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尼采用这简单的道理同我们诠释孤独的定义。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如果你不能接受,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不愉快,你都会将之当成痛苦。换之,假如你接受自己在这世界上是完全孤独的,那你将会把这种孤独用作对自己的安慰和力量,慢慢地从中渗出满足的幸福感来。

《青年心理》杂志在一次采访周国平老师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对自己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周老师是这样回的:“最满意的是,我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最不满意的是,我不善于拒绝,有时候仍会因为情面而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

有的人生来就是王子,却一直活在痛苦之中,比如哈姆雷特,他一直在自己的人生中寻找痛苦的影子不能自拔,他未曾试图看看身边其他更值得的事,还因自己的痛苦,把自己心中的尖刀刺向身边人。

人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人的情绪感知和身心的舒适度,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就比如有人吃到一样好吃的就能充满幸福感,周国平老师口中的喜欢,应该就是他自己体悟到的幸福吧!

周国平老师在《敢于孤独的勇气》中说到: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那怎样才能拥有幸福的能力呢?

01为什么你总害怕孤独

有人会说:“幸福这东西本来就很抽象,又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自然也无法衡量。”说得也没错,幸福本来就是一种感受,又没有什么实质的外在表现。除了自己的内在感知,真的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但就是这种身心感知,却决定了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的心情,是痛苦还是愉悦。

如果你非要深究,可能幸福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深复杂,有时候还很简单。大家肯定还记得这样一句顺口溜:“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如果理解了幸福,你会发现幸福的概念其实十分简单朴实。真正的幸福是精神世界的,是灵魂的一种感知,决与名利无关,它并不需要有多高的地位,或者说拥有多少的金钱。

有时候幸福小到只是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并且能通过这件事,实现自己存在于世的价值。好比居里夫人,她发现了镭并且提炼成功,其实她完全可以通过这项发现和研究让自己功成名就、名利双收。但是她并没有,她觉得能为人类的进步和文明而活着,就已经无比幸福了,无需其他身外物再进一步来体现。

02你其实比想象中更优秀

记得大学刚毕业,带我的一个老师,对我特别严格,每次犯一点错就开始比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能力特别差,上学时仅有的一点点自信都被老师打击没了。

有一次我实在无法忍耐,就主动找了老师,想要确认自己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所想得那么差劲。倒是老师的回答特别简单,他说没有,是因为相信我能做得很好,甚至反而给我道歉,并说我是他带过最优秀的学生。我才恍然,原来,一直以来都是我在自我否定。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就叫“认识你自己”,但它绝不是如同字面意思那么简单直白。“认识你自己”实际是在告诫我们要认清自己,要有自知自明。

苏格拉底很喜欢逛小市场,看各种各样的小物件,还时不时感叹自己竟然有那不多不知道的东西。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愿意去接受自己的无知。当然我们不光要认清自己的不足,更要肯定自己的价值。

03敢于孤独,活出自我

真正的幸福就来源于简单平凡的生活本身,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自己走路去学校。一天早上,小女孩刚出家门没多久就变天了。突然狂风肆虐、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随着雨越下越大,雷声响彻天空,一道道闪电划破天际、

小女孩妈妈很担心,就开车沿路寻找小女孩。临近学校时,小女孩妈妈看到自己的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发现每次闪电时,她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呵斥道:“你在做什么?” 小女孩说:“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朝它笑啊!”

小时候快乐是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快乐的事。我们发现孩子总是能在不起眼的事物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他们总能发现生活简单而不乏味。

大人的世界总是在不停地寻找幸福快乐的意义,但孩子们总能轻而易举地告诉你,他们很幸福。他们的快乐很简单,如今天幼儿园认识了新朋友、爷爷给他买了最喜欢的童话书,就算吃到了一颗特别酸的葡萄他都能给你一个特别愉快的搞怪笑容。

只要正确认识自己,敢于在平凡的生活里寻找不平凡的自己,幸福其实唾手可得。

哲学家们经常在说,要“认识你自己”,那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认识自己、而且能活出自己呢?主要还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也可以说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内心的愉悦和充实。真正的喜欢是在别人看来继续下去是件痛苦的事,而对于自己而言却是必须继续下的事。

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也可以说是处世之道,自己精神上的灯塔,能使在世俗中随波逐流,也不因外力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如果你学会了“认识你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这时,你需要开始接受平凡,不管是平凡的自己,还是平凡的生活。只有接受了平凡普通的一切,你才算踏上了真正的幸福之路。

结语

人生本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平凡中度过的,但是怎样才能在平凡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自己的能力了。

我们通过认识自己,可以认清大多数人的平凡都是常态,用平常心去接受一个平凡的自己,让自己变得简单而豁达将是你走向幸福的必经之路。当然这条路上只有自己,这条路必然是孤独而寂寞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