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边最后的夏天》影评100字

《海边最后的夏天》影评100字

《海边最后的夏天》是一部由威尼斯·阿蒂恩扎执导,剧情 / 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菲律宾 / 中国台湾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边最后的夏天》影评(一):“成长”与“告别”,是两件不可能“做好准备”的事情

Last Days at Seas 短評

十二岁的男孩Reyboy即将离家,去城市上高中。在海边小村落出生长大的Reyboy意识到,这是最后一个在家乡度过的完整夏天,他享受著家乡熟悉的一切,也好奇著“外面的世界”。Reyboy抓到一只小小寄居蟹,小生命在他手心横行。Reyboy知道,等寄居蟹长大,必须告别旧的居所,“赤裸”出发,寻找新的可容身的壳。

导演Venice Atienza记录下男孩懵懂中发生的“重大告别”,也许,这也是多年之后,她和当年懵懂中离家的青少年自己的再一次“正式告别”。和Reyboy一同在海滩边散步,Atienza提醒道,小心走路,注意脚下泥沼。走了一会儿,身边的Reyboy仍然步伐轻盈,反倒是她自己越走越“重”,双脚越来越深陷泥土中,最后无法挪步。Reyboy帮助她“救出”双腿,走出泥沼,接下来,每一步都是减法,腿上脚上的泥土不断“脱落”,她越走越轻。

看著身旁欢快走著的男孩,她不再担忧对方即将迎来的酸甜苦辣的“长大”。她自己也是在一次次轻重更迭、起起伏伏、聚散悲喜之中,长成今天的她。

长大的寄居蟹不会说,我准备好了,今天告别旧的壳。Reyboy没法想象,夏天结束后,这熟悉的一切会慢慢成为背景乐和过去时,以后的路途,他必须不断告别旧的人事物。

也许,“成长”与“告别”,是两件不可能“做好准备”的事情。

我想,這是一部獻給”局部未成年“的成年人的電影。

《海边最后的夏天》影评(二):我们分享过同一颗种子的成长

SIFF 2021 翘了一会儿班去看了海边最后的夏天 。

上一次投入想象去辨认云朵的形状是午后语文课上发呆的间隙,和同桌窃声讨论着窗外那团胖乎乎云朵的真实属性。

雷男每天会花很多时间看云,他专注和寄居蟹嬉戏,他不断被妹妹打搅却不厌其烦,他花费十足的耐心把土豆切成细长的土豆丝想炸出快餐店的水平,他和家人们会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兴致盎然地研究益智题,在水下浮浅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Venice说她许久不再思及过于宏大的梦想,随着年纪增长她愈发只能看到近在眼前的个人得失,而雷男想对流星许下唯一的心愿是希望人类不再被贪欲侵蚀。

雷男身上有平凡可贵的少年心气,V说第一次见面就感觉他们早已相识多时,我想也许是因为雷男天真良善的世界观也同样激荡过我们童年时代某些闪光的片段。

Venice旨在记录属于男孩最后的夏天,在这之后,他的未来不再需要被特别记录。

纪录片在开始被揭示了缘由,也从此奠下了伤感底色。

镜头记录下的漫漫海边生活里,日出夕阳晚风和着海浪深深浅浅的律动,我轻轻柔拥抱到了这个即将成为永恒的夏天。

影片结束之时,很自然想到了full moon引用《遮蔽的天空》里的一段话:

“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到达,所以会把生命当作一口永不干枯的井”

“然而所有事物都只出现一定的次数,并且很少,真的”

“你会想起多少次童年中某个特定的下午,某个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的下午,如果没有它,你甚至无法想象自己的人生?”

“也许就四五次吧,也许甚至还不到。”

”你会看到满月升起几次呢?”

也许就剩20次,然而这些都看似无穷。”

《海边最后的夏天》影评(三):希望人们少一点贪欲

走出电影院,拿出豆瓣,看到了几个10几分钟以前的短评。不是"要睡着了……",就是"已经睡着了"……

旁边说这是我们不能懂的乡愁吧,后面说白噪音还挺舒服的……

我只能苦涩的笑笑

真是压抑

卡里哈塔海域因为大型渔船的入侵,逼得村民补不到鱼。整个村子充满绝望。我乘过那种螃蟹船,乘着它经过一条去长滩岛的必经之路。这种船竟然能捕鱼,捕金枪鱼???这简直比老人与海里捕大马哈鱼还难。

它的船身和独木舟一样,看起来超级脆弱。所以村里渔民和儿子,乘着它去捕金枪鱼时,差点死在海里。回来后,儿子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意思就是,离开这里,再也不捕鱼了。

东南亚人的性格,通常是慵懒而随和。全村人商讨的最终结论是,保护卡里哈塔海域的鱼,帮鱼建造他们的家,而自己去更危险更远的公海捕鱼。这是只有真正的渔民,会做出的选择。

导演叫威尼斯,像是注定要生活在海上的人。她和雷rayboy是好朋友,他们很像,都喜欢海。rayboy长得帅,声音透着纯真和温柔,马上要去马尼拉读高中了。

威尼斯拍《海边最后的夏天》前就知道,一旦rayboy踏出卡里哈塔,就再也回不来了。他将失去曾经的纯真。威尼斯问她,你觉得人们怎么看卡里哈塔,rayboy不知道,他惊讶的说,马尼拉和这里不一样吗?

我也希望人们少一些贪欲。对一部纪录片少一些贪欲,它不会很好看,现实总是充满压抑的。所以我们才拍幻想的故事取乐不是吗。她和rayboy只是,希望此刻人们放下贪欲,静静坐下感受海边最后的夏天。

————

以下是我自己的随笔

走出电影院,外面的空气很潮湿,正值上海的黄梅天。颇有点东南亚海边的空气的味道。加上散场的人们,餐厅散发出来的灯光。我以为自己走在泰国的海边。于是我就沿着电影院门口,笔直的,来回的,走来走去。

对了,我想吃rayboy说的薯条。我就是那种看见别人吃什么,就想吃什么的人。不过转了一圈没找到。

因为疫情已经很久不能出去了,这次倒是给了很好的机会。我在脑子里模拟东南亚的海边。

我乘过螃蟹船,去长滩岛的海上。我也去过马尼拉,原因是我从长滩离开时,错过了飞机,被迫困在马尼拉两天。路上认识的中国人,让我们也去马尼拉赌一赌。但我们对这个地方抱有深深的怀疑,那两天只在酒店周边转了转。我和我姐姐还误闯了千人大教堂,里里外外挤得水泄不通那种,竟然有人站起来为我们让座。

我们不好意思的坐下,跟着又跪又拜,被神父撒了圣水。尴尬的是,我们两都不是基督徒。第二天无事可做,我们又去了一次。不过我最终没有成为基督徒,而成了佛教徒。

我姐姐很喜欢海,我却不喜欢。她在潜水的时候,我坐在岸边吃披萨。我连海鲜都不爱吃。明明四个人吃了同一份龙虾粥,拉肚子的却只有我一个。流着泪走在海边,肚子实在太疼了。我不是被海选中的孩子。

她旅行时总是选择海边,我是因为东南亚又近又便宜才去的。

但是我对人们对大海的不公很愤慨。大一第一学期影视课小论文,是为日本海豚湾的海豚们鸣不平……

红星的巨幕厅比例大概接近4:3,镜头并不宽阔,也不好看,大多时候是对着海边的云。一步都没有跨出去,rayboy只在海边50米内游泳。所以我们就像被困在海滩边的妇女与孩子。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海和天空。非常压抑。卡里哈塔的天空和海岸都不大。

本来我还想临时购买下一场电影节的票,但题材也很压抑。我怕今天晚上睡前心情不好,就打道回府了。

整个端午节,我都一个人在看电影。朴叙俊看了45遍的《甜蜜的人生》,《后来的我们》,《我的P.S.搭档》,宋仲基的《攒钱罗曼史》(第二遍了,成为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看了村上春树最喜欢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原著小说,13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974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以前只觉得8分的电影好看,但现在觉得6分的也很好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