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春北大荒读后感1000字

青春北大荒读后感1000字

《青春北大荒》是一本由肖复兴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北大荒》读后感(一):北大荒的故事

当年在北大仓还是北大荒的时候,有一群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不远万里,挥舞着红旗,高唱着战歌,离开学校,离开父母,来到北大荒,发誓要在北大荒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出来。他们与北大荒的故事就在热血与激情中开始了,只是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样的故事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落下帷幕。时隔多年以后,著名作家肖复兴用自己的笔记录下当年在北大荒的那些人、那些事,以此来怀念自己的北大荒岁月。 《青春北大荒》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一部中短篇小说故事集。在本书中收录了肖复兴有关于北大荒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共13篇,其中便包含了肖复兴的代表作《学院墙内外》。对于相当一部分的知识青年来说,当初奔向北大荒时的情绪有多热烈多热血,他们离开北大荒重新回归城市时便有多落寞与惆怅。。。。。。 北大荒对于当年的那些知识青年来说,实在是有两幅面孔的。一个这里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不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将一毛不拔之地的北大荒,变成祖国粮仓的北大仓,都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而奇迹的诞生与知识青年的热血与不计回报的献身精神是分不开的。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在《木牌儿》中,小月鹅的父亲驾驶着拖拉机被草甸子中的“大酱缸”所吞没,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小月鹅在成年之后,选择继承父亲的遗志,同样成为一名光荣的拖拉机手驰骋在北大荒广袤的土地上,继续耕种希望与梦想!这样子前仆后继的奉献精神,在今天,其实很难被人想象与理解。但是当年的知识青年们就是靠着这样的一股劲儿,硬生生的将荒芜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 北大荒之于知识青年的另外一幅面孔,则要残酷的多。特殊年代里的特殊故事,总是伴随着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北大荒是不相信爱情,《学院墙内外》里的章明明与茅淑桂,《北大荒奇遇》中的沙景昌与詹丽娟,他们的爱情被北大荒所唾弃,他们的爱情没有祝福,只有“夺人夺魄”的运动与批斗。为个人活着,是渺小的,为家庭活着,是动物的自私。怀揣着伟大梦想的年轻人怎么配拥有爱情呢?北大荒从来也不曾远离各种漩涡,类似于批判、揭发、批斗,在北大荒也从来不会缺席。就像是北大荒中的老曹头,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个老头儿啊,对于来到这里的知识青年们,他给予了多么无微不至的照顾啊,但是青年们又是如何回报的呢?只是因为恋爱失败,便迁怒于老人,凭空制造出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在离开北大荒的前一夜,竟然还将陪伴;老人许多年的大黄狗端上了餐桌。。。。。。多么“可爱”的知识青年啊! 不论如何,北大荒都是当年那一代年轻人青春的见证,是他们的一座永不倒塌的青春纪念碑,这里见证他们的成长,也映射着他们曾经的迷茫!

《青春北大荒》读后感(二):留在北大荒的青春

前几天读过了“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中梁晓声写北大荒题材的作品《年轮》。今天再读肖复兴的同样题材的作品《青春北大荒》,感觉完全不一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知识青年投身北大荒,建设北大荒,这段历史是一段特殊的、难忘的历史。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值花一样的年纪,凭着一腔热情,来到这块条件艰苦甚至危险的蛮荒之地。有人在这里丢掉了许多,又有人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在梁晓声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这段历史给知青们带来的苦难和终生影响,而在肖复兴这里,北大荒虽然是粗粝的,甚至危险的,但却是知青们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记忆,他们在这里收获了友情、爱情和许许多多的故事。

这部作品是肖复兴的中短篇作品集,其主题均是与那段特殊时期相关。在这些故事里有发生在北大荒的或甜蜜或心酸的爱情,也有知青返城后发生的故事。我认为肖复兴的小说作品中做好的一点就是冲突非常鲜明。因为有冲突,所以故事的可读性大大提高,而且更加能够引起读者的反思。

比如《北大荒奇遇》这个故事,本来其中有看似两对儿十分恩爱的情侣:常玮和蓉蓉、严力和徐静。前半段儿让人感觉这是非常甜蜜的北大荒爱情故事,一切顺利。但是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位神秘老人,使整个事情发生了转折。然后冲突集中爆发,人性的恶劣以及爱情的脆弱都暴露了出来,可悲可叹。

此外《抹不掉的声音》这个故事也非常有意思。它是一个不寻常的知青故事。写的是北大荒与北京、下乡与返城,两种生活之间的反差。按照一般人思维,返回北京后的生活应该就像是上天一样,至少也应该是回家的舒适感。但是在肖复兴的这个作品里,返城的知青出现了极度的不适应,就是从热血青春的青年时代一下子过渡到了柴米油盐的成年人生活。他眷恋那些北大荒人,那些河和树,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是逛不完的商场,买不完的东西……最令他感到失望的是,曾经一起下乡的妻子完全遗忘了曾经的生活,变得非常现实。

肖复兴在小说中借人物之口这样说:“……那些不是我们的走麦城,是我们的骄傲!为了北大荒这块土地,我们贡献了青春,寄托了理想!”我喜欢这样的精神。人生就是体验。不管好的坏的,都是我们的经验。

《青春北大荒》读后感(三):用文字祭奠逝去的青春与爱情

肖复兴,作家,1947年出生,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即北大荒农垦插队。作为一名老三届,肖复兴亲身经历了北大荒的知青生活为东北那片黑土地出过力流过汗,在二十多岁这个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里,北大荒的生活塑造了他,改变了他,甚至如他本人所说的,是他的精神家园。

一群年轻男女离开学校的紧张学习生活,投入到北大荒的开荒、生产和建设中,革命友谊在这片土地萌芽生长,懵懂爱情在这片北疆恣意滋长,有的开出了美丽绚烂的花朵,但更多的则被扼杀,被错过,被耽误,从而生发出无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

北大荒的经历给了肖复兴启发,为他后来的写作积累了最原始的素材。新华先锋在建党百年之际出版了他的小说集《青春北大荒》,收录了他14篇中短篇小说,讲述了经历北大荒的一代青年的青春、爱情与人生。

人类的情感往往是丰富而细腻的,而且随时有可能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肖复兴擅长用文字将这种细致入微的变化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在小说《学院墙内外》里,两个主人公的心理变化通过双线并进的方式娓娓道来。地位高低的调转,力量强弱的起伏,人生命运的逆转,道德高尚与否的心理较量,在章明明与雷蒙两人身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人性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私的,所以人类生物的本能往往会促使人类个体做出利己的选择,就像章明明在茅淑桂和方菲之间选择了后者。一个是无权无势但是一直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自己支持的患难女友,一个是有权有势的领导女儿,章明明的选择可以说是兼具了陈世美与凤凰男的特质,可是善良的茅淑桂却默默接受了,自己一个人吞下了苦果。

但是,人类并不仅仅具备生物的本性,还具有高级动物所特有的思想,所以,个体还会做出牺牲自己保全他人的行为,比如雷蒙的壮烈牺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的水土也可能养出截然不同的人。孰对孰错,孰是孰非,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杆秤。雷蒙无怨无悔地牺牲了,换来了大家的认可与尊敬;章明明带着内疚活着,继续自己的人生。

严格来说,这篇小说是披着北大荒题材的外皮、讲述人性与人生内核的小说。文学作品,总是少不了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或者只取其一,或者兼而有之。描写北大荒题材的,往往选择友情和爱情。人与人之间通过事建立联系,生发出情,再演变出无数故事。在故事中彰显人性,在文字中祭奠青春。

《青春北大荒》读后感(四):青春和生命的赞歌

最近一段时间,连续看了几本有关北大荒的小说,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它是一段特殊的记忆,有的人通过文字或影像去表达和记录,有的人把它默默藏在心底;对于不曾经历过那些的我们,它是历史发展的印记,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段历史,真实还原先辈们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之路。

《青春北大荒》的作者是知名作家肖复兴,他以个人真实的“北大荒”知青经历为底本,写就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诗篇,并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体关怀,情感真挚,文笔细腻。

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中国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

书中内容为作者的小说选集,精心收录以“北大荒”知识青年生活为背景的11篇短篇小说和2篇中篇小说。讲述了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们以一腔热血和不计回报的献身精神投身于边疆建设,成为拓荒者,用勤劳的双手将千里沃野变良田。而知识青年们在返城后,面对生活环境和社会身份的变化,对青春逝去不可避免地怅惘,精神世界也因现实的剧变而发生动荡。“北大荒”成为他们那段激情岁月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却又不只是一座静止的青春纪念碑,更成为支撑他们驱散迷茫、继续前行的精神灯塔,理想不灭,热血永存。

作者的代表作《学院墙内外》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章明明和雷蒙是高中时的一对好友,两人共同入团,同时也成为了“文化大**”学校第一批的老H卫兵。在那个gm精神高于一切的年代,雷蒙为了通过组织的考验,动手打了出身不好的同班女同学淑桂。随后三人机缘巧合下一同到达了北大荒,抱着把青春以致生命都献给它的决心,三人开始了在这里的艰苦生活。后来因章明明和淑桂的恋爱,三人逐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借用书中的的一段话“人不是改造环境,就是被环境所改造”。在那个时代背景环境下,更多的知识青年应该都是后者,基于各种因素带上面具成为另一个自己。有人越学越坏,有人越学越好,有人先好后坏,有人先坏后好。但每个人终会因自己的行为,而付出应有的代价。

北大荒已成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人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仓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书写了历史的赞歌。

《青春北大荒》读后感(五):血与泪的青春,虽彷徨亦无悔

都说生活是一面最神奇的照妖镜,能将人内心隐藏的弱点都毫无感情的曝光于日下,给自己和观者都留下刺眼的痛,现代生活如此,北大荒的岁月亦然。

肖复兴的文字有写物描景的美,细腻生动,意境悠远,那些景色是那样动人,风的自由,湖的清澈,荒原的坦荡,生物的蓬勃……就如那些怀揣着青春与自由,为了神圣的梦想与信念奔赴北大荒的少年一样,纯粹美好,朝气蓬勃。

然生活并不会因为你的热爱就一定馈以甘霖,那个年代有这复杂而无奈的政治背景,有着资源贫困精神怠后的自然背景,单靠满腔热血是行不通的。在残酷的现实磨练和血的教训之下,有多少颗炙热的心逐渐失温,留下万般无奈后离开。北大荒,七星河,天鹅湖那曾经承载着青春成长的记忆在岁月的洗礼下还有多少印记。

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无奈,不同的心境却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这本书虽然以多个短篇的形式从不同的切入点来讲述北大荒知青的经历,但通篇读过之后,会发现这些看似独立的短篇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或人或物,或情或景。在读了作者的后记之后,这些疑问也就逐渐释然了,不同篇章中的主人公虽姓名不同,但可能源于同一个原型人物的不同时期的性格特点,亦或是性格的多个角度的全方位塑造,让这个人物形象更立体饱满。北大荒的知青经历就好像“变形记”一般,可以让平凡的小人物变得高大伟岸,也可以让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原形毕露。

无论是对于作者而言,还是对于每一个曾经在北大荒挥洒过青春的人来说,北大荒的那段生活都在生命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北大荒从一片荒凉到生机盎然都离不开他们的功劳,知青为北大荒带来了知识和希望,北大荒也给了知青留下的历练,青春难免彷徨,梦想也曾折翼,在这边寒冷的荒凉的天地中,也有伯牙与子期的美好,“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那些舍身忘己,在寒风中送来温暖,给予能量点燃希望的知音弥足珍贵。

文字,是无言的挚友;书,给予人无尽的力量。肖复兴作为一个北大荒上山下乡的亲历者,用细腻的文字,描绘出沉静优美的景色下青涩复杂的情绪。每一篇小故事中都有比较直接的人物对立,书,信,文字是故事中多次出现的矛盾冲突点,也是串联这些故事情节的纽带,更是北大荒上山下乡运动的灵魂,表面上的北大荒是山林土地的荒,实则是精神文化的荒,这也是为什么要选择青春热血的知识青年去开荒的原因。

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带着累累伤痕离开的,但是这人生一课,强烈的文化冲突的经历给每一个人都留下深刻的教训和无尽的思考……血与泪铸就的青春,虽彷徨亦无悔!

终点亦是起点,长路漫漫,不怕开始,不畏结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