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台北回味》读后感1000字

《台北回味》读后感1000字

《台北回味》是一本由韩良露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台北回味》精选点评:

●很啰嗦,絮絮叨叨。语言不太精炼,不断强调主题,让人觉得很反复。

●曾经有机会在台北住了20多天,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深度游了,虽然只浮光掠影地吃了网上攻略推荐的美食,但也对书中描述的美食记忆及50年历史沧桑略见一斑,很细腻深情的一本书。

●对于非台北人来说,写的太琐碎了。每条街都没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对味精,塑料餐具的吐槽贯穿全书,回忆滤镜加持下那些正宗美味一去不返,不正宗美味成就回忆杀……

●写得还挺美的/台大门前地下通道的放“观世音菩萨”卖口香糖的爷爷激起多年前的回忆,原来他一直在那里,而我一度听成“关心菩萨”/不知何时能再去

●三星半

●回味半个世纪的台北味道,是暖的,是彩色的。

●因为刚从台湾环岛回来,所以看到这本就情不自禁勾起对台湾“滋味”的想念来。除却好味道本身,作者书中提到:美食出自细心的人。如果小商小贩不能处理好门前的清洁,东西也绝粗糙不好吃。走进庙里,拿来贡品祭神求平安;出得庙来,早市夜市吃一吃祭祭自己的五脏庙。没错,对台湾印象最深的就是夜市文化,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居然一尘不染。7-11部分店面也已经不再提供塑胶吸管。哦,还有七星潭风景区那对儿卖大肠包小肠环保又和善的老夫妻,在龙山寺拜过月老后来到对面青草巷服下“毒药”,急的又去华西街夜市找“解药”... 希望可以很快再去下一次。#美食的共情

●看完的最大感想居然不是想去湾湾一一打卡,而是——好羡慕作者!从小就有吃美食的命!

●以食物的变化承载文化的变迁,何止台北,大陆更甚

《台北回味》读后感(一):念念不忘,已然绝响(很喜欢这篇书评,为了这篇书评买的书)

念念不忘,已然绝响(作者:pandaer)

食今忆昔,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一本《台北回味》读到接近尾声,韩良露关于台北饮食记忆的前生今世也就慢慢了然于字里行间了。旅居欧陆多年,人到中年后再重归故里。仿佛一条穿越海洋洄游而归的鲑鱼,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虽然千滋百味舌尖过,唯留故乡情意在心间……

《台北回味》读后感(二):说说台北、美食与文化

《台北回味》得过“台北文学奖”,在该书的自序里,作者韩良露称自己为“台北说食人”,要让这个城市的饮食之味永远流传。“说食人”是一个恰当的比喻,因为“说”是一种自然亲切的风格,因为韩良露就是想把自己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通过一碗暖乎乎的酒酿汤圆,或一球凉滋滋的雪王冰激凌表达出来。

生活美学随笔最考验作者对于下笔对象的熟悉程度。城市的面貌是日新月异在变化的,而久居方圆的人们的记忆却是顽固的。就像韩良露,她留恋老城区老屋里的天光云影,乐谈霞海城隍庙前石板广场旁大榕树下那摊清晨六点就开张的“民乐旗鱼米粉汤”,对于城隍庙对面以前的老邮局的遗迹如数家珍,整条迪化街和永乐市场和老街所有的故人旧事,她大概都门儿清,这样的文章不需要雕饰,一说出来,清浅的岁月就涌在眼前。我们也都是有的,珍宝一样藏在心底,所以一呼唤,情感就流了出来。

我们有我们的城,而韩良露有她的台北。台北这座城市有特色。我想起另一位写随笔的台北作家,舒国治,他有篇文章,叫《我生活在台北这村庄上》。从村头到村尾,街巷里坊,熟人多,帮忙的不少,碎嘴的也不少。散步其间,徐徐道来。台北有长远的农耕伦理传统,但它并不是封闭的、趋于保守的。韩良露说台湾菜是“混血个性”的,混合了宁波帮、苏州帮、绍兴帮、扬州帮、杭州帮等江浙菜的菜品,还有川菜、粤菜、京菜的影响,就如台北这座城市的混血性格,此外它还烙印着荷兰、日本和西洋的痕迹,夜市摊子既有着青草茶、担仔面,也会有寿司、罗宋汤,商圈的中、西餐亦受白领的欢迎。

《台北回味》这样的书籍,免不了怀旧,怀旧是它的风情。何况它的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正处于晚秋的季节,霜满了头,回望成了习惯,她在这座城里已经生活如许悠久的日子,士林的夜市是童年的快乐见证,衡阳路的十里洋场唤醒少女的憧憬,西门町的大熔炉斑斓地融合异国的气息。台北角角落落,都是她的青春。早年的时辰,她是中产商人家庭淑养的闺秀,无忧无虑享受成长,而家变忽将她推至前庭,在尚且稚嫩的年纪里就负担全家的生计,以笔作戈写剧本而成名,对城市的人情况味、翻云覆雨的遭际,自也有她的一番理解。

因此,读罢《台北回味》,续读《良露家之味》,很为她安慰。看她絮絮地说起家人与食物,有哀伤,有愉悦,更多的是温情。在说到父亲时,禁不住有少女撒娇的口吻,尽管老人已经故去,而一想起,我们也可以重新化作小孩儿。韩良露说她家的灶神,一个是祖籍江苏南通的父亲,一个是台南汉学家族的外婆。一看到这句,我就微笑了。我是懂得的,因我的父亲是南下的军人,与我的母亲结合后,生活的最大矛盾就是餐饮,相异的口味要怎么调和呢?我看韩良露家的“食光”,仿佛透过时光看自己,父亲不久前故去了,今年我也将会有一个“没有父亲的年夜饭”了。

而我们终归是要走出来的,向着更广大的天地。《良露家之味》写家,《台北之味》写城,而《文化寻味》写的是世界,写读书、观影、旅行所赋予精神心灵的拓展。韩良露写张爱玲,品《红楼梦》,读帕慕克,看《断背山》,观《牡丹亭》……她写下她的感悟,通透清明,她对世情有历练,于是有洞察。继而写伦敦、上海、印度,写她走过的,爱着或不爱的城。作为文化知识分子,她还评议欧洲、战争、美国梦、政治、信仰等等。三部作品,各种滋味错杂,多层面了解作者与她的“人生三味”。

《台北回味》读后感(三):【品·鉴】幸运的台北

一座城市,往往因一位作家而享誉世界。巴黎有海明威、圣彼得堡有布罗茨基、布拉格有卡夫卡,伊斯坦布尔有帕慕克,而台北,有韩良露。台北,这座命途多舛的城市,有它幸运的一面,也有它不幸的一面。从历史上看,台北是不幸的,它曾被日本殖民统治,作为日本统治台湾的政治中心长达数十年之久,饱受蹂躏,满目疮痍。但从文化上看,台北又是幸运的,它始终以包容的心态面对着每一次冲击,久而久之,竟也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之处。韩良露,这位台湾本土的作家,以她生动的笔触,将台北的“混合性”淋淋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还记得很久以前,读骆以军的《脸之书》,他说“台北的灵魂就化整为零,躲在这些巷弄里。你不小心闯进来,就看见,它好像既是过去的时光,又是未来的时光。”以往我是不信的,这次读了韩良露的《台北回味》,我便深深地沉醉于这座城市的优雅之中。台北的街市、台北的饮食、台北的村落、台北的夜市,点点滴滴,都如同一场流动的盛宴,为游客和读者送上最好的祝福。也许,有一天,我会去台北,站在迪化街上看着叼着鱼干的老猫从眼前走过;踏入“莽葛拾遗”的店内,抱着一摞摞厚重的日文书结算而出;坐在华西街的夜市中,眺望远处的101大楼;抑或,迈步在林森北路的街巷中,向女朋友讲述着这座城市过往的岁月人情。 台北的面积不大,但是每一座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台北的人口不多,但是每一个人都有着温馨的记忆。在每个不同的时期里,这座城市都以不同姿态展现着最好的一面。20世纪初,日本的殖民者,将料理文化带入台湾,并逐渐渗入台菜,为台菜带上了些新意与精致;50年代,众多大陆人因为战争被迫远离故土,踏上海岛,将闽菜、川菜、粤菜、京菜等不同菜系引入台湾;60年代,台式清粥小菜流行,让台湾人体会到真正的乡土之情,感受到夜生活的丰富多彩。70年代,“雅痞风”兴起,使台湾人对饮食的要求提升,个性与雅趣显得极为重要。如今,台北作为一座最具文化底蕴的城市,再次处于时代潮流的浪尖,以新的姿态迎接着机遇与挑战。 至圣先师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孔子他老人家对美食也是情有独钟的。近代文学大咖中,汪曾祺先生算得上是最能吃的了。汪老曾说:“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也就是口味这个东西是没有定性的。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或者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对,有些人自以为看过,吃过很多美食,就一副美食家的口吻评头论足,其实是有伤大雅的举动。在我以为,谈吃者,不仅要多吃,还要多做,更要以谦卑的胸怀,去对待美食和食客。在这点上,林文月和韩良露做得是很好的。林女士不仅是大吃货,更是大厨师,一菜一汤,一荤一素,皆要亲自下厨,从实践中反复探索,故而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而韩女士,自幼便吃遍台北,于各街各巷的名点小吃可谓是如数家珍。而后,又旅行六十多国,遍寻名吃,体验文化,最后写得这本《台北回味》,自是显得弥足珍贵。 当然,韩良露对于台北的回味,不仅表现在饮食的层面,更渗透于文化的层面。从迪化街到龙山寺,从圆环到西门町,从台北到伦敦,最后再回到台北,她看到的不仅是饮食习俗的变迁,不仅是人去楼空的怅然,更是时代背景下台北的一次次转换,其中,有欢乐,也有痛楚;有绚丽,也有辛酸。因此,《台北回味》不仅仅是一本回想录,更是一本台北近代风俗变迁史,三代人眼中的台北,被清晰地呈现了出来,以往的人,可以跟着这些片段,一步一步地找回逝去的记忆;未来的人,可以读着这些故事,一街一巷寻访这座城市最美的风光。故而,台北是幸运的,它孕育的作家,最终以新的方式为它注入了灵魂,让它成为了一座深厚的文化名城,一个不朽的文化地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