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读后感锦集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读后感锦集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是一本由[韩] 徐承恩 著/绘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读后感(一):命运始于那一刹那,来自心动之处

书名《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不太准确,因为徐承恩一直清楚地知道生命里发生了什么,知道自己是谁,想要做什么。

从十岁起因为父母,她踏上心惊胆战的人生旅途。

“那种悬而未决、提心吊胆的心情始终伴随着我……”

“所有人离我而去……但是为了不被看出心中的悲伤,人前的我总会面带微笑。”

所幸阳光为孤单的小孩打开了通往水彩画的世界。“命运始于那一刹那,来自心动之处。”

“水彩颜料在高丽纸上渲染的过程,蕴含着无数个突如其来的偶然。……没有目的的偶然,往往会改变一幅画的命运。”

人生中无数个突如其来的偶然,和水彩颜料、高丽纸艺,最终成就了徐承恩。

“唯有遇见那个深藏在心底的自己,我们受伤的灵魂才能得到真正的治愈。”

忧伤又唯美的一本书,无论文字还是画作。

没有什么比画家用她的人生感悟注释画作更有价值了。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读后感(二):你只需坚韧努力,终会长成期待的自己

断断续续学习插画有半年多的时间了,越往后越喜欢画插画的感觉,有时候跳出来看认真握笔、一点一线勾勒想要图案的自己,竟有一些感动,在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还能静下心来认真完成一幅想要的作品,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治愈。画多了难免想要了解更多,想要知道那些绘画大神,为何而画?又原何成名?近期拿到的一本书,更让我坚定继续画画的决心,并且这本书不止展示了作者的艺术画作,还将她的经历毫无保留的分享了出来,感动并激励了无数读者。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的作者是是徐承恩,她出生于1982年,毕业于韩国启明大学美术专业,韩国画家,画廊馆长,艺术学校教师。至今已举办12次个展,参加50次群展,曾获新罗艺术展特别奖、韩国文化艺术展特选、韩国书法艺术展特选,当然,最让我动容的不是她的这些成就,而是她的发展和成长历程,有一种破茧成蝶的美妙感受。

作者擅长将东方艺术材料与西方艺术风格相结合,在宣纸上勾勒油彩,点缀水墨,呈现出深沉、丰富的色彩组合。代表作“多肉女孩”系列风靡全球,将多肉的坚忍气质赋予柔弱的女孩们,试图慰藉所有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顽强坚持的人们,给予观者以疗愈的力量和温暖的支持,而她自己也在不断画画的过程中,理解了母亲,原谅了父亲,并学会了与孤独共舞,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

作者的幼年并不幸福,父母吵架,让她常常感受到冰冷无力,母亲的出走、父亲的坏脾气成为童年里挥之不去的阴影,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绘画的魔力,于是她在画作中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完美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守护神蜜蜂、多肉等元素,也在画画的过程中克服了对爬虫的恐惧心理。

人总是在不断长大,而年幼时期不理解的一些事,在后来的日子里也逐渐并爱抚平了,最终她与父亲、母亲以及执拗的自己都和解,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一切都得益于画画,而画画也将是她会珍爱一生、追求一生的事业。

用爱克服恐惧

作者画画的灵感都来自于生活,比如多肉。她热爱这种小小、萌萌的植物,于是她几乎所有画作里,都有多肉这个元素。而七星瓢虫也是来自于一个意外。她曾经非常害怕虫子,却因为某一天七雄瓢虫落到了手臂上有了近距离观察的机会,她突然发现了这种昆虫的美,于是画作里开始出现瓢虫元素。

用画治愈自己

作者无法改变已经逝去的童年,却可以用画笔画出一个完美的世界。作者的童年很凄苦,于是她在画中画了童年的自己,以及一些扭曲、痛苦的动物,但他们又自成一体,和谐而美丽,彼此治愈着对方。

用画弥补遗憾

作者的母亲在她长大后回来,她们终于过了一段和谐又温暖的日子,但母亲最终还是因为生病而去世了,留下作者一个人,但母亲在她的画中得到了永生,她创作的多肉阿姨,获得了万千粉丝的喜爱。

在画中突破自我

作者因为画画,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也因为画画让更多人认识了她,但她并不满足于当下,不断创作出更多画,她不满足于只画一种元素,被她的画惊艳到的我,也期待未来能欣赏到她更多的作品。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图画内容和故事同样精彩,故事激励人心,画作治愈人心,合二为一后更是让人爱不释手,这本书也让我重新思考画画这件事,比如我为什么而画?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画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如何才能在画中标新立异?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读后感(三):成蝶之路:没有谁可以不受伤,但总有人能找到自愈的力量

许多人喜欢养多肉,这种小小的植物饱满可爱,又萌又美,而且很多品种极易成活,掰一根侧芽丢进盆里,几天就能生根。即便忘记浇水,缺乏光照,放在没人管的犄角旮旯,它也能倔强地成活。

韩国画家徐承恩也钟情于这种神奇的植物,多肉蓬勃的生命力带来了创作灵感,她将多肉浓郁的坚忍气质和少女的纯洁明亮结合起来,画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多肉女孩”,温暖了无数的心灵。

1982年出生的徐承恩,和照片上一样柔美。自韩国启明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她在韩国和美国开过十几次个人画展,获奖无数,深得粉丝追捧。现为艺术学校教师、画廊馆长、职业画家。在韩国艺术界与世界画坛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她的自传绘本《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这本书中,有大量的画作可以一睹为快。如果单纯看画,难免心生好奇,一位成年女性,为什么作品风格如此童真、梦幻?为什么画作主题多是面无表情眼中似乎带着忧伤的小女孩,或者是安静的动物或昆虫?这些作品是在表达什么?

这就要从徐承恩自己的故事说起了。

徐承恩10岁那年的一个夜晚,父亲粗暴地开着车,一路颠簸,把她带上了山顶。在八公山的一处悬崖边,父亲低声哀泣,最后他说:“对不起,和我一起离开吧。”惊惧猝不及防,深夜充满寒意,小女孩哭喊着:“爸爸,我不想死!”

童年的开心时光太过短暂,当父母的争吵一再升级,家里只剩下危险、痛哭和恐惧。终于有一天,母亲再也没出现,父亲出家做了和尚,空房子里只剩下徐承恩和哥哥,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再后来,哥哥为了挣钱,也放弃学业,离开了家。徐承恩变成了在森林中迷茫徘徊的小孩。这种孤单无着的感觉,在她后续的画作中曾多次体现。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只是有人早早就能发现,追逐自己的灵性之旅;有人终其一生不得要领,只能走着千篇一律的道路。

从这一点来说,徐承恩无疑是幸运的。

在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课上,她无意间发现,用水彩颜料在高丽纸上作画,颜料渗进纸张的纹理,会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浓度,美妙不已。自那时起,她终日拿着水彩颜料和高丽纸玩耍,沉浸在那个神奇的世界中。

但是父亲绝不允许女儿学美术,他扔掉了徐承恩比赛的奖杯。女孩把自己关进房间绝食抗议,躲在被子里仍然在画,直到父亲最终妥协。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徐承恩只能从社区的小美术班开始,凭着坚持和倔强,全力以赴,终于考进一所著名的艺术高中。可就在毕业展览前夕,准备了一个夏天的作品被人偷走。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整理心情,重新准备,最后考上了韩国启明大学美术专业。

徐承恩的心是自由的,她不愿受任何拘束,不想画和别人相同的内容,她要创作只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她曾蛰居五年埋头作画,历经无数挑战,将心中的幻想世界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

在那个天马行空的世界里,自然界中的所有动物,大象、猫头鹰、鹿、马、羊、蜜蜂,甚至神兽麒麟,都是她的守护者和好朋友,它们一再出现在她的作品里,带着安宁圣洁的气息。

后来,因为上传到国外网站的作品被人买走,徐承恩开始渐渐被市场注意、认可,从不为人知到小有名气,她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路。

“多肉少女”的系列主题,来源于一个美好的梦想。因为自己有着痛苦的童年,徐承恩希望画出世界上最美的少女,希望她高贵、幸福、有人爱,灵魂不再悲伤。她将各种各样的多肉和少女组合在一起,是想把多肉顽强的生命力赋予柔弱的少女,让她们温柔却有力量。

父亲,在徐承恩幼年的记忆里,冷漠、寡情、逃避对子女的责任。女儿长大,父亲老去,随着成年后两人联系的增多,徐承恩在父亲的眼中看到了愧疚和心痛。她原谅了父亲,因为他是家人。

家人之间,总要有人伸出手去,推倒那堵墙。

她说,父亲曾经的过错,只是漫长人生中人们难免会做出的一个错误选择。

当你接受:

曾经的怨恨和痛苦,开始渐渐被和解与欢乐取代。

母亲,在徐承恩的世界里,是不可替代的角色。她说,母亲是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朋友。

早年,母亲因父亲家暴被迫离去,独自在釜山生活,但从未忘记过女儿。徐承恩上小学时,有一天,在家里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上初中后,徐承恩去釜山见过母亲。虽然平时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母女间的情缘紧密相连。直到长大成人之后,徐承恩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母亲是温暖而宽厚的,她永远站在女儿身边,在每个紧要关头支持着女儿。可叹幸福总是太过短暂,美好的时光才不过三年,母亲在餐厅干活时发生意外,猝然离世。

为了忘却丧母之痛,徐承恩终日除了睡觉就是画画。有一天,她突然惊觉,画布上全是母亲的脸。她将满心的思念和渴望的未来,都倾泻在笔端。

母亲,自此在画里重生。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这部绘本用独白加画作的形式,讲了一个自风雨中长大的女孩是如何在清冷迷雾般的生活中找到自我、惊艳蜕变的。徐承恩的文字温柔真挚,如同邻家女孩的低语,将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随着故事的延伸,也将作品背后的寓意和想要传达给世界的能量一一解读。

如果故事的主角不是徐承恩,换了另外一个人,如果她也遭遇家庭变故,自小被抛弃,追求梦想屡遭阻碍,苦苦寻觅的亲情弗一得到便永远消失。又会怎样呢?她还会保有一颗善良而宽宏的心吗?她也能扛过这些风雨,走出闪光的征途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破茧成蝶,有的人渴望一生被他人呵护妥帖,有的人遇到伤害便缩成鸵鸟。只有坚韧广阔的灵魂,只有追逐毕生的热爱,才能找到自愈的力量,浇灌出丰饶的内心,才会在痛过哭过之后,发自肺腑地对明天微笑。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读后感(四):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接触到这本书缘由联合低音编辑在豆瓣上发布的一条动态,我被那些面带感伤的多肉少女瞬间吸引。

相信很多姑娘会跟我一样,被艺术家徐承恩创作的这些多肉少女的眼神深深打动。所有女孩都是带着伤成长的,原因无他,只因女孩天生的敏感与柔弱。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最是喜欢跟疼惜那些曼妙的姑娘们,而厌恶那些不管是何身份的婆姨。女孩是水做的,如同多肉植物样,多肉被触破便会流出汁水,女孩感到受伤便会流泪。不再易感流泪的婆姨自然不再在少女之列,但如果你依然是易感人群,对人、对万物充满怜悯,容易被感动,会伤感,那么,你的内心依然住着一个少女。无关年龄。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个绘画本子。作者徐承恩是个80后,韩国人。虽然也才30多岁,但至今已举办12次个展,参加过50次群展,获奖无数。“多肉女孩‘’是她的代表作,治愈系画作,作者甚是热爱多肉,她认为多肉是一种有个性和魅力的植物。它不矫情,好养活,哪怕在沙漠中也能扎根成长。肉嘟嘟花一样形状的多肉,它那份可爱与坚强正如同柔弱的少女样。多肉治愈了多灾多难的作者徐承恩的童年,同时,她也想把这份可爱和坚强送给所有柔弱的少女们,给予她们坚定生长的力量。她告诉所有迷茫徘徊在原地的女孩们:全心全意做自己把!总有一天,多肉也会开出花来。

曾经的我,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很想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书名也想好了就叫《涩》。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感觉自己的童年太苦涩了。小学时写作文,老师让写故乡、家乡之类的题材,一向作文较擅长的我却总也写不出。原因就是我不爱家乡,也没有故乡美的感慨,更不留恋童年。打我记事起,就一心想要快快长大,赶紧离家,越远越好。但看了作者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方发现,这个世界上自己是幸运的,还有太多人的人生不但苦涩,而且艰难。徐承恩9岁时妈妈离开家,她爸爸深更半夜开着车载着她要去跳崖……这样的开始,她的人生注定是崎岖坎坷的。在她的央求下,她的爸爸最终放弃了带她自杀,但是留下她和哥哥,独自出家了。

生活条件极度恶劣,土壤里没有水分,更别谈营养,但是,多肉植物们依然坚定向上慢慢生长着。作者也是这样,她努力向上,尽量不去想自己的窘境,靠画画忘记自己的悲伤。在小学五年级的一次画画课上,燃起了她对画画的极大兴趣,奠定了她走艺术路线的基础。多肉为着开花的那一天,一点一点向上生长;作者为了她的画家梦,一笔一画的画了二十多年。“你喜欢的话,就去做吧!”这一句爸爸的应允,徐承恩是用禁食抗议换来的,最开始爸爸的激烈反对,终于被作者的誓死捍卫打败了,画画的梦想,报考艺术学校这一步一步,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在靠近作者成为画家的们梦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那个每到冬天就会冻僵手脚的工作室里,徐承恩每天睡不过两三个小时,某种程度上,该感谢恶劣的寒冷环境,它使作者清醒,为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准备时间,使作者能把握住来之不易的参展机会。因一时好奇作者将自己的几部作品上传到国外某网站,十天后,她收到美国一所美术大学的教授发来的一封邮件,说要在美国当地举办作者的作品展。第一次美国个人展就此开始了。那之后,她蛰居五年潜心创作,为自己在祖国韩国的第一次个人展做筹备。在这期间,对于她来说不亚于作品获奖、展览成功的欣喜之事发生了——她失散多年的母亲联系到了她。

那以后,她开始背着爸爸偷偷与母亲联系,找寻那部分儿时缺失的母爱。母亲的出现,使她获取了巨大的能量,她笔下的多肉女孩重生了,忧郁的圆脸蛋上慢慢地展露了笑容。小时候,作者的梦想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这么普通平常的愿望对于她而言,竟比登天还难。由于父亲家暴,母亲被迫离家,而今终于寻得了母亲,她儿时的愿望能得以圆满吗?

上天总喜欢戏弄人。与母亲团圆仅仅三年时间,老天又从作者身边夺走了她的妈妈。而且,这一回是永别!与母亲长久的分别,到短暂的相聚,再到永恒的别离……这一切就像电视剧里的剧情一样狗血,但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了作者身上。童年开始就承受了太多的恐惧与孤独,如今,抓不住的依然会飘然而去,似乎注定了,作者终究要独自一人面对人生。

也许,能永恒陪伴她的,就只有作画了吧。在作者创造出来的幻想世界,不但有多肉、有植物,也有很多小动物。“麒麟、大象、猫头鹰、猫、马、鹿、羊、鸭……大自然中的所有动物,都是能和我分享快乐的好朋友,是我的守护者。”谢天谢地,上天终究还是偏爱缺少父母疼爱的小孩,使我稍稍放下些许对作者的惦念。是的,什么都不用担心,天生万物,天养万物。这句话说给作者,也慰藉自己。

我也是80后,看完作者的绘本,诸多感触与作者类似。没有依靠的孩子只能靠自己,但是,不必害怕。即使会受伤,也不要退缩,因为时间是个好东西,一切苦难终会过去。暴风雨后的彩虹,你要有耐心去等待啊~就像多肉坚定地生长等待着花开。

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从没有走过人为铺就的捷径。因为我很清楚,走完那条路后,要面临的是对未来的空虚感。虽然不知道迷雾缭绕的森林的另一端是什么样子,但我还是会去坚持和探索。直到发现我所希望的为止。至于途中的彷徨,终将给我带来幸运。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

评价人数不足

[韩] 徐承恩 著/绘 / 2019 / 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读后感(五):如何不活成金智英,创造自己的闪亮人生,请牢记这四条成长法则

2017年,一本《82年的金智英》的小说出现在韩国各家书店,上市不久便成为亚洲十年来罕见的现象级畅销书。目前仅在韩国便已售出100万册(韩国人口总数5000万左右),在日本上市3个月销量就突破了13万册。

与惊人的销量伴随在一起的,是巨大的争议。这本小说在韩国引起了巨大争论,有明星在社交媒体上提了一句看过这本书,便有激进的男粉丝将她的照片剪碎、烧掉泄愤。一本看似描写一位普通家庭主妇人生经历的小说,为何引起如此大轰动?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本连韩国总统文在寅都在读的小说,因为书中内容的真实与犀利,戳中了无数韩国女性的痛点,写出了韩国女性们多年来经受的不公。

《82年生的金智英》讲述的是一位韩国普通家庭主妇金智英的成长过程。身为女性,金智英从小到大,遭遇了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而这些都是日常生活里见惯不怪的事情。金智英有过为自己争取正当权利的时候,但更多时候选择了忍耐与沉默。忍耐到最后,金智英终于崩溃了,她在精神上出现了严重问题,人们都认为她疯了。

从学生时期到求职,再到为人母,《82年生的金智英》覆盖了一名普通女性成长的每个标志性阶段。金智英身上体现出无数韩国女性生活的缩影,许多韩国女性都有着与她极其相似的人生经历。一直以来,大家也不以为奇。但当作者以小说的形式,通过第三人称讲述出来时,读者们才惊讶的发现那些平静生活表面下所深含的痛苦与感伤。

更令人无奈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有许多曾经对现状不满的金智英不再挣扎反抗,而是自暴自弃,自己认命。有网友将这种情况总结成“男权之下无新事”。作者自己也表示,写这本书的最大动机,是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到各种限制与差别待遇,导致没有办法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成就,甚至认为那是因为自己无能而深感自责的女性,希望她们在阅读本书之后,可以获得一丝安慰。

在韩国,女人从生来就被差别待遇,金智英从小到大所遭遇的不公,正是许多韩国女性真实的人生。身为女性,想去做自己,走自己想走的道路,追求自己的梦想,是非常艰难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从小热爱画画的小女孩,同逆来顺受的金智英等主流韩国女性不同,用自己的坚持,终于获得了追求梦想的机会,创造出了自己的人生。

出生于1982年的韩国女画家徐承恩,毕业于韩国启明大学美术专业,是韩国著名青年画家。曾获新罗艺术展特别奖、韩国文化艺术展特选、韩国书法艺术展特选。在人物专访中,她被称为是一个披荆斩棘终于找回自我的画家。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她也曾遭遇家人的强烈反对,遇到过许多困难,她是如何走出困境,解除问题的呢。

1、坚持,是一种力量

徐承恩从会拿笔开始,就会画画。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拿起画笔,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用画画表达自己眼中的一切。

徐承恩对画画的热爱,开始于一个美丽的下午。

在一堂小学美术课上,她和往常一样,用老师规定的颜料画了静物画,当她起身把画挂到教室后墙时,就在这个美妙瞬间,明媚的阳光透过教室窗户洒进来,一个神秘的世界忽然出现在她眼前。阳光透过高丽纸的细腻纹理,将颜料渗进纸张后呈现出的不同色彩不同浓度照射的精致而美丽,打造出一个了阳光与色彩构成的美妙小世界。

就在那一刻,徐承恩忽然发现,用水彩颜料在高丽纸上上色是一件多么奇妙而有趣的事情。

热爱绘画的徐承恩,在即将进高中时,她的这个梦想受到了现实的严重打击。看过韩剧《天空之城》的人都知道,韩国高考竞争的激烈、紧张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中国高考。她父亲强烈反对她画画,希望她考上好大学,从事医生、律师一类令人尊重的职业。当他听说她准备考艺术院校学绘画时,一怒之下将她所有画都撕毁了。

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徐承恩并没有服从父亲的要求。为了可以实现理想,徐承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绝食抗议,躲在被子偷偷画画。在她的坚持下,最后,她的父亲终于改变了态度,对她说:“你喜欢的话,就去做吧!”

2、实干,是一种态度

虽然得到了家人的同意,但徐承恩的追梦之旅并非从此便一帆风顺。真实的人生里总是有许多坎坷在等待着每一个人。

为了通过艺术院校的严格考试,徐承恩精心准备了一整个夏天作品,却在毕业展览前夕突然被人偷掉了,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没有进行人们常做的抱怨、咒骂、哭泣,而是马上行动,重头来过,开始重新准备作品。这虽然很难,很辛苦,但她还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个弱小的女孩子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也有一股一往无前的行动力。最终,她成功被启明大学美术专业录取。

或许是因为画如其人,当徐承恩的导师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时,忍不住说了三个字:“很特别”。特别在那里呢?导师补充说:“似乎冥冥中有种治愈的力量”。

这种力量一直贯穿在徐承恩的作品中,经常有人在她的画展上看画看到泪流满面,从画作中找到一种温和治愈的力量。曾有一位参观了画展的妈妈说:“我不奢望我的孩子能像她一样画出治愈人心的画作,我只是单纯的希望,当有一天我们不在了……他受伤了的时候,还能自己疗伤。”

能画出如此具有治愈力量的画作,或者,正是因为画家本人经历的辛苦与磨难已经足够多,正因为她可以坚强的面对一切困难,才能创作出如此有力量的图画。

3、重复,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徐承恩以创作纯洁天真的多肉少女闻名,但从开始尝试,到确立自己的风格,她还是走了一条漫漫长路才找对方向的。

在画出人人喜欢的多肉少女之前,徐承恩经历过许多次探索、尝试、练习,才终于画出了带有自己风格的画作。

有人评价说,徐承恩的画可以被称做是东方西方两种风格的融合。观众能在她的画作中看到东方水墨的影子,又能欣赏到西方油画的立体感。这种独特风格,是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无数次挑战,才终于独创出来的绘画技法。在她的反复努力下,终于将毛笔、水彩、纸张融为一体,用水彩颜料在高丽纸上画出了和西洋画一样写实风格画作。

她自己曾经总结过“我从没走过人为铺就的捷径,因为我很清楚,走完那条路后要面临的是对未来的空虚感,不断挑战新生事物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的人生哲学,虽然不知道迷雾缭绕的森林的另一端是什么样子,但还是会去坚持和探索,直到发现自己所希望的为止,至于途中的彷徨,终将给我带来幸运。”

这段话,可以适用于世间所有正在追逐理想,又被现实严酷打压着的人们。

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绝大多数人在一筹莫展之余,总会选择停止努力或转身逃避,也因为如此,所以这世上失败的人总是比成功的人多很多。

而徐承恩,无疑是一个内心无比坚强的女生。虽然经常身处逆境,但她从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无论是幼年时为了坚持学画画同家人抗争,还是在作品被偷走后咬牙重头来过,重新开始创作。甚至是在之后孤独而又坚定的走出自己的一条创新之路,她都一直咬紧牙关,向着自己认准的方向,付诸以持之以恒的努力。而所谓的成功,不过是她在无数次重复后的必然结果而已。

4、每个人都要有一种向前一步的勇气

施乐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乌苏拉.伯恩斯曾在演讲中说过: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但前提是,你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并接受优秀的教育,拥有强烈的职业梦想,以及向前一步的勇气。

很多女性都会面对与金智英相类似的困境,当我们要做一件事,想达成一个目标,想成为一个更美好的自己时,总要面临许多主观与客观的阻碍与困难。

但许多时候,客观的困难固然存在,我们改变不来,但个人自身在主观方面能付出多少努力,则取决于我们自己。徐承恩的奋斗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她的许多画中,都常出现一只雄蜂。

根据科学家研究,如果单纯从身体结构考虑,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然而它不仅能飞起来,还会发出巨大的声音,是因为他翅膀拍打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蜂。雄蜂的存在,因为这一点显得更加珍贵。雄蜂的努力,同徐承恩的努力一样,都是在一次次反复尝试下,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现在,徐承恩的事业已经小有所成。她在韩国和日本拥有很多粉丝,在国内国外举办过多次画展。她以水墨画为底所进行的创作,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她一直画着她的多肉女孩,她也希望用自己的画作,让人感受到一种治愈的力量,疗愈更多受伤的人。

5、一本文字与图画一样美好的书籍

徐承恩偏爱木槿花,这种花的花语是细腻之美,在西方则是藏在心底的爱,大学毕业后,她便以木槿花作为自己的昵称。

但其实,徐承恩更像他笔下的多肉,外表娇小可爱,内在坚韧无比,即使在没有充足水分的沙漠里,也能扎根成长,日益茁壮。在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深藏着一个坚强的灵魂。

多肉女孩的创作者徐承恩,她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一个个关于坚忍与成就的美好故事。她将多肉的生命力赋予画中柔弱的少女,用多肉的温暖与治愈力量告诉看画的人们,在这个让人疲惫的世界里,之所以还要努力生活,是想要开出美丽的花,等待果实成熟的日子。

同她的画笔一样,徐承恩的文字也很精致优美,她所著的《找回自我的漫长旅途》是一本绘画书,更是一本画家记述自己从小到大,这几十年来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讲述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女子成长、奋斗历程的治愈之书。

与徐承恩有所不同的,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一书的结尾,金智英虽然还没有找到自己要走的路,但她已明白,生而为女人,也该有追寻自我价值的资格。

在同名电影中,同样身为女性的导演金度英给这个故事加了个光明的尾巴,金智英就医后病情明显好转,她小时候就有当作家的梦想,她开始写作,并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或者,我们能从金智英和徐承恩身上最应该学习的,便如《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中说的那样,“想做的就去做吧”。

致谢:感谢鼓励我写作的豆友,你的关心与支持,让我能完成这篇文笔拙劣的文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