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拉萨河女神读后感摘抄

拉萨河女神读后感摘抄

《拉萨河女神》是一本由马原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萨河女神》精选点评:

●有几个故事的时间线太乱了,都看晕了

●金色的乐园。

●7,开篇《虚构》就很抓人眼球,有些魔幻,又感觉很无奈。原来拉萨河女神是那样一个女神。 接下来读《冈底斯的诱惑》。

●马原的小说读起来就像一个老大爷在和你唠嗑,听起来挺平淡无奇,但是听完之后总觉得自己被这大爷吸引住了,觉得这大爷真是个有经历的人,转念一想,这不是他虚构的小说嘛!干!又被这老头骗了进去!

●上海书展收到的签名本,年轻的高原生气依旧,因为从我们的世界里退出来了,所以一直都不合时宜,也一直难以抗拒,真的有佛陀法乘外经这部作品吗

●最爱其中的《虚构》和《喜马拉雅古歌》。《喜马拉雅古歌》是那种让人在第一次阅读时就被紧紧攥住的作品,《虚构》则会引人反复品味——一遍又一遍读着,惊叹的感觉会越来越浓烈;第五遍之后,忍不住拍大腿,绝了!真的是杰作!

●3.5

●除了偶尔几个用词错误,应该是错误不是刻意的:像夜晚雨停用的雨过天晴,一帧剪纸的帧。 第一个故事《虚构》高潮在10小节,看到第十小节时最好停顿一晚,隔天看后面的。往后翻一页,那种美妙的感觉就会荡然无存了。

●这部最好的是《死亡的诗意》

●把珠子练成链子

《拉萨河女神》读后感(一):女神的造像/女神的性幻想

《虚构》作为开篇的故事,马原在一种主观视角中描绘出了女神的大体的轮廓:她具有与众不同的神秘特质,或者叫做神性,她像维纳斯一样身体有残缺,她的样貌像石刻的造像。他将传统爱情故事的对象置换成了这样的对象,在视觉与美学上和心理感受上都是一种新的体验。通过置换一种与传统观念相违背的,或者拧巴倒立着的“异物”产生一些哲学的反思。

《拉萨河女神》读后感(二):读书有感(十二)

书评不涉及剧情。

初读小说的阅读体验感十分新奇,这与读者本人对该种叙述方式的接纳成度高耦合。

时常看到有读者认为存在“割裂感”,我亦然。我通常将作者的“崩出”当成其具有年代感幽默感,在作品中完成某种意义上的互动,也让我对小说的创作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并认同。

就内容来说,我个人对少民生活有着一部分好奇心,因此都是很好的故事,但是由于短篇构成,因此小说标题总是容易被我忽略,而作者行文又时不时呼应一下,总免不了翻阅前文。虽是短篇,但内容互相交叉印证,有统一背景感,每每读到就有一种找到彩蛋的感觉。

作者曾说到,我们对他们习惯生活都可以学习模仿,但思想、认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无法完全理解的(非原文,原文表述更文学性)。我认为作者在讲非故事性语言时非常生动准确,不容易产生枯燥感。

《拉萨河女神》读后感(三):从《拉萨河女神》走出马原的叙述圈套

【镜杯阁书札】马原笔下,形式也很重要。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员,忽视马原的响亮名头有点说不过去,好在就读的不是中文系,而且在文史哲三个专业中鄙视链是反向的,多少又有些心理安慰。 《拉萨河女神》(浙江文艺,2019年7月)收录了马原在西藏生活期间创作的《虚构》《拉萨河女神》《喜马拉雅古歌》《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等八部中短篇小说。马原进藏是1982年,距今已整整四十年。他写这些小说的时候,那些在朋友圈晒“回到拉萨洗净灵魂”的文艺青年大多还没有出生。这些小说中的雪域高原环抱着寻常与不寻常的一切:麻风病人在桃花源中安闲生活,老猎人在沉默的山林间倾吐心声,闹市中的乞者随身携带奇闻秘宝,陷于日常琐事的年轻人不知不觉走入宿命…… 作为“先锋派”的重要作家(时至今日,在网上关于中国先锋作家的排行榜上,马原仍是稳从头把交椅的,其下还有洪峰、余华、苏童、格非等我们熟悉的名字)。马原的作品“在形式上作了认真的尝试,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特别是结构主义的影响。他把故事结构分解重组,时空关系不断跳跃,背景氛围有意抽空,造成阅读的陌生化,显示着小说观念的根本变化”,这段文字是我抄来的,估计是专冶文学史专家的心得。如果有谁告诉我马原是在样的方法指导下来写小说,我是不信的。当然,仅能说出以上这些,也还够不上中文系教授的评选标准,至少还要就意识流、表现主义、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的演变发表独到精微的见解,对乔伊斯《尤利西斯》、卡夫卡《城堡》,加缪《局外人》,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以及一些普通文学爱好者陌生的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这些研究成果或者是专著,或者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猜想,如有误会,大家一笑了之,不必认真。不过,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是普通存在——精讲一篇课文,楞是要分析出“连作者都没想到的好”来。好像有些同情中文系的同学了。 马原自己这样看待当年的先锋文学:“先锋都是理论家们定义的,现在想想那时的小说,觉得它最大不同就是充满活力,富有变数,是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价值判断观来进行阐述的。我是一个‘方法论’主义者,认为方法决定一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也会改变价值走向。” 马原说的方法是什么呢?依我读了《拉萨河女神》后的肤浅理解,就是被圈内所公认的“叙述圈套”。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不加提示的叙述人变化,来实现作品内容真实与虚构的切换,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感受,即叙事(形式)因素比情节(内容)因素更重要。用专家的话说就是“以形式为内容”,他的小说是热情模仿博尔赫斯迷宫叙事形式的文体革命实验。 评论家的阅读与一般读者是不同的。前者非得说出个子丑寅卯,更注意作者对素材的选择及组合方式、切入的角度、虚实的处理、文字的特色;后者只将小说的阅读视为一种消遣,通常没有必要因为吃了个不错的鸡蛋而非要见识一下母鸡,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哪位厨师用鸡蛋做出一道奇特的佳肴,如“赛螃蟹”之类的,饕餮之徒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做的。 文学爱好者大抵对上述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专业评论是不感兴趣的,大家只关心故事讲的好不好。事实上,这本16.5万字的小说集,我只花了一天时间就读完了,有些篇目更是一口气看下来的。故事梗概分别如下: 一、《虚构》叙述了一个汉族人进入西藏某麻风病人禁区,在与世隔绝的“玛曲村”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的七个日夜的奇特经历。小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描写“我”在“玛曲村”中的所见所闻,以浓重的笔触去描写七天内发生的事情,但是在读者看来,这些光怪离陆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七天内的,或许是七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部的小说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文学创作核心理念﹣“小说即虚构”的最好阐释。而且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作家从叙事的后台走向前台,直接参与叙述,并且揭穿小说中的虚构性,挑明其间的种种现实与虚构只见的关系,成为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观点,《虚构》也是整部小说集中最精彩的内容。 二、探索非时序流水式陈述的《拉萨河女神》。平心而论,与小说集同名的这部短篇小说,无论从篇幅还是影响力上,都难以匹配“主打曲目”的荣誉。故事描绘的是一个夏季假日,13名文艺界各方面人士相约去到拉萨河边野餐嬉戏的场景。这里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人物的名姓,而是用1-13的阿拉伯数字指代,在不断变换叙述主体、跳跃式的叙述中,带出13人不同的职业,强化环境氛围,淡化故事情节,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八十年代的过来人应该可以嗅到一种特殊气味,自由的生命,张扬的青春。 三、《喜马拉雅古歌》写的是“我”在向导诺布的帮助下去到喜马拉雅山北麓一个叫林达的珞巴族小村,一路上和到达后的所见所闻。讲述了诺布与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耐人寻味的故事。诺布的父亲是一个高大英俊、性格豪放而十分自信的猎人,当年与草原牧区的一个女人结合而生下了诺布。诺布与阿爸一起生活,诺布阿爸后来又林达村珞巴族一个高大而漂亮的有夫之妇相好,两人偷情的行为毫不隐讳,终于激怒了女人的丈夫,这个小个子猎人伺机用箭射杀了阿爸,诺布为此咬断了他的右手食指。当诺布带着叔叔来复仇时,发现小个子猎人用“天葬”的方式安葬了阿爸,还弄瞎了双眼,小诺布感动了,向小个子猎人跪下去……这个版本可能不是真的,如果回过头再看一遍,通过那些带有暗示、照应和呼应性的文字,你也许就会推理出另一个大相径庭的故事来。但这也未必就是确定的、真实的。这很像如今一些烧脑的影视作品。马原的小说,无法从逻辑上去考察故事的前因后果,只能从结构上去猜测、想象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往往因读者想象推理的不同而不同,这也正好诠释了“以形式为内容”。 四、《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围绕着姚亮的神秘死亡事件,逐渐展开对其妻子、好友陆高的事情进行叙述。小说一上来就说,“我下决心在这个故事里不出现我。也许我只是其中的某个令读者可怜的角色,但那个角色必定也有几分可爱。那个角色不会是我。”实在是太任性了,在作为本人的马原、作者和叙述者身份自由转换的叙述圈套中,读者被整得晕头转向,增添了要弄清楚作者到底想写什么的好奇心。这个故事跟姚亮书房的墙壁的确没有什么关系。 五、《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的故事大体是这样的:明天凌晨“我”从家里出来散步,在大昭寺前面的广场上碰到一位康巴汉子,他送给“我”一件银饰。回家后,妻子问“我”银饰是如何得来的。之后,“我”与妻子关于“天花板响动”的对话引出了昨天朋友所讲的故事——朋友同样连续三天夜里被天花板中的响声干扰得睡不着觉。昨天他与朋友分別之后,在同样的地点见到了明天的康巴汉子,汉子提议用猫来交换银饰。而明天上午,准备出去打猎之时,朋友好像听到了打扰他睡觉的那种声音,“我”朝天花板上开枪,发现那是“我”家的猫。作者故意将三天里发生的事情颠倒了顺序,给读者制造了极大的阅读困难,能够沉下心来将被打乱的情节重新排序的读者,才有可能逐渐理解作者的隐喻。作为叙述者的“马原”在小说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同样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发生这些事。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些事非发生不可,只不过不理解为什么要发生。” 六、《游神》,略 七、在我看来,《中间地带》算是一篇比较“正常”的小说,讲在雅鲁藏布江边,三个家庭一块儿抗旱保庄稼,邻居认为次巴珠老汉的小儿子明久对闹钟作了手脚,侵犯了邻居的利益。次巴珠老汉正直而且老实,狠狠地教训了儿子,憋着一肚子气的明久闷声不响,继续积极投入抗旱,他没有死于危险性极大的炸岩石放炮,却死于未过门媳妇意外造成的塌方事故。小说在叙事上的独特性强化了这种错位之死给读者带来的审美冲击。 八、《死亡的诗意》中,他回忆去年圣诞日在拉萨发生的一场命案,有着惊人美丽的林杏花在那场小规模火灾中被烧死,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之间的纠缠,是蓄意犯罪还是……

《拉萨河女神》读后感(四):形式就是内容,读马原《拉萨河女神》

【镜杯阁书札】马原笔下,形式也很重要。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员,忽视马原的响亮名头有点说不过去,好在就读的不是中文系,而且在文史哲三个专业中鄙视链是反向的,多少又有些心理安慰。 《拉萨河女神》(浙江文艺,2019年7月)收录了马原在西藏生活期间创作的《虚构》《拉萨河女神》《喜马拉雅古歌》《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等八部中短篇小说。马原进藏是1982年,距今已整整四十年。他写这些小说的时候,那些在朋友圈晒“回到拉萨洗净灵魂”的文艺青年大多还没有出生。这些小说中的雪域高原环抱着寻常与不寻常的一切:麻风病人在桃花源中安闲生活,老猎人在沉默的山林间倾吐心声,闹市中的乞者随身携带奇闻秘宝,陷于日常琐事的年轻人不知不觉走入宿命…… 作为“先锋派”的重要作家(时至今日,在网上关于中国先锋作家的排行榜上,马原仍是稳从头把交椅的,其下还有洪峰、余华、苏童、格非等我们熟悉的名字)。马原的作品“在形式上作了认真的尝试,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特别是结构主义的影响。他把故事结构分解重组,时空关系不断跳跃,背景氛围有意抽空,造成阅读的陌生化,显示着小说观念的根本变化”,这段文字是我抄来的,估计是专冶文学史专家的心得。如果有谁告诉我马原是在样的方法指导下来写小说,我是不信的。当然,仅能说出以上这些,也还够不上中文系教授的评选标准,至少还要就意识流、表现主义、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的演变发表独到精微的见解,对乔伊斯《尤利西斯》、卡夫卡《城堡》,加缪《局外人》,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以及一些普通文学爱好者陌生的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这些研究成果或者是专著,或者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猜想,如有误会,大家一笑了之,不必认真。不过,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是普通存在——精讲一篇课文,楞是要分析出“连作者都没想到的好”来。好像有些同情中文系的同学了。 马原自己这样看待当年的先锋文学:“先锋都是理论家们定义的,现在想想那时的小说,觉得它最大不同就是充满活力,富有变数,是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价值判断观来进行阐述的。我是一个‘方法论’主义者,认为方法决定一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也会改变价值走向。” 马原说的方法是什么呢?依我读了《拉萨河女神》后的肤浅理解,就是被圈内所公认的“叙述圈套”。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不加提示的叙述人变化,来实现作品内容真实与虚构的切换,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感受,即叙事(形式)因素比情节(内容)因素更重要。用专家的话说就是“以形式为内容”,他的小说是热情模仿博尔赫斯迷宫叙事形式的文体革命实验。 评论家的阅读与一般读者是不同的。前者非得说出个子丑寅卯,更注意作者对素材的选择及组合方式、切入的角度、虚实的处理、文字的特色;后者只将小说的阅读视为一种消遣,通常没有必要因为吃了个不错的鸡蛋而非要见识一下母鸡,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哪位厨师用鸡蛋做出一道奇特的佳肴,如“赛螃蟹”之类的,饕餮之徒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做的。 文学爱好者大抵对上述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专业评论是不感兴趣的,大家只关心故事讲的好不好。事实上,这本16.5万字的小说集,我只花了一天时间就读完了,有些篇目更是一口气看下来的。故事梗概分别如下: 一、《虚构》叙述了一个汉族人进入西藏某麻风病人禁区,在与世隔绝的“玛曲村”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的七个日夜的奇特经历。小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描写“我”在“玛曲村”中的所见所闻,以浓重的笔触去描写七天内发生的事情,但是在读者看来,这些光怪离陆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七天内的,或许是七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部的小说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文学创作核心理念﹣“小说即虚构”的最好阐释。而且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作家从叙事的后台走向前台,直接参与叙述,并且揭穿小说中的虚构性,挑明其间的种种现实与虚构只见的关系,成为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观点,《虚构》也是整部小说集中最精彩的内容。 二、探索非时序流水式陈述的《拉萨河女神》。平心而论,与小说集同名的这部短篇小说,无论从篇幅还是影响力上,都难以匹配“主打曲目”的荣誉。故事描绘的是一个夏季假日,13名文艺界各方面人士相约去到拉萨河边野餐嬉戏的场景。这里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人物的名姓,而是用1-13的阿拉伯数字指代,在不断变换叙述主体、跳跃式的叙述中,带出13人不同的职业,强化环境氛围,淡化故事情节,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八十年代的过来人应该可以嗅到一种特殊气味,自由的生命,张扬的青春。 三、《喜马拉雅古歌》写的是“我”在向导诺布的帮助下去到喜马拉雅山北麓一个叫林达的珞巴族小村,一路上和到达后的所见所闻。讲述了诺布与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耐人寻味的故事。诺布的父亲是一个高大英俊、性格豪放而十分自信的猎人,当年与草原牧区的一个女人结合而生下了诺布。诺布与阿爸一起生活,诺布阿爸后来又林达村珞巴族一个高大而漂亮的有夫之妇相好,两人偷情的行为毫不隐讳,终于激怒了女人的丈夫,这个小个子猎人伺机用箭射杀了阿爸,诺布为此咬断了他的右手食指。当诺布带着叔叔来复仇时,发现小个子猎人用“天葬”的方式安葬了阿爸,还弄瞎了双眼,小诺布感动了,向小个子猎人跪下去……这个版本可能不是真的,如果回过头再看一遍,通过那些带有暗示、照应和呼应性的文字,你也许就会推理出另一个大相径庭的故事来。但这也未必就是确定的、真实的。这很像如今一些烧脑的影视作品。马原的小说,无法从逻辑上去考察故事的前因后果,只能从结构上去猜测、想象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往往因读者想象推理的不同而不同,这也正好诠释了“以形式为内容”。 四、《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围绕着姚亮的神秘死亡事件,逐渐展开对其妻子、好友陆高的事情进行叙述。小说一上来就说,“我下决心在这个故事里不出现我。也许我只是其中的某个令读者可怜的角色,但那个角色必定也有几分可爱。那个角色不会是我。”实在是太任性了,在作为本人的马原、作者和叙述者身份自由转换的叙述圈套中,读者被整得晕头转向,增添了要弄清楚作者到底想写什么的好奇心。这个故事跟姚亮书房的墙壁的确没有什么关系。 五、《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的故事大体是这样的:明天凌晨“我”从家里出来散步,在大昭寺前面的广场上碰到一位康巴汉子,他送给“我”一件银饰。回家后,妻子问“我”银饰是如何得来的。之后,“我”与妻子关于“天花板响动”的对话引出了昨天朋友所讲的故事——朋友同样连续三天夜里被天花板中的响声干扰得睡不着觉。昨天他与朋友分別之后,在同样的地点见到了明天的康巴汉子,汉子提议用猫来交换银饰。而明天上午,准备出去打猎之时,朋友好像听到了打扰他睡觉的那种声音,“我”朝天花板上开枪,发现那是“我”家的猫。作者故意将三天里发生的事情颠倒了顺序,给读者制造了极大的阅读困难,能够沉下心来将被打乱的情节重新排序的读者,才有可能逐渐理解作者的隐喻。作为叙述者的“马原”在小说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同样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发生这些事。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些事非发生不可,只不过不理解为什么要发生。” 六、《游神》,略 七、在我看来,《中间地带》算是一篇比较“正常”的小说,讲在雅鲁藏布江边,三个家庭一块儿抗旱保庄稼,邻居认为次巴珠老汉的小儿子明久对闹钟作了手脚,侵犯了邻居的利益。次巴珠老汉正直而且老实,狠狠地教训了儿子,憋着一肚子气的明久闷声不响,继续积极投入抗旱,他没有死于危险性极大的炸岩石放炮,却死于未过门媳妇意外造成的塌方事故。小说在叙事上的独特性强化了这种错位之死给读者带来的审美冲击。 八、《死亡的诗意》中,他回忆去年圣诞日在拉萨发生的一场命案,有着惊人美丽的林杏花在那场小规模火灾中被烧死,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之间的纠缠,是蓄意犯罪还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