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读后感精选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读后感精选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是一本由江晓英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双封图书,本书定价:48.0,页数:2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读后感(一):最会生活的文学家

前段时间在B站上看了一个不那么认真的纪录片,第一集讲得就是苏轼。由于记录片是真的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那样一本正经,甚至还增加了rap,让我感觉和我在书本上认识的那个苏东坡很不一样,所以我找来了这本书——《苏东坡》。

《苏东坡》这本书除了这个名字,还有一个类似于副标题的小名“最是人间真情味”。然后在书的封面上还写着“5000年来深谙生活之道的生活家”,这两句话应该就揭示了苏东坡一个主要的特质:他很会生活。

翻开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点在于,这本书虽然是人物传记类型,会有很多文献资料的引用,但是却不像以前看过的书那样,每次有了引用都换一种字体来写。要知道不停的换字体真的很影响读者阅读的感受。这样通篇都是一种字体,就读起来很舒服。而且因为写得很清楚,所以说不换字体读者也能知道什么是自己写的,什么是引用的。

通过《苏东坡》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个和以前在课本上不一样的苏轼。原来我只知道苏轼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有名的文学家。而且我很喜欢他的诗词,觉得特别豪迈、大气。也知道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看书之后,对苏轼的认识更进一步了。有那样的遭遇,在那样的环境中,还能做到乐观积极地去生活,真的是太酷了!

《苏东坡》一书,说是人物传记,也可以说是散文,通篇文字语言都非常优美,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而且书的大标题、小标题都很棒:“竹外桃花三两枝•出身背景”、“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等等,都特别富有诗意。好像伴随着作者的文字,你就走过了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苏东坡》的作者是江晓英。或许因为是女性,所以文字中包含了很多女性特有的温柔与浪漫,一字一句地把苏东坡的一生娓娓道来。

说苏轼是最会生活的文学家一点儿也没错。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下,在屡次被流放的社会环境下,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能很快地适应当地的环境,还能开发出新菜,著名的“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放在今天的网络小说里,是妥妥的“种田文”男主人设啊!可能就是这样乐观、随遇而安的性格的人,才能写出那么多豪迈大气的诗词,才能成为“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人物吧!

总而言之,《苏东坡》一书值得一读。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读后感(二):一代风流人物

一代风流人物 读《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听雪7801 说起唐宋八大家里面的,一门三父子,可能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三苏,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可谓名扬天下。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在父子中能出现三个文化名人,都是奇迹。这个跟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从小耳濡目染,那都是熏出来。 先说父亲苏洵,其实刚开始是个花花公子之类的,游手好闲,吃喝玩乐,逗鸟赌钱什么的,反正怎么舒服怎么玩。一帮哥们,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就这样过了二十几年,突然一天结婚生子,反而舍弃这帮哥们,奋发读书,夜以继日,苏轼和苏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过的童年,父亲的诗书堆里度过,各种各样的书,熏出来了,要不说环境改变人,也塑造人呢! 再来说说苏夫人(苏洵夫人),那是有名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司马光,写《史记》那位,轻易不会给你写传记,其中的女性传记就少之又少了,这位夫人他就写了,是一篇墓志铭,而且写的很详细,《苏主簿夫人墓志铭》,记载“夫人程氏,眉山人,大理寺丞……”一个官宦之家,一个极贫之家,本不是什么门当户对的婚姻,就这样确实成了,也许夫人或者老丈人有过人眼光,成就了这段传奇。虽然被熏着,期间也有夫人程氏的很大功劳,因为在苏轼八岁左右,苏洵进京赶考去了,这段时间就有母亲在家教育孩子。 言传身教很重要,这里有一个故事,就是苏轼童年时期,有一次顺手拔了母亲刚刚种下的一颗小树苗,被母亲知道后训斥一顿,“你知不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于是苏轼发誓要种一万颗树,直到房前屋后的山坡上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样子,方才罢手,这样他也积累了丰富的种树经验,人称苏氏种树法。 当然要说的还是东坡先生的文学造诣。这让我想起了东坡肉,哈哈哈哈,我也是吃货一枚!还有就是苏小妹和苏东坡的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俩人,说对方长相的故事,“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可见苏小妹的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也是熏得不轻啊!侧面也显出苏家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这也给现代的父母以启示。苏轼与佛印的故事,也显出了机智,文学造诣,生活的趣味,佛印说你看到是什么,心里就是什么!一语道破了生活的真谛,只有自己心里快乐才是真快乐!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读后感(三):千古风流人物,东坡先生

但愿能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先生的影子无处不在。他的诗更是无时不在。 他是伟大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发明家,政治家。东坡先生,正直一生,赤诚一生,漂移一生,豪情一生,风流一生。 这本《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通过传记的形式,分别对苏东坡的出生背景、学习事途、爱情友情、修禅问道等等,进行了层层的剥茧和深入探究。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东坡先生的不凡的一生。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酷爱文学。他的母亲程氏,一位极贤惠大度,智慧能干知性于一身的美好女子。 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都和程氏的教育和培养密不可分。在苏东坡8岁之前的教育,都是由能母亲程氏进行启蒙的。 苏门三父子,彰显了中华孝悌文化,苏轼和苏辙的兄弟友爱精神,他们不离不弃相携相互相依相恋的兄弟之情,深深感染了无数华夏女儿的心。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也列举了苏小妹和哥哥苏东坡的趣闻,只是书中又提到苏小妹并不能确定她是否真实的存在,很可能是后世杜撰出来的角色。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明者引路,慧者推荐,智者提携,因为成功者的背后,缺不了慧眼识珠的领航导师。样“独铭五人”: 富弼、司马光、赵抃、范镇、张方平,是苏轼一生崇敬和仰慕之人。此五人慧眼识珠,给苏门父子带来的更光明的前程。 而苏轼苏辙都是特殊人才被引进上京的,未参加过老乡的乡试,在京城二人参加举人考试,皆轻松过关,其中苏轼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舒适的仕途之路和文学大道在欧阳修的带领和指引下,前景越来越美好,道路越来越宽畅。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峨眉山三苏就属于这种不可斗量的人物。游刃有余的社交能力也显示了他们的沟通水平和处事情商极高。 他们仕途不顺时,未达成理想目标,保持潜龙在渊的蛰伏姿态,正是他们性格特征的体现,拒绝将就只等待机会来临时一飞冲天。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有准备的人时时都有机会。苏轼从默默无闻的年轻学子一举闻名天下,是好运当头照还是发展之必然呢? 其实主要有三点,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毫无疑问苏轼的自身条件,万里挑一;二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欧阳修的慧眼识珠和热切力捧奠定了苏轼发展的高度;三是苏门三父子的高情商,为三父子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江晓英,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所著的《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妙笔生花,把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爱不释手。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读后感(四):清华其外,淡泊其中

竹,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清雅脱俗,顶天立地,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媚世俗。竹的精神品格,一如东坡居士的生命境界。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巴蜀孕育了文明,不但文化锦绣,更风云而过无数富有诗书才华的文人骚客。如:“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鹅。还有词赋大家司马相如,“诗仙”李太白,状元郎杨慎。更有苏门三父子,成为千年传奇,享誉中外,千古流传。 而今作为同门老乡的江晓英为苏门三父子之一的苏轼写了一本书,《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本书以传记的形式,分别从苏轼的出身背景、成长学习、功名考取、为官之道、人生蹉跎、爱情婚姻、朋友知己、修禅问道及艺术人生等进行了层层剥茧和深入探究,深度剖解苏东坡这位伟大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发明家、政治家在文学水平、艺术造诣、人格魅力和精神信仰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展现其正直、赤诚、豪情、逸趣、旷达的生命姿态和人生信条。 苏东坡在中国人心中,可以用“甚爱”来表达,有中国人的地方,东坡先生的身影便无处不在,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的诗犹如山间清流汩汩而下,不经意间溅起浪花朵朵,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但是这么一位传奇富有才华的诗人,一生却非常坎坷不平,飘逸一生,豪情一生,亦风流一生。他对堂妹一往情深,最后有情人却终难眷属。他对朝堂赤胆忠心,却因四道奏折,梦断京官。 苏轼爱说爱写,且喜欢实话实说,他对当时的“新政”不满,他就在文章里表现出来。于是他的文章得罪了当时朝廷人的一些利益,在元丰二年六月,有人将“谢恩表”抛出来弹劾苏轼,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让苏轼经历牢狱之灾,这成为苏轼人生中的转折点,经历过“乌台诗案”以后苏轼被贬黄州,后几经周折苏轼又得到朝廷的重用,经历过之前的种种,加上苏轼本人太正直,不善于结交党羽,他请求外放,去出任地方官。在任杭州太守时,他修建河堤,造福当地人民,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苏东坡我们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苏之一,他是有名的诗人,至今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江晓英的这本《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很详细地介绍了苏东坡的一生,从这本书中,我们除了能了解到苏东坡以外,还能了解到当时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宋朝也是最重视文人的朝代之一 。如果你喜欢苏东坡,并且对历史感兴趣,那么读一读这本书吧!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读后感(五):人间文曲:东坡居士

人们谈及苏轼这一生,总是先想到他的诗,透露着豪爽,洒脱,流传下来的诗作传播率极高,为什么他的诗这么受欢迎呢?因为“真”。涉猎的体裁多,古诗、律诗、绝句、五言、七言,风格多变,婉约、豪放。粗犷等等,作品数量多,题材宽泛,个性突出,思想旷达,影响深远,通过学习他的诗作,了解苏仙的平生,他也是弟弟苏辙的偶像。

擅诗作、文章、书法、绘画,苏轼的艺术成就在历史长河中,也是极高的。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苏东坡?

“二十七,始发奋”的父亲苏老泉,一门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所谓的二十七岁之前的不勤奋,不是他不读书,只是比较随意,读自己所爱,所好而已,平时的积淀极厚,二十七始读应试之书,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也富有寓意。

轼是车厢前供人平倚的横木,无轼不适,无轼不完,无轼不安,不可以缺失,辙车轮印记,就像是车的影子一样。叮嘱他们,轼要懂得价值所向,收敛锋芒;辙要静默守候,敢于平淡。兄弟之间最容易存在比较,聪明的教育方式,让兄弟两人在以后无论是生活还是仕途都互相扶持,成功的家庭教育。

除了父亲的教育,苏母的教导也不容忽视。被史学家司马光看好的女人,究竟有多优秀呢?喜读书、识大义。出身官宦,家境殷实,嫁给苏洵,算是下嫁,她的远见,成就了三位大才。婚后苏洵依然徜徉于山水之乐,她并没有离开或者抱怨。典当了嫁妆,做起了生意,包容这个不学无术的丈夫,贤惠大度,好一位贤妻。她对于苏轼的教育方式也是非常先进的,开拓了苏轼的学习兴趣。儿是范滂,母亦可为范母。“东坡种树法”也是受母亲的环保教育,种植了很多的树后,总结出来的,程氏辞世四十八。

除了父母亲的教导,苏轼本人的勤学值得我们学习。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用这段来形容他得到“天砚”后,对于书法的刻苦,传世的书法是不懈努力得来的,不拘一格成“苏体。

”师从高人张易简,道学双修,哪一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都是片面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天下行,皆是我师。”

抄书这种事情还是发生在小学的时候,苏轼却能主动的去抄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成就人的一生,除了丰富的学识,还有强大的心思素质,假如“乌台诗案”,苏轼选择自杀,那么他的传说只会带一点悲料,少了一份豪情。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份洒脱,成为我们更加喜欢这位仙人的理由之一。

吃,也是他生命中一件很重要的事。如今,走在苏杭的街上,还能看到大名鼎鼎的东坡肉,东坡鱼,等等,无论是被贬黄州还是惠州,就地取材,有什么吃什么,为了避免别人和自己抢,还修书给自己的儿子,怕别人和他抢生蚝,吃,也算是乐天派的终极爱好了。

只要不灭的真,身在何处,何处便是吾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