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乐队女孩》读后感摘抄

《乐队女孩》读后感摘抄

《乐队女孩》是一本由[美]金·戈登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乐队女孩》读后感(一):特别好

作家以朴实严谨的态度,细腻生动的语言,叙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向所有明智的人一样,把其遭遇的每件事情都与宗教信仰联系起来,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教导别人,让我们在任何境遇下都要相信和尊重造物主的智慧,一切听其自然。 在书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能让我淋漓尽致地感受到鲁滨孙那份智慧与勇气,他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充实地活着每一天,他没有因为来到了荒岛上而放弃了生存的希望,反而坚强勇敢地生活着,自给自足,他的这份永不言败的精神令我敬佩!

《乐队女孩》读后感(二):乐手交流指南

只有排练室里气急败坏的

才是真心话

排练后的夸奖不过恭维或者安慰

床上的话就更不用想

为了你们的音乐和艺术

永远不要和队友上床

---------------------------------------真书评的分割线--------------------------------------

“刚开始登台演出时,我的自我意识还比较强烈。我只想弹好贝司,希望琴弦别断,希望观众能有好的体验。我没有可以关注自己的女性身份。”

这本书已经看了一半了,每翻一两页就会有一段话想让我划出来指给所有人看,说“你看你看就是这样的是这样的”。Kim的话,和记忆里一些别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它们是那么相似。蛇穴沙发上的五个女乐手,江湖Jam台下的窃窃私语,操。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美好的人类,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内部平等美好的乐队、朋友、小团体,但是大环境,从书里的年代到现在,进步程度简直可以忽略。

谢谢金戈登,我们从不孤单,让我们为这个仍然恶臭的世界干杯。

《乐队女孩》读后感(三):随便写写

今天晚上读完了kim gordon的自传,讲述了音速青年的成长变化、摇滚圈子的气氛,还有kim和Thurston的恋爱分开的一些事。

这绝对是值得再看几遍的书。给我带来好多方面的enlightenment。kim所处的世界是和我完全不一样的,而我们唯一的连结就是摇滚乐了,读到她关于kurt,pixies,nyc的描写,感觉很陌生,是我从未了解的另一面。

她直白的文字表达,其中却有很强的文艺性,敏锐的洞察力。

她总被记者问到:当乐队女孩是什么感觉?生了coco之后又是:当摇滚酷妈是什么感觉?

她回答:就像所有在事业和家庭中寻找平衡的女人一样。

kim和thurston长达29年的婚姻里,他们一起搞乐队,养育女儿coco。最终这一段羡煞旁人的婚姻以thurston出轨,乐队解散而结束。读到最后几章,我的心里非常的压抑,想哭又哭不出来。

kim在讲述他们离婚的那一章前面,放上了cotton crown的歌词,这是sy前几张专辑,他们二人合唱的一首关于爱的歌。让这段故事更令人唏嘘感慨。

《乐队女孩》读后感(四):不是一本人物故事

看了一半先记一下:

1.kim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她也不是要讲故事,这本书更像是随笔和对于她所历经的时代和人的注释。名人写自传贩卖体验或经验,kim是后者,她有非常多观点和想法,我觉得她也是一个靠观点和概念玩乐队的人。弹贝斯相比而言没有那么重要,有点像姜姜姐去年给我讲的“不练琴”理论。

2.诚实地表达是首位的。不用一定是毒虫,不用非常漂亮或者非常丑,不用有黄赌毒的坏毛病和古怪脾气,不像个女孩的话也不用像个男孩,不用死在27岁,也可以成为kim gordon这样的偶像,哪怕就是最普通的中产阶级白人女孩。她自己也写在书里,摇滚明星程式化有点愚蠢。

谢谢gordon不画口红就拍专辑封面,让我感受到了确认。

3.kim组建乐队的时候27岁,10年之后才签下大厂牌,这件事给了我和小蔡力量: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去成为超音速青年或者音速中年。希望我们将来都可以成为摇滚明星,这样等我们离婚且青春不再的时候我还可以靠写书卖八卦赚钱。

4.无中生有的噪音摇滚:sonic youth不是最好听的,但它是第一个勇于把噪音包揽到自己身上的乐队。我不知道这和卷毛自封难听之王是不是一回事。sonic youth扩展了音乐的边际,“原来还可以这样”,这是摇滚乐本来和一直要做的事情。摇滚乐是观念艺术,是低门槛的表达媒介,想喊口号的时候你弹琴,不想喊口号你也可以弹琴告诉他们你不想喊口号。什么都可以,去的乐理。我觉得从这个角度讲这种意义上的摇滚乐和卧室音乐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哪怕同样都是diy,前者需要“站到台上去”,观众也是参与者,口号是用来传播的。

5.讲专辑录制和专辑概念的地方很多启发,跟着专辑一张一张听着看看。

《乐队女孩》读后感(五):仅摘录

先摘录一部分,以后再来写感想。

1、自从有了女儿以后,记者总会向我抛来这个问题:“当摇滚老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回答的时候,我总不忘加上这么一句“就像所有在事业和家庭中寻找平衡的女人一样……”不这样好像就没法让自己或别人满意——这是我能想到的最乏味的话,只不过确实很合适。【乏味吗?我觉得酷得不行啊这个回答】

2、随着……迈克尔杰克逊等人死去,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需要“英雄气概”。他们用自己的人格来塑造自己的音乐,有些时候甚至相信了他们通过媒体塑造的自我,他们使用自身的形象去摧毁旧有的标准,之后塑造出新的形式,观众们花钱来看演出,他们也是花钱来看艺术家摧毁自身的生命——虚无缥缈的自由变成了真正的自由。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八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很相似,如今它们都成了前互联网时代的一部分。如今,对前互联网时代生活的怀旧非常普遍。那个时代是什么样?在无边无际的无知状态中漫游,寻觅些许信息的片段吗?不,还是一样的东西,依旧是对超越的渴求,抑或只是一种短暂的逃离,逃离生命在厌烦、痛苦与孤独之间晃动的钟摆,就像是在海边待一天,就像是到山里去旅行。或许演出的全部本质其实就是如此。一个永不结束的吻——当我们花钱去看一场演出时,我们想要的就只是这个。

九十年代真的存在过吗?如今的主流美国音乐就像八十年代一样保守。实验音乐已经成为了一种类型。深夜里电视上播放的音乐合集广告把八九十年代的音乐混合起来的方式让我感到不安。“音速青年”曾经艰辛而又自然而然地在毒品和贪婪的重重障碍中杀出一条道路,冲过那些身穿华服的身体和胁肩谄笑的人群。然后,随着千禧年的临近,音乐突然全部变成悔悟和赎罪,帮助那些毫无头脑,颓废堕落的人爬上成功的顶峰。

3、我对瑟斯顿怀有一丝恻隐之心,到现在也是这样。我很遗憾让他以这样的方式失去了婚姻、乐队、女儿、家庭,失去了我们共同的生活——还有他自己。但怜悯和原谅完全是两回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