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皮影戏经典作文

皮影戏经典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皮影戏经典作文,能对您有帮助。

第一篇

皮影,历史悠久,人见人爱,好玩有趣。今天,老师叫我们做皮影和演皮影。我做梦也没想到要做皮影,因此迷迷糊糊地乱拿了一个唐僧。

现在要开始做皮影啦!老师说:“要先给皮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把皮影用两脚钉固定上手脚,然后加上操纵杆,最后和小伙伴们演一演皮影戏。”于是,我给我的唐僧披上橘色的小披风,真威风!像活了一样。我把颜色涂完后,用九牛二虎之力固定上两脚钉,加上操纵杆,一个完美无缺的唐僧终于诞生啦!我兴奋得又是跳又是叫,“呀呀,快看,一个唐僧宝宝诞生啦!”大伙个个跑来看。

皮影制作完成了,现在要来演一演。我和小组成员商量了下,我们要来场精彩的“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一看到唐僧就想扑过来吃他肉,我拿着操纵杆拼命的让唐僧闪、逃、躲。后来,孙悟空来帮忙师傅,把白骨精打跑了,唐僧安全了。经过这么一场心惊胆战的戏,我对操纵杆操作得越发熟练。

皮影戏真好玩!我们自己做得皮影和自编自导的戏更加有趣!

第二篇

世界上有什么戏是把纸片剪成人形?

世界上有什么戏是活人不出现在舞台上?

世界上有什么戏是要用灯光?

我们还是从两千多年的西汉时代讲起吧。

在西汉时期,第七代皇帝汉武帝,他最心爱的贵妃李夫人,因患疾病故去了。汉武帝悲痛万分,整天心不在焉,都不去管理国家的事。连续好几天都是这样,但谁也没办法。

有一次,大臣李少翁出门。无意间看见一群小孩子拿着玩偶玩。李少翁看了看,若有所思。忽然灵机一动,就把一个玩偶画成李夫人的模样,在手脚处装上木杆。晚上,邀请汉武帝观看。汉武帝看了看,喜出望外,从此爱不释手。

就这样,皮影戏就越来越多人看,越来越丰富。皮影戏的开山鼻祖不止是李少翁,还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皮影戏是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艺术形式。通过民间手工裁剪、雕刻成的皮制作品,故称为“皮影”。

皮影戏的道具为白幕布和灯光,然后艺人们拿着人偶摆弄。人偶似乎获得了生命,表演得活灵活现。不论是观众还是艺人,都是津津有味。

皮影戏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爱,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第三篇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次看的皮影戏吗?《龟与鹤》里那长长的鹤颈有几十个“关节”,扭起来栩栩如生,那灵敏的乌龟把头和尾巴猛地一伸一缩,动作滑稽可爱,真是精彩极了!

皮影戏起源于西汉,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可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啊!

皮影是用牛皮或者驴皮制作的。在处理过的动物皮上雕刻出人物和动物的样子,再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透明颜料上色,这样皮影在灯光的照耀下就鲜艳无比。这些皮影的人物和动物还要有关节呢!要不皮影就不会动了,就不能表演各种动作了。那么活动的皮影又是怎么做成的呢?皮影的头、身体和四肢都是分别制作的,然后用绳子连接在一起,演员用连杆操纵皮影做出翻滚、行走、举手等各种动作,同时伴以说唱,一场精彩的皮影戏就开始了!

咱们那次看的陆丰皮影是我国的三大皮影戏之一,它还是我国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还有人说,我们今天看的电影也是起源于皮影戏呢!你说,皮影戏是不是让人惊叹呢?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一起来关心、保护皮影戏这个灿烂的传统艺术,把我们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第四篇

在很久以前,我看过一场皮影戏。

那是一个仲夏,夏天的夜晚总是那么令人陶醉,漆黑的天空布满了点点生辉的星星,显得格外耀眼。一轮明月高高悬在空中,淡淡的光像轻薄的纱,飘飘洒洒的,落在地面上,像撒了一地碎银,晶莹闪亮。夏夜的风是令人期待的,徐徐吹来,似乎吹走了所有烦闷的心情,只留下清新与凉爽。外公拿着一把蒲扇慢慢扇着。而我,则因为无聊,跑来跑去,不知做什么。

外公见我无聊,便问我要不要看皮影戏。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皮影戏,只觉得新鲜,很高兴地答应了。外公笑了笑,放心蒲扇,站起来走了几步,回头看我一眼,我立刻跟了上去,走在外公后面。

一路上,我不停的问外公:“皮影戏是什么呀,外公?”“皮影戏好看吗?”“我们去哪里看呢?”……外公笑了笑,只说了一句:“一会你就知道了。”于是什么都不说了,只留下我一个人想象。

走了大概一刻钟,到了一个巷子里的一个茶馆。位置虽然偏僻,但里面坐了不少和外公差不多大的老爷爷老奶奶。我一进来眼睛就被远处的一块白布吸引住。讲的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这天,师徒四人走到深山。唐僧饿了,悟空便跳上云端一望,“南山一片鲜红,想必是成熟的山桃,待我摘些来与师父充饥。”悟空走时用金箍棒画了个圆圈,嘱咐师父、师弟:“深山里会有妖怪,你们千万不可走出圈子!”

这山里果然有个白骨精,她想着:“听说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呢。”趁悟空离开,她便要扑下去抓唐僧,却被圆圈发出的金光刺得头昏眼花。白骨精便变作一个美貌女子,只说给和尚送饭,想要接近唐僧。那八戒见到女人骨头都酥了,哪里还识得妖精。这时悟空回来了,他那火眼金睛却难蒙骗,举铁棒便朝妖精打去。那妖使个“解尸法”,扔下假尸首,真身逃走了。

眼看那女子死在地上,唐僧责怪悟空又伤人命。悟空就让师父看那“送饭”罐子,里面全是些蛆虫、癞蛤蟆。唐僧刚有几分相信,八戒又来挑唆:“这是师兄的障眼法!”唐僧便要赶走悟空。悟空再三哀求,才得饶恕。

白骨精不死心,又变成老婆婆,一路喊着:“女儿啊,你在哪里?”八戒说:“师父,这下麻烦大啦。”老婆婆看见地上的假尸首,一把揪住唐僧:“我女儿怎么死的?我要你偿命来!”却又被悟空识破,劈头一棒,那妖精还用解尸法脱身走了。

唐僧大惊,“你怎么连伤二命!”便把紧箍咒连念二十遍,把个猴头勒成个葫芦,疼得悟空满地打滚。唐僧说:“你是无心向善,有意作恶,我断然不能留你了!”悟空说:“师父真不要我,就请念念松‘箍咒’,把这箍子退下来,我好回家。”唐僧为难道:“我可是只会紧,不会松。”“既然这箍子没法离开我,”悟空说,“我也就没法离开师父了。”唐僧见悟空这样说,只好再饶他一次……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场戏,眼前的一个个木偶活灵活现,似乎被给予了生命一样,每个动作都那么流畅、自然,配音也十分入戏,似乎他们就是戏里的人物。我入了迷,感觉自己也是戏里的人。

皮影戏结束了,人们都鼓起掌来,我也不例外。突然,旁边一桌人喊道:“再来一个!”带动了许多人一起喊。我也觉得意犹未尽,想继续看,于是也跟着起哄。艺人们乐呵呵地答应了,开始表演下个节目……

那个夜晚,那个夏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皮影戏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只可惜那个茶馆不久后关了,那场精彩的皮影戏,估计我再也看不到了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