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房子》读后感锦集

《红房子》读后感锦集

《红房子》是一本由[美] 薛·博兰 / 斯坦·麦克著作,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房子》精选点评:

●故事搞笑又温暖。作者有选择地省略一下沟通环节和心理活动,能够让孩子们亲身体会一下换位思考,让他们站在书中房客的角度去理解各家的行为,这种方式比直接给孩子讲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们常说,图画书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大概就是指的这种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产生的潜移默化地浸润作用吧。

●如何合理表达诉求、如何解决问题,对人的不同性格和天性的认识,并在差异中找到和谐共处的智慧,囊括在这个幽默的小故事里。忍不住想如果改编成儿童剧应该会很有趣,就是场景该如何设置还得好好想想~

●还不错 可以打印一份把每个窗户剪下来,读的时候可以自己动手换一换,小朋友应该会很喜欢的

●需求各异的邻居如何协调空间与时间

●选个好邻居多么重要!

●喜欢做逻辑思维题的可以一开始就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喜欢看热闹的人就看看热闹也好。

●可以懂它是一本有年头绘本的点了,真的这样的邻里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孩子怕是不懂了。

●抱着对童书的好奇下单,5分钟读完了。 插画很精美,适合小孩子读。送给一个3岁小朋友,妈妈带他看过后,隔两个星期还能记得房东是谁,房客有谁,谁和谁是邻居。

●当今美国视觉文化的塑造者薛•博兰,与纽约著名漫画家斯坦•麦克的强强联手。 经典作品42年后重新再版,让孩子学会体谅他人与协商沟通。 美国式的幽默画风、温暖的色彩、活灵活现的表情,让孩子在哈哈大笑之后还能有所思考。并且重复性的语句也符合学龄前孩子的阅读特点,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做人的大道理,孩子可以从中学会换位思考、同情和理解他人、乐于助人等优秀的品质。

《红房子》读后感(一):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是踏入社会的第一堂必修课

社会是一个大花园,孩子是花园中含苞欲放的花蕾。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是阳光,长辈的关怀和鼓励是雨露,在共同的呵护下,花蕾才能怒放,开出芬芳的花朵。

孩子渐渐长大,会逐渐走向一个小集体中,学着与小伙伴交往。这期间,一些暴躁、内向、孤僻或害羞的孩子或多或少地会在交往时产生一些小障碍。当孩子们交不到朋友时,便会很苦恼地把疑问抛给父母。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面对这些障碍呢?

不妨利用亲子阅读对孩子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绘本《红房子》就是值得一看的育儿图书。

在一栋三层的大楼里,住着大熊、猫咪小姐、粉红猪、老鼠、袋鼠和猫头鹰先生。冬天来了,大熊准备要冬眠了,可是他被邻居猫咪小姐的歌声吵得睡不着,于是他敲响了管理员猫头鹰先生的门,要求换房间。故事就开始了。

这一栋楼的邻居们开始搬家,可是搬来搬去总是不合适,不是袋鼠跳舞影响了邻居,就是粉红猪做饭吵得人睡不着,要么就是老鼠出门遇见了猫担心小命不保。猫头鹰先生想破脑袋,最后终于安排得大家都满意了。

书中蕴涵的道理,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著名教育家诺尔曼·丹森指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所谓有感情的人,就是指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红房子》里的六户人家,就是“近邻”,而邻里关系,正是众多社会关系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友好往来等要素之上的。

首先,互相理解是消除一切邻里矛盾的前提条件。邻里之间,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许你的邻居也会像袋鼠一样喜欢跳舞,也会像粉红猪一样没日没夜的做饭,让你不胜其扰。当事情发生时,只要双方彼此忍让,互相理解,以和为贵,那么一切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次,互相尊重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你想要夜里唱歌、凌晨做操的时候,想一想你的邻居有没有像准备冬眠的大熊一样,想要休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邻居之间互相理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最后,互相信任是维护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的重要条件,它可以消除邻里间的隔阂和猜疑,还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比如《红房子》里的猫咪小姐可能根本没有想吃掉老鼠一家的想法,如果老鼠一家能够信任猫咪小姐,那么可能猫头鹰先生就会减少一次调整房间的麻烦。

《红房子》讲的是人与人接触交流的艺术。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对身边的人要抱有尊重,不随意干预别人的家务事,多一份尊重与理解,自然会多一份亲密和友好。互相帮助、友好往来,是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不要总是封闭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走出去,到邻居家坐一坐,聊聊天,交流一下感情,这样可以加深理解,还可以增长社会阅历,开阔视野。

通过猫头鹰先生先后四次对住户房间的调整可以看出来,求同存异,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之一,同样适用于孩子之间。放大自己与别人之间共同的东西,承认和理解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并不断寻觅和升华共同,使朋友之间越来越和睦,这也是孩子情商培养的关键。

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情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成才=20%智商+80%情商。情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着重培养孩子的情商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孩子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孩子的未来。

绘本《红房子》可以培养孩子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家长配合绘本对孩子进行引导,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做事的质量、效率,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决定选择时的判断和勇气。

《红房子》读后感(二):只有我这样聪明的人才能从32页的绘本里看出这老些内容

第一次看这个故事,我想到的只是“资源配置”,所以给它打了四星。 但第二次看时,我突然注意到几个细节,这本《红房子》的形象在我心里瞬间高大起来。

《红房子》的故事非常简单,用一句话概况:一幢包含六套公寓的红房子,分别住着需要冬眠的大熊、喜欢做饭的小猪、天天弹琴的喵小姐、控制不住自己腿的袋鼠、老实巴交的耗子和管理员猫头鹰,要如何为它们安排房间,才能让它们都住得舒舒服服。

房子的初始状态如下图。不知道这六家人之前住得是否舒服,反正,冬天来了,和喵小姐做邻居的的大熊是住不舒服了。

喵小姐要引吭高歌,大熊要冬眠:

无法进入冬眠期的大熊去找了管理员猫头鹰,希望猫头鹰能给自己一间换房。

猫头鹰:惹不起惹不起。

换房的过程并不顺利,一会儿这家满意了,那家不干了,总之,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几回。

直到猫头鹰把所有人聚集到一起,一一询问了他们的需求,大家才分得了满意的房间。

六位租客的特点,我在文章的开头就讲过了,大家看看,怎么给它们安排房间呢?

第一次看这个故事,我想到的只是“资源配置”,所以给它打了四星。

但第二次看时,我突然注意到几个细节,这本《红房子》的形象在我心里瞬间高大起来。

首先,它告诉读者:“要大胆地讲出自己的合理需求”。

在换房的过程中,曾有租客抱怨袋鼠咚咚的脚步声扰民。然而,一开始袋鼠住在3层,住在袋鼠楼下的小猪并没有向管理员反映这件事。是它们听不到吗?不可能,众所周知,猪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动物。

唯一的原因就是,小猪一家忍气吞声了。

大熊一家被喵小姐的琴声吵醒后,开始了换房大计,和小猪一家调换了楼层。住到了袋鼠的下方。

在一次次被袋鼠吵醒后,大熊又提出了换房的要求,最后也当真换得了心仪的房间。

这说明:大胆表达合理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生活中,很多人一方面“不好意思表达不满”,一方面又没办法真的让自己释怀,就只能不断地给自己或亲近的人闷气受,何苦来呢?你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啊。怨气在心里累积,要多可怕有多可怕。

其次,充分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必要环节。

猫头鹰是大楼管理员,一开始,它并没有意识到“充分沟通”的必要性,每次都是“谁来向它反映问题,它解决谁的问题”,结果就是,“解决完A问题,又出现了B问题。”

直到它濒临崩溃,把吵成一团的房客聚在一起,一一询问它们的需求,确保每个人都说出需求后再调换房间。

终于调换成功。

我不知道自己想的是否恰当,我觉得,这里还涉及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中学政治课里学过的:事物彼此联系,不能割裂地看问题。

第三,尊重他人的需求,积极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红房子》里的“扰邻”行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本能使然”,一种是“爱好使然”。袋鼠DuangDuang跺地、大熊冬眠、耗子胆小是本能使然;喵小姐唱歌、小猪烧饭是爱好使然。

在我们这些无聊的成年人的生活里,遇到“本能使然”的,我们喜欢要求被打扰的一方“忍忍吧”,而遇到“爱好使然”的,我们又喜欢让打扰人的一方“憋一憋”吧,美其名曰“大家相互体谅”。

这也算尊重他人的需求,但却是“消极地解决问题”,按照这消极的路子走,“红房子”的故事根本不可能发生:“大熊要冬眠,喵小姐爱唱歌,挥舞道德大棒让喵小姐闭嘴就好。袋鼠走路DuangDuang,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住楼下的就多担待不就行了。”

结果可想而知,红房子里的六户居民,没有一家能住得舒服(憋说猫头鹰不会受到干扰,我就不相信住得不痛快的五家人能饶了它)。

现实的世界比绘本里的复杂得多,我们的确少不了要忍要憋,但如果一早就放弃为“兼顾每个人的需要”而努力,就不可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相比前面提到的“充分沟通”,我觉得这第三点才是“红房子”最核心的地方,它是一切努力的起点,没有它,什么都无从谈起。

实际上,在“兼顾每个人的需要”上,“红房子”的居民们高度一致,否则,它们又怎么可能一趟趟地搬家呢?它们没有埋怨提出搬家要求的人,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没有去谴责大熊:“就你们家事儿多,原来大家这么住,不也都住得好好的吗?”

想想一开始就住在顶层的袋鼠,没有谁打扰到它,它也很配合地搬了家。

红房子里的每户居民,都过上了美滋滋的舒服日子。这是它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者也好,家长也好,不厌其烦地把“理想的世界”植入到小小的心灵中,大家不是不知道现实世界什么样,而是深谙:美好的愿望未必会结出美好的果子,却几乎是一切好结果的起点。

《红房子》读后感(三):《红房子》丨一个晚上频繁搬家,你愿意吗?

你可能不愿意,但是孩子们愿意!

室外寒风瑟瑟,但是在这幢红房子里,却上演了一段温暖的故事。

《红房子》这本书首版于1973年,2015年修复再版,之所以于42年后重新再版,源自其多年来一直处于畅销童书之列。今天要介绍的中文版本则是于2018年8月份第1次印刷的。与老版相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新版本由于印刷质量的提升,使得图画的颜色更加艳丽饱满,也将本书的图画作者斯坦·麦克的绘画风格展现的更加彻底。

斯坦·麦克曾以他著名的纽约连环漫画“斯坦·麦克的真实生活乐趣”开创了漫画纪录风格,并将这种漫画记录的风格巧妙地融入进了《红房子》这本图画书中,可以说,这是一部用漫画记录风格打造的温暖幽默的室内情景剧。

《红房子》这本书的文字作者是美国视觉文化的塑造者薛·博兰,她是一位有着30年从业经验的平面设计师,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设计公司—五角星设计公司(Pentagram)的领导人,她的众多经典设计作品就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花旗银行信用卡上的新LOGO以及蒂夫尼(Tiffany)盒子上的字体。

虽然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众多经典作品,但是薛·博兰却为《红房子》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源自她的亲身经历,在她刚到纽约的一年半里,由于各种原因,她总共搬了六次家,薛·博兰把自己平均3个月搬一次家的心酸经历改编成一个幽默而又温暖的故事,并把时间浓缩到一个晚上。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红房子》的故事情节。

在这幢红房子里,住着房东猫头鹰先生和其它五家房客。为什么叫红房子呢,我们把书的首尾页平铺开,你就会发现原来这是红砖砌成的房子。

住在红房子一楼的是猫咪小姐和大熊一家,住在二楼的是老鼠一家和粉红猪一家,房东猫头鹰先生住在三楼,他的邻居是袋鼠一家。

下面,我们就根据故事的情景发展来解读一下本书的亮点。

这六户人家,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爱好也不相同。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不同的小动物形象来扮演对应的角色,这与孩子在其它图画书中看到的动物特点非常一致,孩子容易代入角色,会比较自然地理解每户人家的行为,产生同理心。

故事正是由大熊一家要开始冬眠开始说起,由于要睡上长长的一觉,所以需要安静的环境,故事由此展开,换房带来了新的问题,为了解决新的问题又开始换房,4轮换房大戏就此上演。

我们分别看看4轮换房的原因:

第1轮换房的原因:猫咪小姐唱歌影响了大熊一家睡觉。

第2轮换房的原因:袋鼠一家跳舞影响大熊一家睡觉,粉红猪一家做饭的油烟影响猫咪小姐。

第3轮换房的原因:老鼠一家和猫咪小姐住对门,袋鼠一家跳舞影响大熊一家睡觉。

第4轮换房的原因:袋鼠一家跳舞影响猫头鹰先生休息。

这四次换房作者都采取了同样的排版、步骤和语言,重复的结构会增加故事的戏剧效果,符合孩子的阅读特点。

如果快速地翻页,尤其是当我们把换房的画面和换房以后各家生活的画面提取出来,你就会发现,由于房子的三层格子结构,像漫画,也想电影里的远景镜头。

然后在这种远景中插入人物的特写,去表现冲突并制造喜剧效果,这种视角的切换使得孩子读起来觉得冲击力十足,再加上故事的情节设置会让孩子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看故事到底是如何发展的。

最后,猫头鹰先生总结了大家的全部诉求:“大熊一家想睡觉,猫咪小姐想唱歌,老鼠一家不想被吃掉,粉红猪一家想吃饭,袋鼠一家想跳舞,我只希望房子里安安静静,一切都好。”

最后为了同时满足房客的诉求,猫头鹰先生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

在这4轮换房过程中,大熊一家、老鼠一家、粉红猪一家和猫头鹰先生都搬了3次家,袋鼠一家和猫咪小姐各搬了2次家,时间间隔很短,都发生在同一个晚上。

但是你会发现,这4轮换房是一个非常连续的过程,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行动一气呵成。作者省略了一些沟通过程和心理活动,房客们在被要求换房的时候也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犹豫,最后大家围在一起看猫头鹰先生画房间分配图就是最好的证明。

正是这种有选择性的省略才能让孩子们亲身体会一下换位思考,让他们站在书中房客的角度去理解各家的行为,这种方式比直接给孩子讲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们常说,图画书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大概就是指的这种对孩子的心灵成长产生的潜移默化地浸润作用吧。

如果你的孩子和我四岁的女儿一样,在读过多遍《红房子》这本书之后,津津乐道,意犹未尽,我们不如自己搭一座“红房子”,亲自上演一场换房大戏。可以用木质的积木,也可以用乐高搭建,再找到合适的动物玩偶来代表房客,或者像我一样打印图片,我们甚至可以给红房子加盖几层,住进更多的房客,上演升级版换房大戏,相信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乐趣。

当然,《红房子》这本经典之作,不仅能够进行拓展游戏,也可以作为睡前亲子读本。夜幕降临,大熊先生回家的时候,红房子的各家窗口都流淌出温暖的灯光。

在经历了一番换房之后,三楼和二楼安静下来,只剩下一楼还有灯光,灯光的颜色流淌到地上。

孩子可以想象最后所有的灯光都熄灭了,夜晚变得静悄悄的,心情也趋于平静,是时候该睡觉了,晚安,孩子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