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法案》观后感精选

《儿童法案》观后感精选

《儿童法案》是一部由理查德·艾尔执导,艾玛·汤普森 / 斯坦利·图齐 / 菲恩·怀特海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法案》观后感(一):My lady,My sun

能在人生里有一个leader是多么令人梦想的事,有人理解自己的想法,带领自己走向价值实现的路径,读她给自己列的书单,思考、体验、探索人生之价值是人生中最美好幸福的一件事,即使穿过大雨穿过山,我也想拥有这样的。

有一个像太阳般的人眼前,又怎么能阻止自己不去追寻,甚至不渴求?我完全理解亚当,这或许是作为一个人在人生中的最高追求,想学习那个太阳般的人,学习她的知识,她的理念,读她读过的书,与她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将心中的满腔热血付出,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何其幸运的人才会遇到,多少人都是孤独一人。

有一个人引领比自己去摸索揣摩要容易的多,而对于亚当这样的孩子更是如此,他的身边无知又胆小的亲人,极端的宗教组织都无法给他这些,他像是被蒙住眼睛的鸟。他第一次看到了光,从此以后再也忍受不了黑暗,他想要追寻太阳是多么热切,看到whitehead的表演我忍不住落泪,他无助又勇敢的心深深的感动着我,亚当的故事可能不是真的,但是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有多少个亚当期望着有一个“法官大人”像太阳一样给自己指条明路呢,我的法官大人,my lady,my life,my sun,我的路只能靠我自己去揣摩了,前方也不一样是光明的,但或许也没那么黑暗,我会像您一样成为一样太阳,my lady。

《儿童法案》观后感(二):Have you been wild and free?

二刷。

依然看得很不过瘾,结束得让我素手无策。可能我在期待一个答案,因为我也有成堆未解的问题,自从从小被灌输的信仰崩了之后。

输血重生后,小孩先后给my lady打了两通电话,又跟她见了三次面。

两通电话留言,状态不差,有重生后的希望,但隐约能感到不对劲的地方。他既视她为他的高高在上的savior,又做梦和她一起环游世界,比邻而居。

第一次见面时,他开始表现出对自身的排斥和羞耻感,以及对信仰的冲突,渴望这个savior能和他交流解惑。

第二次,非常明显的,he lost his faith and is in a mess. 尤其不解能为他重获生命喜极而涕的父母为什么一开始又选择不让医院拯救他,选择眼睁睁看他死去?Isn’t that a fraud? 他迷失了,需要她指引,给他列书单,告诉他他需要知道的事情。她正式成了他心目中的“神”,一个曾经在床头很好地倾听过他的“神”,一个他近距离凝视其思考过的“神”,一个触手可及的“神”。可惜, 既然这个“神”能让你亲得到,也反证了她无法解决你的信仰难题。

第三次,“神”再度来到他的床头。不同的是,他已不再找寻“神”。死亡成就自由。

《儿童法案》观后感(三):电影动人的,永远不止是爱情

可能几年前看《儿童法案》太emo了

以至于看完后虽然很喜欢,但也从来不想过多讨论和提起

今天鼓起勇气再看一遍,突然感觉电影里的情绪表达非常像《色戒》(Fiona和易先生)或许跟李安的性格很british有关,但这两部电影的人物立场是不一样的,没有可比性,唯一相似处就是主角内心的矛盾纠结和他们被救赎后却依然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悲剧。

想为这部电影写点什么,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Fiona无疑是整个故事的主角,可以说整个故事都是基于她的内心感情应运而生(有些评论指出她并非绝对主角,这就不予讨论了,我只想说一下关于Fiona这个角色塑造的观点)。Fiona身上体现出的矛盾,是经过细致处理的神性和人性的结合物。这个角色是非常具有唯一性的,她的职业赋予她神性,她的性别又自带人性,缺一不可,假设把其中一点换做其他,这个角色和这个故事都无法成立。而这个故事最动人的地方,莫过于二者之间奇妙又脆弱的平衡。

电影里Adam质问Fiona,明明知道一定会判决医院给他输血,Fiona为什么还要来医院“亲自”见他一面。在书中没有这样的质疑,因为Fiona一开始就似乎为了逃避破碎的婚姻,而急不可耐地想去见Adam“换换心情”。在这一点上我就更喜欢电影里的改编,Fiona虽然对于私人生活非常沮丧甚至有些暴躁,但在进行耶和华证人这个案子的时候,还是相当耐心地听完了双方(在电影中)长达十分钟的来回辩论,这个案子对于Fi来说跟前面几个“前夫驱逐”案子不一样,因为这个案子跟“双胞胎”案件一样,实实在在地涉及到了一个人的生命。

这点细节就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Fiona的“神性”,她在面对生死的时候,尤为投入和慎重,就像在双胞胎案中,她的全情投入甚至让她的婚姻都岌岌可危,难道她真的一点意识都没有吗?不见得,她对丈夫实际上是有感情的,但在面对个人感情和他人生死之间,她选择了后者,这就是Fiona的神性,也是她作为大法官的责任和使命。

Adam的质疑,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但基于上述讨论,我认为这个答案,并不是单纯的“感情用事”,也不是Adam想得到的那个答案。即便在知道判决结果的情况下,Fiona选择去见当事人,实际上是一方面对当事人的尊重(因为律师一再强调Adam是即将成年的未成年人),另一方面,她也在找一个答案。

这个答案,纵观整部电影下来,其实对应的就是她丈夫质问她的“或许,是你根本不想再碰我?”

这句话看似很简单,但这并不是一个丈夫对冷漠的妻子单纯的抱怨,这句话实际上是敲开了Fiona对于自身的疑问:我真的对他没有感情了吗?抑或是,我还有(作为人的)感情吗?

有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彻底解读出Adam的质疑:Fiona到底为什么要亲自去见他?因为她在寻找自己残存的“人性”(即她对别人的感情、sympathy、同理心,这里不用一个词一概而论)。

电影里后来所有对Fiona的塑造,都围绕着这个质疑,整部戏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看到Fiona的在神性和人性中来回摇摆,实际上她在面对Adam的感情时,是充满着疑惑和抗拒的,正如她跟唱歌律师倾诉时那般,她说自己“感到害怕”,这一切都是发自她神性一面的抵触。

众所周知,神是不存在感情的,一切的爱恨,都是有悖神性的,Fiona常年充当着大法官的角色,她不能允许自己在面对他人时保留个人情感,这也是为什么她渐渐疏远丈夫的原因,她从不跟丈夫分享自己的工作,她不能有其他感情来影响自己的判断。

但是Adam的出现,把她拉回了人间。

美好的少年,美好的梦,还有诗和音乐,这一切都是Fiona所热爱的,只有这一切现实的美好加在一起,真切地出现在Fiona面前的时候,她才能终于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这也就注定了Adam对于Fiona来说,并不是偶然的怦然心动。

Fiona在电影中两次突如其来的歌唱,都是她情感动容的体现,这也不同于原著(第一次唱歌是Fiona主动的,第二次是本来就安排好的),这里也是我更偏爱电影的原因,正是突然的举动(甚至在Fiona自己意料之外),才能让情绪更有力地表达出来(就问有多少人哭在第二次sally garden吧)

这样无所预兆的catharsis(情感宣泄)所带来的后果,对于观众,和Fiona自己,都无疑是巨大的。第一次Fiona没有意识到,但她周围的人意识到了,第二次她周围的人没有意识到,但她自己意识到了。

终于,Fiona在神性和人性的内心拉扯中,找到了残存的自己。

她不顾一切冒着大雨赶到医院的步伐,仿佛朝圣一般,还维持着基本的体统和尊严,这一路走的是对自我的救赎。

但当她看见Adam苍白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无力回天后,她淋着雨落魄地走回了家。这时候全然不顾形象和体面,像是特意偿还了Adam淋着雨来见她的行为,也像是对自己的深深谴责。

人和人的关系,绝不仅限在家人、情人、友人。

Fiona的这一切,早就不是单单的“老少恋”或“一个中年女人的精神出轨”这么简单,当丈夫问她是否爱上了Adam时,Fiona的失声痛哭,哭的不止是Adam和自己的愧疚,还有与她在精神上早已渐行渐远的丈夫。

她知道,这一切都回不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