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绝命后卫师》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绝命后卫师》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绝命后卫师》是一部由董亚春执导,张桐 / 郭广平 / 夏志远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一):该剧7分有点低

我感觉这部片子应该8.9分以上!这部片子太感人了!我感觉这部片子应该8.9分以上!这部片子太感人了!我感觉这部片子应该8.9分以上!这部片子太感人了!我感觉这部片子应该8.9分以上!这部片子太感人了!我感觉这部片子应该8.9分以上!这部片子太感人了!我感觉这部片子应该8.9分以上!这部片子太感人了!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二):红心向党

本人很少看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这剧是午饭时间跟着我爸一起看的,看了后觉得拍得不错,红军34师从队伍的整编,开拔,路上经历的大小战役,到最后为了抗战胜利的牺牲精神感人至深,剧中还反复穿插了战士和家人爱人之间细腻的个人情感表达,都很打动人,很多次都泪涌上眼眶,碍于老爸在场,忍着呗!7分的分数我觉得低了,在我心里至少8分以上吧!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三):对陈树湘表姐傅冰娴一角的真实性存疑

题材是好题材,教育意义深刻。但是剧组没拍好,台词过于啰嗦,故事情节落入了俗套,犯了一些大多数这个题材的剧都要犯的通病,尤其是给陈树湘烈士安排了一个有悖于历史常识的家庭背景,显得太假。现实中的情况是KMT当时采取的是连坐法,所以陈师长、他姐必须给KMT保证和他划清界限了才能活下去,不然就会以“通共”罪被毒打、被游街示众甚至进监狱的危险。所以他表姐其实不可能亲自跑到前线去劝说他姐夫,因为那样反而会坐实她的“通共”罪名而被送进KMT那些军统、中统的刑讯室。所以我实际上怀疑演表姐的那个演员是带资进组的关系户。KMT当时是如何迫害员的亲人的,别的文艺作品,例如《白鹿原》里倒是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一下。当时谁家要是出了个员,这家人还能否像往常一样吃香的喝辣的,这个只有比较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才知道。至于这个剧里反映的什么表姐亲自坐车到前线去劝说作为对手的军长表姐夫,我只想说导演编剧放的P。你要表现那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情况,你可以采取别的手法嘛,你安排一个一身旗袍、穿金戴银、妆容精致、细皮嫩肉、养尊处优的姨太太傅冰娴来反映这个问题,其实是弄巧成拙了,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违背了历史常识。所以我觉得“傅冰娴”这个角色堪称是凭一己之力毁了整部剧,每次看到她的出场我都想快进,演傅冰娴的演员绝对是带资进组的。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红色题材的电视剧就喜欢把我党主角男一号的家庭背景描述成富裕家庭,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把男一号孙红雷的原生家庭描述成湖南一个城市的名门望族,后来搬到大上海也有房有车的富裕人家,其父是退居二线的KMT元老级大佬。现在都成了富家大少爷出来革命了,这也是现在的红色题材革命剧的通病。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四):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远征有多难,红军意志有多强,其实今天的人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家里老人一直在看长征啊、井冈山啊八路军那些,我也跟着看了两眼,要不然绝命后卫师这种名字的片子,凭我自己是不会点开的。但实际上这部剧,制作得不错,很质朴,也很亲切。我正好看到的两段都值得拿出来讲讲,一段是红军和百姓,一段是红军和国军。

陈树湘的队伍遇到白区百姓,为了维持秩序,不让哄抢的百姓打出人命来,一个团长向天鸣枪示警。陈树湘的反应是,连问数声:你向百姓开枪啦?冲着天也不行。于是他连夜带着这个团长,只身去向百姓道歉。这个举动的意义,在剧情中破除了白狗子先前对朱毛红军的污名宣传,在队伍离开小镇时,长老带着几名后生,请红军接纳他们参军,同时把珍藏的大米和盐都凑出来给了红军。这是百姓的选择,而红军的选择是立马摸银元,绝不白拿;同时全体敬礼,向小镇百姓致敬,你说白区的百姓哪见过这样的部队啊,但就这么一回合,我相信白区就有了变苏区的种子。在最美的青春中,也有类似的片段,百姓要砍树做棺材,冯程誓死保卫那棵树,因为那是建林场的根据。为了吓退百姓,冯程急智之下拿了枪,即便是空枪,政委也严词警告,任何情况下,决不能拿枪对着百姓。这就是我党的作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直到今天,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仍然是我党致胜的不二法宝。

第二段是红军和国军都要赶到一个地点,双方距离差不多。红军是一双铁脚板,80多公里昼夜不休地跑下来,一路上同志们互相帮扶,领导身先士卒,加油鼓劲;国军那边则是长官安坐小轿车,炮兵和步兵之间七拱八翘。两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差别很大,还有一个细节,每次打扫战场的时候,红军这边不仅掩埋自己的战友,也会掩埋国军的,有人不理解,愤怒于为什么要掩埋白狗子。这就是仁义之师的仁义所在,也是胜利之师为何常胜的密码。

最后成功掩护红军主力的红三十四师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绞肠而亡,那年他才29岁。扮演陈树湘的是张桐,觉醒年代李大钊的扮演者,比起周期短,变现快的小鲜肉,我还是更喜欢这样的演员。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五):生活的理想是理想的生活

这是我第一次主动的去看一部红军的电视剧,也是第一次接触到34师的历史。

在看的过程,我查了34师的资料,电视剧的进程基本和历史差不多,不管是陈树湘这样的男一号,还是赖老石头这样看起来只是外号的名字,都是刻在三十四军烈士纪念碑上(网上看纪念碑的图片好像童九子的名字也有),打阻击的地方,最后韩伟团长跳崖被营救也符合史实,可见编剧还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我特意去知网查34师的资料也几乎查不到什么资料,相关资料也基本是以湘江战役为主)

这部剧有2点不足,一是男一号我觉得演员选的还不够合适,特别是前面20集,一直看着别扭,后面看着习惯了,另外这个人物塑造的有话不直说,只会绕弯讲,我不太喜欢,相反我觉得苏达清的性格我很喜欢,但苏达清其实年纪不大,没必要化妆的时候再给他贴上2根胡子。另外的不足是回忆太多了,挤掉回忆的情节,这部剧30集绝对够了。

因为看视频的时候有弹幕,很早就知道了这部剧的结局,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闽西子弟义无反顾的干着后卫的活,真是替他们难过,1934年,离开闽西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这个责任那些干部们要背锅,一是扩红时候要严格遵守纪律,就不要找家中只有独子的,二是D中央边走边看的政策注定会遭遇失败,各级干部应该联名建言,商量好路线,三是中央纵队在搬家,日行蜗牛,并且在一个地方还休息4天,完全没时间观念,底下部队不知道是搬家,轻装上阵,带的东西不够或者没有及时和家人告别,家人也不知道这次出去的目的,根本不知道要等亲人多久才可以回来,有些只是结婚了一天就永远的告别了丈夫,四是花名册只有一本,没有多复印一本送到军部,导致那些闽西烈士都成为了无名英雄,他们是夫妻、兄弟、父子!

不过红五军团过了湘江后还是很悲催,会宁会师后,红五军团去了甘肃,成为西路军,基本也是全军覆没。

看完电视剧想起一个ZY领导曾经说过,看到革命老区还那么穷,我很难过。是啊,现在的龙岩、三明这些革命老区和其他东部城市比起来还是非常落后的,但如今东部城市的幸福生活却是靠90年前的闽西子弟浴血奋战得来,要不是闽西子弟圆满完成了后卫师的任务,中央没有过湘江,中国革命的火种就扑灭了,也就没有新中国,换句话说,闽西子弟也是新中国缔造者的重要力量,国家应该加大对闽西的支持,特别是红军烈属的优待,应该要重视并且花大力气去摸底当年参加红军的家属。我读书的时候教科书里好像只有各种会议,但根本没提到湘江战役,除了绝命后卫师,其他电视剧电影很少特别提到这支闽西部队,我觉得当地政府抓住这部电视剧的口碑,好好宣传下家乡,让闽西像井冈山一样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