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妈妈走的那一年读后感精选

妈妈走的那一年读后感精选

《妈妈走的那一年》是一本由[美]威廉·麦克斯韦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走的那一年》读后感(一):母亲的空间

“他觉得房间里所有的线和面都在向母亲弯曲”

文字风格温和细腻,精妙的捕捉了儿童的家庭视角,欲言又止的对母亲的倾诉,事事不遂的苦闷。想起来看“我的米海尔”也是这种纤细的痛苦。可能家庭题材的文学大多如此,家庭成员的眼神,沉默,一些裹胁在时代里微妙的变化在一个房屋的空间中掀起惊涛骇浪。而母亲她决定了生活的形态,她调和了吸纳了所有的河流。

一条短评我很喜欢“母亲的爱流淌在生活中我们从未在意,当她走的那一年,我们失去了生活的所有支点”

而这里是母亲的空间,在一个儿童眼中,她身边所有的场景才是鲜活柔和的。不仅仅是儿童,就算是已经有了大量社会生活的我这样的青年人,即便无法聚焦到一朵花的颜色,一道玻璃上的水痕,对于我母亲的身边也有着奇异的色彩。很幸运我能发现并坦然承认母亲的空间和我对母亲的感情,在我还能珍惜她的时候。

《妈妈走的那一年》读后感(二):生命的掠过

一段家庭往事,平和清澈,尽管是悲伤的回忆。两个儿子和父亲轮番作为叙述主线,呈现母亲从家庭核心到缺席的那个过程。家人之间的亲密与隔阂在各人的叙述中缓缓呈现,母亲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想去亲近的那个人,剩余的画面小儿子看到的是欺负自己的哥哥,哥哥看到的是不被理解的善意和孤独,父亲则深陷于失去妻子的茫然和悲伤,站在放弃一起的边缘。读这本书的感觉很像在看一部安静的电影,镜头缓慢移动,从小儿子打碎士兵玩具的慌乱、大儿子跛足行走的样子、小孩儿偷听对话的神情、然后视线延展到窗外的黑暗,蒙太奇至飞驰而去的火车,在葬礼上默然或喋喋不休的面孔。所有人都仍在经历悲伤,但又被时间推着缓慢前进。作者讲这个故事的笔触真的很出色,心理细节捕捉得恰到好处并没有过度渲染,主线陈述者转换丰满了整个故事事实和情绪,结合起来是上帝视角,分开看来每个人都脆弱而令人同情。有爱有孤独,和失去的无奈。生命中遇到的人们如燕般翩然而至,继而离去,留下一片空白。

《妈妈走的那一年》读后感(三):人小耳朵长

丧礼,根据每个地方习俗的不同,分为喜丧和哭丧。

韩剧《请回答1988》里,女主德善的奶奶去世了,她和姐姐在长途车上哭了一路,到达老家的时候,却看到父母高兴的陪着宾客喝烧酒谈天说地。她略有失落的疑惑,难道父母都不爱他们的父母吗?直至宾客退席散场时,父亲终于泪崩大哭,假装醉酒胡言乱语。这时候,她才理解了:“大人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

威廉·麦克斯韦尔的小说《妈妈走的那一年》,同样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了长辈逝世时内心微妙的起伏,以及他们眼中其他人的悲伤。有时候,这种没有过度夸张的悲痛,反而更有力量,落在读者的心坎里,想象每一个人无可避免的那一道难关。

当我读到“人小耳朵长”一话时,我忽然明白,嗯,小时候的认知听来的比看到的多多了。我们记忆中的象牙塔,多半是依靠旁听和自我想象建筑的。听大人们讨论打扮,然后偷偷的躲进妈妈的房间里玩口红,穿高跟鞋。还有家里没人的时候,一定会想尽办法去碰平时拿不到的东西,翻遍每个角落的柜子和小抽屉。通过偷听父母的交谈,捕捉他们是否爱我的讯号。也许,还有一些更阴暗的东西,比如我曾在看动画片时听到邻居的阿姨们讨论如何检查老公是否有出轨的迹象......很多很多,大人们以为小孩听不到的东西,很可能就这样悄悄的吹进我们的耳朵里,变得根深蒂固,影响整个人生。

所以,不难理解,罗伯特听到的那句话“不要让她进男孩房间,这事至关重要......”是如何在日后滋生出无尽的内疚自责。包括他在生病时做了那个关于母亲的噩梦。

我们家是非独身子女家庭,就像小邦尼一样,我的童年几乎都在怀疑父母不爱自己。敏感,寡言。同时,我有个妹妹,又相对的脆弱,常常需要保护 。所以我也像罗伯特那样,经常嫌弃她,不肯带她玩。和弟弟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两的关系是建立在武力之上的。童年,是安全感极其缺乏的阶段,更加不可能理解什么是爱与不爱。孩童的感召力是简单而直接的,爱=糖果、鸡腿、亲吻、不严厉的管束、有求必应......

伊丽莎白去世后,詹姆斯安静而不失态,他表现悲伤的方式是周而复始的转圈子来回踱步。小邦尼的哭泣,罗伯特的自责。他们都在想念同一个人,每天每天都想念,妈妈。

《妈妈走的那一年》读后感(四):简单故事打造内心柔软

文/文小妖

《妈妈走的那一年》是美国作家威廉·麦克斯韦尔继《再见,明天见》的又一力作。凭借多年在《纽约客》任职的经验,麦克斯韦尔的小说不仅独具匠心,在写作手法上也独具特色。

在《妈妈走的那一年》这本书里,麦克斯韦尔将视角重点回归到八岁的邦尼和十三岁的罗伯特两个孩童身上,从孩子的视线和内心还原了莫里森一家的生活。小说视点的每一次聚焦,都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邦尼软弱和依赖母亲的世界、罗伯特调皮个性和懂事的世界、父亲的詹姆斯孤独和无能为力的世界。这种呈现貌似将一切袒露出现,实则是有所隐瞒,它将许多记忆的暗线藏于其中,直至小说最后才将所有的谜底揭开。

一个个小世界的叠加,最后拼贴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麦克斯韦尔将小说的时间设定浓缩为一年,这一年,对于莫里森一家来说可谓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到流感病毒蔓延,德国投降并签订停战协议,小到邦尼和罗伯特的母亲再次怀孕……麦克斯韦尔将情节的起伏处理得不疾不徐,犹如流水一般一气呵成,整部小说充满了柔柔的温情,也夹杂着一丝丝的感伤,直到最后的结局,所有的柔情凝聚成一股强烈的爆发力,一举击中读者内心,让人悲伤不已。在这冰冷的故事句点下,潜藏着作家深厚的哀怜与深情。

小说最打动我的,便是麦克斯韦尔借用两个孩子的视角还原了母亲的形象,迸发出浓烈的母与子的情感。孩童眼里的母亲带着稚嫩和依恋,邦尼对母亲是依恋的,他的感情更为直接热烈,而哥哥罗伯特却与之相反,他表面对母亲敷衍和一股子的疏离,讨厌母亲的亲吻拥抱和唠叨,可从内心深处,他也同弟弟邦尼一样深爱着母亲。兄弟俩对母亲的感情一热一冷,也成为了这部小说里有趣的一大看点。特别是麦克斯韦尔对罗伯特的描写,把一个叛逆期的少年表面与内心的矛盾点体现得张弛有度,正是这矛盾点更加强了母子之间的爱。

显然,《妈妈走的那一年》与《再见,明天见》之间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相同点,麦克斯韦尔无意写出结构复杂,人物众多的宏伟篇章,他更在意的是在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内心中寻找一种真挚的情感。这情感无外乎友情、亲情,却也是最打动人心的柔软所在。

麦克斯韦尔曾说到,“关于我母亲的死,我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永远。”带着一丝狡黠,几丝感伤,他把对母亲想说的全都融入在这本《妈妈走的那一年》,里面的邦尼,亦或是罗伯特都带着作者的几分影子和最深的深情……

所有文字皆為原創,若轉載或另作他用,請豆邮告知!

《妈妈走的那一年》读后感(五):“生活是流动的” ——读《妈妈走的那一年》

《妈妈走的那一年》延续了《再见,明天见》的叙述风格,不疾不徐,文字中透着淡淡的忧伤。

《妈妈走的那一年》主要以八岁男孩邦尼和他十三岁的哥哥罗伯特以及父亲詹姆斯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在妈妈去世前后他们的家庭生活场景,并且深刻描写了他们如何面对和承受妈妈的离世。而《再见,明天见》主要涉及到妈妈的离世对邦尼产生的巨大影响。

就像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一样,《妈妈走的那一年》也存在叙述视角的转换,它分别以邦尼、罗伯特和父亲詹姆斯这三个视角来陈述的;二者的不同之处则是,《枯枝败叶》是以不同人的视角来反复描述正在发生的同一件事,而《妈妈走的那一年》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变换人物视角来接替陈述的,如:书中开始——“谁的小天使”章节是以邦尼的视角来展开的,邦尼生病后,接着转以罗伯特的视角来继续叙述,最后在妈妈去世后则以父亲詹姆斯的所看所思为主线来展现的。

人物视角的转换能够更全面地展示人物性格特征。麦克斯韦尔的《再见,明天见》里的“我”应该就是邦尼,他安静,敏感,爱幻想,具有艺术家气质,在罗伯特和父亲眼里则是“太懦弱”;罗伯特,在邦尼看来,是一个爱捉弄人又刻薄的人,有着隔阂不容易亲近,但“罗伯特”章节里角度转换,却让我们看到一位活泼好动、乐观大胆的少年形象,他处处小心地对待胆小的弟弟,后悔没有守护好母亲。父亲詹姆斯在邦尼和罗伯特看来,他古板,不容易沟通,与他无法像和母亲那样无拘无束地相处,邦尼抱怨父亲在母亲离世后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帮助,而“一个罗盘点”章节里,我们却看到一位父亲的无助,他不懂得如何和孩子相处,不了解他们,没有妻子的协助,甚至连孩子打架他都很难掌控。

死亡是一件既自然又沉重的事,同时,死亡似乎仅仅是活着的人需要面对的事,就像汉字“死”的甲骨文构形(甲骨文中“死”表示的是一个活人跪坐在尸骨旁)所揭示的那样。而本文中妈妈的死对家人又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受影响最大的是邦尼,他和妈妈最亲昵,毕竟他才只有八岁。在“谁的小天使”章节里,生动描写了他是多么依恋妈妈,只有妈妈才能给他安全感。妈妈的死对邦尼的影响本书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他的阿姨艾琳的话来间接反映的,他用看妈妈的眼神看阿姨,一度让阿姨非常心痛。

对于妈妈的死,罗伯特和詹姆斯都感到了懊悔。罗伯特后悔没有好好守护她,没能阻止她进生病的邦尼的房间,而詹姆斯深深悔恨的是没有带她乘坐人少些的列车。

《再见,明天见》里对于邦尼的丧母之痛有深刻细致的描写,邦尼始终无法走出这一阴影,所以他不能理解父亲是如何只用了一年多光景就和悲伤达成和解,忘记了母亲,并且另觅新欢。但本书“一个罗盘点”章节里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父亲的丧偶之痛。妻子的死让他一下懵了,不知道如何面对两个儿子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继而是深深的懊悔,后悔没有选择更好的方案来避免妻子被传染;惶恐不安,同时对妻子抛下他感到生气,要把妻子的痕迹都清除掉,夜里像游魂一样在街上游荡;最后他领悟到自己和别人毫无区别,都要面对死亡,而“生活是流动的”,生活的演变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