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精神分析》读后感摘抄

《儿童精神分析》读后感摘抄

《儿童精神分析》是一本由[英]梅兰妮•克莱茵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精神分析》读后感(一):读梅来妮•克莱因《儿童精神分析》

看梅兰妮•克莱因的《儿童精神分析》,需要很大的精神勇气。第一是因为这本书的专业性太强,第二是因为书中所描摹的儿童精神问题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出于对儿童精神分析的探秘心理,最终把书看完。

这本书的可取之处在于,梅来妮•克莱因对于儿童精神症状的深入分析观点新颖,另辟蹊径。她的学说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把它应用于对儿童的精神分析,但是她又与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同。避开个人好恶和主观的倾向性不提,仅就此书来讲,她的可取之处也非常明显。

它是把弗洛伊德的理论进一步延伸,沿着弗洛伊德的思想脉络,进一步在儿童甚至幼儿(小到从两岁八个月)方向进行探索。对儿童甚至幼儿期的罪疚感、强迫症等精神问题,归因于性压抑、俄狄浦斯冲突......这本书写的并不讨巧,所有的症状、治疗都是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介绍的,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治疗过程,是梅来妮•克莱因长期研究的心血,对专业人士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对于治疗的方法,梅来妮•克莱因主要采用的是游戏,中间运用了释义等技术。由于本人对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接触的更早,更加认同,特别是认同孩童在六、七岁之前要有充分且完全的精神分析工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直到他们能成长并经历过主要的形成经验之前,就某意义上言,他们都是不完整的人。没有一个稳定的自我和超我,他们未来的人格会因为过于注意那个他们尚无法被预期可以加以控制的本我的驱力,而处于危险之中。所以,读到梅来妮的技术的时候,总是心有余悸。

不过,依布莱尼而言,她的用她的方法最终都能成功结案,用她的话来说,在使用一些“释义”等技巧的时候,要用儿童听得懂的语言,这似乎又回到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所有的心理治疗方法,都要用语言来进行,适当的、可令人接受语言,对于最终的治疗效果,是举足轻重的。

原创于2015年12月23日 转载使用请联系。

《儿童精神分析》读后感(二):孩子也有心理问题

《儿童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学派克莱因支派的一部经典著作。这个支派是精神分析学派在英国发展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就是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本书就是她的一部重要著作,叙述精神分析在儿童这个群体中的应用。

首先,必须说克莱因学派对精神分析的继承非常到位,没怎么跑偏。精神分析理论自身从众多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各种继承流派往往有各种“返祖”现象,重新揉进许多古老的东西,比如星座、数字,甚至通灵术。克莱因从理论到实践相当原汁原味地继承了弗洛伊德一派,具体来说,理论上是很正统的俄底普斯情结,实践上很依赖梦的分析,依赖对潜意识的分析。这在心理学派众多的今天格外醒目。

儿童的潜意识表达与成人有很大不同之处。克莱因在实践中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书中详细论述了这一点。孩子的表层意识往往并不强大,所以很多潜意识会在清醒的时候表露出来。克莱因的绝招之一是准备一个游戏室,里面准备着精心挑选的玩具。这样在观察孩子游戏的过程,就可以窥知孩子的很多潜意识。在克莱因的书中,在我的印象中似乎这一手段比梦的分析更管用,这应该是克莱因在继承中发展的闪光点了。

克莱因对弗洛伊德继承的忠实之处是有关性的情结和丰富的联想。在书中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父母不检点,在孩子面前的性行为造成的。所以来自弗洛伊德的拿手本领在分析孩子游戏或者梦中的意象时非常有用,犀利如同热刀切黄油。当然孩子的纠结并非一味针对父母中的异性一方,这是克莱因观察到的有趣现象,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

读书时最令人心疼的是孩子的痛苦和脆弱。目睹父母性行为的孩子会通过游戏模仿,有时会将之理解为暴力行为。与具有自主意识的成人不同,这时孩子又非常害怕失去父母的庇护,所以两种相互矛盾的情绪会在孩子身上同时表达出来!这在临床实践中看起来很有趣,但是想到那还是个孩子,真是让人非常心疼!做父母的怎么就不能注意一点自己的行为呢?既然生了孩子,就应该让他健康成长啊。

有一点令我不太了解:在向孩子解释了意象所指之后,似乎孩子就这样好了,虽然这是比较传统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法,但是我还是觉得,只有父母更正了相应的行为,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之后才能被治好吧。也许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儿童精神分析的书,会省略一些细节吧。

《儿童精神分析》读后感(三):《儿童精神分析》:无数人眼中各有风景的秘密花园

当护士的朋友总是显得很累,尤其是照顾年幼的病患时。的确,那些微妙的感受,那些无可言说的痛苦衍生出的急躁情绪,都使儿童们可以瞬间变成“熊孩子”,结果,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会因为无法意会对方的苦恼而更加气恼。我个人在担任一些儿童的家庭教师的过程中,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收到书后,我第一感受是终于见到了非常专业的翻译本著述(看到“世界图书出版”字样的简介时就喜出望外~~觉得已经是一种质量保证了),迅速的翻看了序言和引言部分才发现,读过本书,还能够了解到些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方面的观点(我们比较熟悉她父亲学说中的词汇)--比如,根据她的看法,儿童无法发展出“移情精神官能症”(引言部分P12);另外,她认为成人分析技巧不能直接应用于儿童身上。这恰恰是作者观点有着极大差异之处,也是吸引我把这本书进一步读下去的原因--至少,在我的经历中,作者的观点更能为我和儿童的交流带来积极作用。

本书作为一本学术类的专著,无论言语间如何尽量贴近生活实际,译者如何依照“信达雅”原则苦心孤诣,涉及理论部分之处,如要顺畅的阅读,还是需要针对性的适时做些笔记,便于查阅,辅助理解。由于个人的经历,我较为注重对第一部分--《儿童分析技巧》的理解,尤其是前文中也提到过的儿童的“移情”。我和儿童展开学习交流时,会让儿童尽可能的述说,确认不会产生伤害后果的前提下允许他们使用肢体语言演绎,认可他们借助对周围事物的行为施加而要表达的情绪,通常,这就会引发出一个游戏,这本身看起来无可厚非,如果我和他们熟稔起来,我就会进一步明了他们的游戏行为所要表达的含义,希望能进一步引导他们。但是,朋友作为医学工作者,在希图弄清楚致使儿童会忽然性的感到焦虑暴躁的身体之外的原因时,貌似“的确忽略了书中提到的一点”,她说道:那就是“避免让我的协助被视为具有爱的特质”(P18),否则,一旦儿童这类渴求得不到维持,就会更加崩溃。这部分可能是仁者见仁,但是,想来应用到不同的方面势必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吧。

第二部分通过诸多实例叙述了早期焦虑情境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个人认为其中对许多儿童在“力比多”的作用下产生的一些行为及分析解释,很有启发意义。比如俄狄浦斯情结会对儿童的性发展产生影响,但是,针对儿童早期的无意识行为即认为那是“真正同性恋”的基础(P215),我个人不是很认同,随着社会文明容忍度的提升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想来也会对这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吧。

儿童在尚且无法很好地掌握通过语言详尽地表达自身感受时,成人的探究自然是必要的。但是,并非任何一本书、一种学说只要出现、传承的够久,就能字字句句都被人奉为圭臬,万世不移。作者自己也承认,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一概而论。强力推荐对儿童的精神分析方面有浓厚兴趣、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学说和知识构架掌握的较为丰富的朋友阅读本书,如果只是试图学到一些心理小技巧从而在朋友面前“露一手”的请绕行--否则读起来就全凭毅力了~~

虽然个人对书中内容理解的还不算深刻,仅能联系自身实际稍加勾画,内容也写得较为浅显,仍期待能不见笑于方家。在此要感谢大象图书馆小站给予我的这份难得的幸运,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赠书,还要感谢管理员“信实的精灵”的工作~~也欢迎小站里的其它中奖的朋友为本书写出更精彩的书评,供大家(尤其是我)进一步学习~~

《儿童精神分析》读后感(四):游戏背后——《儿童精神分析》

游戏背后——《儿童精神分析》

本书的作者梅兰妮•克莱因是著名的精神分析专家,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本书内容中所有的理论都基于弗洛伊德所传授的知识,所以在原理上我们更方便我们理解,了解潜意识是分析的关键,就像弗洛伊德通过解析梦的语言,克莱因通过解析儿童的游戏的语言了解。孩子有着丰富的自由联想,孩子通常通过游戏和玩耍,以象征的方式表达出她们的幻想、欲望及真实经验。克莱因的老师之一说过:“精神分析的将来,全仰赖游戏技巧。”在书中通过对游戏语言的解读,进行深入彻底的分析。

孩子早期的焦虑与罪疚感,源自他们的攻击倾向,而这个倾向与俄狄浦斯冲突有关。因为孩子的焦虑比成人更加敏锐,所以必须建立起分析情境。书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分析技巧。通过对“早期”“潜伏期”“青春期”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举出了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每一个孩子的想象都是自由的,通过这些案例要寻找出“原初场景”。第一次接触孩子的分析情境,你会发现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她们用游戏隐喻她们的焦虑。每一个游戏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种自慰幻想的释放,这一历程刺激孩子得以继续玩游戏。孩子也通过游戏表达“原初场景”时她的感觉。就像6岁的强迫症患者厄娜,她用过反复在一群仰慕他的婴儿面前排便,然而要求分析师加入成为婴儿弄脏自己,然后再遭到她的训斥,她重复着这个游戏,表达她在接受托儿所里接受训练时的感受一样。

书中的一些情境的分析,就像看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潘神的迷宫》或者《查理与巧克力工厂》,那些怪诞的情节,实则背后有着很深的隐喻,分析师要做的就是如同卷心菜一般,一层层的拨开,找到这个游戏这真含义,和深入孩子的潜意识。精神官能症的孩子无法承受现实,是因为他们无法承受挫折,他们通过否认现实来保护自己。就像潘神的迷宫中的小女孩,她不想面对现实中的世界,她无法接受父亲的早亡和母亲的改嫁,在她的想象中她是底下王国的公主,父亲一直在等他,那个世界的精灵会带领她到那个童话里的王国。她幻想中的东西,是她现实中拒绝接受的,她害怕着令他令他无措的现实世界,她在自己的游戏中似乎得到了救赎。

书的第二部分是早期焦虑情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一直都了解儿童时期对一生的重要,很多关于犯罪的分析都追溯到了他们的童年,在这一部分中,说道了“俄狄浦斯冲突的早期阶段与超我的形成”,“强迫式精神官能症与超我早期阶段的关系”,“早期焦虑情境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早期焦虑情境对女孩性发展的影响”“早期焦虑情境对男孩性发展的影响”五个方面,在这一章中,很多的问题值得家长在教育中与生活中思考,作者梅兰妮•克莱因在儿童分析中的深入与对儿童焦虑的的诠释,都让人受益匪浅。

孩子的游戏是他们反应他的自由的联想,就像我们的梦反应着我们的潜意识一般。梅兰妮•克莱因对儿童深入的诠释在这本书中,很期待本系列接下来的书籍。

《儿童精神分析》读后感(五):儿童游戏——童年的意味

被誉为“客体关系之母”的梅兰妮•克莱因对于儿童精神分析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基于她在儿童精神分析领域长期的大量的实践与总结,使得《儿童精神分析》这本书具有了极为珍贵的经验与理论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梅兰妮•克莱因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无论是她自己在工作领域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贯彻,还是她在书中明确提出的——这本书中的所有理论都基于弗洛伊德传授的知识,都不难使我们清晰定义她的理论根基。当然,在她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中,将俄狄浦斯期大大提前,即孩童6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

无论在“儿童(包括早期、潜伏期、青春期)分析技巧”还是在“早期焦虑情境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的章节中,梅兰妮•克莱因在一个个实证性的案例中,不断地印证不断地修正着弗洛伊德对于成人精神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我认为最重要的包括儿童精神分析所采取的特定技术,以及对儿童的发展阶段的修正,例如,孩子早期的焦虑与罪疚感,源自他们的攻击倾向,而这一倾向与俄狄浦斯冲突有关。

观察克莱因的分析技巧,不禁想起温尼科特对于小猪猪的连续分析,两人异曲同工之处在于,所有对儿童的精神分析都以性本能、性驱力为指向,对父母性行为的攻击欲望、对将要面世的弟妹的仇恨、对阉割的恐惧等等构成了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的主干。在分析中,他们要将这样的诠释清晰明白地告知孩子,由于要尽快获得儿童的接纳与认同,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地消除阻抗,所以这样的告知相对于成人分析来讲,要来得更快更直抵核心。书中,克莱因提供了众多详尽的实操的案例,使得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窥见她对于儿童精神分析的实际工作,仅仅就这一点而言,本书已经具有了极为珍贵的参考价值。

对于克莱因将性本能作为儿童精神分析的基点,我不置可否。在她的研究中,我认为自己更有收获的,或者说,对广大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具参考价值的,是对于儿童游戏的深入剖析。

游戏本身是我们认识儿童的通道与桥梁,所有对于儿童的精神分析都无一例外地经由游戏进入和展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儿童精神分析。同时,孩子们如何玩游戏,为何突然改变游戏,以及选择什么东西来表达游戏的内容,都深具意义。用克莱因的观点来说,游戏就是孩子们的梦和自由联想。

孩子在游戏中采用的古老以及象征形式的表征,“将心智世界用行动而不是用话语表现出来”,再矜持的孩子,也不会对玩具浑不在意。而游戏越开放越丰富越自由,也意味着孩子对现实的链接越好。经由孩子的游戏,我们认识了孩子,经由孩子的游戏,孩子回到了健康良好的现实。游戏的价值不仅限于低龄儿童,青春期以至于成人概莫能外。玩得好、学得好;玩得好,活得好。

对饮食及生活习惯上的问题、对特定人物的焦虑、有些孩子的过分活泼、有些孩子的拘谨刻板、有些孩子的不喜游戏、对礼物的态度、对节庆假日的态度、对戏剧电影的态度等等蕴含的意味以及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有关这些的论述,是克莱因《儿童精神分析》的华彩章节。不容错过。

儿童的游戏代表了童年之于一个人的真正意味。丧失了游戏的童年,如同丧失了动力的人生。这是克莱因对儿童、对童年的莫大贡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