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冷酷的钢铁的读后感大全

冷酷的钢铁的读后感大全

《冷酷的钢铁》是一本由[英]蒂姆·博凯 拜伦·奥希著作,48.00出版的2015-4-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冷酷的钢铁》读后感(一):撼动世界的商战

《冷酷的钢铁》,这是一本商战传奇。

英国曾经举办过一次短篇小说大赛,拔得头筹的女孩只写了一句话:

“我的上帝,女王怀孕了,谁干的?”

你细细品味,这短短一行字真是精彩,它能让你联想到宫廷、阴谋、色情、悬疑……所有这些都是顶级小说的必备要素。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冷酷的钢铁》,除了色情,具备了这其中所有的因素,但它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纪实文学。

这是一场发生在9年前的顶级商战,世界排名第一的钢铁公司向世界第二发起了来势汹汹的并购,而第二进行了拼死抵抗。

让我们先来看看对阵的双方。

甲方:

全球最大的钢铁大鳄米塔尔集团,30多年前它的创始人拉克希米·米塔尔还是印度偏远乡村里的一个屌丝青年。现在,他坐在钢铁世界的头把交椅上,通过疯狂并购扩张着他的钢铁王国。

乙方:

传统贵族安赛乐,我们来看看它手里的牌:

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先进的技术,号称卢森堡大公国的明珠。

它在欧洲大陆有着深厚的政府根基,卢森堡、法国、西班牙政府都是他隐形的后盾。

它与俄罗斯钢铁寡头莫尔达绍夫结盟抵抗米塔尔,让俄罗斯政府也站在身后。莫尔达绍夫决意要把安赛乐变成“献给普京的礼物”。

它扮演着“民族企业”的角色,在舆论上占据了优势。

它的董事会抵抗米塔尔的意志坚定,绝不妥协。

屌丝米塔尔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舞台上,开始他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逆袭。

结果呢?

5个月,332亿美元,米塔尔将安赛乐收入麾下。

这场商战把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资本大鳄的刀光剑影之中。

在这部书中,你可以读到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公司高管贪恋私利,股东之间合纵连横,顾问团队斗智斗勇,各国政客尔虞我诈。

但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并不是这些。

在我看来,商业世界的常态是无趣的,商人们进行着日常的交易,没有巨大的波澜。

但这场并购战是商业史上少有的经典。它牵动了商业巨头、多国元首、顶级投资银行、最强大的智囊团队。阴谋、智慧、偶然、权术充满整个故事。而最终的结果也改变了国际钢铁业的产业格局。

我不知道你是否喜欢这样的商战题材,但我可以保证这是一个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我自己读完之后,感慨如下:

1.商业世界的疆界,远比看起来辽阔。

2.人们的利益诉求,远比看起来多元。

3.建设性沟通的力量,远比看起来有用。

我很好奇,会不会有导演来把它拍成电影。

《冷酷的钢铁》读后感(二):一篇30万字的公关稿

恶意收购,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当事双方采用各种攻防策略完成收购行为,并希望取得控制性股权,成为大股东。

蒂姆·博凯(Tim Bouquet)和拜伦·奥希(Byron Ousey)的《冷酷的钢铁:一场耗资322亿美元的全球钢铁并购大战》(中信出版社,2008年首次出版)是一部商业读物。本书以钢铁产业风起云涌的企业收、并购事件为背景,聚焦2006年全球最大一场钢铁收购战:世界排名第一的钢铁生产商米塔尔钢铁公司出价230亿美元恶意收购当时欧洲排名首位、世界排名第二的安塞乐钢铁公司。本次并购涉及金额大、牵扯利益相关者众多、参与企业横跨欧美亚三大洲,期间更夹杂种族、阶级、阴谋、背叛、窃听等戏剧性元素。钢铁两大巨头的并购与反并购过程中,企业、政商、金融、媒体、公关等各路人马粉墨登场、各显其能,致使一次源于经济利益的商业行为逐渐演变成一场眼花缭乱的商战大片。

如果是将本书预设为非虚构类的商业纪实译作,寄望从书中“了解大型跨国收购活动该如何组织”的读者,可能会略感失望。本书并非一部立场中立、侧重关键事件描写、详细剖析战略战术的作品。作者在对主要角色、行为及动机的阐述上,尤其偏向“恶意收购”的发起方米塔尔公司。从第三章“米塔尔的漫漫钢铁路”开始,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一面是拉克希米·米塔尔白手起家、大胆变革、简单务实的新兴企业家形象,一面是老牌资本主义经济体传统保守、傲慢古板的行事作风。考虑到作者之一的蒂姆·博凯是英国杂志界首位撰写拉克希米·米塔尔人物传记的作家,或许可以理解全书对于米塔尔本人及其家族近乎“跪舔”的刻画,以及对于被收购方安赛乐公司和其相关方语带讥讽、略显刻薄的描写。

并购事件本身的商业价值可交由市场评估,暂就“恶意并购”的定义和运行机制而言,并购行为本身并不存在正义或非正义的说法。作为商业博弈的手段之一,有关各方置身于并购浪潮中,立场不同、动机有异,因而采取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均无可指摘。然而,本书用去30万字,代米塔尔公司发声,反复强调收购动机的善意、创新、变革,抹黑(或许并非恶意)被收购方采取的反收购行为,将其定义为“违背股东意愿”、基于管理层私利的意图,这种作法就叫人略感失望了。

本书成功引起我的兴趣,主要在于,拉克希米·米塔尔由一名出生于1950年印度拉贾斯坦邦某偏远小镇、雨季涉水上学的普通少年,到2004年为长女在法国置办一场造价3400万英镑的奢华婚礼的亿万富翁,这54年间的创业史,或者说对于豪门望族的窥私欲,都是选择翻阅的理由。然而,以上皆非本书主旨。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解释。一篇3000字的新闻通稿,措辞精彩、论点鲜明、动机纯粹,读罢或可大呼痛快;一篇30万字的公关稿,则叫人大呼上当。

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线上二手书商标价为14.40,满40元即上架。

《冷酷的钢铁》读后感(三):铁与金:一笔322亿的买卖

本书由米塔尔人物传记作家写就,叙事角度和立场的倾向性明显。作者笔下,收购发起方的米塔尔是以白手起家、简单务实的新兴企业家形象出现,被收购方安塞乐则被描绘成传统保守、傲慢古板的老牌资本主义利益集团集合体。其实,两家均是全球实力雄厚、排名一二的钢铁巨头。作为一部偏纪实类的商业读物,全书对于米塔尔本人及其家族近乎“跪舔”的刻画,和对安塞乐方面语带讥讽、略显刻薄的描写,叫人读来略有不快。

但是,作者用讲故事的手法展现真实发生的商战风云。对于有兴趣了解商业并购的读者来说,本书通过人物刻画和情节设置呈现事件发展全貌,避免理论说教。和调查类新闻报道相比,趣味性更强,是不错的业余消遣。全书吸引我的地方有两点:第一,谁是拉克希米·米塔尔;第二,何谓恶意收购。

2018年3月6日,美国《福布斯》发布2018年度全球富豪榜,印度裔英籍钢铁大亨米塔尔以185亿美元身家位列第62。十年前,他的榜上排名是第4。

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1950年出生于印度拉贾斯坦邦某偏远小镇,父母并非显贵,长大后在父亲的小型轧钢厂帮忙,从此结缘钢铁。提炼书中列举的关键事件,米塔尔公司迅速扩张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并购。在他看来,降低成本和持续生产是关键问题,其完成并购后惯用三招:更换管理团队、技术改造和成本管理。至于米塔尔家族如何从一个印度小型家族企业成长为全球钢铁大王并不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但是字里行间均流露出“家族”二字的重要性。事业之外,米塔尔最为世人咂舌的莫过于豪掷3400万英镑在凡尔赛宫、沃勒维孔特城堡等地为女儿筹办的世纪婚礼,印度《展望》杂志在报道时使用的标题是“爸爸,给我买一座埃菲尔铁塔”。

富豪永远都是稀缺资源。在这场价值322亿美元的并购活动中,米塔尔印裔英籍的双重身份和富可敌国的身家资产为双方的公关大战提供了写作素材。然而,真正决定成败的依旧是利益。

恶意收购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双方强烈的对抗性是其基本特点。

米塔尔公司作为书中“恶意收购”的发起方,产品多服务于建筑业,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安塞乐公司专注高端市场,生产钢材主要供应汽车制造业和包装业,总部位于卢森堡,重要利益关系涉及法国、卢森堡、比利时、美国等多国,股东上至欧洲王室,下达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两家公司企业文化迥异,产品类型不同。所以,当米塔尔于2006年1月27日宣布出价230亿美元恶意收购安塞乐,最终仅用去5个月时间完成收购时,震惊业界。

恶意收购中,作为收购方,需考虑的因素涉及资金、政策、动机、程序、舆论等,不一而足。在被收购一方,则主要牵扯到公司股东、企业整体(全体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等三方利益的取舍和博弈。一般而言,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由于可以高价将股票卖给收购者,往往同意“恶意收购者”的计划。但是,股东接受“恶意收购”的这种短期获利行为和企业长期发展间往往存在冲突。公司高管层面,按照传统公司法,经理必须且仅仅对股东股票价值最大化负责,所以经理有义务接受“恶意收购”,但是恶意收购完成往往伴随原高层管理人员重组和工人解雇。总结看来,唯一确定能够从收购中获利的只有股东。

本次收购开价230亿美元,最后以322亿成交,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钢铁收购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