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把爱做到菜里面》读后感锦集

《把爱做到菜里面》读后感锦集

《把爱做到菜里面》是一本由魏瀚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把爱做到菜里面》读后感(一):开始时没觉得多好看,看完了发现还真不错

以前只是觉得和生命中的每一个人相遇都是一期一会的事情,现在慢慢发现你生命中所遇到的每一本书也是如此。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只是随手翻开,其实最开始吸引我的是里面的菜谱(请原谅我是个吃货。)但是却一口气读完了,竟然还想来写书评。

书中的某些观点让我有了开悟的感觉。从小到大做事情总是一个急性子,总想看到事情的好的结果,总是急于求成,实际上并没有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却想换来这样的结果。最近,经受了一些小小的挫折,但是心里很感谢这些挫折让我慢慢地去了解和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然后慢慢地接受,也在努力地改正。

这本书的中心可以凝炼为梦想、爱和美食。我很感动作者在不断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并且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梦想成真了。我很羡慕那些找到自己梦想的人,虽然现在的我没有找到,但是有了尝试和坚持的勇气。很感谢人生中的幸或不幸,它们都教会我们一些成长,也带给我们一些力量。但是重要的是,有时候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这些都让你无限地靠近自己的梦想,哪怕梦想还在孵化的阶段。

《把爱做到菜里面》读后感(二):把生活过成佳肴如何?

近几年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既不大喜,也不大悲。老人总说平淡最好。生活也不是刀光剑影,天天刺激又惊奇。可这有时未免觉得缺乏了梦想、目标和激情的自己,和咸鱼有什么两样?

在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的路上,对平平无奇的人来说本身就是难事,如果没有钻研在一件事情里的钟情(或者说是倔强),那就很难发现自己的真爱是什么,因为对这样的人来说什么都不讨厌,也什么都不那么喜欢,一切都是无所谓的。

魏瀚的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是一句烂梗,不过也是通俗易懂的老实话。梦想能支撑人放弃不错的工作毅然去蓝带,那个厨艺的最高学府学厨。支撑着人即使每天重复乏味的工作也能从中找到乐趣。不是矫情,因为他在毕业考核中拿到了全校第三的佳绩,在实习结束后拿到了本不应该拿到的工资,在提交《顶级厨师》简历后,马上就接到了改变命运的电话,再然后,一举夺得“中国首位顶级厨师”的光荣称号。你说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却躺在家里无为,谎称自己“什么都会,唯独缺少机会”,柴静《看见》中引申到,“你们老说想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老觉得谁谁限制你们表达思想。我想问问,你有思想吗?你有什么思想我请问?真让你开始去想的时候,真让你拿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的时候,你能有看法吗?”

事实上,当广州1200books招聘假期实习打工时,需要的只是交几份书评,可我没有,因此没办法上交简历。好友毛利分享了一份写文字赚零花钱的兼职,我没办法证明自己文字功底雄厚。同学和老师推荐去做新媒体宣传推广的活动,我拒绝的原因是没空。但其实只有自己知道——我可能做不来,因为压根就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人。机会不是没有,只是我的自傲、我的清高,让我一再错失良机。

如果是我花了好几个万单位的资金去学厨,回国后却依然要回归导游的老本行,我一定拉不下面子。自从学旅游这个专业之后不少人说这个专业前景不好,被说多了我自己在讲出自己专业的时候也多少有些自卑,开始自我催眠“我的成绩学这个真是屈才”。可实际上我在这个不突出的专业里并没有做到成绩拔尖或与众不同。如果能让成绩拔尖,或有其他明显优势,如掌握一门语言、写文很牛、拍照很屌、有很多亲眼经验……这些才是让我牛逼哄哄、出类拔萃的点啊。

要常常写文字,才不会当满肚子话想说却无法表达。

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要到处问别人应不应该做。

过程的各种开心或心酸自己体会,沉淀,才会难忘。

《把爱做到菜里面》读后感(三):把爱做到菜里面,而生活就是一道菜

对于这本书,其实拖拖拉拉写了很久,我不是一个拖沓的人,恰恰在写书这件事情上面就会变得有强迫症一般,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回忆,但是又秉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过滤掉一些实在是很苦的东西,变成嬉皮笑脸的过往。

若要问我最开心的是什么?我会回答你说:“人生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的兴趣,并且能通过它赚钱谋生。”这是一句寥寥数字的话,但是要执行起来就会很难。但是如果你的兴趣足够多并且足够强烈,那你所有的付出会变成理所当然并且能乐在其中了。

当年参加东方卫视“顶级厨师”比赛的过程我一直没有赘述,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很失望。到底比赛中你又喜欢谁?讨厌谁?你们每一个菜是不是都有人教过?你夺冠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人们的阴谋论总是在探讨着是否会有所谓的“黑幕”存在。对于我来讲,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黑幕,“靠着一张PS 过度的照片冒充所谓美男厨师,带着海外背景出现”,这本身就是“黑幕”的唯一性。当然很多时候,在有黑幕都轮不到你的情况下,自己的努力就变得异常关键了。其实在做任何事情的路上,你得有一个信念,就是你需要找到一条自己的路,一条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路,但是这条路要足以让人记忆深刻并且“输得起”。你能承担它所谓的“终点”带给你的一切。可能结果是好的,抑或是一败涂地。但是只要愿意去试试,起码成功了一半。

比赛结束之后,也有很多学生好像看到了“美食梦想”带给我的蜕变,并且也想去追寻。我对此很是鼓励并且支持,但是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在有条件接受教育的时候,尽量多读书。知识不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在所谓的课本上,但是它可以帮你飞得更远。相信在后厨油腻并且高温烘烤的工作环境下,它很难承载到很多人想当然的梦想。我从不后悔我读完了大学,即使我成绩真的不好,并且荒废了很多时间。但是我没有再耗费时间在多余的语言学习上,而是全身心去投入厨艺并开始。所以,掌握好一些工具,将会事半功倍。

这本书完稿的时候,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美食教室,也有了一些美食节目的邀约。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是“顶级厨师”头衔带来的,但是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着更多的东西。对于我来讲,相信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完成了一个小目标,还有一生的日子要完成更多的“目标”,当然不要心急。因为从全书中不难看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是你不能耗费过多的时间去寻找机会。

另外关于厨艺与爱情的关系。虽然我觉得大家一直在说,所谓“拴住男人的心,先要拴住男人的胃”“女人会嫁给一个会做菜的老公”,但是有两个前提:“你不是只会做菜”“你自己得很美”。第一个前提是对于非专业的厨师来讲,做菜只能作为加分的必杀技而不是你本来的战斗属性,因为你得有很多很多的爱好和热爱的工作,这是一个完整的恋爱关系必须拥有的独立性的关键;第二你还得漂亮。不是号召大家去整容,而是要尽量让自己变得更美,外貌上的美、心灵上的美,这样端出来的菜自然就很美。有了教室的这段时间,我的成就感一直特别大,因为很多女生告诉我“我老公说娶了我10 年终于吃到一顿好吃的饭了”“我男朋友第一次没有要求叫外卖”诸如此类的话。教室并不是一个高收入的载体,但是它让我精神上变得富足。由此我觉得我在做着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好像有些啰唆了。希望在下一本书里面,会有更多关于美食与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当然你们也可以告诉我那些感动你们的美味,它们究竟放了怎样的爱在里面。

————

这是我给自己8月要上市的新书写的后记,这本书里面有太多感悟,太多成长,太多在欧洲游学时的酸甜苦辣,也有太多流过的泪和笑过的幸福。

当然,也还有32道我精心准备的菜谱,希望你也能学会。

希望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盘好滋味又充满了爱的大菜。

《把爱做到菜里面》读后感(四):有梦为马 随处可栖

读wh新书的时候已经从浦东起飞三个小时了

又是一段十二个小时的旅程

对于很多关于这样漫长的空中时间你都在干嘛之类的问题

都赘述太多 但在这里这个点用IPAD写文字倒是第一次

总是觉得一个人思绪太多的时候不想旁边人打扰

一来是怕尴尬 二来是觉得写作是一件极其私密的事情

一旦开始就不想被打断 而驾驶室又始终是两个人

还好captain在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把爱做进菜里面最先是老妈在读

被大加赞赏一番之后还说我应该好好学习

转述给wh的时候的内心OS是

我当年写博客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粉丝的好吗

只是我妈没机会拜读而已

拿到书半年不敢看在同事面前看的原因总归是觉得这书显得还是过于文艺

二来看到过去的日子 怕潸然泪下

稍显夸张 不过正是因为这种回忆 让我觉得 读完书之后 越发亲切

然而也无奈 岁月和时间在我们身上都留下了印记

有时候连自己也无法察觉

但我很开心这里面还有你过去的样子

梦想这种词语对很多人来说太大

其实放在自己面前 不过就是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样的人在我眼里是有光芒的

这种光芒有一部分更多来自于自由或者体制外的无拘无束的向往

当然能这么做的前提是 压力和动力并存

知道自己要怎么做 会怎么做 将要怎么去把他做好

厨师其实不是什么多么特殊的职业

但怎么在这样每天重复的事情里面去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去找到属于自己 并能分享给别人的东西才是一种能力

这种感同身受来源于我每天也按部就班的完成统一的安排动作

执行着一模一样的程序 可是每天你看到落霞的颜色 看见天上的云彩

碰到的人和事情都会不一样

这种独一无二又充满挑战的每一天 才会展现出生活得真实和魅力

而独一又在于神秘得无法与人分享这其中的奥秘和心得

每一个起飞落地 每一个料理的搭配 烹饪

都恰好有神奇的共同点

在每一段旅程结束前 到每一份菜品出炉前 你都无法预知这结果

而这个过程里 发生的任何一丝变化 一个时间点的改变 都会因为爱

因为一份投入 而变得决然不同

以前如果没有选择这个职业的话我可能跟WH一样 学了小语种

似乎到现在仍然觉得 自己还是喜欢那种与人交流 打交道的感觉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 更贴切得说是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感觉

就是直接简单单纯 做好了应该做的 你帮助了别人

把快乐分享给大家 自然也能很好得得到快乐

那时候在学校和你认识也是因为校内

说来也够好笑的

现在想来 你走之前 在法国跟我视频 回来之后的场景

都还历历在目

后来我说要是我把以前 聊天的视频发网上你该更红吧

在外面的苦和努力有时候只有我们知道

光辉和优越都只被别人所念叨

我第一次飞巴黎时 都有跟你讲

不过跟在那里生活相比 我这种观光客的身份

确实没法体验到被抢劫的那种悲凉 不过在面对黑人的时候确实多了一份心眼

火车坐过站坐反过几次才终于变成现在半个巴黎通

你回来后的那一年恰好是我最狼狈的时候

中间有一点时间 我一度以为你变了

变得好像不再相识 那段时间也因为自己的原因觉得你们好像都很远了

中间有听朋友聊起近况

可当我们再次能坐下一起吃饭聊天也是两年后你在北京工作的时候了

那时候你已经拿了顶级厨师的冠军

也很忙 整天飞来飞去 跟我差不多

两年的变化和近况

过去的人和事情

就着北京胡同里的云南菜

也突然变得没那么不能下咽

我读书的时候克制不住的笑

以至于很怕旁边的CAPTAIN以为我在发什么神经

那些在国外的经历

那些你曾经照片和现在的对比

那些也一样失恋后写的长篇大论

有一些人在某些时刻能站在某一个地方的顶点就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这些不为人知的地方

可能是他的谦虚 他的努力 他的勤奋 他的创意 他的灵机一动

还在于机遇来的时候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种大话 好像是老师经常灌输的

可是当你身边的人 确实又 那么鲜活的经历了这些

让你看到 让你佩服 让你赞叹得同时

你发现他依旧还是以前那个你身边的那个他的时候

这些话 就变得真实可信

而我们也从这些流逝的时光里 收获了 爱 成长 幸福 和对未来更大的向往

有一句话 happpiness is growing separately without growing apart

各自成长却没有渐行渐远这也许真的是一件极其小却又令人开心的事情

有梦为马 随处可栖

望未来 做得更好

2015 1.23

于florence 回Milano 火车

PS:从没机会吃你亲手做的菜!!!!第一次在上海你请吃饭 吃个不怎么样的湖南菜 你居然钱还不带够!!

下次来上海必须肉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