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锁麟囊(京剧)》经典影评集

《锁麟囊(京剧)》经典影评集

《锁麟囊(京剧)》是一部由黎涛执导,迟小秋 / 李海青 / 徐孟珂主演的一部戏曲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锁麟囊(京剧)》精选点评:

●迟老板真的绝了,程派正宗传人啊,看过所有的同辈版本,还是迟老板的最精辟。 据说火丁也要拍电影版的了,比较起来她的水袖更胜迟一筹,也很期待火丁的,程派张韵。

●迟老板的扮相真美啊,撒娇的时候真是耐死人儿啊!还有那两个丫鬟太哏儿了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 种福得福得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最精彩的就是春秋亭遇雨那段了,且行善事,人生难料。

●薛湘灵人美心善小天使。 梅香是个大可爱。 表演精到,韵味悠长。

●最爱迟团

●迟小秋的唱腔绝美,底蕴浑厚,余韵悠长。“春秋亭”一段端的是荡气回肠,百听不厌。

●薛湘灵和赵守贞

●这几天太沉迷了,几乎把B站上所有的视频都看了一遍,太喜欢迟派的腔调了,真的很有韵味,再就是我真的好喜欢薛湘灵的扮相啊,好漂亮,很端庄,真的是劝人向善啊,真好

●程派迟小秋。

《锁麟囊(京剧)》影评(一):除了美貌,关注女性的品质之美

锁麟囊在尊重和发现女性之美上,无疑是进步的,没有走以前才子佳人的老路子,而是从女性的闪光点出发,描绘了两个品格出众的女子,一个怜贫济困,一个知恩图报

打破美貌即正义

闪光的女人不只是拥有美貌的女性,她们也开始有血有肉,比如娇小姐挑剔嫁妆,让为其准备嫁妆的家丁十分为难,但她也可以怜贫济困为了同遇人赠与嫁妆锁麟囊;贫家女因遇见贫富差距而为自己伤心,当身份反转,她也会知恩图报,记得自己的恩人

女性不只是为了爱情要死要活,她们的品格,也能作为一个人被发现,被看见

通篇都在通过贫富的反转来表现女性成长,怜贫济困,到知恩图报,最后大团圆,故事结构很有哲学的意味,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锁麟囊(京剧)》影评(二):富贵绵长《锁麟囊》

【前按:曾经看过这么一出戏,京剧,缘起还是因为外甥。外甥现在已经上了小学二年级,这几年见到他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几次而已。为他拍照片的时候,我才开始摸相机。也可以说,他见证了我摄影技术的成长历程。

这依然是一篇旧文,发在博客上的时间显示为2012年6月。那时候大外甥才三岁,我还没有侄子和小外甥。如今,他们都在渐渐长大,尽管我拍照的技术有所提高,却很少与他们相见……

有时候,并不是因为有多忙,而是感觉他们当初的那份纯真和快乐越来越没有了。

或者,改变的人是我。最近这些年,似乎整天都在忙,却没有忙出个什么花样;原以为沉稳了许多,却浮躁得不肯静下心来写一写文字……是生活,让我们都在改变。

那些不变的,只是曾经,被定格,存留下来的瞬间。】

有些事情真是搞不懂,我外甥今年还不到四岁,他看电视最喜欢的节目居然是戏剧,那些动画片神马的,简直入不了他的法眼……我不知道,从那些伊伊呀呀拖拉的唱腔和大红大紫唯美的扮相里面,他究竟能够领略到些什么东东,只不过陪他玩耍是一项必须的任务。因此,在那个并不算是炎热的下午,以照看外甥的名义,我也欣赏了一出全本的传统京剧《锁麟囊》。

《锁麟囊》说的是大家闺秀的薛家小姐和小家碧玉的赵家小姐在出嫁的途中因为避雨而在风雨亭相遇,贫富悬殊的直接碰撞,令赵家小姐悲伤不已。由此,薛家小姐动了恻隐之心,吩咐丫鬟拿出母亲装有稀世珍宝的《麒麟囊》,匿名相赠与赵家小姐……六年之后,一场洪水淹没了登州城,万贯家财顿时化为乌有,原来的薛家小姐只身流离失所,巧遇了自家沿街乞讨的胡妈才知道此地的大善人卢员外“舍粥”,结伴前往,乞讨裹腹。尽管饥饿难忍,薛家小姐还是将自己的一碗稀饭让给了蹒跚来迟打不到粥饭的年迈老人,也许是善举,也许是薛家小姐仪态不凡,舍完粥的卢家仆人引荐薛家小姐去做了小东家的“老妈子”。由于小少爷顽皮,将皮球扔进东家千万叮咛“禁止入内”的阁楼中,薛家小姐由此机缘入内,看见了自己当初的嫁妆“麒麟囊”(原来这个大善人卢员外的夫人,就是当初在风雨亭避雨的赵家小姐,一贫如洗的穷户百姓也是因为变卖麒麟囊中的珍宝而成了卢员外。他们知恩图报,只是恩人当初匿名相赠,苦苦寻求毫无音讯,因此才将麒麟囊供奉起来……)可想而知的大团圆,薛家小姐因为一次恻隐之心的善举,延续了失而复得的荣华富贵……这出戏最大的特色在于既不是豪门恩怨的是非纠缠,也没有危难救国的豪情大义,更不是小姐赠金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老套情感,也不添油加醋地神仙鬼怪来渲染……它只是一部几个女人撑起来的一台戏,故事尽管简单,却因为情节编剧比较“绝妙”,而使得原本平凡的戏曲升华到“品德教化”的高度,应该算是京剧里比较经典的一出大戏。

听遍整出戏,还真没有特别特别朗朗上口令人难忘的优美唱段,也不是丑角如何耍宝、小姐无事生非、孩子无理取闹、丫鬟借势欺人等有多么的与众不同,印象很深刻的就只是那几个被称作“势利眼”的配角,对世人的“眼高眉低”做了最露骨的刻画和尖酸的讽刺。看这出戏,就像是看着邻村往常上演的“浮世绘”一样,没有风口浪尖的惊涛离奇,也没有你死我活的争斗不休,只不过似乎在暗暗地宣扬着“善有善报”的美德。

我最喜欢,原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人伺候着的薛家小姐,因为生存的需要做了同自己小孩差不多般大小,别人家“小少爷”的老妈子,在花园里玩耍时的那一折戏。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想想自己“心头肉”却生死未卜是何滋味?孩子总是无理取闹,玩乐一样的游戏,提出同样的想象……一切的一切,既像是在梦中,却又真实地身不由己。主人家的大房子,美丽的后花园,仆人们还让你“开开眼”,殊不知这一切比起眼前这位落难“老妈子”原来的身家来说,只不过是人家看不起眼的“零头”罢了,却成为“无知者”现时炫耀的资本。借用戏中胡妈教训薛家小姐的一句话“我换成文言文的句子,你就明白了,这就叫做‘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没有了家财势力自然是矮人三分,昔日自己种种刁蛮任性,在此刻回想,分外沉重……

这个世界有没有一种“宿命”的东西,我不知道,但是绝对没有“铁铸”的富贵。境迁流转,繁花似锦也许就在一瞬间便烟消云散,看似万世的功名富贵有可能在顷刻间就化为乌有,最后留下的就只是愁肠万千,感慨无限。如果幻变一种心境方式,体人如己,随缘成就……会不会就像是种下惊喜的种子,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绽放华采令你看到峰回路转的希望呢?

看完一出戏,总是要感谢起缘人,我的外甥的。渐渐长大的外甥似乎变得没有以前那么慷慨大方,他开始霸占他所有能够“拥有”的东西,譬如开电视,只能播放在戏曲频道,如果是他不喜欢的节目,还要转到动画片,否则哭闹不停的他就会跑过去关掉电视机;譬如玩具,他的挖土机邻居的小朋友是不可以玩的,就是自己睡觉的时候居然动用心思把那个东西藏起来(邻居家的小朋友偏偏喜欢玩他的挖土机,我花了半个小时才找到外甥“藏”的地方);譬如吃菜,他喜欢吃的菜,如果其他人夹了吃,他就连菜盘子扣进自己碗里……过年的时候,外甥还不是这样,他有了好吃的,还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而仅仅半年之后一切就开始变了。前天,妹妹(也就是外甥的妈妈)回来吃了“他的西瓜”(他的爷爷买给他的),因此生气了,就是在我家呆了两天还念念不忘:“我长大了,不给你买西瓜,不给我妈买,不给外婆买,我给*******买!”

我相信这只是外甥成长过程中一个很短暂的阶段,在这个“连狗都不喜欢的年龄阶段”是人在被骄纵惯养之后的“蛮横无理”态度,也是“欲望”的一个表象,很快就能“飞跃”这个历程,回到正常的生命状态中来,毕竟外甥是越来越聪明了。很多大人并没有交给他的东西,他已经学会懂得了。有一天,他自言自语:“我大舅叫XX,我二舅叫OO……”我妈问他:“谁给你教的?”外甥说:“你不是叫XX吃饭,OO吃饭,我大舅二舅就来了……

有时候,人反应太快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好比昨天晚上,外甥就然在被褥上“印地图”了。我指着晾晒的被褥,问外甥:“你都长这么大了,还尿炕,你羞不羞?”

“不羞!”外甥连头都不抬,直接就回复了。

“你还要脸不?”

“不要!”

外甥中圈套了,我们家终于有一个人承认自己不要脸的……

生命在成长的时候,我们都在学习,所有的经历都有可能变成人生的财富,只是有些已经不能够记得起来。而那些刻骨铭心的除了伤痛,也许还有一些甜蜜,只是欠缺与人分享……

外甥,你该学习与人分享你的所有了,这样才会有你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愿有一天,你的快乐忧愁已经成为秘密的时候,还能够记得:找一个愿意分享的人,一起哭笑悲狂!

人生就像是一出戏,我们都在剧中,演出属于自己的角色,精彩与否,全在演出者的心情和看客的心境……

《锁麟囊(京剧)》影评(三):评锁麟囊

程派经典剧目锁麟囊的长盛不衰,与剧作家艺术的创造和想象有关,与表演者的声腔创造有关,更是创作者笔墨见识与广大人民思想共振的必然结果。诚其意见其心,程派艺术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全文绝大部分摘自解玺璋《锁麟囊》赏析

解玺璋作品

在鲁迅的那个时代

评价人数不足

网易博客 出品 许纪霖 解玺璋 等著 / 2015 / 东方出版社

锁麟囊的剧作取材于清代胡承谱所作笔记小说中赠囊一事,清代焦循《剧说》引用此事。程砚秋读后很感兴趣,邀约翁偶虹以赠囊为原本编排一出喜剧。 当时程先生最拿手的剧目是《金锁记》《鸳鸯塚》《青霜剑》《荒山淚》《春闺梦》等,无一不是引人泪下的大悲剧,换个样式也好。

剧说转述了赠囊故事,并引用朱青川的点评:“此事若付洪昉思、孔云亭,竟是一本绝好传奇矣。”清代康熙年间两大昆曲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即是洪与孔。可见好剧本历经大浪淘沙依然显示蓬勃的生命力。

全剧共十二场,笔墨集中于一富一贫两个女性形象。富女薛湘灵聪明高洁,虽任性骄娇,但心地善良,春秋亭避雨时因同情贫者而慷慨赠囊,体现了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贫者赵守贞意外获囊,转贫为富,仍将麟囊奉为珍宝。后薛湘灵因登州大水逃难而来,识得此囊,两人相认,结为姐妹。两位均具有善良本性与朴素诚挚的心理,这不是由于贫穷与富有的外在条件造成的,也不是提倡要求监督惩处的结果,而是源于人对本心的发现,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自律和内心信念,如孔子所说的克己归仁,孟子所说存心养性,宋明儒学所说义理名节。诚其意者毋自欺,剧作人物形象的道德自觉,与王阳明的致良知一脉相承。翁先生说,赵守贞的感恩,不是牢记那句必当涌泉相报,而只希望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心情有所寄托。薛湘灵的慷慨也不是好心必有好报的宿命观点。剧作家能有这样的笔墨和见识,应该正是良知未被阶级偏见所蒙蔽,而诚其意见其心的结果。

最初程砚秋约翁偶虹写一出喜剧,其喜乐之意绝不是单纯的团圆与欢喜,还应有“狂飙暴雨都经过,次第春风到吾庐”的喜剧意境。旧剧中的喜剧内容往往由丑这个行当承担,无论文丑、武丑,均通过语言动作插科打诨,达到平衡气氛的目的。但翁先生创新的将原有故事素材深入挖掘,提炼世俗人情的社会现象,以讽刺的笔法加以表现。人生际遇中贫富转折的变化和带有面具的社会群像,揭露出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剧作家充分发挥了喜剧手段加以表现。

有了剧本就有了声腔创作的基础。程砚秋创新地把最后一场三让椅中的西皮原板掐成三节,经与翁先生讨论后改变了剧本。京剧唱腔讲究“以字生腔,因字行腔”,因而传统唱词的写法相对固定,多为五字、七字和十字的上下句,不突破惯例是很难有新腔出现的。翁先生在锁麟囊中写了很多看似不规则而实有规则的长短句,给程砚秋编创新腔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程砚秋每编出唱腔,均向老师王瑶卿请教,也请翁偶虹推敲调整不合适的字,有时在电话中商讨换字问题。薛湘灵在每场中均有精彩的成段唱腔:选奁——四平调 怕流水年华春去渺

避雨赠囊——西皮二六 春秋亭外风雨暴 西皮流水 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

归宁——西皮摇板 连阴雨初放晴归宁问安 西皮原板 新婚后不觉得光阴似箭 西皮散板 见此景倒叫我胆颤心寒

不仅板式多样,而且与剧情发展脉络相吻合,充分反映人物心理变化,叙事流畅,情节紧凑,腔调醇美,脍炙人口。锁麟囊是程腔与翁词的完美结合。

翁偶虹《锁麟囊》手稿

1940年4月29日,锁麟囊首演于上海黄金大戏院,在上海戏剧界引起巨大反响。首演当天连谢绝舞台、蓄须明志的梅兰芳都到剧场观看。演出阵容亦十分齐整,综合了南北两地的名角:程砚秋挂头牌饰演薛湘灵,吴富琴饰演赵守贞、芙蓉草饰演胡婆,张春彦、孙甫亭等参演。南北名伶会聚一台,为演出增色。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锁麟囊》演出时的戏单

该剧的核心伦理思想为“仁者爱人”,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理论背道而驰。80年春秋交替,程砚秋于1956年因突发心脏病逝世。1979年程派传人李世济首先在中国戏曲学院排演场复演,开启了新时期京剧舞台演出的历程。老一辈名家如李蔷华、赵荣琛、李世济、王吟秋、新艳秋等第二派程派传人登台,第三代、第四代传人,如国家京剧院的李海燕、周婧以及她们的弟子们,中国戏曲学院的张火丁、北京京剧院的迟小秋、郭伟,上海戏剧学院的李佩泓,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刘桂娟、天津京剧团的吕洋也脱颖而出,成为程派艺术传承与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力量,显示了程派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