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读后感摘抄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是一本由许喻理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读后感(一):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故事中有画,画中有不为人知的会心一笑

当一个图书编辑,可能是很多爱书人的梦想--就算自己写不出惊世巨著,但是,能有一份成天与书打交道的工作,为自己喜欢的图书身体力行的“打call”,能和各种作家进行交流之余还有工资拿,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简称“有人付钱让你看书、制作图书”。所以,还有比这更能吸引人的工作吗?估计不少爱书人就是这样“毅然决然地跳坑”的。而一个文学爱好者如果不能马上当作家,抱着“顺便了解一下图书出版业的行业内幕也好”的想法,决心试着成为一名图书编辑,估计也能得到一个“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短”的评语。

但是,一本画风萌萌哒的《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的作者,则以一名童书编辑的视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画笔,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更加职业性、也更显趣味性的图书编辑的“日常”。

从其实有点莫名其妙的想当图书编辑的“初心”,到真的因为耳濡目染、在学校里也打下了一定出版经验的基础,到偶然因为实习的机会踏入出版行业,作者本人成为图书编辑的经历也许和一般人能触及到的层面并不相同,但是,她需要学习、承受的压力和苦恼并不比其他非专业人员少,比起那些科班出身的编辑,则既青涩稚嫩,又有着满满的好奇和干劲儿。但是,这只是一般的“新手设定”,一切,才刚刚开始。

直到她渐渐习惯于图书编辑们的日常生活,渐渐开始自己参与制作图书并从中努力地积累经验;直到她学会与图书制作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沟通,与作者们“斗智斗勇”地催稿;直到能够自己独挡一面,帮助其他新人;甚至为了把图书做好、让书卖得更好,她还要“无师自通”地学习很多与图书制作或图书内容有关的知识,并自愿自发地在适当的场合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服务或帮助,牺牲休息日和与男友的相处时光也开始习以为常······这才算正式开始踏上“全能编辑的修炼之路”了。

这个过程,对于无法坚持下去的人来说,自然有着种种难以跨越的艰辛,但对于作者来讲,无疑是“痛并快乐着”的。所以,她选择了用漫画的形式,来讲述自己的编辑生涯中遇到的人和事,让自己的故事中有画,让画中处处洋溢着那些不为人知的会心一笑带来的复杂感受--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是,试着用图画去承载,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去诉说,让更多的人可以因为从中借鉴,从而短暂地体验一次别样的人生,继续探寻自己未来的道路。

什么时候,我们除了拼命地讲“追逐初心”之外,已经忘了要“自己成为一个团队”的豪情,以及成为“团队中努力做好份内工作”的一员?图书编辑的工作,可以让人再次“中二”,决定不再同这个世界上的负能量们妥协。

--而这样的心态,很可能才是我们每每再想看一本书,想寻求更多自己人生意义的最初动力。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读后感(二):编辑真是劳心费力的苦差啊

编辑这个词语对于读者来说是充满了诱惑力的,读者们认为编辑能够作出很多的事情,只要是在出版书的方面,只要有问题,就会找编辑,认为编辑无所不能。其实编辑真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差事,必须尽职尽责,每天工作超时,却总是落下一身埋怨。编辑是非常辛苦劳累的的,可是很多人却并不理解,甚至认为编辑工作非常轻松自在,这都是表面现象,真实的编辑生活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最近看了一本有趣的漫画书,书的名字叫做《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在这本书中,我们就看到了编辑小姐的成长经历,对于编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的作者是许喻理,也就是编辑小姐Yuli,作者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编辑,从小就喜欢漫画,立志当正统少女漫画家,却不小心画起了搞笑漫画。受到家里人的影响,对于出版行业非常感兴趣。几年前投身出版业,并于三年前开始经营“编辑小姐Yuli的绘图日志”部落格,细述自己作为图书编辑这一路走来的喜怒哀乐,因其轻松的笔触,清新搞笑的画作风格在网络上获得无数好评。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本代表作品,幽默风趣的文字和漫画,让读者非常喜欢。

打开这本书,立刻就被书中五颜六色的漫画插图所深深的吸引,书中的漫画简单明了,适合大众阅读。故事是从编辑小姐幼年时候的故事开始讲起,立意深刻,让人感同身受。每个人年少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的梦想,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也许会激励你奋发图强。但是更多的时候,在成长的道路上,人们会被现实生活的琐碎弄的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心思做事,长大后的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慢慢的改变了,曾经非常厌恶的事情,可能自己也会这样去做了。做着自己曾经最为鄙视的事情,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书中,作者把编辑这个行业的始末完完整整的解释了一便,并且解答了很多人们的困惑。人们对于出版行业并不是很了解,只能说是一知半解,再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误解,而作者针对一些人们想要了解的事情,详细的说明,通过幽默绘画的方式,更加容易理解。就像是一本书的腰封,在很多的读者看来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东西并不实用,而且打开书之后,很容易就损坏或者丢失了。但是为什么制作腰封,作者给出了清晰的答案。那就是可以书写一些本身不适合印刷在书籍本身的东西,可以为本书做宣传。因此在你买回家之后,腰封的功用就已经达到了。接下来何去何从,是读者的事情了。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通过这本书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漫画图书,作者用幽默的手法,通过一幅幅有趣的漫画和简洁的语言,把编辑小姐的故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了编辑小姐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很喜欢。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读后感(三):你让你的行业闪闪发光

你让你的行业闪闪发光

没有行业一文不值,即使夕阳,也有温柔的光芒。 没有行业永恒珍贵,即使朝阳,也会被云层掩盖。无论夕阳朝阳,只要你充满热情与能量,你的行业就能闪闪发光。

青春无敌,爱能发电。

编辑工作的趣味纪实

没有工作是简简单单的,看似简单下也蕴藏着各类繁复的守则与规矩。曾经对编辑一职相当感兴趣,但也仅停留在“编辑把作者的稿件归拢,排版改错字,再找合适的插画或者封面设计出图,集合起来就成了一本书”这样简朴的印象上。《孤独小说家》中描写了一位单亲爸爸的写作生活,穿插着编辑匆匆而过的身影,他们给非著名非畅销小说家带来希望也带来失落,是孤独小说家们的航路指引。

而许姑娘用轻松诙谐的语言与画面告诉你,文青一种姿态完全无法驾驭编辑。除了情怀与优美的文字,还有庞大的策划、报表、市场等数据,文艺与铜板两手都要抓,还得两手都要硬。与大多数行业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无法避免的加班魔咒、熬夜魔咒,都是无解的永恒的。编辑也并非是简单地排列组合作者的文字与图画,做某一方面的图书就必须吃透这一方面的知识,想骗我?不存在的。

90后的工作写真

据说,自从90后们陆续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后,各行各业都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

可不是么,各行各业的辛酸苦辣等一切都不再在不言中了,而在一个个表情包里,在一张张漫画里,可意会,亦可言传,彼此心灵相照,精神相依。被工作伤害过,也被爱过,被打击到深夜爆哭第二天还是能生龙活虎满面欢笑地对同事say hi。合过分过斗过,江湖再见,相逢一笑泯恩仇,真好。从垮掉的一代锤炼为社会的战士,依然能葆有这份颤颤巍巍的初心,真好。当然,看到许姑娘从懵懂的职场菜鸟变身为八面玲珑的全能编辑、人气漫画师,内心也是真的高兴,这一切,真好。

致工作着热爱着的青年们

当初看到这本书时,就非常好奇,最大的原因在于我和作者很类似,90后,中文系,爱画画,脑洞非常多,而且都有将自己行业自己日常工作画出来的设想,不同的是,她做到了,而我没有。曾经工作的行业,有着世人眼中分化的两极印象,荣耀的毁谤的追求的痛恨的都有,初入门道方知“热爱工作”四个字,内化了多少欢笑和眼泪。三百六十行,都要干一行爱一行,成于所爱,也长于所爱,即便无数次被折腾被伤害,也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做行业里独特的最闪亮的星。

愿这些工作着的热爱着的青年们,努力向上,终成大树。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读后感(四):编辑的那些事儿你知多少?

一直以来,看书的时候我都会关注作家的名字,佩服作家,对于作家的职业也很是向往,说实话我从来没有主动去关注编辑的名字,对编辑的工作内容更是知之甚少,我认为编辑的工作就是排版对错别字吧。这也是我对这本书充满好奇的缘故,我想通过《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这本书了解有关编辑工作内容的事。 在许喻理的这本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中,拥有超人气漫画师与图书编辑双重身份的许喻理用萌气十足、轻松诙谐的语言和搞笑的图文漫画形式,向我们讲述了虽在平时工作中有小抱怨、小牢骚但却相当励志的萌新编辑成长过程,将笑泪交加、苦乐参半的小编职场纪实展示给读者。 而我也发现编辑的工作还真的是挺复杂的,编辑需要懂的东西还挺多的呢。通过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一本书的出版发行不仅仅是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编辑的工作少不了,想选题、审稿子、搞营销、写文案、看报表、拉渠道等等,编辑真的像万金油,而作者只需要写、写、写,他写出来之后还有编辑在把关。 一本书的出版,也许编辑比作者更急,做的更多,所以我现在也理解了为什么一本书的定价可以这么高,原来不仅仅是作者收益,以前一直以为作家出版一本书,只需要找出版社印刷,然后出售就可以了。我也听说作者找出版社也不容易,原来出版社与作者是息息相关的。出版社要评估书的市场呢。 一个出版社正常运转需要不少人呢,总编辑、编辑、美术编辑、业务会计、营销、企划等等,每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看到作者说起圈外人对编辑的印象的那一句“同一本书读超多次”就觉得编辑很辛苦了,以前确实是觉得编辑可以有很多书看,多好。而一本书读超多次的感觉就不那么好了,就如我们平常写稿,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稿,读了好几遍就烦了,而作为编辑需要反复斟酌一本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书,反复阅读,反复挑错字错句,他们想做得尽善尽美,真的是比语文老师更专业,对各类字典词典比老师更熟吧。 遇到作者不能按时交稿的,还需要编辑催稿,催稿也需要编辑的智慧呢,既不能惹烦作者,又要能让作者顺利交稿,因为只有作者交稿才能完成后续出版工作。编辑真是不容易,催不同的作者需要不同的方法,软硬兼施。 当有一天曾作为编辑的许喻理,在写这本《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的时候也遇到了编辑的催稿,她也理解了作为作者写稿的不易,同时也明白编辑催稿的不易,只能老老实实地面对编辑催稿,说出老实话:“没有灵感,暂缓交稿。”哈哈,这个理由之前自己做为编辑也很无奈呢。 编辑的故事很多,生活不易,但编辑们还是在坚守岗位,我想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热爱吧。看着一本本书在自己的努力下付诸印刷,即使辛苦,也值得。

《编辑小姐的绘图日志》读后感(五):文青真的适合当编辑吗?

文 | Kestrel

我大概是一个被身边的朋友认可的“文青”,房间有一面墙的书架;平时分享的书籍作者名字连读中文系的同学都不太认识;日常出门不是为了借书就是买书;还和朋友一起开了一个专门用来写读书感想的公众号......为什么我现在的工作跟出版业沾不上边呢?

早在大学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我是对编辑出版非常感兴趣,当时的编辑出版学和新闻学两门课也是上得异常认真。而这样的热情在大二的暑假被浇得连火苗都不剩了。当时我走了一点小小的后门,去了我们市里的日报社实习,这一个月的体验让我对编辑这一曾经无比崇高的职业产生了恐惧和更深的敬意。曾经的我以为在这样规模庞大的出版集团工作的编辑要做的事情应该就是朝九晚五,喝着茶,看新闻。

完!全!错!误!

实际上因为报纸的印刷时间一般都是深夜12点至凌晨3点时段(3点过后再不装车运输,可能就赶不上早晨派送),所以报社编辑的工作时间都是从晚上九点开始的,整理日间值班的编辑所整理的新闻排版,还有经常性出现的紧急新闻的排版和校对。但是不要以为编辑都很幸福,只需要晚上上班,实际上很多时候的非上班时间,他们需要和记者外出进行共同采访、商讨新闻版面的安排、还有挖掘新的题材。

实话说,当时的编辑部我就没有看过充满激情去上班的,大家都有种苦中作乐的苦涩,唯一的喜悦可能是一遍排版、校对,一边与同事说烂笑话。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月里面,我被实习工作折磨得从满腔热水到一潭死水(也许有点夸张的意思在里面),也许带着墨水味道的报纸热乎乎地从打印机里出来的瞬间,会有短暂的喜悦和成就感,但与之相比更多的是沉闷的编辑工作。

也许归根结底还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不够吧。

如果你对编辑这份工作有憧憬的话,建议你去看看这本书,里面的关于编辑的现实情况也许会使你少走弯路。

另外,我不喜欢腰封,这是一件非常真实的事。Yui在书里面写道:

但是市面上的图书大多数的腰封文案都让人吐槽,除了使用类似“XXX的枕边书”、“XXX强烈推荐”的名人效应以外,像是读客的某几套书的腰封上写着“平均XX天读完!”、“刘慈欣说了XXX”,这样的话语其实对于有自己读书计划的读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买的大部分书的腰封都随着书籍的外包装一并进入了垃圾桶。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在豆瓣读书抽中了一本名叫《冬将军来的夏天》的书,这本书的腰封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如果你读过房思琪的故事,那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天知道我有多么爱这本书,真的,林奕含在我心中就是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人的结合,既有似水的柔情又有坚韧的勇气,满心欢喜地收到这本书之后,先撇开书的现实意义,在纯粹的个人观感中,它还不可以跟《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相提并论。

虽然腰封对我的意义不大,但是毫无疑问,对于那些没有自己阅读体系的人来说,确实是有导读和引导购买的作用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