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狐说伊索寓言的读后感大全

狐说伊索寓言的读后感大全

《狐说伊索寓言》是一本由(日)安野光雅 文/图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2014-7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狐说伊索寓言》读后感(一):看图说话与蝌蚪文

捧着安野光雅的书,仿佛能闻到一种淡淡的香气,没错,就是那古朴淡雅的色调,简洁灵动的人物,视角独特的构图,营造出了我们眼前安静的美。

这套《狐说伊索寓言》是与《狐说格林童话》一起到的,大开张半硬质的书皮装帧,加上略亚光的厚板纸张,与画面的品味相得益彰,画面质量也有了保障,这样的绘本书,读起来才叫做赏心悦目。

然而,优雅格调的绘画风格,与大气婉约的装帧,都是容易模仿的东西,这本书的精髓在于立意。安野光雅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一家子不识字的狐狸,通过小狐狸捡到的一本寓言故事书,打开老狐狸那个尘封的心。由于不识字,又充满了父爱,老狐狸只能对着寓言书上的图画玩起了“看图说话”的游戏,俗话说“眼镜是心灵的窗口”,通过老狐狸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则充满了睿智的解读,我们可以体会到那些道理背后的浓浓亲情,唯有这样的情感才会令老狐狸在每一处解读中都透露出生活的智慧,就如我们时常听到父母的叮咛一般,想要如此这般对小狐狸醍醐灌顶,顾全一生。若说这是父爱无边的体现,那么安野光雅那颗浓浓的对孩童的爱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这对狐狸父子是为她代言而已。

从不识字到“看图说话”讲出大道理,倒让我想起了《侠客行》中那神奇的“蝌蚪文”,同样是被不识字的小子破解,终成大器。看来学文化,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这么简单,通情达理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狐说伊索寓言》读后感(二):传统故事的全新叙事模式

安野光雅著并且绘的这套《狐说伊索寓言》包括《狐说伊索寓言》和《狐说格林童话》两个系列。

就作者安野光雅而言,他闻名于全世界,被誉为“具有惊人才华的知性艺术家”,在童书界和绘本界拥有极高的声誉。他的绘本插图,善于在简单的构图中展现细腻的情感、在夸张的人物动作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他的童话,简单而富有内蕴、短小而动人心弦。如此,他著、绘的《狐说伊索寓言》系列自然是无可挑剔之作。这也是为什么清扬已经过了阅读绘本时代,我依然给她选择这套丛书的原因。

就《狐说伊索寓言》本身而言,它采用的是全新的叙事模式:一套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本身,一套是狐狸爸爸借助这些故事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借机传授给小狐狸的模式。虽然狐狸爸爸对寓言和童话的解读完全不同于它们原来的内容,但这两套模式依然并行不悖,因为这种模式在让我们重温这些经典寓言、童话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狐狸爸爸的生活经验以及他那浓浓的父爱!

《狐说伊索寓言》这种新的叙事模式,在为我们提供优质的阅读享受时,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崭新的如何教授孩子读书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为孩子讲故事,仅仅是讲故事,完全不能够将想要传达给孩子的生活理念和故事结合在一起。这往往给孩子造成一种误解,即故事就是故事,生活就是生活。所以,即便是故事的主题向上、彰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孩子也不会接受,因为在他眼里故事就是故事,生活就是生活。这绝对是教育的一种误区!而安野光雅的这套《狐说伊索寓言》恰恰正是为了扭转这种误区而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育儿模式基本上无法适应这个时代,作为父母,必须开阔视野,学习最先进的育儿模式和理念,这种理念自然也包括学习、读书。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正确,只能耽误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肯抽出那么一点点时间,来看看狐狸爸爸为小狐狸讲故事的方法,你一定就能从中得到灵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读书的模式!

《狐说伊索寓言》读后感(三):旧书新编

有了孩子之后,选书就不再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阅读体验,很多时候,会下意识地去挑选一些适合给孩子看或者与孩子一起看的书,比如绘本,比如童话,比如寓言,比如这本《狐说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的故事大家都早已是耳熟能详,并且市面上的版本也是数不胜数,但不可否认的是,里面的故事的确是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并且能够给予启发的。所以,如何挑选一个适合自己家孩子的版本,便成了考校家长能力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画面风格、故事编排、纸张选择等多方面的角度来全盘考虑。

这之中,不得不说,《狐说伊索寓言》的确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版本。全书共分四册,两册为《狐说伊索寓言》,两册为《狐说格林童话》,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一只狐狸爸爸捡到了一本人类的书籍,那就是《伊索寓言》。小狐狸想要听爸爸讲述里面的东西,可是爸爸不认识人类的文字,好在里面有图片,于是狐狸爸爸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为小狐狸讲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伊索寓言”。

在排版上,作者将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每一页的上半部分是原来的《伊索寓言》故事,下半部分则是狐狸爸爸通过自己的语言改编的故事。而这些通过狐狸爸爸的嘴讲出来的故事,更多体现出的,是作者对于《伊索寓言》故事的深刻理解以及自己的解析和想法,也会带上自己对于现代社会和生活的一些理解。家长可以给小朋友阅读原来的《伊索寓言》故事的同时,还有一个狐狸爸爸的故事,相当于一书两用,的确是比较划算的。

而全书的绘画风格,则是倾向于一种古埃及式的做旧方式,用线刻和象形等表现手段,把人、鸟、狮子等动物和植物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表现出故事所体验的寓意。看着那些画面,你会很轻易地就联想起阿努比、奥赛里斯以及那些法老们的形象。而正因为古埃及绘画的风格像极了儿童绘画的方式,所有东西都是从它最有特色的角度表现出来的,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完成的这套绘本,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纳。

或者,你也可以当一回狐狸爸爸,用你自己的方式,根据那些画面和故事,为孩子讲述一个属于你们家的“伊索寓言”。

《狐说伊索寓言》读后感(四):可以编织诸多不同故事版本的神奇绘本

也许很多孩子都读过一些伊索寓言故事——那种有彩图、有注音的绘本读物故事。而似这一套《狐说伊索寓言II》这样创作形式的另类绘本,可算是绘本之中绝无仅有的了。

创造这套特别绘本的正是日本著名画家、绘本作家安野光雅的又一杰作。安野光雅的绘本,有一样是由此至终没有变的,那就是他的画风,一贯的细腻素雅,充满童趣。而在创作形式上,他就总是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了,而且与自己的创作形式对比,竟都是时时变换常新。如早先看过他的两本绘本——《天动说》以精心设计纸张效果的形式带孩子们品味欧洲的历史与文化,《ABC之书》则以木刻26个英文字母的新鲜趣味形式挑逗起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这套《狐说伊索寓言II》的绘本呢,则与前两本的创作形式又截然不同,同时完全打破了一般绘本的常规模式。

这套《狐说伊索寓言II》绘本采用双线叙事的形式,上半部分是真正的伊索寓言故事,而下半部分呢,则假借狐狸爸爸之口,解读新编图画故事。这种特别的创作形式,无疑是给了读故事的人更多无限想象的意趣空间。于是这绘本不在局限于只有一个故事的形式,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天马行空故事。小狐狸阿空爸爸的精彩创造,给了读者创作的激情。只要对孩子足够爱,葆有童心,相信陪伴孩子读故事的爸爸妈妈,在安野光雅细腻连贯的图画中,同样也能够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童话故事。

阿空爸爸在看图讲故事的过程,把自己对生命的经验同时向阿空传递,也将深深父爱表露无遗,一份望子成龙,舐犊情深的感情使所有父母感动和共鸣。

这套绘本,无论年龄大小的孩子,用来亲子共读更有意思。

暖暖灯光下,爸爸妈妈和孩子,打开这套绘本,可以是爸爸妈妈编,也可以是大一点的孩子编,编一些伊索寓言或是格林童话新故事或是看图编自己的故事。似乎看到了爸爸妈妈眉飞色舞地讲述,也似乎看到了孩子在屏息聆听,又似乎听到了爸爸妈妈和孩子发出了咯咯的笑声…..一室明媚。温暖。

安野光雅神奇的创造力,产生了一套可以编织诸多不同故事版本的神奇绘本。

《狐说伊索寓言》读后感(五):一书三读的绘本

有一天小狐狸阿空在森林里捡到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伊索寓言》,又一天,阿空又捡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格林童话〉,阿空总是能够捡到书,不过,他不认识字,他让爸爸给他读,爸爸也不认识字。聪明的狐狸爸爸就假装自己认得,自己根据图画内容给阿空编了一个又一个想像中的故事。

日本绘画家安野光雅创作的这套童话绘本,颇有创意。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与童话故事来创作绘本,却又在此基础上重新创作出新的故事,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他利用小狐狸阿空和爸爸这个角色,巧妙地将教育理念融合进去,为每一个捧起书本来为孩子讲故事的家长道出了一个非常美妙的亲子沟通的技巧,有时我们为孩子讲故事,并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忠实于原创,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再创作。或者说,即使你没有这样的一本书在手,你也可以凭空想像,只要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故事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哪里。再通俗一些地说,只要我们愿意陪伴孩子,我们就可以陪伴孩子。

故事的一开始,爸爸总是对阿空说,故事只讲一遍哦,或者爸爸讲完后就总是装睡。故事里问:狐狸爸爸为什么要装睡呢?咱们假装没有发现一起来读这本书吧。我相信当你为孩子讲到这里时,或者孩子自己读到这句话时,一定会忍俊不禁。这样的小秘密,很容易成为吸引孩子接着听下去的兴趣,因为大家都会觉得小阿空真的是傻傻的,可是细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与孩子间不也是经常有这样的一些小秘密吗?我们假装很笨,孩子总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其实,这些都不过是我们安排的小圈套。可是这样的小圈套,让我们的生活多么有趣。

安野光雅的画风有一种朴拙的气息,用色也不是非常明亮,可是当你欣赏这些作品时人,你会觉得安静,那画风如同文字一样传递过来的是一种浅浅的幽默,不张扬的生活态度,而当你仔细观察画中的人物或者动物的眼睛,你会发现,每一双眼睛都特别精准地表达了作品的内心,我不是一个会画画的人,但此刻我试着拿起笔去临摹作者的作品,却发现,看似简单的线条里却饱含着深厚的绘画功底,不是轻易能够模仿得了的。

一度以为文字才能诠释内心,近年却因绘本改变了这浅薄的想法,其实绘画更需要丰富的想像力与深刻的思想,而这种既能绘画又能创作的作者,显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存在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