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牛顿新传-牛津通识读本的读后感大全

牛顿新传-牛津通识读本的读后感大全

《牛顿新传-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国] 罗布·艾利夫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顿新传-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Sin(Sir Isaac Newton)

大炼金术士,最后一个巴比伦人,伟大的苏美尔人,编造故事高手,下死手专家,冷嘲热讽学博士,翻脸不认人最高成就奖,SIN(Sir Isaac Newton)神秘学终身成就奖,高级手工艺人,光荣革命参与者,高富帅莱布尼茨一生之敌,放债大师,反天主教会先驱,《启示录》诠释者,《圣经》考究学大师,大侦探检察官,二级市场被收割的韭菜,84岁童子功保持者,以及业余随便搞搞的伟大数学,光学,物理学大师。

《牛顿新传-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没有人曾经像牛顿那样接近过神

#读书 《牛顿新传 - 牛津通识读本》,[英国] 罗布·艾利夫,万兆元译,译林出版社,2015。

本书是牛顿生平的一部快速电影,展现了一个稍显不同的大师形象。在牛顿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李,他都执着于以太假说和炼金术活动。另外就是神学研究,不仅是牛顿的一项个人事业,并被其视为自己生活的主轴。

牛顿天性多疑,一旦自己的地位、荣誉或能力收到威胁,就会大发雷霆。并且,通常牛顿无法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纠正。

虽然牛顿一生看起来精力颇为分散(但其实也就那么几件事情,并且他都十分关注,书在第一段就强调,他到死都还是一个处男),在哈雷看来,牛顿虽然不是神,但有理由认为没有人曾经像牛顿那样接近过神。

《牛顿新传-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牛顿新传》:我们铭记的,是作为天才的他

牛顿的神话,不管谁人评说似乎都显得多余。一方面,他作为父母老师教育儿童的最佳范例,“牛顿小时候啊,最喜欢捣鼓家里的小玩意儿,钟表什么的,都被他拿来仔细钻研”;另一方面,他成了谦虚谨慎的代表,而他最有名的话,莫过于“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然而,这样的牛顿,仿佛太过理想化显得空洞,真实的他,实际上有着更为丰富、也更让人诧异的表现。

关于牛顿的传记或轶事集,市场上想必是应有尽有,彼此的说法也不尽相同。《牛顿新传》,则为我们走进牛顿的世界,稍稍打开了一个狭小的洞口。在这本书中,作者罗布·艾利夫,萨塞克斯大学学术史和科学史教授,在详细描绘牛顿在力学、光学、数学诸多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竭力建构了牛顿的精神世界,比如他的异教徒思想、他对《圣经·启示录》的痴迷,以及他对科学研究的慎重,对个人智力的满足,也不乏对他人的嫉妒。

牛顿在力学上的成就,显然不用赘述,毕竟他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者,用“力”的概念,将原先分散、偶然的种种现象,放置在相同的理论视野之下,由此使得对它们的考察、解释,甚至是预测,变得有迹可循。在光学方面,他通过实验的方法表明,白光,并非纯粹的光,而是由多种光线混合而成,而他对光线本质的理解,也颇独特,他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呈现在人眼中的物体的色彩属性,并非物体本身所有,而是物体对不同的光线反射率不同所致,这种想法可谓开天辟地。至于数学上,他发明了微积分,还因此与莱布尼茨陷入了一桩公案,即优先权之争。

不过,如果只能瞧见牛顿作为科学巨人的一面,不敢说错误,至少遗漏了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宗教或神学。在他那个时代,宗教占据着社会生活、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领域,很难找出完全不信教(或公开宣称如此)的科学家、哲学家。牛顿本人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他是英国国教徒,但不完全信奉圣三位一体学说,脑子里不乏异教思想,因此不得不在著作中竭力隐藏,甚至是诡辩。尽管如此,他还是对宗教充满了兴趣,并用很大一部分时间钻研《圣经·启示录》,他最异端的举动,想必是他对基督教从开端到兴盛这一历史的另类阐释。

作为天才的牛顿,自然令每个对科学心向往之的人产生敬意。不过,仿佛很少听到牛顿交了哪些朋友。牛顿作为普通人的一面,非但不讨人喜欢,严格说来,与其说是让人敬而远之,不如说是让人望而却步。他对自己的科学论文极其认真,无论是发表还是留待完善,然而,对待别人,似乎缺乏绅士风度;智力是他最引以为自豪的财富,不过,他似乎不曾觉着人间能有谁真正理解他,周围任何人有在智力上超越他的倾向(在他涉猎的领域),皆为敌手。

天才注定是孤独的,但牛顿至少不曾在生前埋没,当选皇家学会会员,受聘卢卡斯讲座教授,都是他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荣耀时刻。如果他能短暂地享受片刻,如果他能放下胸中的猜疑,也许,他也能享受世俗的幸福——当然,若说世俗的幸福真的价值不菲,似乎经不起推敲。《圣经》中,耶稣回到故乡,但是乡人不以为意,没觉得耶稣其人多么了不起,牛顿却不是,至今,科学爱好者仍自发前往他的家乡朝圣,一代又一代的孩童,都将通过他的眼睛,观看宇宙的神奇与瑰丽。

《牛顿新传-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四):完全颠覆了我对牛顿的印象

https://headsalon.org/archives/8287.html

读了Rob Iliffe的《牛顿新传》,篇幅很小的一本书,却完全颠覆了我对牛顿的印象,简单记录一下我的观感:

1)牛顿极度热衷于从纷乱世界中寻找出各种模式,这一点上,他非常勤奋,且兴趣广泛,也可以说目光十分敏锐,

2)可是有个毛病:他辨别和认定一种模式的阈值特别低,所以无论他将目光投向何处,总是能(自认为)发现一大堆模式,成堆成捆的,所以,假如你不限于公开出版物而检查其私人笔记和信件的话,会发现他头脑里充斥着一堆堆杂乱的想法,其中大部分质量很低,或者说非常草率随意,即便以当时的标准,这些东西也会让他显得非常神棍,

3)依我看,他的这一思维特征和他的精神状况很有关系,可以说,他时常处于一种妄想症边缘的状态,所谓妄想就是模式识别阈值低,总是能从捕风捉影中发现各种预兆、计划、阴谋……支持这一猜测的线索是,他确实在1690年代经历过短期的精神崩溃,

4)而同时,毋庸多言,他当然是个罕见的天才,特别是数学天赋,

5)牛顿在有着上述毛病,却最终能够成就伟业,是因为:当时科学共同体已经形成,而且共同体内已经有了一套规范,这套规范,以及共同体内的互动机制,最终将他引上了正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6)共同体对什么东西适合发表,并且值得被讨论和接纳,已经有了一些粗略的标准,这起了一个过滤器的作用,牛顿的那些乱糟糟的念头里只有极小一部分通过了这个滤网,进入讨论圈,为了发表,牛顿被迫把一些念头以可接受的清晰性和严格性表述出来,而被迫这么做时,他的数学天赋恰好派上了用场,

7)共同体内的互动机制,时不时会将牛顿的注意力强行拉到适当的轨道上来,也就是那些得到众多科学家关注,已经有了许多尝试和推进,已被界定和描述的比较清除,已经开发了许多实验手段,收集了大量原始材料的问题,

8)上一点最突出的例子是力学,力学原本在牛顿涉猎极广的研究中只是个小课题,而且他的路子完全走歪了,最初是胡克把他拉上了正轨,实际上万有引力定律的雏形就是胡克提出并透露给牛顿的,胡克和牛顿是老对头,关系很差,可是胡克自己数学不行,自知没能力从引力定律推导出开普勒定律,他知道牛顿数学厉害,所以压下积怨,希望牛顿能解决这问题,后来哈雷又拉了一把,需要求解的问题类似,只是用于彗星而非行星(和胡克相反,哈雷是牛顿的脑残粉),牛顿正是在解决这组别人找上门让他求解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他的体系,同时抛弃了他原本在歪路上形成的那些念头,

9)由此可见,科学共同体的存在,科学活动的组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让我想起比牛顿早一百年的另一位天才,John Dee,同样才华横溢,牛顿要是早出生一百年,大概会成为另一个John Dee。

https://headsalon.org/archives/8287.html

《牛顿新传-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五):举重若轻的天才

牛顿活了84岁,一辈子都是处男(他自己临终前说的),本书第一段就很吸引眼球。牛顿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是微积分、三定律、万有引力以及光学方面的成果,乍一看是无比伟大、无出其右的,但联想到当时的情况,考虑到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成果,以及数学方面的类似情况,感觉又是顺理成章的,毕竟牛顿在20刚出头的年纪就把这些问题基本都解决了,这样一看又觉得没有那么震撼了,至少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吧!

不过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牛顿也深受他那个时代诸多扑朔迷离的形而上学概念的困扰(比如以太),就是说当时还有很多真假难辨的非科学概念困扰着人们,牛顿必须要拨开重重迷雾才能艰难前行,可见他的成果虽然很宏大、很完美,但过程绝对不简单、不轻松。牛顿后半生对于炼金术、神学等的痴迷很大程度上也应该是受到各种形而上学理论的诱惑,而这种非科学、非数学的研究耗费了牛顿一生的主要精力(似乎留下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手稿,而且他将神学研究视为自己生活的主轴),否则其流传于世的成就应该会更多。不过难能可贵的是,牛顿并不限于解释《圣经》等文本,而是进行了一些大胆的猜测,比如他认为各民族原先都属于同一个宗教,只不过这些古代的知识被遗失了,他推崇各种道德戒律,推崇仁爱、善待他人等等,这显然是一种大爱情怀,而且显然是冒着一定的冒犯基督教的风险进行研究的。

《原理》一书是牛顿在1687年完成的,也就是大概45岁(不过这并不代表45岁之前他只醉心于科学和数学),然后他就一头扎进了炼金术等的研究上去。让人有些遗憾的是,虽然将一生主要精力都奉献给了非科学的部分,但那颗发现微积分、万有引力的伟大头脑在形而上学等领域的成果却乏善可陈。比如书中进行了大量牛顿对于以太看法的转述,但在我看来这些看法还不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高明。

但牛顿毕竟还是一个推崇实验的科学家,最终以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为代表的(想当然的)形而上学理论在牛顿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那里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打击。我想牛顿之前的形而上学研究者们应该是不太喜欢实验的,但随着时代进步,科学性的实验已经成为必然——只要能设计出验证某形而上理论的实验,就会被进行。据说在每一个点上,牛顿都会提出解决主要哲学问题的实验,而这在当时的大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想必当时的风格很不看重实验,也许人们认为那不正统、不主流,甚至连笛卡尔、莱布尼茨这样的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也是如此。

说到实验,广为人知的一个故事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近2000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是由物体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反之则越慢。虽然对于这个故事众说纷纭,但至少可以看得出在伽利略之前的人们应该是很不重视实验的,他们似乎更推崇思维和逻辑本身,否则为什么将近2000年里都鲜有人去用实验验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呢?毕竟这不需要设计多么复杂的实验。不过当然,这首先需要怀疑精神和理论能力,而牛顿也具有很强的怀疑精神和理论能力,于是他最终做了无数的实验,而这对于他的诸多科学发现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明显的是光学,牛顿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我们都知道,就是牛顿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结果光被分解成了彩虹一样的多种颜色,这似乎被许多人认为是牛顿首先发现的,但其实不是,据说他是到看笛卡尔书中的介绍才知道的。不过当然,牛顿在光学方面的实验还有很多,这个简单的现象只是一个起步而已。之后牛顿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实验,将人类对于光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而这些实验对于他揭示光的秘密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换句话说,不看重实验的前人只靠着思维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有这么多发现的,牛顿诸多的科学成就当然也和他强烈的科学求实精神是分不开的。

书中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记述,比如关于和胡克的各种纠缠,还有莱布尼茨等人,这些我就不想多说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