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上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海上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海上日记》是一本由薛原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日记》读后感(一):探寻神秘的海上世界(姚秦川)

如果没有亲临其境,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得出,大半年都漂泊在太平洋海面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每天,面对太平洋那既神秘诡异又变化莫测的脾气,该保持一颗怎么样的心,才能从容地度过那寂寥得令人抓狂的海上生活?

“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寻,不仅为你详细地描述了太平洋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文中描写的一路上经历的五彩斑斓的异国风情,也让这次旅途增色不少。

作者本次出航时间为22年前,即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距今已有22年的时间。当时,他们搭乘的“科学一号”,参加由全球15艘科学考察船进行的大气观测项目的一次联合调查,意义重大。

在海上,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我第一次看见了一幕壮丽的日落,黄昏,海上的太阳铅灰色地连绵在海际间,一轮橘黄的火球衬在上面,橘红的余晖铺上一道波光闪烁的路,直达我们的‘科学一号’。不远处,便是写意的棉兰花岛。傍晚,透过舷窗看太阳渐入海里的背景,心动了。黄昏,是最令人动感情的时刻。”在《一幕壮丽的日落》一文中,作者将日落时的壮美景象,描写的令人怦然心动。也许,你在高山上眺望过日落,在自家高楼上也眺望过日落,但在遥远的太平洋上观看日落,想必没有几个人有地过这样的机会吧。

除了日落的壮观景外,一路上沿途的异国风情描写,也让人异常向往。“在新不列颠岛,热情的黑人友善地和陌生人打着招呼。我们和当地的孩子一起照相,如捅了蜂巢,黑孩子蜂拥而上,扑向相机。我站在他们中间,被他们簇拥着。一小黑孩抱着更小黑孩,扑到身边,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场景,我们在电视播放非洲纪录片时,是不是经常看到?非洲人那份热情,简直能将你的心情点燃。

其实,看似欢快的海上生活, 更多的则是寂寞。“晕船的滋味实在让人痛不欲生。只要在茫茫海际的海水上,受几个颠簸的夜与昼,孤独中总渴望尽快靠港。”很多时候,作者都处于这种孤独的状态中,于是,他读完了在船上能搜到的一切书。实在无书可读时,就对着大海发呆。

这本以日记体的形式出版的书,真实完整地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上科考队员的生存状况。它让我们在平静阅读地过程中,伴随着“科学一号”地不断前行,心情也变得波澜起伏。同时,无形中,也与那些勇敢的科考队员那份孤寂的心灵产生共鸣。

《海上日记》读后感(二):关于《海上日记》的出版

《海上日记》后记

本书是根据当年在海上的日记整理而成。

这些日记都是记录在硬皮笔记本上,每次从海上回来,这样的笔记本我就会收起来,有些并没有写满。只有这两本笔记本写满了,原因很简单,那次在海上的时间长,有140多天。后来时过境迁有些笔记本不知放哪里了,但这两本笔记本却一直收在身边,放在书房的抽屉里。由此可以看出,这两本笔记本对我个人生活的意义。毕竟那是我最长的一次海上生活,也是我最后一次在海上的科考生活。

现在这两本日记的内容整理成了《海上日记》一书,首先要感谢《深圳晚报》的梁二平君,若没有他的鼓动和催动,恐怕我很难有勇气整理出来发表。在梁君的鼓励下,这些日记逐渐整理成文后在《深圳晚报》的海洋文化版上选载。最初整理日记是为了这个系列专栏的刊载,但不久,我对日记本身的整理就充满了兴趣,翻阅着二十年前的海上日记,好像在看别人的风景,读一个年青人在海上的故事。往事历历在目,当年海上的生活又浮现在眼前。

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今年是我“不惑”之后的第一个本命年,看着第一次出海时在《科学一号》船上的照片,涌上的感想复杂,那时的我,对未来充满了担忧,更充满了憧憬。从18岁到48岁,三十年的时光转瞬流走了。这三十年,对我的职业来说,恰好分成了两半:一半是海洋地质,一半是报纸副刊。现在想想,那次漫长的海上经历是我自己的一个拐点,无论从心态上,还是从我后来的工作上。

在日记整理过程中,得到了两位友人的帮助,帮我将日记录入到电脑中,若没有这两位友人的助力,本书在短时间内完成整理是不可能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日记正文中存在一些错别字和标点用法错误,为求阅读方便,已做订正,不一一标注。

铭记在心的是,在日记文章刊载时,先后得到了《深圳晚报》海洋文化专栏编辑黄啸和马君桐的帮助;而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仍依然得到了“蜜蜂文库”诸位“小蜜蜂”的热心帮助。近些年来,我个人的几本小书,从《闲话文人》、《画家物语》,再到这本《海上日记》,都是在金城出版社出版的,这是要感谢金城出版社诸位师友给予的信任和帮助的。

2013年冬

《海上日记》读后感(三):大海深处(吴丙年)

大海深处

吴丙年

放下薛原先生的《海上日记》,我小小的心里又多了一个“大大”的梦想:什么时候也可以如此呢,驾一船,驶入茫茫大海的深处,在深黑的海面上看大猫星追随着淡红色的月牙儿在圆弧形的海平线上缓缓升起,任寂寞这只怪兽吞咬着自己的心情,再对着巨大的空寂大吼一声来……

这感觉,一定是无可比拟的吧。一百四十天的海上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薛原当初上船时这样想:有些事情,我们并不能用利益的多少来权衡,而这是个机会,且这样的机会并不常有。这有点像易中天论爱情:“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爱情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让人神魂颠倒,面对爱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总会生老病死,怎么过都是一生,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如此说来,薛原一百四十天的海上生活,倒也像一场别样的爱恋呢!

在大海深处飘着,我从《海上日记》里所触摸到的,是这样一种心灵的涌动吧:当你把自已看得很大很大,你会忘了自已其实很小很小;当你把自已看得很小很小,你或许会发现,你可以拥有的,其实可以很大很大。海之大,大得让人直面自己的呼吸,欲望,以及大脑空间里每一个平日不曾留意的思想皱折。当生活的大部份时间里只剩下阅读,闲谈,发呆,与身体的原始欲念对抗,这看似狭小的生活空间里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可能。坐在窗外人潮涌动的咖啡馆里,我不禁这样想:如果把城市看作一片深海,我是否可以做到在喧闹的声浪中安静下来,细细触摸自已身体与心灵上的点点滴滴,也写出一本《“海上”日记》来?

然而,大海深处终究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所在。在如我一般未曾深入大海的人看来,大海是蓝色的,而薛原的文字让我看到了大海深处的深黑。这源自一种深深的深度,吸取了一切外来的光茫。而这样一种深度如果给予人的心灵,又会怎样?相思始觉海非深。深恋的人或许能懂,与见与不见的空隙里,心灵要有多大的空域,才可以容忍那一份思念的煎熬?都说都市人不懂爱情,都应该随着薛原去看看海洋。

正是那一份巨大的空与寂,引领着薛原有了大海一样的“深黑”,去心无杂念阅读《达尔文笔记》,去和房龙的《人类的艺术》神游,去细细留意身边船员的喜乐与忧愁,去面对自己的身体与心灵。这种不断向下沉潜的过程,成就了《海上日记》的温度与光茫。琐碎而不失生动,平凡而不失深刻。那一笔对食堂墙上被众人摸秃了的女像脸庞的描写,的确着人深思:人在和大海一样的自然深处,要该如何去看待所谓的文明?要该如何好好地与自己的身心相处?这就像我们面对自已深爱的人,我的会发现自已心上的缺,我们总把索取当付出,把强求当理解,把狭隘当宽容……如果我们不能在人海深处好好地与自己相处,又怎么可以好好地去爱护他人?

《海上日记》是这样一本书,它让我置身某种深处,安静地把自已触摸。

《海上日记》读后感(四):一半海水,一半书香

一半海水,一半书香

——读《海上日记:“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

写《闲话文人》、《画家物语》的薛原,突然写了一本《海上日记》,不免让人意外,何况日记还有一个副标题:“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就更让人诧异了。本书在海洋科考界的学术价值,自有专家去论述,我想说是学术以外的“海上日记”。

以前从薛原的文章中,零星知道他曾经在海洋研究所待过,但因为只看过《闲话文人》、《画家物语》以及他主编的几本关于独立书店的书,对个人经历所述均少之又少。所以当得知他新出的《海上日记》时,好奇之心顿然而起。

很想知道一个副刊编辑笔下海上生活的酸甜苦辣究竟如何,等读完全书再回过头来想想:噢,喜欢“闲话文人”的薛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初露端倪了——一个航海时整天就想着看“闲书”的海洋研究所工作人员,上“科学一号”进行科考,所带行李,居然以书为主;一百多天的日记所记,大多也都谈的书,书香自海上漫过海水、浸透纸页飘来。薛原也知道这和自己的性情有关,尤其经过漫长的航行阅读之旅后,他意识到“这次旅行后,我想我应该保持安宁书斋的生活”。

薛原是说到做到的,从“科学一号”科考回来几年后,他从研究所到《青岛日报》编副刊至今,过着编报看书著述、“在书房你发呆”的安宁书斋生活,前面提到的《闲话文人》、《画家物语》等都是其中的成绩。大概也和这一次一百多天的航行有关,时隔多年,薛原参加工作三十年时把职业分为了两截:一半海洋地质,一半报纸副刊。在我看来,毋宁说一半海水,一半书香来得贴切,尽管那一半也是被书香包围,但心境毕竟不同。

我没出过海,但坐过长途火车,大致也能想象航海时的寂寞,一去百余天,在薛原,还好有书,还好可以记日记,虽然有时候“前俯后仰中伏案阅读、记录”,但书鱼薛原自得其乐,因为害怕笔记本和墨水带得不够而不敢多做读书笔记,便把读书笔记、日记融为一体来写,每天的记录或详或略,必然会和书有关,即便日记里也不厌其烦地叙说船上生活,人际关系,数次钓到鲨鱼……但作者显然志不在此,他关心的还是书,“如果没有书读,该是怎样的寂寞”。自己带的书看完了,就从其他人处借阅,武侠小说也好,过期的报纸杂志也好,都是可以解馋的。日记你就曾多次记录向阿林借书还书的记录。

也是这次航行,因为一本《地学革命风云录》的仔细阅读,而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怀疑,时过多年,薛原想起那段阅读时光,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要知道在船上,他也不止一次地阅读达尔文环球旅行日记,这样的怀疑是殊为难得的。

一次偶然的航行,不仅有了以此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蓝桅杆》和短篇小说若干,更成就了现在拿在手上的这本《海上日记》。更重要的是,从“海水”到“书香”过度的“拐点”已经在此时形成。

(《海上日记:“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薛原著,金城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定价:39.80元)

2014-2-21晚,伊宁市,师范学院

《海上日记》读后感(五):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文/陈阿娇)

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

文/陈阿娇

拿到薛原先生的《海上日记》,已经是阅读了他在《深圳晚报》海洋文化版专栏连载这个系列散文之后。其实,比薛原这个名字更加为人所知的,是薛原策划和制作的图书,例如系列图书《你好!独立书店》,已经出版到第三本。出于对书香生活的挚诚,薛原的写作也一直带有浓厚的文人色彩与人文情致,例如出版不久的《画家物语》、《闲话文人》。

但是最近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的《海上日记:“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却一改薛原过去的写作,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纪实风格的本色,写出漂在海上的岁月。在担任《青岛日报》副刊编辑之前,薛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他每年都要在科考船上或野外度过几个月的科考生活。《海上日记》正是作者根据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随“科学一号”考察船在赤道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的生活日记整理撰写的一部纪实作品。对于20年前的这次一百多天的海上生活,用作者的话说,至今回想起来:“搭乘《科学一号》在海上的科考生活恍如仍在眼前,也再次重温了当时在海上寂寞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寂寞的生活,可以看出船上的考察队员们和船员们在大洋上的生活面貌。再加上二十年后作者的重温青春的反思和解读,也使得该书具有了为时代留下一份精神标本的意义。”

《海上日记》的最大价值在于选题本身所具备的信息量,由于作者个体经验的独特,这本书很难被复制与追风。试问在作家圈子有几人会有多年并长期在海上漂泊的个体经验,并且在封闭如孤岛般的科考船上洞察不同年龄与身份的人们的微妙人性?海洋上的科考船本身就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在极端的孤独与繁重单调的海上作业中,人性的各种美好与伤痕都无法掩饰,几个月的封闭生活让科学家呈现出脚夫的真实,也让必须维护威严的船长必须成为船上最孤独的人。

而靠岸在不同的国家,完全不同的地质风貌和人文风情也让此书的内容缤纷万状,随着时间轴一路前行,仿佛随着作者也展开了一次航行。而作者当年的记录又带有年轻时代的热情,对于海上风景的描写显得尤为动人。由于科考船的特别身份,又让船上众人能够在开放程度远远不及今日的90年代初,就登临了许多国家,看足了不同的“西洋景”,今日读来,仍然缤纷万状。

自90年代余秋雨开创文化大散文至今,散文写作在内容上存在一种过度关注文化现象本身的弊病,显得千人一面,宛如工业社会标准化生产线上的快销商品。而对于不同的、特别的生活情状的开掘,却特别贫乏。也正因此,近年当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系列作品、丁燕书写东莞女工真实生活的《工厂女孩》等纪实散文作品横空出世时,在读者处反而获得了比本身写作水准更高的声誉与关注。《海上日记》采用更为纪实的书写方式,并加以插页对那些手写体日记的如是刊登,也让这本书在体例上更为精确和讲究。

对于更年轻的读者,这本书还全面地呈现了他们不能够经验的时代。作者虽然是细数自己作为科研工作者个体视角下生活,却能够管窥整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海洋科研的真实状况与社会风情,对于那些希望搜集海上科研生活素材的有心人,也不失为一本不错的资料收集。精细的社会分工让当下国人的生活方式日益趋同,快速的生活让人变成了孤岛。所以,当夜空展开的时候,不妨跟随这样一本书,去真正的海洋上领略一段完全不同的时光与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