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裴多》读后感精选

《裴多》读后感精选

《裴多》是一本由柏拉图著作,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裴多》读后感(一):记住的总是八卦

据说,这本书是绝妙好辞,语言生动如戏剧。

但看下来,并没有即视感的观剧观感。总觉得对话绕来绕去,与其说是苏格拉底在被赐喝毒药前与弟子有关生死的哲学讨论,不如说是怎么在辩论时把别人绕进去,怎样把人驳倒,带进自己的逻辑里。

或许是自己太过冷静和现实,比如死去之后是否存在灵魂不灭,这在我来说是太扯啦,人死皆空,哪里还有什么灵魂飘往天国,带着真善美去寻找真理和智慧呢?

所以,总觉得他们辩来辩去的,貌似也很无聊。当然,我们不能拿2400多年前的人和现在的人对比,虽然现在的人并不比那个时候聪明和富有智慧。

或许,做律师的/辩论的,可以多看看这本书。

记得的总是八卦细节。比如苏格拉底的老婆,也前去和苏格拉底话别,她如普通女人一样哭嚎着喊,“苏格拉底啊,这是你和学生们的最后一遭谈话。”苏格拉底觉得女人真麻烦,于是叫他的学生派人把她送回家去。他应该是看不上女人的智商的。在即将喝下毒药时,他还说,觉得自己最好是洗个澡,干干净净爽爽适适的,免得哪些女人还要洗他的遗体。

再后来,到了下午,夕阳快下山,他的儿子们和家属也来告别,苏格拉底一样叫女眷们先回去,免得女眷们哭哭啼啼的影响了这场最后的哲学探讨。

苏格拉底的学生记下了他的谈话,他的哲思。我却很好奇,日常生活中的苏格拉底是怎样一个人。

在《希腊精神》中,色诺芬也记下了苏格拉底在一次宴会上的小八卦。有人撞着胆子问苏格拉底,他教别人那么多道理,为什么不教自己老婆有好脾气。苏格拉底说,他的目标是和所有人都和谐相处,如果能和自己老婆和谐相处,那和所有人相处就没有问题。这些小细节还蛮有意思的。

《裴多》读后感(二):《裴多》摘录

1.“如果思想集中,不受外物干扰切声音、形象、痛苦、喜乐都没有,尽量撇开肉体,脱离肉体的感受,专心一意地追求真实,这该是最适于思想的境界吧?

2.沙戈拉所说的‘世间万物是一片混沌’就实现了。所以啊,亲爱的齐贝,假如有生命的东西都得死,死了永远是死的,那么,到末了,一切东西不全都死了,再没有活的了吗?因为活的东西假如不是从死里回生,而由别处受生,活的都得死,到头来,世上一切东西不都给死吞没了吗?能逃避这个结局吗?”

3.个人如果看到相像的东西而引起了记忆,他是不是定也会想想,他记忆里的东西和眼前所见的是不是完全相象?他会这么想吧?

4.苏格拉底说:“抽象的相等,尽管和这样那样的相等不是一回事,可是这个概念,这点知识,不还是从这样那样相等的东西中得到的吗

5.灵魂在出生前已经存在了,而灵魂再出生只能从死亡里出生;灵魂既然还得重新生出来,它在人死之后,不是必定还继续存在吗?所以你们要求的证据,其实是已经给了你们了。不过照我猜想,你和西米准喜欢把这问题再深入探讨一下。你们是像小孩子似的害怕,怕灵魂离开了肉体,一阵风就给吹走吹散了。假如一个人死的时候天气不好,正刮大风,你们就越发害怕。”

6.苏格拉底说:“可是说西米比苏格拉底大,说的并不是事实。西米并不因为他的本质是西米,所以比苏格拉底大,只因为他碰巧是个高个子罢了。他比苏格拉底大,也不因为苏格拉底的本质是苏格拉底,却是因为比了西米的大个子苏格拉底个子小,具有小的本质,西米的个子具有大的本质。”

7.苏格拉底说:“可是我的朋友啊,有句话我们该牢记在心。假如灵魂是不朽的,我们该爱护它,不仅今生今世该爱护,永生永世都该爱护。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疏忽了它,危险大得可怕。因为啊,假如死可以逃避一切,恶人就太幸运了。他们一死,他们就解脱了身体,甩掉了灵魂,连同一辈子的罪孽都甩掉了。可是照我们现在看来,灵魂是不朽的。它不能逃避邪恶,也不能由其他任何方法得救,除非尽力改善自己,尽力寻求智慧。因为灵魂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时候,除了自身的修养,什么都带不走。

8.命该如此。不过,也有可以挽救的。例如有人一时感情激动不由自主,伤害了父母,然后终身痛悔的;也有同样情况下杀了人的。这种人的亡灵也该投入地狱。但是一年之后,翻滚的浪头会把他们抛出地狱,杀人犯的亡灵抛入呜咽河,伤害父母的亡灵抛入火河,他们各由河流送入苦湖。他们在苦湖里大声叫唤他们的受害者,哀求饶恕,让他们脱离苦湖假如他们获得饶恕,就离开苦湖,不再受罪;假如得不到宽恕,他们又返回地狱,以后再抛入呜咽河或火河再入苦湖,直到获得宽恕为止。这是判官们处分他们的刑罚。

9.他把已经蒙上的脸又露出来说(这是他临终的话):“克里,咱们该向医药神祭献一只公鸡。去买一只,别疏忽。

《裴多》读后感(三):信仰永生,灵魂不朽

苏格拉底就义前最后一次的对话就是裴多里面所讲述的,关于生死、信仰、生存、灵魂的问题。德国莫芝宜佳博士说为了信仰而选择死亡的,苏格拉底算是人类第一位。

我看的《斐多》,是杨绛先生译版,与寻常的译本相比,散文家的情感和翻译家的严谨杂糅在一起,不像在看一本哲学书而像是看散文。看完后,脑海里不断在闪回。既看到了杨先生翻译此文时对钱锺书和钱瑗的思怀,将思念寄托在了翻译《斐多》中,又看到了苏格拉底就义前闪烁光芒的最后的论述,西方哲学自古以来无不在《斐多》影响下进行。

在苏格拉底晚年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濒临失败,伯里克利的鼎盛时代一去不复返,雅典城邦的民主活力日渐乏力,百花齐放的思想也开始被抑制,雅典民主走向衰败。这些社会背景无形中都对日后苏格拉底被当局以荼毒青年人思想、不敬雅典神还引入新神为由判处死刑埋下了伏笔。

苏格拉底的伟大不必多说,其一生都在追并求引导他人寻求真正的智慧、探求真理、认识自我、世界,团结人类和整个宇宙,追求人类共同的价值,过上真正有价值、幸福、充满智慧的生活。

当民主法庭判他死刑的时候,苏格拉底身边的人都要他逃离外国,他不应因平庸之辈而断送伟大的一生,他的生命应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按当时情况看来,只要他想,非但能不死而且凭借他的名望后半生能过得不错。

但他仍然选择喝下毒堇汁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往对他的选择无法理解,看过多方解释仍然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直到把裴多读完,一个立体的苏格拉底浮现在脑海,个中意味慢慢厘清。苏格拉底深刻的哲学眼光,将自己置身于严密的哲学运行机制当中,连这生死关头都能做到纯粹的理性判断,对社会法制、哲学思想做到了绝对的支持。

裴多当中苏格拉底的论述基本可以归纳为他对死亡的认识,谈完后就服毒身亡了。

在交谈过程中,苏格拉底以对灵魂、信仰、生死等的看法进行主观点的引申和探究。

他强调了几个点,一是灵魂是存在的,灵魂在出生前已经存在了,而灵魂再出生只能从死亡里出生,永生不灭。今生所作所为会影响转生时的待遇,与佛教中因果轮回、业障福报有共通之处。苏格拉底认为既然灵魂是永存的,那么人就不能靠死来逃避作恶的后果,他必须寻求智慧修养,做好事当好人。

第二点,苏格拉底说肉体追求物欲贪图享受,灵魂追求智慧获得升华。但肉体和灵魂常常是搀和在一起的,灵魂受到肉体的玷污,还迷恋着凡俗的物欲享乐,这些人的灵魂没法获得升华,即使转世也转为同类型格的东西。只有爱好智慧的哲学家,他们的灵魂是纯洁的,克制肉体的欲望,不被肉体主观牵着鼻子走,而是跟随着智慧,寻求生命的正道。哲学家的灵魂可以认识到什么是真实而神圣的,把这些真理作为食粮,按照知识的指引到达人类智慧的殿堂,寻到合适的境界。而不是把意见主张这些带有主观色彩的不确定的东西作为他们的指引。在这种状态下,灵魂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不被风吹散,深深地扎根于世上。

第三点,苏格拉底和学生们讨论了本质和实在的关系,类似于柏拉图对形式和理念的探究,本质是对于事物所具特征的抽象理解,它具有普遍性,而实在是现实中事物的外在表现,为人所看到,具有特殊性。

关于本质和实在的讨论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与《理想国》中他对普通人的认识的看法一脉相承,都体现了他对于真理、本质的追求。他认为普通人对快乐和痛苦没有真实的认知,他们对真实没有经验,所以也不能正确的认识快乐和痛苦,以为自己所经历的便是真实的,狂喜或哀痛,这就像一个从未见过白色的人把黑色和灰色相比那样。皆因他们用来认识世界的观点是浅显的,充满主观色彩,而无法从客观实在处认识事物,自然也就无法对世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一切都凭了自己怎么想就怎么样。

这让我想到了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洞穴内就是实在,只是本质的物理投影,是衍生的。只有洞穴外的世界才是被阳光照耀着的世界,是真实的本质的,体现者事物客观真理的地方。

第四点,哲学家一直在思考死亡,现在死亡已走到跟前,心中平静不已,欣然赴会,求得灵魂的升华,怎么会因为死亡到来反倒感觉恐惧了。可见死亡对于苏格拉底而言是肉体凡胎向永生不灭的升华,是肉体脱离繁杂不堪的现实社会,灵魂向智慧彼岸过渡的必然。这里也体现了他唯心主义的哲学底色,苏格拉底的鬼神观在我即将摘录的全文收官之笔将会体现。

他把已经蒙上的脸又露出来说(这是他临终的话):“克里,咱们该向医药神祭献一只公鸡。去买一只,别疏忽。

终苏格拉底一生,他仍维护了雅典的社会规制和雅典神的尊严,不愿忽略传统信仰,而他从此又解脱了一切疾苦。

《裴多》读后感(四):苏格拉底在饮下毒酒前谈论什么?杨绛为何风烛残年重译《裴多》?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真正开创者。尽管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被称为“哲学家”的学者,但只有从他开始,哲学研究才真正成其为哲学。关键在于,他让哲学研究的对象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向,即从探讨自然的构成、起源等,转而探讨人的德性、灵魂不朽等问题。

作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的名声早已经超越文明的界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言必称希腊”。

如果你不熟悉苏格拉底的话,那你也一定知道他的很多故事,比方说这一个:

苏格拉底相貌非常丑陋,但他娶了一个漂亮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对他泼口大骂。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通,哪知苏格拉底摸摸浑身湿透的衣服,淡定地说:“我就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因为家里有一个不知啥时候就会发飙的老婆,他每天都游走于雅典的大街小巷,拉着人跟人家探讨问题,最后成了一个伟大哲学家!

——这当然只是个段子。但苏格拉底的确是成天在广场上与人辩论,他忙得没有时间写书。他的学生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以他为主角,用对话录的形式写下了几乎全部著作。但这样一来,人们也很难辨清,究竟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理解《裴多》(也译为《裴多篇》)这本书。

《斐多》是柏拉图的第四篇对话录,内容为苏格拉底饮下毒药前的对话。《斐多》中的叙事者为斐多,一个曾受过苏格拉底帮助的年轻人并成为其弟子,在苏格拉底死亡当年亦跟随在他身旁。斐多的对话对象为Echecrates,一个同是哲学家的朋友。

柏拉图也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像

这篇对话借托苏格拉底在狱中服毒之前,与他的一群朋友和学生的话别,阐述作者的理念论观点。对话从讨论哲学家为什么不害怕死亡开始。

这篇对话发生在苏格拉底即将被执行死刑的时候。普通人到了这个时候,恐怕只会贪婪地享受最后的生命时光,或者战战兢兢等候那一刻的来临吧?

但作为一个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死亡即将来临之际非常坦然,仍然只是面不改色地与弟子们探讨灵魂、死亡、知识等哲学话题。

他认为,普通民众不理解那些真正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上就是在自愿地为死亡作准备,他们实际上终生都在期待死亡。所以,他们在死亡来临之际,不会为之困惑或恐惧的。

为什么哲学家能做到这样?因为哲学家的最高追求是真正的知识——理念。

苏格拉底指出,理念和我们所见到的这个世界的具体事物根本不同的。具体事物有生有灭,不断变化,是不纯粹的、相对的;而理念是纯粹的、单一的、不可分的、不变的、不朽的,是不可见的、神圣的、智慧的真理。

理念是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的,但是,当灵魂与身体结合时,它原有的关于理念的知识就会被忘记;肉身的人,可以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回忆起理念的知识。

因为哲学家并不关心他的身体,而是尽可能把注意力从他的身体引开,指向他的灵魂。所以,当灵魂能够摆脱一切烦扰,比如听觉、视觉、痛苦、各种快乐,亦即漠视身体,尽可能独立,在探讨实在的时候,避免一切与身体的接触和联系,这种时候灵魂肯定能最好地进行思考。

什么是死亡? 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死亡无非就是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和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

哲学家认为:“只有在我们死去以后,而非在今生,我们才能获得我们心中想要得到的智慧。如果有身体相伴就不可能有纯粹的知识,那么获得知识要么是完全不可能的,要么只有在死后才有可能,因为仅当灵魂与身体分离,独立于身体,获得知识才是可能的。”

拥有肉身,也就是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受身体变动的感觉和情感的限制,不能认识真正的存在;只有灵魂脱离肉体的羁绊,才能认识真正存在的理念。——这就是哲学家不惧死亡的真正原因:到灵魂世界,他们才会真正彻底掌握理念!

古往今来,真正的智者,从来都不会惧怕死亡。死亡,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存在的开端。

上文说到,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真正奠基者,因为他实现了一个哲学问题的一个转向。

在最后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再次谈到了他自己是怎样实现“心灵的转向”的。

他回忆说,当他年轻的时候,也像以前的自然哲学家一样,热衷于研究自然界的问题。

后来,他不再满足于这种探求。当他听到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奴斯”概念的时候,感到很高兴,但当他读了阿那克萨戈拉的著作后,又感到失望,因为阿那克萨戈拉仍旧用一些物质性的因素去解释事物的产生和存在。

苏格拉底说,用骨头、肌肉等的活动是不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坐在这里等待死亡的。

其实苏格拉底本来可以逃离的,但他执意不肯离开,坦然就死。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合乎正义的,是“善”,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苏格拉底由此得出结论:一切美的事物的原因就是“美的理念”。

美的事物由于“分有”美的理念才是美的。美的理念是一切美的事物的目的,它们努力想达到它,却永远不能达到那样绝对的完全的美。

人类好似住在深海底下,误以为海底的事物就是真正的世界,只有当他上升出水面,才能看到真正的太阳和世界。人只有从身体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才能认识真正的理念。

雅典学院

《裴多》早已经有多种译本行世,为什么杨绛在风烛残年之际,再去重译一遍呢?

1999年,她译出这本书的时候,已经88岁高龄了。难道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挑战经典吗?——这本书虽然篇幅仅有6万字,但却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最难翻译、也是最富盛名的一篇。

就在前一年,1998年的冬月,她的先生钱锺书去逝。他们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相爱、结婚,琴瑟和弦,鸾凤和鸣,大半个世纪的恩爱,早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经典。

这一年间,痛失爱侣的杨绛老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可能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理解她的孤独与落寞,也不会有人真正理解她的精神世界。

于是,一位失去几乎所有的至亲(他们唯一的女儿早已逝去)的老人,一位看遍的人世繁华与冷暖的睿智老人,只能越过几千年,越过历史长河,去与古圣先贤对话,去和苏格拉底对话,探讨灵魂、死亡、理念,以及善,等等。

在这种遭际中,杨绛老人选择了这本书来对话,也显示了这本书的价值。

《裴多》读后感(五):杨绛译本《裴多》读书小记

关于《斐多》,刘小枫和杨绛的译本各有千秋。两种译本我都翻了一下,由于对杨绛先生译的《堂吉诃德》留有深刻的印象,还是更喜欢杨绛先生笔下简洁平白又娓娓道来的译本。

一、生死

“苏格拉底之死”是研究哲学、思想史不可避开的一个论题,被人们讨论了两千多年,甚至在今天也热度不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一千个人眼里也会有一千个苏格拉底吧。很多人惋惜苏格拉底不懂变通、死于非命,我却是决计不愿意苏格拉底逃走的。不是因为我不惋惜苏格拉底的死,而是我想站在他的角度看待哲学家是如何生、如何死。

在人格上,苏格拉底超然面对死亡的形象是无法凌越的[1]。关于生与死,苏格拉底的辩论逻辑是这样的(p10-20):

1.自杀是不容许的。我们都有天神守护,天神是我们最好的主子。死会使我们离开最好的主子,自杀就是主动选择离开了最好的主子。这既是愚蠢的表现,也是不敬神的表现。

2.苏格拉底认为虽然他的死将使他离开了守护着他的主子,但他的死是神在召他,他死后能到另一些聪明善良的天神那里去。

3.死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普通人面对死亡时烦恼是因为迷恋肉体的快乐。而哲学家是瞧不起肉体的。哲学家认为肉体扰乱了灵魂,阻碍灵魂去寻求真实的智慧。哲学家的一生尽可能躲开肉体,只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说哲学家一生学习死、处于死的状态。因此,当面临死亡,哲学家终于能摆脱肉体的束缚了,仅凭灵魂去追求真实的智慧,他是不会烦恼的。

4.普通人的勇敢都是出于害怕。他们面临死亡的时候不怕惧,但他们其实是怕遭遇比死亡更坏的坏事。只有哲学家才是真正不怕死的人。

法庭对苏格拉底判决的程序是正义的,但结果绝对是非正义的,我们当然有理由为整个雅典最有智慧的人死于“多数人的暴政”而感到惋惜。但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的损失而不是苏格拉底个人的损失。苏格拉底自不需要别人惋惜。他是哲学家,不是壮志难酬身已死的英雄,不是项羽。哲学家一生追求真知,为了追求真知,必须避开肉体的奴役和迷惑。认真梳理苏格拉底关于生与死的论辩过程,被他追求智慧的虔诚所打动,终于明白,苏格拉底一生瞧不起肉体,努力使灵魂超脱肉体,他是不会将肉体的死亡看作是自己的损失的,是不会惧怕死亡的。

哲学家只有依靠灵魂才能找到真知。我想,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想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活中来自肉体的迷惑,照顾好灵魂,过真正值得过的生活。

下面是我对一个片段的摘录和思考感悟(加粗字体为摘录部分,下同):

苏格拉底说:“我们认为死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处于死的状态就是肉体离开了灵魂而独自存在,灵魂离开了肉体而独立存在。我们不是这样想的吗?死,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西米回答说:“不错呀,就是这么回事儿。” (p9 第5段)

“死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是全文辩论的前提,正是在这个预设前提的基础上,才有了下文关于生死、灵魂不朽和知识回忆说等一系列辩论。“死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这一基本前提在辩论开始时是得到大家一致赞成或者说默认的。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带着自己的想法观念来读,觉得不能接受这个观点。不能直接肯定“死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难道不应该先对灵魂的存在与否进行论证,之后论证“死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吗?但我后来想明白了。

一方面,其实我是带着社会科学的思维来读这本书的,哲学毕竟重思辨,不能这样看问题。而且,我也是在某些遗留下来的观念的影响作用下读这本书的,非物质实体的灵魂并非没有讨论的意义。正如无法证实灵魂实体存在一样,我们也无法证明灵魂不存在。另一方面,我对柏拉图、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思想几乎没有接触,不知道在“死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和前人的哲学思想有没有渊源,是自己才疏学浅,不好妄加评价这个假设。总而言之,阅读这类经典还是要接受、进入作者的预设和情景中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深邃思想并在这个基础上与作者对话。

二、灵魂

苏格拉底的门徒和朋友们大抵同意了苏格拉底关于生死问题的辩论,但是在灵魂问题上还不能取得同意,他们担心灵魂离开了肉体也会消失死亡。由此,苏格拉底围绕灵魂不死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苏格拉底是使用对立转化的方法来进行辩论的[2]。下面是苏格拉底的辩论逻辑(p21-23):

1.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这些东西都从相反的那一面产生,而且只能从相反的那一面产生。

2.每一种相反的事物中间,总有两种变化:变过来又变过去。例如:大一点儿和小一点儿中间的变化就是增加和减少。

3.生和死是相反的两件事,生和死中间的变化无非是变过来又变过去。生和死是相反相生的。假如不存在相反相生,有生命的东西都得死,死了永远是死的,那么,到末了,一切都得死。所以,相反相生是存在的。

4.在生和死的变化里,由生转死的变化是看得见的,由死转生的变化是看不见的,灵魂也是看不见的。由死转生之前,我们的灵魂在那一个世界待着呢。

这个论证在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苏格拉底又论证了知识回忆说以证明灵魂不死。然而,苏格拉底的门徒仍然担心“灵魂离开了肉体,会被一阵风吹散”。于是下文又展开“理念论”对灵魂不死进行证明(p24-41)。

1.混合或综合的东西是合并的,合并的自然也会分解。不是复合的东西,自然是不可分解的。不是复合的东西,就该始终如一,永不改变。复合的东西,经常在变化。

2.至真、至美等抽象的实体是“真正的本质”。“真正的本质”都是单一的,独立的,始终如一的东西。人、马和衣服等物品也用上了美、相等这类本质的名称,但他们不是始终如一的。

3.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都能用感觉去认识。可是不变的东西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只能用理智去捉摸。

4.假定世界上存在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一种是看不见的。

5.看不见的是不变的,看得见的老是在变化。

6.人都有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肉体,另一部分是灵魂。肉体和看得见的东西更相近,灵魂和看不见的东西更相近。

7.灵魂是不死的。

这时,西米继续提出了疑问,他用琴和和谐来比作肉体和灵魂。琴弹奏得当会产生和谐,而肉体是由热、冷、湿、燥等成分组成的,灵魂就是这些成分调和得当而产生的和谐。接着齐贝又提出,灵魂可能比肉体经久得多,一个灵魂要磨损几个肉体,长寿人的身体尤其耐磨。这时苏格拉底和门徒说了一些有趣的题外话,又开始了条分缕析的论证过程。

针对西米的疑问(p60-66):

1.和谐或其他符合的东西是由各种成份综合起来的,成份是什么性质,复合物也该是同样性质。

2.和谐所起的作用完全是靠它的成份。

3.声音调和得越好、越有功夫,和谐就越加充分。调和得欠点功夫,和谐就不够充分。

4.但是不能说这个灵魂还欠着点,不够一个灵魂;那个灵魂够充分的,比一个灵魂还多余一点。

5.因此不能将琴和和谐比作肉体和灵魂。

针对齐贝的疑问,苏格拉底的论证逻辑是这样的(p67-85):

1.大家在前面都同意各种抽象的本质确实是有的。

2.不仅仅抽象的概念有它的名称,永远不变,另有些东西也这样。这些东西不是概念,但是它存在的时候,是某一个概念的具体形式。

3.用数字来做例子。单数是概念,称为单数。三这个数字虽然和单数概念不同,可是它永远离不开单数的性质。

4.不仅相反的概念互相排斥,一切具体的东西,尽管并不彼此相反,却往往包含相反的性质;某一种东西是某一概念的具体形式,另一种东西体现相反的概念;这两件东西如果碰到一处,其中一件或是回避,或者就消灭了。

5.亦即,某些具体的东西总体现某一个概念。这种东西不仅具有这个概念的形式,也随着这个概念排斥它的反面。

(前面两段话有点令人费解,说得更清楚一点:单数和双数都是概念,它们具有相反的性质。而数字三是单数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单数的性质。数字三和双数是不容的,或者说数字三必须回避双数的性质。)

1.肉体凭灵魂而有生命。(可以理解为生命是灵魂的具体表现,生命具有灵魂的一部分性质)

2.生命的反面是死。死和不朽不相容。

3.肉体死亡是因为生回避了死,生命被消灭了(生与死不能同时存在,必须消灭其中一个,在这里,生命消灭了,让位于死亡)。但生命只是灵魂的具体表现,灵魂作为生命的本质(前面已经论证过灵魂是单一的、不死的东西),仍然和死不相容,即灵魂是不朽(不死)的。

4.灵魂是单一的、本质的东西,不能容纳死和不死两种性质,灵魂是永远不死的。因此多个肉体能把灵魂磨坏、灵魂死亡是说不通的。

后面的这一论证是全文最难理解的一个论证。不难发现文中的三个论题是环环相扣的,而灵魂是文中最重要的论题。生与死辩论的实质是灵魂,知识回忆说的提出也只是为了论证灵魂不死。围绕灵魂,苏格拉底展开了四次辩论。

下面是我对一个片段的摘录和思考:

苏格拉底说:“假如生生死死的一代又一代只是一直线地从一头走向另一头,没有来回来回的圆转循环,那么,你看吧,到头来所有的东西都成了同一个形式,没有别的变化了,也不再代代相承了······所以啊,亲爱的齐贝,假如有生命的东西都得死,死了永远是死的,那么,到末了,一切东西不全都死了,再没有活的了吗?因为活的东西假如不是从死里回生,而由别处受生,活的都得死,到头来,世上一切东西不都给死吞没了吗?能逃避这个结局吗?”(p27 第1-3段)

上面这段话是苏格拉底在论证事物相反相生时提出来的,但我觉得这里存在逻辑矛盾。“活的东西假如不是从死里回生,而由别处受生,活的都得死,到头来,世上一切东西不都给死淹没了吗?”活的东西由别处受生,活的都得死,但还是会从别处受生出活的,为什么最后世上一切东西都会给死吞没呢?这里的论证是有问题的。另外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生生死死的一代又一代只是一直线地从一头走向另一头,没有来回来回的圆转循环。那么第一代的生从哪里来,是如何产生的呢?即使知道“我从哪里来”是哲学的三大问题之一,但苏格拉底没有提及这一问题而直接提出“生命循环往复说”,在论证上是不够严谨的。

《斐多》是一本讨论灵魂、让人关注灵魂的书。读毕,终于明白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哲学家为何愿意赴死。苏格拉底看到了洞穴外面的光芒,死后,他终于可以无拘无束,走出洞穴,追求真知。据说,杨绛先生是在钱先生周年忌日的前一天译完《斐多》的,《斐多》寄托了杨绛先生对钱先生的哀思[3]。不知道杨绛先生在翻译《斐多》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生死与灵魂。有时候,有些人远去了,但仿佛又没有走远。他们留下来的精神、观念一直陪伴着我们。或许这些东西是他们灵魂的一部分吧。

参考:

[1] 丁 纪 柏拉图《斐多》篇论灵魂不朽[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11(4):157-160.

[2] 张文举 《斐多篇》的逻辑结构及主题分析[J]. 甘肃高师学报 2000(6):6-9.

[3] 王博闻 对杨绛译注《斐多》的一个“戏剧性似的”解释[OL]. http://www.fx361.com/page/2017/0209/748799.shtml, 2017.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