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戏梦空间》影评摘抄

《戏梦空间》影评摘抄

《戏梦空间》是一部由索菲·林南鲍姆执导,帕斯奎尔·阿莱亚尔迪 / 克里斯蒂安·斯泰尔 / 迈克尔·品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科幻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戏梦空间》影评(一):一部诠释电影发展里程的奇思妙想

第一幕,配角母亲培养主角女儿。以主角式的的演技,烘托乌托邦式的现实,母亲和万千单亲妈妈一样,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建立起按部就班生活壁垒;第二幕,朋友的无稽之谈助推葆拉突破防线,踏上了寻找主演父亲戏梦碎片的旅程。途中受到废柴“管家”等人的影响,葆拉认清自我,为循迹父亲真相克服主角对废柴的歧视勇感前行,自己做航行的舵手。在这里导演用新与旧,黑白与多彩的电影史来隐喻葆拉多彩的现状和黑白的本心,葆拉在新与旧的立场中萌生出自己的想法犹豫不决,不敢于表达。第三幕,真相大白后的最后考核如期而至,上台前废柴“男友”在配角母亲的伪装下来到幕后用“静音瓶子”为葆拉加油打气,最后真实又直白的口述表达了母爱最伟大,换位思考体会到了做母亲的不容易接纳了母亲的做法,触动在场的“观众”……葆拉打破常规用自己微弱的影响力坚持、探索、改变,确定了立场得到了拥护,表达了废材也是不可轻易删减的觉醒,诠释了电影中饰演小人物的心路旅程和对废材形色眼光的深思引起观影人的共鸣……

《戏梦空间》影评(二):人生如戏,不靠演技

和女票一起挑的这部 #戏梦空间 给我带来不小的惊喜,个人觉得是近几年最好的反乌托邦电影。好久没看地这么酣畅淋漓了。 优秀的新世界观建构使它有了一个出色反乌托邦电影的基础。世界是一台巨大的戏,人生映射为剧本,工作映射为出演,阶级映射为主角(main character)配角(supporting character)以及废材(outtake),生活品质映射为专属声音背景音乐音效甚至小场景。从宏观到微观,现实各物与电影名词的映射做的完整细节而巧妙。电影选取非常有代表性的在主角学校就读渴望成为主角的配角女孩儿作为主人公(与英文名the ordinaries搭配的很好),讲述其为了寻找早逝的“主角”父亲留下的回放,屡屡违反自己的剧本离开routine在这出巨大的戏里的探险之旅。一个我非常喜欢的点事镜头和色彩的运用。配角的叙事采用整齐划一的偏灰的冷色调,而主角的则使用各有缤纷的明艳的暖色调;也善于在画面内运用光线、空间体积、物体排布隔区等手法暗示人物的处境与站队。(这是致敬闪灵吗hhh) 小姑娘在途中发现主角阶级统治这出戏时将优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圈定为特权,例如只有主角身上安有读心器来根据心境播放背景音;配角一天天做叶子衬着每天不同的花,为主角跑龙套;outtake意为被剪掉的镜头,正如废角像印第安人一样被划定一块区域生活,日日活在盖世太保的阴影之下干着苦力,专属背景音乐被定义为非法,甚至皮肤都是黑白的不能有颜色。他们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比如男主就像个高ping战士处处被剪。代表官方的机构称作学院,在这出戏里不“合法”的声音会被他们审核(用一种机器把嘴封死)然后吐出一个小药丸,行为会被他们剪掉(用“剪辑之枪”射击)。在这样的设定下很自然地讲述了主角在工厂将废材如燃料般压榨用完即弃,学院对所有人的高压统治与思想控制,废材区交易声音气味特效的地下市场,他们对自己价值的持有到被剥夺或放弃到再发现,集会游行试图革命并被镇压等等作为推进女主寻父路上的一个个节点。叙事的详略和显隐分配的是不错的,比如把男女主“不合伦理”的情愫作为一条暗线。很喜欢一个细节,最后的主角考试里为女主撑腰但没有台词不敢乱说话的配角们用脚剁地合起来打节奏真的胜过千言万语。 缺点不仅有也比较明显。当叙事过于宏大伏笔铺垫太多,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坑填不完填不好。比如让女主皮肤维持颜色的药丸的来历,以及很重要的女主父亲的真相等都没有交代或语焉不详。留下一个开放式匆匆结尾我不知道编剧是不敢写还是纯摆烂。总之绝赞的设定加上没圆回来的诸多情节组成了这部电影,你可以说他完成度很高也可以说他完成度很烂,高情商:促进优质二创。 “睡前可不要太多蒙太奇哦。” “他们让我们是黑白的,是为了不让我们看到自己的颜色;他们不让我们有读心器,是为了不让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

《戏梦空间》影评(三):奇妙交互,真挚情感——致敬世界上最伟大的配角

初看简介,反乌托邦和影史致敬等让我误以为是一部背景世界观宏达,主题极高的作品,我本期待看到类似《头号玩家》那种遍地戏剧梗的作品,然而本片的观感却并非如此。

导演用了一个本可以玩出许多花样的设定讲了一种最朴素最纯粹的情感。

影片前大半部分都没有着重于表现世界观的设定,很多片子引入新的世界观会尽量的去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填充介绍和完善,但是本片基本是单线,所有的视角故事全部没有离开过女主,只从女主入手,女主未经历过的未了解未说明的,片内就不会去多表现。导致前半段观影会让我有这个世界观悖论很多,完全不完善,就是单纯提出了几个和女主相关的设定在拍而已,接下来要怎么自圆其说呢?中间还会觉得有些枯燥和累赘。觉得导演浪费了一个很好的世界观设定,不去讲更精彩的故事,不去完善世界观,在这里干嘛呢?

然后随着故事展开到了后半段,意想不到的转折开始慢慢涌现,父亲的真实身份,女主的真实身份,闺蜜母亲的真面目,废材区所收到的迫害,所谓的大屠杀真相是什么,当我们正在感叹于故事的走向可能要在两方对立上落幕时,女主上台进行了自己聚光灯下的独角戏,以一出真实的戏剧心声,正式揭露了本片的主题,将影片推上高潮。

母亲才是最伟大的配角。

回看整部电影,所有的线索似乎都在铺陈将大家的视线引到父亲身上,父亲是谁?父亲在哪?父亲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特殊角色呢?甚至连母亲的几句让人厌烦的固定台词都是直指父亲,母亲在这里就如同影片中的身份——配角一般,让观众集体忽略,而最后通过独角戏台词的引导我们才逐渐聚焦于母亲,影片内外呼应,角色与观众共鸣,感情达到巅峰。母亲做出了如此多如此艰难地努力,才让女儿正常的站在聚光灯下,她不但要隐瞒自己的身份,还费尽心思让女儿吃药上学,想要她改变命运,而真正的父亲却已经到了另外故事线上,和她们永远不会相交了。这里与其说电影是对电影制作的延伸和致敬,倒不如说是对抚养女儿长大并奉献自身让女儿成为聚光灯下主角的一位伟大的单身母亲的致敬。

在女儿以为自己已经得到了认可,勇敢展露身份却还是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指责时,母亲更是挺身而出和收到感染的伙伴们一起动手配乐,更是将这种勇敢扩大化,将主题再次升华。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世界里独一无二的角色,他们都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不分主配。

当声效小哥在台上质问下面的观众“你们刚刚不也感受到了情绪么,不也为她鼓掌了么”时,我非常奇妙地感受到此刻我作为影院中的观众和影片内的角色们共鸣的感觉,分不出片内片外,台上台下,我们每个人既是角色又是观众,这是一种非常棒的体验。

为了强化这点,影片内还有很多亮点。

首先整部影片强调“情绪”是表演的核心,通过读心器表达,而音乐则是产生情绪的催化剂,很好的把表演和艺术结合,形成戏剧艺术的表面,最后回归于情绪产生的本源,形成电影的核心。

其次片内,导演使用各种剪辑的手段,比如皮肤黑白片画质的处理,剪辑的处理,音乐音效的处理,各种角色的分类,各种名词的新运用方式,以及电影创作中行为的具象化等等,都使得影片内和影片本身进行强烈的互动,给观众穿透荧幕的体验。

另外影片更注重于电影制作和创作上本身的梗,而非我们一开始以为会有的各种电影内容上的梗。似乎也一定程度上批判了戏剧影视作品粗暴的商业流水线制作方式,角色的鲁莽归类,台词的死板,音效音乐的绑定搭配表现,以及删减删改和谐等等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人在感叹导演的创意时也要不禁唏嘘。

以上种种结合在一起,形成非常强烈的交互感,而且不通过任何外界渠道媒介等模式,仅仅通过影片内容即可达到,实在是神奇而美妙,不得不说在这两个小时内,是真正的戏梦空间。

而在这样的体验下埋藏着的如此真挚的情感,更让人心生感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