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控制自然》读后感1000字

《控制自然》读后感1000字

《控制自然》是一本由约翰•麦克菲 (John McPhee)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制自然》读后感(一):自然真能控制吗

本书由三个长篇报道组成,作者分别讨论了泥石流、洪水和火山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灾难,而这一切的背后原因源于人类自己,是我们不断蚕食着自然与城市的边界,我们明知道在山脚下建房很危险,但谁也不愿搬家,我们坚信投入巨大的护堤会阻挡灾难,人人都相信自然是可以控制的。

本书的优点在于没有执着于学理的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很容易越谈越空洞的话题,保护者有一套逻辑,开拓者有另一套逻辑,两者根本统一不起来,因为开拓者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这驱动他们不断编造新的借口。总之,当下就是对的,符合自己愿望就是对的,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呢?

太多的悲剧源于主动的不觉醒,蝇头小利就可以让人类变成无理性的动物。

麦克菲善于讲故事,他笔下不只有一方面意见,他记录了多元的声音,这些记录甚至颇有隐喻味道——泥石流源于山体的高度粉碎化,而我们的社会不同样在高度碎片化吗?当共识消解时,我们的信仰早已被精神泥石流夷平,那么,我们又如何对抗真正的泥石流?

作者没有直接讨论控制自然的话题,但触目惊心的记录让我们不能不去检讨:如果我们真的控制了自然,自然就将因此丧失自由,那么,这样的自然又有什么意义?

《控制自然》读后感(二):因为作业…生硬啃完的一本书

开篇描述的泥石流的场景,巨石滚动,遍布泥浆、岩石和尸体的场景,给读者一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在大段的自然灾害描述之后,引出需要控制自然环境的必要性。 读来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一座被炸毁的垒堡,就像美国大片一样的,给人一种视觉冲击。非虚构写作阅读课的最后一本,每一本的感受都很不一样。这一本就显得特别地质学,没有情绪没有情感,尤其大部分是作者实地拜访的亲身体验。读起来觉得这是一本人与自然的说明书,有战败的,也有暂时战胜的,文中有一句话特别有趣,居然有邻居把泥石流比喻成排水沟。p69__72页关于经纪人对泥石流危险的描述,有的否认,有的部分承认,这些节奏和前面读的节奏很不一样,让我想起这次魔都的疫情,部分真实,部分被否认的事实。文中卡尔.冈恩说:我知道泥石流经常会发生,不管出多少价格我都不会卖掉房子,尽管这里可能还会发生泥石流。美国人对大自然的喜爱让我无法理解,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享受自然之美,近乎大自然的狂热者,似乎也学会了与灾难共生,这是他们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吧,似乎越读到后面越能理解为什么即使随时可能发生灾难,还是有人愿意住在这里不愿意搬走。整个地区的人都还在坚持战斗,但 获胜的依然是铄石和泥沙,这句话显得人类想要控制自然的不可能性。 是有一种纪录片的既视感,洪水,各种水利工程,给人的感觉和泥石流不一样,这一次的人类是兵团,文中看来在利益冲突的各方,兵团也不好做,被视为全能的兵团也很为难,直接派遣军队来对抗密西西比河改道问题,一旦改道不仅对城市冲击很大,对原河道经济冲击也很大,前面一直铺垫的是人类方面各种军事部署,利用修建大坝等举措试图控制河流。密集的给出信息量,以及读起来没有概念的地名,山名、河名,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人物主角。没有戏剧性故事的吸引人。但也不乏味,也是另一种风味。 生活在冰岛的人们,生活中充满了灾难,他们的传统是不退缩,战胜恐惧,像自然反击。 文中幽默的一段:雪茄也能成为检测火山气体的工具,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雪茄就会熄灭。 火山气体在湿度高时,勾勒出来的蓝色气雾漩涡可以让猫窒息、车熄火,人呼吸费力、心跳剧烈,这是二氧化碳死亡。 冷却熔岩这部分内容是从冰岛科学家、物流体教授、民防委员会、消防署署长、来法国的火山学家、冰岛大学的岩石学家、地震学家、当地岛民、牧师、地学家、博物学家、海军将领的采访中及海军上校的作品中获取的资料,一如既往的专业。

《控制自然》读后感(三):杀气腾腾爱自然

《杀气腾腾爱自然》是我写的书评的题目。

我当然不会发表在这里啦。【写一段书评的目的只是为了炫耀我读过没错】

想看关于书的内容就不要再看下去了。我没打算写那个。

-------------------

我讨厌读书。

这事还得从初中那个巨大的,水族馆般宁静幽雅的图书馆说起。

就像研究生的时候曾经迷恋过一阵子刘小枫一样,初中的时候我也曾经迷恋过一阵子余秋雨。那个年代,本科生都在谈论米兰昆德拉,高中生都在谈论恩雅。我经常贼眉鼠眼地,躲着各种可能认识我的同学和老师,贴着墙角,垂着头,一路小跑过三段十四级扁平的楼梯,直到推开图书馆乳白色的木门才站定下来,收起一路张皇看一眼幽深而明亮的走廊,然后像一个初次检阅国民的公主一样停顿一下,慢慢朝阅览室走去。

那个时候,我喜欢故事会,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喜欢秦文君;不喜欢方兴的青春文学,不喜欢勒布朗的亚森罗平。

每年,老师发下兴趣课的单子,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到开课的时候,我早就忘了自己选过什么课,茫然地看着同学们像海里的沙丁鱼群一样在下课的瞬间散开,无影无踪。那个时候的我像一棵徒长的豆芽,在这个似乎每个人都明了却对我一片黑暗的世界里,朝着有光的地方升高升高。

于是我就在干净明亮的阅览室里度过了无数个,至今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下午。至今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还有公司的内部邮件系统,各种通知、表格、一夫一妻制、电话机、政府和正在跟我说话的这个人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这个无序的世界,这个黑暗的只能徒长无法开花的世界,那扇乳白色的小木门曾经透出过一种扭曲的,寡淡的光。

天堂颜色的光。

所有的故事,就像我最早学会的英语歌Yesterday Once More里所有的老歌一样,五彩斑斓地述说一种坐标,一种模糊的定位方式,告诉我世界的模样,告诉我在黑暗中如何找到自己。

我花3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它当然,和其他所有书一样,是关于人类、世界和自己的。

只是今天,我已经学会了如何用“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把它拆开、揉碎、过滤出重点、分析其结构、以各种主义译解和曲解。

当人站在自然的对面时,当人站在宇宙的中心时,当人站在一切之中与一切毫无分别时。

这棵徒长的豆芽,学会辨识各种假托和人造的阳光,学会信仰、希望和爱,学会欣赏和了解人之子深刻的努力和悲哀。

还是没能学会靠光合作用长出半片叶子来。

Sigh.

《控制自然》读后感(四):高建国序:小自然和大控制

小自然和大控制

高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暨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最近几年,国内外都自然灾害频发,从雨雪冰冻到地震、泥石流、海啸,还有这本《控制自然》里重点描述的火山喷发,都曾造成人员和经济损失无数。

地球到底怎么啦?有人戏说:“地球处于震动状态”。地震震源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地下,海啸发生在大海深处,人类有可能控制它们吗?似乎很困难。

自己把握“小自然”

人们会把身边的天气说成“小气候”,每天穿衣就是适应小气候,天冷加衣,天热脱衣。地震中也有“小气候”。2010年玉树地震时,很多房屋倒塌,但也有一座安然无恙,它是2009年青海省农业厅帮助当地农民修建的抗震安居工程,耗资三万。可是这家居民嫌房屋小,只有十来平方米,于是请施工队另外修了一幢耗资20万的二层楼房,楼房在地震时根本不抗震,化为废墟。这件事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人有可能控制得了自然,但也只是身边的“小自然”。归根结底得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能够适应自然。

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教训比比皆是。

2010年8月,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盐井村文家沟大雨引发了泥石流,379户农房被毁。清平乡下辖共5个村,附近有文家沟、银杏沟、蔺家沟等多条沟渠,村子大多依沟口而建,那些刚刚建成不久就被毁的别墅式建筑就纷纷立在沟口附近。

事实上,就在2年前的汶川地震时,这里也是重灾区。地震后国土资源部派出大批地质人员勘查灾后地质状况,给居民提供图纸,标明哪些地方可以修房屋,哪些地方不可以修房屋。这些村子的沟口就是“老虎口”,是绝对不允许建房的。因为汶川地震初期的地质灾害是以崩塌滑坡为主,而震后若干年(有专家指出活跃期在100年内)是以泥石流为主了,山洪携带着大量的泥石滚滚而下,沿着山沟出山,这些新修的别墅群挡住出路,正撞在枪口上。但援助这些别墅区的外省修建人员完全没有风险意识,于是在重灾之后一年多,又一次遭灾。

从灾害中学习防灾

人类的防灾减灾知识并不是先天具备的,大部分经验来自于受灾过程,能从旁人受灾中得到教益,改正过去做的不足,是更聪明的做法。国家对防灾减灾法律的修订经验也据此习得。汶川地震2个月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地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里面就提到: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做出建筑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这种从灾害中迅速学习的典型案例是汶川地震后美国人的行动。2008年11月13日,大约500万美国南加州居民参加了全美规模最大的地震演习,设计震级为7.8级,假定震中为南加州圣安德烈亚斯(San Andreas)断层,有数千消防员、警察、及其他紧急事件反应部队和单位,参与这场为期一周模拟演习,它将帮助南加居民做好防震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洛杉矶大地震。这里就是《控制自然》书中写到的泥石流高发区,虽然上个世纪初洛杉矶已经有了专门的防洪署,但它们的角色也很尴尬,居民不了解他们的职责,并不配合,防灾工作难做。但是现在城市居民也意识到了自然的风险,2010年时至少有780万民众参加的大规模防震演习。据地质学家预测,在30年内加州遭遇破坏性强的大地震的可能性达到99%。这本书中作者发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人们如今都已经清楚意识到了,所以才会有美国现代城市的规模庞大的地震演习。

虽然我国教育部从2006年就开始规定,中小学、幼儿园每个学期要针对对洪水地震火灾进行一次演练,但2007年全国只有70多个学校进行过一两次,只占60多万所学校的万分之一。汶川地震以后,全国有17755所学校进行防灾演练,2008年全国学校地震演练次数是2007年的254倍。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汶川地震后第4天,即5月16日,据媒体报道,日本内阁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的进程。会议决定,由日本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校舍的补强施工。日本的学校可是抗震的“第一避难所”。

我的夫人在东京曾注意到工人在修补马路上的小洞的场景。他们先用工具挖出碎石,再加上填料,最后铺上沥青。施工时不影响正常交通,一旁立上旗杆,表明正在施工。而我们城市的修马路,经常采取断路的方式,让行人和车辆很不方便。马路的修缮和危房改造虽然不比大灾,但也充分体现了防灾方式和救灾方式的差距差异。

防与救

我国东汉荀悦编著的《申鉴•杂言》中说:“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为之防,发而止之为之救,行而责之为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番话把“防灾”、“救灾”和“借鉴”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特别强调了“防”的重要性。

防灾既有技术上的差异,更有观念上的差异。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成立了应急办公室,只强调了“救”,忽视了“防”。国家行政学院成立“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培养出的干部只会“救”,不会“防”。

准确预测和预报是防之首。但如今的预测准确率并不高。国际上巨灾预测方面仍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而目前我国各部门对灾害预测,基本上是按照西方传统的、单学科的方法进行的,预测巨灾很难。而且我国常规预测都是用中小灾害统计方法取得的,用此来预测重大灾害成功率极低。所以我们必须采用自主创新信息预测等新方法解决此问题。

过去浙江省沿海农民有“半年种田,半年修塘”传统,现在则是农民出外打工,没有劳动力,浙江省海塘破损严重。1997年10月,浙江省委决定把浙东海塘作为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只用了二年多时间,1020公里高标准海塘巍然矗立于浙江沿海。从此以后,台风很少肆虐,2000年浙江省共遭受5次台风的影响,两次死亡人数不超过5人,三次零死亡。在新修后的海塘保护下,沿海的土地也大为增值。这是现代城市面临自然时的有效防御措施。

西方国家强调应急,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建设,在防灾上投入很多,做足了功课。就像本书所介绍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防洪工程,是年复一年在坚守,他们会听取沿岸居民的意见,协调各方需求。洛杉矶防洪署一百年来也不敢懈怠地向广大居民告知泥石流情况。

我国从2004年开始建设应急体制,但在防灾建设上缺憾太多,目前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了。任何一次灾害都是有其原因的,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原因。我们已经有了太多这样的教训。希望本书的读者们,不管是作为防灾救灾人员,还是作为普通的居民,都多学习一些基本的风险意识和防治意识,远离想当然。

《控制自然》读后感(五):李泽椿序:我们所处的现实

我们所处的现实

李泽椿

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然到底能不能为人所控制呢?

或者说,人与自然,以什么样的方式共处才合适呢?

《控制自然》这本书选取三个地区来讲述人们与不同自然灾害(泥石流、洪水、火山喷发)抗争的过程,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通过情景重现、客观观察来记录,或是摘录真实人物的叙述,从不同人群、不同视角、不同目的阐述了灾害发生的过程和人们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事实,揭示许多自然规律和各种防灾抗灾方法和想法,实际上是给读者展示了如何了解规律来应对自然灾害,不仅科普,还让读者经历各种临灾态度和观点的冲击,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所身处的现实

美国人民以复杂而积极的心态面对着那些困难。我们呢?

我国也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各种类型的灾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都有,还会衍生其他灾害,如强降水引发泥石流、洪水等,并且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会不断地反复出现。

2010年8月7日凌晨,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泥石流径直穿过村庄和县城,摧毁沿途楼房,直奔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河水水位迅速上升10m,淹没大半个县城长达一个月,造成1481人死亡、284人失踪,22000多人无家可归。

自清朝以来,这个地方就多次发生泥石流,民国以后大概每12年就爆发一次。舟曲县城背面山区地势险峻,沟谷呈深“V”型,河坝区植被覆盖度低、岩石大面积裸露,历史上经过多次地震影响,沟谷多处出现岩石土体形成堆积坝,堵塞沟道,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而8月7日这一天,舟曲出现40分钟超过90mm的强降雨,是舟曲县建站以来的最大降雨强度。如此大的降雨迅速汇流,在沟谷形成山洪泥石流,层层击溃堆积坝和人工防沙坝,袭击下游居民区。从自然的角度看,舟曲泥石流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必然要承担这样的风险。

而人类活动也可能加剧这一进程,比如,当地过度地开发采矿和森林开采、对地质灾害治理落后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缺乏足够现代化灾害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不足以发现短时局地突发强降雨系统和有力的辅助预警条件,县城人口密度大,在大灾面前更容易造成人数众多的伤亡。

就在这一场泥石流发生后4天,四川绵竹市清平乡沿绵远河近3公里沿岸10余条冲沟同时暴发山洪泥石流,比舟曲泥石流规模还要大,是国内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379户民房及学校、派出所等公共设施被泥石流掩埋,600多户民房进水,300余亩良田被毁。

但这次由于监测预警及时,政府应急预案启动坚决,共5000余人成功临灾避险,仅造成很少的人员伤亡,极大地避免了群死群伤和财产损失。

两次泥石流灾害,截然不同民众存活率,同是天灾,有所作为就能有机会挽救更多人的性命,这正是各级政府和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者的目的。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各级政府经常组织应急演练,针对实际地形地貌以及灾害点来设计撤离路线、快速逃生方法等等,让每个居民在灾难来临时能做出快速反应。绵竹市清平乡就组织了多次应急演练,受灾群众在遭遇“8•13”特大山洪泥石流袭击的危急关头就是顺着平时演练过的逃生路线,朝安全地方转移因而躲过泥石流的。

2000年有学者做过统计,全国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在15亿~20亿元以上,死亡百余人。从2003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启动全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并带动地方联合开展预报预警合作。十年来,已有30个省(区、市)的1741个县(市、区)国土资源、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基本覆盖全部山地丘陵县,基本建立了以群测群防为主的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就在我们平平淡淡地生活着的时候,这个防治体系已经为了我们预报了几千起自然灾害,让更多人有了风险意识,也成功避免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不过,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总体来说,仍然非常薄弱,还需要通过持续努力,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理顺和落实各项保障机制。

我们怎么保护自己?

在现今的生活环境中,自然灾害风险总是存在的,但很多时候人们选择性遗忘、忽略了这些风险,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洪水高风险区。即使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一场大暴雨,一场飓风,一场大雪,就足以让脆弱的城市不堪负重。现代科技尚不能完全掌握复杂的规律,或人为地阻止灾害,但是可以通过科学深入灾害研究、找到演变规律,作出一定的预报与预警,政府加强防御措施和组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灾害造成的破坏。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虽然已经过去,但倾盆的大雨、惨重的伤亡和损失依旧让人惊心。那天是星期天,很多人在家休息,午间开始市区雨势就很大,地面很快积起水来,没过了脚踝。虽然天气预报提前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但是降雨急、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是始料未及的。到了下午14时,雨势持续,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黄色;傍晚18时30分再次升级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当时每小时普遍降雨40~80毫米,局地出现每小时100毫米的强降雨,事后统计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区平均215毫米,全市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河北镇,达460毫米,突破气象历史记录(1951年以来完整气象记录)。

在气象局值班的同志傍晚下班开车回城北,幸好安全到家。第二天得知积水没过汽车,淹死了人,郊区还发生洪水,直称后怕,当时只觉得雨虽然很大,视野也不清楚,但路况还行,慢点开应该没问题。生活在北京的人,对北京的城市建设还是比较信任的,很多人觉得下个雨开车没什么。但这次出现了极端降雨,引发了灾害,触动了全城人民的心。电视上、网络上开始教导如何保证下雨行车安全,遇到积水路段要慢行,注意观察,车上备好安全锤等等,这些安全自救知识很好,给很多人心里都上了根弦,补了一课,一时之间,安全锤都脱销了。北京这次雨太大太急,美国要是遇到这样大的雨也受不了,唯一庆幸的是暴雨发生在休息日,要赶上工作日,全城堵车,损失就更大了。另外市政府也尽可能组织更多的力量来抗灾救灾,紧急组织人员转移,全市共安全转移群众56933人,其中房山区转移20990人。

荀子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面对自然灾害,防范应该放在第一位,依靠科技,预防为主,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民众自己也要加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尤为重要。通过有效广泛的科普宣传,居民能够清楚所居住的环境可能面临怎样的自然灾害、如何有效避灾、如何自救,保护自然环境增强环境抗灾能力,灾害风险科普宣传范围越大,受益群体就越广,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程度越深,越有利于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人类其实一直在自然的控制当中,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

美国防灾减灾的做法有很多值得借鉴,其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对读者都是一种财富,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多些自然灾害风险意识,多些准备和应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自然法则,引导自然,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甚至有一击之力。

这本书的出版将会极大地提高人们对地质灾害、洪水等灾害的认识和如何在第一时间应对灾害的发生,也将促进基层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预防灾害,造福百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