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方圆四十里》的读后感大全

《方圆四十里》的读后感大全

《方圆四十里》是一本由王小妮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一):她的责任感也令人肃然起敬

诗人出身的王小妮有种迷人的气质

以前追着她在南周上的专栏读,

特别喜欢她语言的干净简练优美隽永,

在《方圆四十里》这本长篇里,

她的个人风格也十分明显。

她说不在这本书里给出任何一个人物清晰的外貌描写,

即使如此,看似模糊的这群知青们还是能给读者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

这是作者讲故事功底了得的证据。

对于80后尤其是90后年青一代读者来说,

知青下乡这段历史或许更多的是陌生的,

但是这本小说用极其私人化的叙事复活了这段历史。

历史是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后人知晓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王小妮不但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她的责任感也令人肃然起敬。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二):诗的语言 诗人的感觉

这几天看完了王小妮《方圆四十里》,非常好看。诗人的感觉,诗的语言,在琐碎中再现当年的知青生活。知青在身份地位上高于农民,低于干部。知青也许没多少知识,只是中学毕业的小孩。腐败、关系、特权这些东西似乎是这个政权的传统,只是形式不同。知青之间也有欺负压制。制度的总目的在于消灭个性消灭知识。

一群破坏欲极强的红小兵被投入被公社化组织起来的不如牛马地位的农民中间,他们的筹码在于可以回城,他们的骄傲来自比农民高级,他们的命运掌握在干部手中,更与自己父母的政治升降密切联系。有关系的甚至可以只挂虚名名不报道,贫民家的只能按年头死熬。一切被败坏了,他们问:啥叫社会主新农村?

王小妮老师的写法非常高明。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讲,真实的生活往往看起来互不关联各自随意发生,身处其中的人只是在每天的吃喝拉撒中度过。小说由一段段散文一样的小节组成,却在最琐碎的细节,最深层的记忆中还原每个人、每件事、每棵苞米、每头牛的日常真实,全部加起来构成结构严谨的全景展示。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三):自虐与被虐的记忆

初读王小妮,是在27年前的1985年,那时我还是一名军校大学生。在青岛市沧口区的新华书店,购得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今天已成为“中国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之一的《朦胧诗选》。王小妮作为朦胧诗人代表之一,其作品被荣幸地收录其中,与著名的舒婷、北岛、顾城们并列诗坛,给我这个当年的诗歌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分怀念那个激情的时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潮流刚刚涌动,在大潮流最为前沿的诗坛,出现了新颖的朦胧诗,它像一把破除禁锢的利剑,给曾经万马齐喑的中国文坛撕开一条缝隙,洒入一抹炫丽的光芒。当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这本《朦胧诗选》,如今已成难得的藏品。尽管很多与我一样度过青少年时期的读者已不再写诗不读诗了,但这本诗集永存在他们记忆之中。作为一部诗歌经典,它在读者心中的影响力,以我对王小妮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即可观之。

王小妮如今已近花甲,朦胧诗情或已不再,但诗人的气质诗人的笔触将相伴其一生。这部以长篇小说形式面对读者的《方圆四十里》,虽然没有跌宕惊险的情节,但每一篇如随笔般的故事叙述,却通过诗人当年以知识青年身份的亲身经历,将东北农村纯朴的风情,如诗如画般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从小在东北农村长大,对王小妮所记述的场景都有亲历,特别是读那些方言,很有亲切的感受。

但是,将《方圆四十里》作为对那个特殊时代进行反思的作品,似乎有些牵强,因为王小妮这126个小段落,实在太“随笔”太“日记”。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四):素描之美

黑白的线条里,却并不缺少时代与人性的色彩,王小妮的《方圆四十里》有着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却并没有色彩炫丽的文学卖弄,她更像是一位冷静的旁观者,静静地看着河水在眼前流淌,任凭落叶枯草石块在笔下一一展示。

正如作者自己所遵循的,这部小说中没有人物的外貌描写,她是有意模糊了每一个特定的人物的形象,一切全凭读者自己在脑中塑造,正如好运个特定年代所遗留下的印象一样,一大片的人群,离开家乡父母城市到了乡村,他们不再有个体的命运,而统统被一种命运所裁定。他们对于历史来说,只是一团模糊的形象,他们被口号蒸腾着淹没在特定的年代里。然而,所有的人都是不能忽视的个体,所有的命运都必然有着自己不同的方向,将他们鲜活的青春于混沌的岁月里挖掘出来,还原每一个青春的真相,是作家独特的视角。

这是诗一般的作品,却也是最朴素的诗篇。大地,人物,动物,都栩栩如生,有着自己特定的语言。大地展示自己的四季,人物展示自己的悲喜,动物展示自己的生死,他们相互依附却又相互挣扎,万物在作家的笔下平等地存在。

正如最荒凉的土地只会生长最怪异的植物,它们会在严酷中积累下不公命运的抗争。人也一样,奔赴乡村远非口号般响亮,每一个人的真实命运才是不容忽视的现实。被压制的青春被扭曲的岁月,无处绽放的青春在荒凉中肆虐。陈晓克是刺槐,小红是藤蔓,金榜杨小勇是蒺藜,王力红是枯草,亚军是蒲公英,每个人都选择着命运,也被命运选择着。李铁路,赵干事,王树林,乡邮员,也各自有着各自的悲喜哀愁。

对于生活,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热爱,哪怕生活辜负了我们的期望。对于未来,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希望,哪怕希望如此遥遥无期。在矛盾中生存,在矛盾中坚持,当然也在矛盾中沉沦。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却消失了,对于回城的期盼,招工,投毒,告状,看似丑陋的现实下,却都是一颗颗挣扎的灵魂。

王小妮的写法,一开始并不能吸引你的兴趣,每一小节都似乎毫无关联,可是越读下去,你就越会为作品中一个个鲜亮的生命所吸引,那是一段真实的日子,每一笔都是画卷中不可去除的线条,是他们串起了历史,用他们曾经最美好的青春。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五):在洪波中沉沦

《方圆四十里》是作家、诗人王小妮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已经看完好几天了,有心写点儿什么,但好像又难以下笔.。小说以北方一个名为锦绣的公社为背景地点,说的是从1975年夏到1976年春知青与农民们的生活故事,那时候,已经结束,知青们已陆续返城,我想当时可能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彷徨与焦灼。

我对那个时代的了解,无非通过两个渠道,一是书本,二是前辈的述说。无论是从书上看到,还是听前人的口述,在十年期间,被卷入上山下乡运动之中的无数知青们的经历,好像总是布满了血迹与泪痕。卢新华有一篇短篇小说,名为《伤痕》,以“”中知青生活为题材,因此,反映困苦而忧伤的知青生活的小说便被称为“伤痕文学”。

但王小妮的《方圆四十里》有那么一些与众不同,与其说王小妮老师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将经历了的知青与农民们的生活状态与生活片段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同为知青题材的小说,与其他知青小说相同的是,《方圆四十里》同对那个时代作出了临摹,但它不像“伤痕文字”那样将伤口撕出一条血痕给你看,她的文字跳跃而轻松,“伤痕文学”如同泼墨,而《方圆四十里》像是线描,在看似简单的勾勒中,暗藏波澜。这种笔调太冷静,冷静得如刀深入骨髓。因此,这种写作方式并没有让我感觉轻松,它带给我的反而是异样的沉重。整部小说没有一条明晰的主线,它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王小妮曾亲历知青年代,想来这样的生活已深深印在她的记忆之中,知青们聚众打架,偷狗,为了回城名额奔走,投毒、告状,放弃知青身份……此番种种,恐怕均有现实原型。当年那些激励了许多知青的口号也掩盖不了这样一种尴尬的事实,当地的农民并不欢迎知青,而知青们想要回去的愿望又难以实现。每个人似乎都在努力又似乎都认了命。在王小妮的散文似的小说语言中,其细微的日常生活体现了知青热情与麻木,年轻与衰老的矛盾。看似随意不拘的笔法中,深藏了对时代的反思。

这部小说还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在文中插入大量的拟人化的描写,这让作品某些地方令人啼笑皆非,而某些地方又让人毛骨悚然。举个例子:知青们偷吃狗,一路将狗皮飞扔,狗皮在风中飞起,狗皮想:“难道我活了?”将知青们的生活以一种略显轻松的语调写出,王小妮不是第一人,以前,在看阿城的小说的时候,笑完之后,竟有难以排遣的悲伤,如今,在读王小妮的作品时,又有了相同的感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