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特别珍藏版)读后感锦集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特别珍藏版)读后感锦集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特别珍藏版)》是一本由陈坤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盒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特别珍藏版)》读后感(一):行走

1

新年心愿清单里对自己许的愿望是出去徒步三次,骑行三次。

人生苦短,如果每天完成一点点,那种快乐与成就感足以让你成为不一样的人。

当自己的生活困在原地或者是开始迷茫找不准人生的方向的时候,我都会出去旅行,或者是跑步,跑的酣畅淋漓。

我觉得行走不仅是身体的酣畅淋漓,更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探索心灵力量的过程。陈坤在2011年发起“行走的力量”这项公益项目,在西藏徒步,那时离天很近很近的地方,陈坤要求他的队员在行走的过程中保持静默,着重关注自己的内心,让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找到让自己内心获得平静的方式。

我读陈坤写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其中记录了陈坤带领十名大学生志愿者行走西藏过程中,对生命的体会与行走过程中的感动。我也被这种行走的力量所震撼,平时自己独自去旅行时也是徒步加公交车的方式出行。

2

周末睡醒后,生出了想要出去走走的念头,正好同住的小伙伴也有此想法,于是两人一起结伴而行。

我们两人一起从中午2点走到了下午8点。

在路上我们谈人生、谈旅行、谈彼此的恋情、谈音乐……觉得漫长的路途趣味横生,终点也没那么遥远了。

路上不时有好心人停下车问我们是否需要搭一下,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新疆的天空特别的蓝,上面飘着几朵白云,初春的风轻抚着黑发,笔直延伸的道路上很少车辆路过,像是徐峥主演电影《无人区》一般的寂静、空旷。

我们的思绪也平静下来了,随着脚下的路散开来。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特别珍藏版)》读后感(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你需要静默的力量

1.

陈坤,有种魔力,总是在人群中第一眼就会关注到他的魔力,这种魔力无关于他的盛世美颜,而是一种神秘的、好像贵公子一般的云淡风轻。

大学时,自己好似文艺青年,向往西藏,只要带着西藏话题的书都会拿来读一读。刚好室友借了一本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看到“西藏”这个字眼就被吸引了,如饥似渴的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它。

书中讲述了一部分陈坤的成长经历,他的大学时光、他的信仰、他的苦难、还有他组织的心灵建设项目“行走的力量”。

陈坤信仰佛教,在他大学的时候。

我也信仰佛教,在即将离开大学的时候。

2.

行走,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

大道至简。与其坐而想,不如起而行。梦想,并非遥不可及;修行,就在你的脚下。

陈坤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这本书里记录了在“行走的力量”活动中和十个大学生志愿者行走11天的西藏旅程,以及路上发生的种种。

陈坤组织了一场公益活动,从报名的1 .8万多大学生中选出10位队员行走西藏,历时11天,走完115公里,翻越32座大山。

陈坤用这种类似于极端的状态和艰苦的外部环境来磨砺自己和队员。刚开始时队员很不理解这种做法认为是明星的一场作秀而已,没有遵守“禁语”的规定,以至于行走的第一天就爆发巨大的冲突。

陈坤感到队员并没有像他这样把活动提升到“觉悟”的层次,只是当做一次出游而已。在陈坤主动道歉,并且用两个小时讲述自己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之后化解了这场冲突,队员也更理解这次活动放入意义。

陈坤说希望用行走这样的活动,让年轻人心灵的力量变得绵长、有韧性,内心变得强大。

3.

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马德

宣传《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这本书时,记者问他:你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吗?陈坤反问:难道不应该吗?

如何在大时代中,建立起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在繁华喧嚣之中,保持一点点疏离,建立起一种安静而绵长的力量,内心对话是必经路途。

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追求21天速成法的社会,追求3分钟get技能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审视自己的内心。

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贪心。你就认准目标,一步一步向前,不必喧哗,到处宣扬,保持静默,用安静而绵长的力量与内心对话交流。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行走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所以一起加油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

见你 独坐菩提树下静默不语

前世 今生 来世

一袭袈裟 一缕梵唱 一世别殇

幽幽的 一切有了开始

——仓央嘉措《世间最美的情郎》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特别珍藏版)》读后感(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书是下午到的,摆出来拍了张照片po了朋友圈以后就摊在桌子上没动。晚上烧水的时候随便翻了翻,刚好翻到大强和小梅那一篇,说的是两个“编外”大学生自发的从北京一路跟到拉萨,各种尾随大部队什么的,靠坚定的意志感动了陈坤blabla的。写的没那么出彩,过程也没有惊心动魄,我就看了一段,但觉得真的看到了“力量”。我承认这个故事有点让我念念不忘,于是大半夜的,我在睡觉和翻书之间选择了后者,还泡了杯咖啡,吃了两块买来当早餐的蛋糕,当然,还伴随着我的牙疼。

看完以后,我突然觉得有很多废话想说,大概是所谓的感想。看了看时间,决定今夜大战到天明,打开笔记本和编辑器,写点我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贡献我豆瓣第(po)一(chu)篇长评。

好几年前我记得有段时间,进了书店只要是显眼的位置就会看到《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作者是那个陈坤,当时关于那书的宣传,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不为过。不注意到是不可能的,但对于这种粉丝消费和商业宣传,我一向很有抵抗力,可以完全做到视而不见。

当时对陈坤是个什么印象呢?大概就是早年的七少爷和那年的厂花,也仅仅就是停留在角色层面上的印象,对演员本人,大概是除了能认出这张脸是谁以外就没有更多其他可以说的了吧。

我对明星的出书大多都是敬谢不敏的态度,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没意思,好吧说得再直白点就是我多少会觉得这有点炒作嫌疑,有种被消费的感觉,死忠粉们干干也就得了,我们这种路人连热闹都懒得凑。另一方面,我对旅行类的、传记类、励志类的,还有鸡汤鸭汤不管什么汤都没有兴趣,甚至还不如看看今日运势来的兴趣浓郁。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可能就是对别人的人生不感兴趣。

真不幸,陈坤这书占了几乎我所有的排除选项。

但人多少是会变的,随着岁月的推移、阅历的增长,心态和精神都会发生变化。今天我还在跟一朋友说,我觉得这几年,尤其是从去年开始这一年,我在心态上有很大的变化。很多我以前在乎的东西,都慢慢看的开了觉得不重要了;很多我曾经不屑去做或者就是懒得做的事情,我都去尝试了并且做了。不是发生了什么触发了这一变化,就是突然的变化了,也许变化的苗头很早就开始,只是这一年形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比如说,我不爱写读书笔记,不爱写书评影评,豆瓣上我写个短评有时候都很词穷,像去年看《百年孤独》看了我半个多月,完了我打了个五颗星,可是我的短评是……“感觉一时半会消化不了”。我不爱写这个,是有历史原因的。一来我对情节和人名的记忆能力特别差,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看书看电视上面,现实生活里也一样,很多见过一两面的人,一回家根本记不起来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下一次见到就会有点尴尬。因为记不住,所以很多书我合上了就记不起来看了些什么,连内容都记不起来,还谈什么观感,更不要说落笔成文了。对文字这东西,我是个很矫情、很情绪化的人,苛求有感而发。二来我觉得也确实没什么想要表达的,潜水豆瓣那么多年,每个签过到的片子和书,我都会去看看人家写的热评,有直抒胸臆的,有剧透的,也有讲作家、讲演员、讲导演的,反正什么都有,有的也确实写的很不错,品鉴入微,堪称大师。我自认没那么渊博的知识库,看过还烂熟于心的书寥寥无几,去过的地方也是少的可怜,懒癌又几近末期。我见识浅薄,所以表达不出来什么,没那个金刚钻,何必揽那个瓷器活呢。为赋新词强说愁,靠百度装出来的牛逼,没意思。

有点跑远了,绕回来说这次入手这书(其实还有其他一打他这几年出的书)的动机。因为某些原因又关注到了陈坤这个人,刚好又有24小时就追了几集,然后看了个去年大牌驾到的访谈。对这个访谈印象还挺深,讲到一些经历的时候能够感觉出来他的不造作,也特别欣赏他对想做一个好演员的追求。当然,这个追求不止陈坤讲过,这一类演员我都很欣赏。因为欣赏,所以决定看一看这些几年前曾被我视而不见的书,没抱什么特别目的,甚至对书的内容也没什么特别的期待,只是看看。

如果问我会不会向你推荐这本书,我应该会说……不一定,如果你问我要不要买,我会回答你,可以买——如果你对陈坤至少有一点点兴趣的话。我第一本买的明星出书,是林青霞的《云来云去》,这是第二本。坦白说,陈坤的文笔比林女神的要好上不止一点。当然,再好也跟专业作家没法比,遣词造句都是最最普通的,不过,我中意。整本书写到西藏行的内容其实不多,禁语的冲突、大强和小梅、盲童学校、最后的五十公里就这么主要的几个点,大多数都是引申出去讲了陈坤自己的经历。巧的是,当中有一段讲到赵薇,我的音乐播放器刚好就在这个时候放了《我和上官燕》……只能说,无巧不成书。说到文笔,忍不住吐槽一句,最后那几个大学生的日记,你们可以写得更不走心一点吗?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心里就冒出来一句话:世上真是没有无缘无故的事,你会欣赏一个人一定是因为他身上有和你相通的东西,你们一定是一类人或者是你想成为的一类人。不要问我这句话是哪抄来的经典语录,其实是我瞎编的。

书里陈坤提了这么一句:小时候总是为了证明我很牛而做一件事;现在是因为这个事本身很牛而做。真是感触太深,简直一下子戳穿了我多年的伪装。看着书里的那个人说自己少年的时候其实是骨子里的自卑,说初成名后的迷茫,说自己从为了赚钱做演员到入行多年后才认真想要做一个演员,说自己做行走的力量的初衷和看到别人玩笑待之时的气愤等等,我真是看得要跳起来了,恨不得现在活人在我面前可以握个手大叫一句英雄所见略同!足见我是怀着多激动的心在一页一页的翻下去,我对淡泊名利的大仙儿没兴趣,但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人会让我毫无抵抗力,即使他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苛刻。

看到这份苛刻,不禁又觉得有些赧颜。在我学生时代的时候,尤其是二十岁以前的时候,我也曾经这样苛刻过,认真起来还有点愤青的意思,总之锋芒毕露什么都要秀你一脸。可现在吧,不是丧失了这份苛刻,而是丧失了表达的能力。当看惯了身边的庸庸碌碌(或者只是别人表现出来的庸庸碌碌),你的苛刻和认真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傻逼,于是对人对事也就越来越圆润,碰到傻逼的时候,要是心情好我还会跟他一起演傻逼。这叫什么来着,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所以还挺佩服陈坤的,可以坚持做个怪胎,谁让世人对水瓶座会格外开恩,我常讲处女座都是处女座星人,水瓶座每个人都自成一个星球。对此我只能遗憾的表示,可惜我不是水瓶座,我这个怪胎已经胎死腹中成了个世俗的产物,只能祈求但愿有一天不用再向名利浮夸妥协的时候,我有千年灵芝可以把死胎起死回生。

梦想,是个很虚无缥缈的东西,读起来让人觉得精神振奋,可是读完了再看看自己,又觉得生无可恋。这书里的强行灌鸡汤不多,我在字里行间里看到的那种“力量”源于我看到了一个同类,一个已经算得上是成功的同类。不过成功从来没有偶然,千里之行始终是要始于足下的,一本书几行字治不了懒癌,可我觉得我还年轻,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到了文末,我觉得我应该强行上线一下标题证明我并不是一个标题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我就是看完书想到了这句话而已。

2016年3月1日

桐玺夏延,于北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