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国-第四部:刘备入川》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国-第四部:刘备入川》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国-第四部:刘备入川》是一本由(日)吉川英治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第四部:刘备入川》读后感(一):感觉写的还行吧 比起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还是差点

毕竟三国演义是戏说 很多不是真正的历史

这本吉川英治版的三国也就当做三国的辅助材料看吧 毕竟中国抬高刘备的写手太多了 书上还算是比较中立吧 不过这个第四部感觉怎么写的那么赶呢 很多东西都没铺展开就流水一样的写完了 和第一部 第二部那样细的不行的写法感觉判若两人一样

只当小说 不当正史 很多地方也就没有考究的必要了

《三国-第四部:刘备入川》读后感(二):战斗是一场接着一场

第四部《刘备入川》跟第三部《孔明出山》同样是《三国演义》里最出彩的部分。承前部,赤壁之战在此部收尾,和《演义》一样,抑曹尊刘,捉放曹的篇幅大于魏吴江上的鏖战。曹操、关羽、程昱在华容道的对话还是值得细读细读一番的。

除了赤壁大战,这一部里有名战役还真不少。马超的渭水之战在原著中也算是精彩的,在吉川笔下的重新演绎同样吸引人,熟悉的一幕一幕再次读来,没有厌倦感;刘备入川大小各战役,从落凤坡到张马挑灯夜战,曲曲折折的战斗进程,使得刘备进川显得很是丰富:接下来是逍遥津之战,曹操和孙权手下的诸将成了主角,各有各的所长和个性,张辽跟李典的不和,甘宁和凌统的冤仇,还有周泰.....魏吴名将一一登场亮相,增添了此役的亮色;最后是耳熟能详的汉中定军山之战,第三部里被赵子龙劈掉的张郃活过来了。

看到这部时,不得不佩服吉川的写作功力,在原著里脱胎出新著,画葫芦没有依着老样,不落窠臼有着自己的特点,描述、对白、观点很适度的融进这只新葫芦里,新酒装新葫芦,味佳有喝头!

遗憾的是最后一部就差强人意了。

《三国-第四部:刘备入川》读后感(三):不一样的三国

近段日子本人一直在拜读吉川英治先生的现代小说版《三国》,目前刚看到第4册,故事情节已渐入佳境,赤壁之战落下帷幕,东吴周郎羽扇纶巾,意气风发,曹军战舰灰飞烟灭,溃败而逃,孔明三分天下策略初具雏形,小说朝着刘备入川方向发展。

作为日本时代小说巨匠的吉川英治,其笔法之纯熟、构思之宏大、意境之唯美,使得此部小说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秉承古人言简意赅的一贯风格,自别有一番风味。有些读者常拿它与吉川英治的《三国》做比较,贬低其与原作有云泥之别。在此,我想说的是古文版与今文版有何可比性,两者叙事风格不同,侧重点不同,写作思路不同,除了故事框架无大差异外,并没有什么可比性,甚或说现代小说版更适合当代人阅览,吉川先生的作品天然带有一种禅味诗意,看过《宫本武藏》的人应该会有所领略。

《三国》与《三国演义》比起来,内容整整扩充了三、四倍左右,书中加上了很多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同时也添加了些许作者自己的文艺创作,其笔下英雄豪杰的形象饱满,充满个性,刘备仁德坚忍 、张飞鲁莽冲动、关羽沉稳忠义、曹操奸诈聪慧、孙策霸气外露、袁绍刚愎自用.......历史典故详实细致。总体而言,对读者理解整个故事有一定裨益。这是一部典型的日本小说家描写的带有日式风味小说,但又忠实于原著。譬如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多智而近妖,无人能出其右,已不单单是一个凡人,而是上升到神鬼的层次。而《三国》中对诸葛亮的出身及家族都进行了考证,作品中的孔明更接近于人而不是神,更多了份人性,至多他是一个超凡脱俗的智者而已。再者,《三国》中战神吕布,勇冠三军,憨直少智,又见利忘义,囿于儿女私情,把他描写的有血有肉,惜一代战神最后竟被缢杀,悲哉悲哉。

我看过的关于战国方面的小说也不算少,突发奇想想把里面的人物与《三国》里的人物做个横向比较,在我看来,刘备≈德川家康,两者同样坚韧不拔,胸有城府,历经磨难,最成大业,可惜的是刘家基业富不过二代;曹操≈丰臣秀吉,两者同样将星如云,谋士成群,求贤若渴;权势熏天,霸业遂成,功亏一篑。举个例子:曹操在长坂坡之战中惜赵云之勇猛,命令弩弓手不得向其射箭,丰臣秀吉在小牧长久手合战中惜本多忠胜之胆略,同样命令铁枪铳手不得向其射击,正是英雄惜英雄啊!孙策≈织田信长,两者同样具备一统天下的气魄,年少有为,桀骜不驯,可惜最后都死于非命,一个死于本能寺之变,一个死于术士的诅咒。

三国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老少皆知,如何能够写的别具一格,青出于蓝,一方面需要作者对原作的透悟和理解,另一方面更需要作者的匠心独特的描述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许这就是这部作品能够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