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早教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早教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早教的秘密》是一本由李子勋 著著作,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早教的秘密》读后感(一):新手父母,你需要这本育儿指南

随着孩子的呱呱坠地,新手父母们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就要对一个新生命负责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发现养育一个孩子比想象中困难的多,欣喜逐渐被担忧取代。 父母担忧的是,第一次做父母,完全没有育儿经验。 现在不用担忧了,《早教的秘密》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育儿指南之书。

本书作者李子勋,是国内著名家庭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被誉为“后现代心理学国内第一人”。 本书主要介绍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哪些阶段,早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唤醒宝宝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父母需要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天性,接纳孩子的独特。 01、婴幼儿时期,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自然界的生物,生命力一般都比较旺盛,长在温室中的花朵,生命力永远不能和山中的野花相比。 育儿也一样,孩子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知识永远比在家里多得多。 小鹿在生下来之后,母鹿一般不会帮助小鹿站起来,而是会不断地鼓励小鹿站起来。当然,小鹿也能靠着自身的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站起来行走奔跑,否则他就会成为肉食动物的盘中餐。 敬畏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父母需要带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中蕴含着很多知识与智慧。 02、保护好孩子的全脑思维 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学习就是从外界获得知识,甚至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记住理解一些东西。 也因此,很多孩子被父母送进了早教班,并希望以此开发孩子的智力。当然,有些早教班确实能够遵循婴幼儿大脑发育的规律,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 孩子刚出生时,感知能力比理解力要强,他们通过感官感知外界,学习到很多知识,接收到很多信息。 研究儿童心智的科学家,通过同位素扫描发现,儿童的认知是一种全脑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功能主要用于思维和工作。孩子的大脑几乎全部脑细胞都是活的,成年人的大脑却只有1/4在进行新陈代谢,大部分脑是没有功能的。 要让孩子的潜能发挥的更多,父母需要保护好孩子的全脑思维。 研究还发现,人的大脑中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被利用,大脑中还有很多细胞属于待命细胞,这些细胞如果在孩子婴幼儿时被唤醒,长大之后,他们在某方面的天赋会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大自然中丰富的信息,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让孩子的感官信息可以更加饱满。 作者认为,孩子在出生时,体内也携带父母的很多知与识系统,父母只需要唤醒孩子内在天赋的知与识,就能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 早教,培养的是孩子的感知能力。 03、每个孩子都应该成为他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也一样,有些孩子在出生时表现的与众不同,父母便认为这个孩子“有问题”。 事实上,父母只是用社会的标准来判断孩子。 调查发现,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或军事家,在童年时期都是不正常的孩子。 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天赋异禀,只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一个,我们也都习惯用大众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孩子。 书中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培养孩子是协助他成为他自己,已完成他生命的使命。 一书在手,新手父母根本不用愁。

《早教的秘密》读后感(二):早教的意义其实是唤醒,而不是拔苗助长!

在这个“鸡娃”时代,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有的父母甚至在宝宝还在肚子里时就着手了。出生之后,更是紧锣密鼓:半岁开始上早教班,1岁后,孩子的认知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对孩子的教育就开始重点抓了,比如说大运动,读绘本,用英语磨耳朵等等。 然而,这些心思,这些努力,换来的未必如愿,拔苗助长的后果常常是摧毁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 每个婴幼儿从诞生起,就携带着整个自然系统的智慧和逻辑,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就像一粒种子,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做得就是尽可能为孩子创造出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唤醒他们内在与生俱来的强大能量。 如何唤醒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和创造力?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和家庭治疗师李子勋老师在《早教的秘密》中就有说到:遵循自然法则,顺应孩子的发育规律,用适合孩子的方式来教育才是根本育儿之道。 01、多让孩子与接触大自然亲密接触 很多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早的接受教育,希望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李子勋老师的观点则是希望是让孩子3岁前不要进行人类文化的学习,不要过早把孩子的自然知觉变成一种人文知觉、社会知觉。 要知道,1岁到2岁是儿童认知发展最关键,也是最迅猛的时候,不管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是否已经接近成熟,这个时期,每个父母都需要竭尽全力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让孩子与大自然接触和体验感多一些。 沐浴阳光与星光、接受和风的吹拂,让皮肤碰触青草的娇嫩、木质的坚硬、棉质的柔软、树叶的粗糙,或是用那细嫩的小手感觉流动的溪水,湿润的朝露等等。 这些与自然最亲密的接触可以唤醒孩子的心智能量,会让他们积累更多自然信息与感受,维持儿童全脑的思维模式以及非言语的思维过程,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相反,如果我们大人过早剥离了孩子的自然感觉,或者没有真正唤起孩子生命本体丰富的信息系统,孩子在学习人类知识时内在没有充沛的能量、活力与丰富的感觉素材积累,学习起来会很吃力。 因为文化的学习引发的孩子的感受,然而,如果社会情感缺少了自然的铺垫,孩子就会少一丝灵气,情感不够充沛。 对此,李子勋老师告诉我们:人的智慧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天的,智慧的发展主要是在3岁以前,再多的知识也带不来智慧。 02、维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到了3岁之后,孩子就会进入恐怖的“十万个为什么”阶段。小嘴会不停的问你问题,比如下雨天,孩子会问“雨从哪里来?看到车子,会问“车子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看到小鸟,会问“鸟为什么会飞”……各种千奇百怪的“为什么”会让大人头痛不已。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好奇宝宝,这些问题对孩子来说是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孩子认知发展的动力就是好奇心,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维持孩子对存在的事物感兴趣,最关键的是允许他自己探索和思考,不要过快的把答案告诉他。 比如,孩子问:“妈妈,雨从哪里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可以说“是啊,你觉得雨从哪里来的呢?” 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回答只需要把孩子的关注引向正确的方向就行,不要说太多,如果一股脑的全部给孩子解释,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排斥,失去兴趣和探索欲。 03、保护孩子的自恋,协助他成为自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会特别自恋,但是孩子的自恋和承认的自恋不一样,他们的自恋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生命的自我力量慢慢场外的一种发展。 打个比方:成人的自恋是一朵怪异的花,只希望自己好,不希望别人强,不是最好的,宁可不开放。但是,孩子的自恋是一朵花,也许是是一朵很小的花,但他很自在的开放着,迎着阳光,毫不羞涩。就以孩子的自觉来说,他首先了解的是自己的周边、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再拓展到整个世界。 这种健康的自恋是一种对自我生命存在的美好满足,会慢慢拓展到对其他生命的态度与感受。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会善待生命,尊重别人。 但是这种自恋也需要父母用心呵护,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把幼稚的自恋发展成成熟的自恋。具体怎么做呢? 一是绝不要胡乱夸奖孩子。 尽管我们常说孩子是夸大的,但是夸奖一定要实事求是,要给予其恰当的回应。 比如说,你是最棒的,你是最聪明的这类话语是大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这种过度夸奖会让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因为孩子会觉得,我是最聪明的,如果我做不出来,我就不聪明了,那我还是不做了。 所以,夸奖孩子要在孩子的真实能力下给予孩子回应,让孩子慢慢找到自我能力的边界。比如说先夸孩子的进步:宝贝,你昨天吃饭用了半个小时,今天就用了20分钟,有很大的进步呢。这样的夸奖孩子是自己和自己比,会不断的进步。 这个过程需要父母在与孩子进行言语、行为、情绪等回复式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当然,不给予孩子及时的回应可能会让孩子找不到自己。 二是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孩子在2岁之前不要给他制定太多的规矩。不让他这样或者那样,规定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充分的给予他自由,跟随着他,他想干什么就可以怎么干。 如果觉得是危险的事情,制止他不如小心的保护他,或者提前把危险的物品藏起来,例如在插电板上安保护装置,在桌子安上防撞器,让他在家自由活动,感觉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有些事情孩子多次尝试后做不到会选择放弃,这是一种自我欲望与自我约束之间的平衡,如果父母总帮他完成,孩子也许会出现做不到的事还执拗着非做不可,很好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情况。 三是尊重孩子,不越俎代庖。 尊重孩子是在孩子的能力水平上和孩子互动,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事物。 比如父母可以在孩子自己如厕、穿衣、吃饭,行走方面给予及时的夸奖和拥抱,可以让孩子感到自信。如父母经常否定孩子,纠正孩子,会让孩子的自信得不到发展,从而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当孩子需要父母做出回应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回应孩子的生理需求,使其得到满足,让内心产生足够的安全感。 一个充满安全感,感情丰富和充沛的孩子,在他未来的成长路上,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自尊,乐观的孩子。 写到最后: 孩子的天性就是在吃喝玩乐睡中成长,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作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各阶段孩子的不同需求给予适合的陪伴。 而好的养育方式绝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顺应自然,接纳生命的不确定性,欣赏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这才是早教的意义所在。

《早教的秘密》读后感(三):《早教的秘密》:唤醒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初为父母的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周围的小孩都上早教课的时候,你也想着给自己的孩子报个早教班,恨不得让话都说不全的孩子,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走在同龄人的前面。

又或者当某个朋友或邻居告诉你,某个早教益智玩具对孩子很有帮助,你也会不管不顾地跟着买来。

毋庸置疑,以上的这些情景肯定太常见了,主要原因是我们常常误解了早教的含义。

真正意义的早教,是父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点点滴滴的引导,让孩子形成好的性格,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按父母自己想当然的意愿,硬性地、填鸭式似地教育孩子。

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著名家庭治师李子勋在《早教的秘密》著作中告诫所有父母的,每个婴幼儿从诞生起,就携带着整个自然系统的全部智慧和逻辑,有着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正如一颗种子,本身已具备了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我们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为他们创造适宜成长的环境,唤醒他们内在的强大力量!

其核心理念就是:好的养育方式绝不是塑造,而是唤醒。

0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是孩子认知世界的动力。

为了保护这个动力,作为父母,只需要协助他们成长,静候花开就好。

李子勋老师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所学校旁听过一堂自然课。他注意到一个现象:那里的教室与中国的教室截然不同,里面没有摆放桌子和板凳,孩子们可以自由走动。

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雨的照片,会问孩子们:“雨是怎么一回事?”

有的孩子说,雨是从海里被风搬过来的;有的孩子说,雨是云彩闹情绪,不高兴流的眼泪;还有一个孩子认为,雨是上帝恩泽大地,让人有水喝。

老师将孩子们提出来的意见进行了归纳,再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答案,而孩子们讨论中没涉及的问题,老师则留给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并鼓励他们去和父母讨论。

这样“先让孩子自己思考探索,再分享答案”的做法,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好奇心。

反观我们中国的有些父母或祖辈平时都是怎么做的呢?担心孩子会受伤,限制孩子爬高;看到孩子拆解玩具,就立刻阻止,不许孩子”搞破坏”;看到孩子拼图拼不上,就急着帮孩子找出正确的图片……

以上种种行为,久而久之,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放弃了探索。

要知道,探索是孩子成长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孩子可以借此 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来学习一项技能或知识,从而培养起创造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自信。

02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

英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曾提到过:“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

育儿专家李玫瑾讲了这么一个案例,有位女士很有钱,但时间却不是自己的,因此很少有机会陪伴自己的孩子。

为了不让宝宝受委屈,这位有钱的女士特意请了两个保姆,两人分工合作,一个白天,一个黑夜,轮流倒班。

这位有钱的女士本以为自己很用心,没成想,李玫瑾教授让她辞退保姆,由她来陪伴孩子睡觉,女士听了,一脸惊讶。

李玫教授解释道,睡觉是人体内散发气味最浓的一个阶段,孩子感受到你的温度和味道,才会和你保持依恋,才会亲近你。不仅如此,孩子在3岁之前,要和妈妈一起睡,才能建立孩子安全的依恋感。

李子勋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依恋的重要性。他认为,缺乏母亲拥抱的孩子在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弱一些,尤其容易出现亲密无能,无法与相爱的人建立深度的亲密感。

由此可见,父母,尤其母亲,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是你付出辛苦让孩子获得了充足的心理资本,可以自信、勇敢地在这个世界前行。

03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有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发现孩子有某些不好的行为时越制止问题反而越发地严重。这是为什么呢?

李子勋老师告诉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在反复叮嘱孩子“不要做某件事”的时候,无形当中反而强化了他们的意识,让孩子想起的次数增多了,导致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变成了习惯。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摆正心态,把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看成是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以一种平常心对待;平时生活中要故意淡化,甚至视而不见,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而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问题出现时,一方面我们不需要太过于紧张,另一方面,就可以利用这个时机为孩子“立规矩”。

有个朋友的孩子叫阳阳,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常常把自己的东西到处乱放。例如,下课回到家,忘记关房门,把书包作业本丢在沙发上;吃过东西剩下的包装袋随处乱扔,完全无视他人的提醒、警告和惩罚。

于是,阳阳爸妈就想了办法。他们告诉阳阳,以后只要一发现他乱丢东西,不管当时他正在做什么,都必须停下来把东西归位,直到爸妈满意为止,他才能继续做自己事情。为了让阳阳完全理解,他们在讲完规矩后,还示范表演了一遍。

连着几天,阳阳都表现不错,周围一切都是干净整齐的。但到了第五天,因为阳阳赶着看动画片,一回到家就把书包扔在沙发上,吃零食随手把包装袋到处乱扔,散了一地。

阳阳妈妈当场把电视机关掉,让他回自己的房间,结果动画片只看了3分钟。

这个办法真灵。从此以后,阳阳很少再要别人提醒他做这做那。

写到最后

听过这样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幸福指数如何,与父母的陪伴质量息息相关。

孩子的教育是一段长跑,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作为父母,我们要好好地做自己,引导关心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心里不缺爱,阳光豁达、勇敢无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