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恶童日记》经典影评有感

《恶童日记》经典影评有感

《恶童日记》是一部由杨诺·萨斯执导,皮洛斯卡·莫尔纳 / László Gyémánt / András Gyémánt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童日记》影评(一):电影还不错

很久之前看的电影了,甚至已经近乎忘记大部分故事内容

其实并不只是在战争期间人会变得邪恶,越是没有敬畏,越是倾向于兽性

人在幼年的时候,对世界认识不足,本性就会一览无遗,而由于力量的缺失,所造成的破坏性不足,反而给人产生一种天使的迷惑假象

而人趋近于成熟后 学会伪装,渐渐把那套肆无忌惮的兽性收起来,融入社会。可是一旦有机会,就再次暴露出来

小孩子也会作恶 随着年龄的增长 那些事情会越来越隐蔽,破坏性也越来越大

你肯定想象不到,初中生是可以在教室里直接对女同学进行xq的,这是浓度最烈的恶,如果因为变故,甚至会杀害女同学隐瞒

其次就是对女同学进行言语上的羞辱,精神控制,调教,这是次一级的 不敢承受后果

最低等级是漠视 无视 对于同学受害无动于衷。这种不作为实际上就是丧失了人本应有的同理心,良心,正义感。归根结底,千言万语,还是倒向了恶的一面

年纪再大一点,就会倾向于维护利益小团体,各种名额交给内部人员消化,甚至想办法以权谋私,明目张胆的把人压下去

举例子就是毛延寿为王昭君画美人图,不进行贿赂 就故意使坏画丑,导致王昭君坐冷板凳

还有喜欢借花献佛,用集体的钱来为个人需求买单

还有趾高气扬的官僚面孔,自我以上,众生平等。自我以下,等级分明,恨不得立刻恢复三跪九叩

太多了,人就是这么丑陋,根本不会完美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演戏不演到最后一刻,暴露自己真实动机之前,谁也不知道人的本来面孔是什么。历史都告诉我们了

什么是演戏?王莽就是这样的高手,演来演去,最后把人家大汉江山,都演到自己手里了,连自己亲生骨肉,都能为了做戏去杀害

人的愚昧和软弱就在于不能正视自己的本来面目,一味地瞒和骗,麻醉着自己

有时候我看到那句不明就里的话,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都直乐

按照我的解读,为什么心有猛虎?因为内心按耐不住时刻想吃人的欲望罢了,所以细嗅蔷薇,用来分心,转移视线,用蔷薇的花香,来掩盖自己对血肉的直白追求

《恶童日记》影评(二):恶童是我心里永远不过时的主题

所谓的孩子视角,不过是孩子用纯粹且单一的对错观来清晰地判断这个世界,要么判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要么从不曾去判断。

他们不用太复杂,却也足够特立独行到难以推断,但本质却是纯粹的。

他们轮廓清晰,身材细挑,头发是棕黑的,嘴唇是深红的,眼睛细长,眼睫打下深邃的阴影,仿佛雪地里的野狼崽。

他们带着一种最早被赋予的优雅,他们读书写字,可以读一整本《圣经》,可以写得整齐而标准,

又随着野蛮的生长环境变得粗鲁和肮脏,他们指甲里都是泥沟,身上是抓痕般的黑印,衣服的白絮里也可以染上污垢。

他们可以掀了外婆的桌子,半夜三更逼她起来做饭,也可以为了她眼睁睁看着母亲被炸死,在她死后为她净身;他们可以和漂亮的日耳曼女人一起洗澡,下一秒也可以为了怜悯他们的犹太人鞋匠杀了她。

说到底,他们的本质依旧纯粹,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活在世界的世界里。

选择忍受痛苦,选择雪中玩耍,选择吞下饥饿,选择独立地,有尊严地在那个世界活下去。

他们在少年时期有一个世界上与彼此最相似,最相爱,最默契的灵魂伴侣,他们有着一样的思维,一样的立场,一样的爱。在杀人的时候不用讨论,在分财的时候也可以理所当然地“你一个,我一个……”,

一旦分离,立场便一定会变,当利益不再一致,再伟大的感情也会变质。

所以分离,是最痛的一课,分离是放弃过去,也是放弃未来。

我不觉得他们两个分开能有更好地结局,但我也不觉得一对宛如寄生般互相依赖的双胞胎算得上真正的成长。

他们到最后一刻都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清高。

他们不是恶童,是生活在恶世的儿童。

《恶童日记》影评(三):关于恶童日记

看到后来才恍然大悟,这是扎克的“恶童三部曲”第一部改编的电影嘛。

《二人证据》颠覆了《恶童日记》,《第三谎言》又颠覆了《二人证据》,当电影与记忆中的文本隐约重叠时,后两本书的剧情开始覆盖正在演绎的情节。尽管这几本书的情节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曾经有过的粗略的阅读经验恐怕还是影响了我对于电影《恶童日记》的欣赏,即某种潜意识的后见之明。创作人路卡斯作为战争的移民,永远无法与记忆弥合,于是借助幻想创造了灵魂缺失之处的拟真。路卡斯在他的幻想中走向自我毁灭,而克劳斯则在他的沉默中走向自我毁灭。

例如,影片结尾时兄弟俩分开,我下意识认为这便是路卡斯年幼时失散的折射,作为路卡斯的小说,这无疑是一种命中注定。然而,假如仅仅立足于《恶童日记》的文本,观众又会如何看待这一分离呢。我将试图尽可能忘却“真相”,单论电影。

既然已提到了电影结局,不妨以父亲之死为本杂谈之嚆矢。我对弗洛伊德性学分析那一套向来是嗤之以鼻的,所以我不认为这一弑父情节是弹幕评论里说的什么“俄狄浦斯情节”,杀死父亲才能真正成长,云云。恋母不过是教育的过失:母亲不懂得与逐渐长大的孩子保持距离,而父亲作为母亲的情人,(或许)在多巴胺消退后并未给予她足够的爱,这使得母亲将部分爱寄托于依恋自己生存的孩子,孩子则不自觉回应了这种畸形的爱。上述缺乏论据的狂言妄语已去题万里,峰回路转,双胞胎利用父亲探路不过是顺理成章的本能。反之,父亲去而复返,顶着七分之一的概率尝试离国,从未想过陪伴两兄弟,从未尽父亲之职,又何尝不是对双胞胎无情的利用。同样是“恶”,有深有浅,有成有败,本质上却斠然一概,无法站在某一方的角度指责另一方。

抛砖引玉,对“恶”之探讨正是本片的核心。何为恶,何为善,这一问题便是道德的本原。按照当前普遍的理解,人作为自然生物具有两种延续的本能,较为低级的本能即“保全自身”,较为高级的本能则是“保全人类物种全体”,当两者冲突时,为保全人类而牺牲个体即被视作“善”;反之则为“恶”。

而“恶”之于“童”——蒙昧之象征,因无知而去感情化,这就迫使默认了恶之为恶的成人思索其批判之合法性。孩童们向环境学习生存,结果是他们自行习得了“恶”,这一学习过程未经反思,出于生存之本能。于是,尽管双胞胎的行为与“恶”别无二致,观众却不愿将其视作“恶”。普罗大众厌弃本愿之恶,却默许对他愿之恶网开一面,《恶童日记》将这一道德系统的悖谬揭露于众。可笑的是,几乎没有人纯粹出于自愿而作恶,恶人或多或少有其难言之隐;而人们却相信世界上存在纯粹的恶人,并据此赋予对恶之厌弃的合法性。正如资本主义对工人的支配之运作形式:几乎没有工人会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有所裨益;但他们相信着其他工人被资本主义的理论洗脑,认可资本主义;而自己身处洪流,唯有漂泊。倘若直面虚无之场域,一切本该迎刃而解;可人(或其他存在者)要做到这一点,竟是如此艰难。场域究竟,究竟为什么永远无法存在,只能在存在者背后成为某种反衬?就此而言,人永远无法自由。

当“恶”成为被悬置于其意义之网上涌现而出的有限存在,它便抛却了群体之默认规则,开辟出自身的质问。然而,人对此类问题的一切尝试性解答都是傲慢的,惭凫企鹤般超越自身知性范畴只会获得幻觉。多么像哲学啊,双胞胎对自己的种种训练:无视外界施加的苦难,无视情感,抛弃一切经验性知识,世界终于无法使你动摇——这是面向“思”之滥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