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布莱克书店 第一季》影评100字

《布莱克书店 第一季》影评100字

《布莱克书店 第一季》是一部由Martin Dennis / 格雷厄姆·莱恩汉 / Nick 执导,迪兰·莫兰 / 比尔·贝利 / 塔姆辛·格雷格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莱克书店 第一季》影评(一):珍惜

伯纳和曼尼吵架了因为伯纳的傲慢和自私,曼尼决定离开他,但是当他们分开了之后,双方才意识到对方的重要性,这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最后很高兴他们又回到了布莱克书店。(虽然曼尼最终还是去了赌场。)

前两天我和女朋友吵架了,可能当时的我也像曼尼一样吧。我最后也发现外面的不一定比现在的好,我也终于明白了很久之前就听到过的那句话——好好珍惜现在。

《布莱克书店 第一季》影评(二):布莱克书店

已经看完了第一季 班纳得对卖书的态度让我佩服 班纳德随行洒脱可爱古怪 看似什么都不懂却总能语出惊人 说出通透的话 还有可爱的曼尼 总是让人捧腹大笑 钢琴那段真的惊艳 也是个宝藏男孩 跟男主在一起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 绝配 女主也很有爱 喜欢他们三个在一起的感觉

还有班纳的和女主一起找曼尼那一集也让我印象深刻,男主还是很爱曼尼的!他不冷血 只是有的时候有些古怪。

《布莱克书店 第一季》影评(三):随便瞎写点

感觉风格有点像周星驰。里面每个人都很神经质的感觉,男主感觉就是在凭直觉活着,无厘头荒诞不着调邋遢,但是他恰恰又是在认真地以一种非常认真的直觉态度在生活。里面每一集几乎都在喝酒,每天都在宿醉,但是又觉得很正常,他们随时喝酒抽烟,就像人需要上厕所一样自然。有很多令人捧腹大笑的地方,有很多反常规的地方,不会描述,反正就是和以前看过的喜剧不一样,感觉这个剧其实内核相当严肃。仔细观察会发现男主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手捧一本书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他有很多的思考,他有自己的一套哲学,他对自己书店里的每一本书都了如指掌,顾客随意拿起一本书问他他都能精准(毒舌)给出介绍。看的时候有时哈哈大笑不止,有时又莫名陷入沉思莫名泪目,这可能就是这个作品优秀的地方。有一集有学生要进书店,被男主拒绝,他对曼尼说他们是学生啊,我觉得他的潜台词是他觉得学生还没工作很穷买不起书,不应该让他们浪费钱,我觉得他是在用一种直觉式的善良对待学生,当时看到这里好感动。

感觉几个角色其实很孤独,他们好像和所谓的常人世界格格不入,有时也能参与,但是又都搞砸,但是站在他们的立场其实也没有搞砸,毕竟真实社会的规则他们不懂。我也是这类人,我常常觉得自己说错话做错事搞砸了什么,但是仔细想想我又觉得自己的一切合情合理,我不知道到底该怪自己什么?

《布莱克书店 第一季》影评(四):作为一无是处的废柴活着又怎样?

上个月看了古早英剧《布莱克书店》,治愈了辞职在家卷娃的我。昨天陪娃去参加钢琴机构举办的演奏会,现场真的是卧虎藏龙,很多小朋友已经可以流畅的演奏很难的曲目,我本来觉得娃好不容易弹奏熟练一点可以勉强糊弄过去,但开场前其他小朋友随手弹奏,我就一直哇哇哇,看见一个幼儿园的小不点竟然都考了二级,等到正常开场,已经有那种拥有娴熟琴艺和老练台风的小朋友登场。我就一直在闺蜜小群里跟她们吐槽,说学琴的孩子好卷啊。而我让娃学钢琴的初衷,不过是怕他长大以后看见别人会乐器会觉得错过了人生,但在我们的国度,是没有可以躺平的领域了。我家娃在现场就一个劲说,妈妈我好害怕啊。真希望突然着火或者生病就可以不用上台了。但他还是鼓起勇气上台弹奏了,下台长舒一口气说,吓死宝宝,过一会又跑去疯玩了。

N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培养快乐孩子的,这些年我也确实坚持快乐教育,基本上不卷孩子了。现在娃四年级了,成绩经常倒数,遇见的老师都很负责任,曾经语重心长地跟我聊天,小学考七八十分,初中就会考个位数,之前她有学生是这样的。他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都没问题,错的都是基础,是个好苗子,成绩可以提升,只是偷学习的懒。但细想一下,贪玩才是一个小孩的天性呢,但就跟老师说的一样,你不卷他以后靠什么生存,在同学、家长还有老师,也就是娃可以接触到的所有语境里,一个学渣娃是失败的孩子,是被人唾弃的糟糕的孩子,哪怕我知道这些想法是错误的,但是我能与整个世界对抗吗?娃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够坚持所谓的天真快乐吗?何况未来呢?那些没办法成功升学的孩子,他们的未来有多难,那么多悲伤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比如我说的钢琴演奏会,这些卷到不知道付出多少努力的孩子,他们牺牲多少玩乐时间来练琴,又有多少能够成为郎朗?哪怕是成为郎朗又有什么了不起,长大以后带着大熊媳妇到处显摆过着所谓人生赢家的体面生活吗?我并不艳羡这种成功,很多学琴的孩子并没有资格成为钢琴家,也许就是成为钢琴机构里被家长各种嫌弃没出息的老师。我跟闺蜜说,从长线来看,这都是无效的卷。

但这种卷的气氛不只在家长之间流传,也影响到孩子。会场我们遇见一个低年级的孩子,一直在嘲笑我娃演奏曲目简单,然后显摆自己小小年纪已经考了七级,但事实上,放在卷娃之中,他并不出色,现场百十个孩子,选二十个也不一定有他,但他会把大人之间的攀比在同龄孩子中攀比,我娃现在还没有作为一个学渣的羞耻心,他并不会崇拜这样的孩子,只会觉得他有毛病。但他这种简单的快乐,还能维持多久呢?

最近我一直关注一个留学的公众号,看见里面聊到留学生的恋爱,提到金融男、创业家以及清北博士,作为南大的名媛该如何选择?说穿了,就是爱情买卖嘛,看看我们的三观,连爱情婚姻都得拿个计算器来精细计算,在我们功利的语境里,没有什么是不能拿来交换所谓的功成名就的。

当我看着古早的英剧《布莱克书店》,三个废柴相伴为生的平凡生活,就忍不住想,我们得继续进化到多少代,才允许这样不同的人生存在呢?

里面Bernard与 Manny为了与 Fran打赌彻夜写小说,两个人写了很无聊的童话就在那里各种脑补写出畅销书,功成名就过上了开私人飞机拥有私人小岛名模相伴的奢靡生活,作为一味躺平的废柴Bernard的反应是必须赶紧烧掉,我能过那样的人生。想想我们周边一再说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成功机会的环境,我真的是笑出猪叫。

这三人的人生可能放在相对多元自由的腐国也是特立独行的,书店老板Bernard每天邋里邋遢,顶着一个鸡窝头,糊弄着开着一个书店,烟酒不离手,爱情是不可能有的。 Manny本来是选择很主流的一种生活,本来是写字楼的高级会计师,但他习惯于吐槽老板,焦虑到一听到电话铃声就会抽搐,需要随身携带一本所谓心理疗愈的鸡汤书才能平静,直到他遇见了更丧的Bernard,他尝试着打扫两人乱糟糟的公寓,认真经营书店,但都被不靠谱的老板Bernard毁掉这种勤奋上进的努力,两个人又回到废柴的原点。而作为隔壁邻居的Fran曾经开一家没什么用的丑东西的杂货店,关门大吉后一直在找工作ing,感情生活更是一塌糊涂,但三个人是基本自洽和快乐。Bernard每次提到他的人生终点,都是喝多了醉死在酒吧的厕所里,一种非常正常的废柴si法。

而我们的影视剧呢?年轻人基本上是不怎么相信爱情了,他们把热情都放在磕各种cp里,里面的完美男人可以是上仙可以是武林至尊可以是鬼蜮魔尊,反正就是跟身边一样苦逼的废柴没半毛钱关系。当我们聊到严肃的爱情、婚姻或者孩子,跟高中初恋谈恋爱被群嘲成现代王宝钏,放着霸总富二代不要,非要跟着穷屌丝挖野菜。提到婚姻,要离婚必须有小三或者家bao这种无法容忍的情况发生,不会因为性格不合或者不爱了就随随便便终结到神圣的婚姻。当我们提到育儿,不可能有《坡道上的家》,必须是从不后悔。哪怕拥有孩子是一半快乐一半无奈,但我们不允许有这样的妈妈存在,妈妈肯定是无私、伟大又温暖的啊,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但永远不可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我们置身于这样的语境里,那些愤怒到不允许理性讨论的姑娘有什么不能理解,都是被逼的啊,逼成了宁肯错杀,绝无试错的绝爱雅典娜,当你理解这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你甚至连愤怒、悲伤的理由都不再有,只有凑合以及必须坚持的人生,哪怕你毫不容易治愈了自己,当你一不留神拥有了人类幼崽,那一切艰难、痛苦的经历又会在你挚爱的孩子身上重来一遍,只不过这一次,作为旁观者,你更多一层明知道不对又不得不去做的无奈以及无力感。

当你想抱头痛哭的时候,试着看看《布莱克书店》吧,那里面除了正确人生啥都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