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白之城》读后感精选

《黑白之城》是一本由苏丹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祼背平装+锁线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白之城》读后感(一):。。。

天空好想下雨 我好想住你隔壁 傻站在你家楼下 抬起头 数乌云 如果场景里出现 我会唱歌给你听 哪怕好多盆水往下淋 夏天快要过去 请你少买冰淇淋 天凉就别穿短裙 别再那么淘气 如果有时不那么开心 我愿意将格洛米借给你 你其实明白我心意 为你唱这首歌 没有什么风格 它仅仅代表着 我想给你快乐 为你解冻冰河 为你做一只 扑火的飞蛾 没有什么事情 是不值得 为你唱这首歌 没有什么风格 它仅仅代表着 我希望你快乐

《黑白之城》读后感(二):苏丹的《黑白之城》周六看完

亏得Jk总推荐,想起哈尔滨,想起很多事,哈建工跟哈工大确实非常像(查了一下,1959年分出,2000年重新并入),地理位置就紧挨着,大概大三有次散步还去过建工主楼,比工大主楼旧,但非常像,记得走到最高层的大教室,有好多拿着工字尺的同学,教室第一排都坐满人,非常专注,建筑系果真是名不虚传的卷。

书里的大直街、火车南站、教化街,哈铁文化宫,主楼、紧张的学业、宿舍、饭堂、电影、校园里的恋爱,交谊舞、主楼的构造,秋林,松花江,当时城市里的小痞子、哈市的风貌与时尚男女、学校时的春游,太阳岛、植物园,都是熟悉的名字……

从冬天到2月3月,是春天的缓慢,再是4月5月时,突然有几天,宿舍下的树突然看到嫩绿了,叶片几天就大片了;去郊外时,黑土的气息很浓,地气在生发,春天一下加速了。

看得太感触,一幕幕场景重现,回忆起了好多事,那时的寒风,积雪,忐忑,伤心,欢喜,很多的第一次。

又对着地图把那些曾经熟悉的地名看了半天,这些名字里也有我的青春之歌。

《黑白之城》读后感(三):父辈的记忆:哈尔滨,不止于冰雪和大列巴

黑土地和皑皑白雪交错之间,是一代人的回忆。

这本书是著名建筑师苏丹教授对于自己年轻时代求学故事的追忆,是一本回忆录。

非虚构文学的好处在于,在字里行间的细节之中,总能找到能被当下的经历所映照的痕迹。又在这些痕迹的差异之中,不知不觉随着作者的目光,回顾那个时代。

交谊舞,迪斯科,霹雳舞,录像厅,绿皮火车,烫发……

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富有年代感,甚至很多曾经的时髦都被如今的年轻人当成是复古元素,甚至被遗忘。

作者的回忆故事从他远赴北方,在颠簸和臭味中来到被白雪覆盖的寒冷城市开始;到他毕业,并不真的心甘情愿的留校(作者还写到母亲曾为此去学校闹了一场)为止,他的整个青春岁月都与哈尔滨这座“被火车拉来的”黑白之城紧紧捆在一起。

作为一个东北人,他笔下的很多景色都似曾相识。当然,哈尔滨的冬季远比我的家乡要更加寒冷,仿佛在阅读那些文字的时候都能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书页之间结起白霜。

苏丹教授写作的好处在于,他作为一名建筑艺术家,对于空间有着独特的视角感。他的落笔之处都是身边的小事和平凡的人,但读罢却觉得好像有一副城市的鸟瞰绘卷在眼前徐徐拉开。看来苏丹教授不仅仅是在设计规划建筑,也在设计规划自己的青春回忆。

读完之后很想把这本书送给我的父母,他们生活在和苏丹教授一样的年代,曾经也在求学的路上挤过绿皮火车,曾经也跳过交谊舞和迪斯科,也烫过那个时候流行的卷发(我曾经在家里的老相簿里翻出过作证的照片)。

也许这本书也能勾起他们的青春记忆,带着他们重返那个曾经的校园,回忆起曾经的舞步,再唱一首那时曾经流行过的歌。

时代始终滚滚向前,时间不会遗落下任何一个人,但它并没有残忍地夺走所有被遗落的痕迹。回忆是时间对人最大的仁慈,就像是在岁月的洗礼中依旧牢固的建筑一样,回忆在人们的心中立起了丰碑,伴随着人们在未来的岁月里坚强地走下去。

《黑白之城》读后感(四):哈尔滨八十年代风情画

时光是一连串絮絮低语的音符,在生途中连绵不断,年轻人再怎么深情吟唱,终究只是一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歌,而有深厚阅历与通透智慧的人,一开口就是整部抑扬顿挫、婉转绵长的人生。《黑白之城》就是苏丹老师的一首岁月之歌,是他对以往年月的一次系统的述怀与深情的回望。

这是一本散文集,也是一部回忆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重回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哈尔滨,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述了这座黑白之城的世相百态,包括建筑风格、饮食特色、穿着打扮、人物风貌等等。在充满私人怀旧情绪的同时,这本书也描摹了一幅哈尔滨风情画,将这座城市的薄物细故娓娓道来。

书名为何叫做黑白之城呢?用作者的话来讲,黑和白影射着含混阻碍与通透澄明,大东北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覆盖大地的皑皑积雪对作者来说是“黑”,黑夜里礼堂的灯火对作者而言是“白”。此外,潮湿和寒冷是“黑”,而温暖与清爽则是“白”。在作者的情感记忆中,黑与白的纠缠始终难分难解,它们相互对比,悄然转化。因此黑与白就成了哈尔滨的主色调,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基本底色。

诗人西川评价说,任何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都不会只有一方面的才华。环境设计大家苏丹教授以《黑白之城》这部散文集放射出自己的多重光彩。通过回溯20世纪80年代,他记录下自己着迷、着魔的青春;通过回溯哈尔滨的20世纪80年代,他呈现给我们那时候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披荆斩棘、劈波斩浪的时代精神。这时代精神中包含着温度,投射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是的,作者作为一个设计师,将其老本行融入散文创作之中,别有一番生动的趣味。如在《黑土地上的白日梦》中,文章最后一段就突出体现了这个特点——我发现在假期里,这个校园其实在假装睡觉,许多空间里都有人在忙碌着,为了生产、为了生命的舒坦;而那些挂在走廊里的学生作业,也表现出多元而且矛盾的特征,虽然没有人体,但设计、陶艺、装饰绘画什么都有。传统的淡定、当代的焦虑,都自然而然地写在作品上,刻画在人物的面孔上……

阅读这部散文集,犹如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哈尔滨,在身临其境的在场感中,观看并感受这座黑白之城的社会景观和风土人情,实在是种十分独特的阅读体验。

《黑白之城》读后感(五):80年代

岁月如波,生活在其间的人,度过身边每个漩涡都觉得惊心动魄。然而时间线拉长了来看,变化反倒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明显。80年代生的人,看60年代的人回忆中的绿皮火车、拥挤不堪的列车车厢、一票难求的春运列车,历历如在眼前,禁不住也要感慨一下,原来几十年的光阴,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改变。原来还有很多东西,真的可以称之为永恒——无论是建筑,还是城市,抑或一个人异地求学的经历。 绿皮火车是哪一年才真正从中国辽阔大地上退场的呢?除了九十年代往后的一辈人,大概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曾在绿皮火车上度过喧嚣的、充满泡面和烧鸡味道的不眠之夜吧。火车站是从哪一年开始才不至于让人连夜带着小马扎去排队等待售票呢?从偏远乡镇开往中心城市的路途永远充满不稳定因素,大巴车可以坐地起价,随时做好半路“卖客”的准备。提前很多天就开始操心寻购车票(20世纪末小镇上只有一家网吧可以代购车票),即便侥幸顺利拿到返程车票(往往只是站票),火车站候车室也总是人潮涌动。墙角有人草草打开了铺盖卷——瞥见这类打持久战的人,心里不免能又安定几分,即便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几个小时也还是能慢慢捱过去。好在学生返校季同一节车厢里多是学生,相互探问几句,也能给买站票的人轮流让个座。彼此交流一下校园生活,漫漫旅途中凑一圈扑克,嬉笑间离愁便冲散了。下半夜倦了,眯眼打盹不免放松戒备,头一点一点地,不由自主靠在旁边几小时前素未谋面的人肩上,陡然惊醒了迅速拔起头,羞惭地环顾四周,也并无人察觉。如此一直到晨间的广播响起,大家纷纷起身收拾行李,下车各奔东西。 东三省的火车,直到本世纪依然如作者回忆中那样,独具东北人的特色:即便在车上,啤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列车广播的节目会出现东北二人转,不可思议。 没有去过充满俄罗斯风情的边疆一线城市哈尔滨,也没有见过文中描述的教学主楼与学生宿舍楼,但在描述中,隐约可以想见这所院校当年的风彩。建筑几经变迁,学校里的人也是来来往往。只有大学宿舍楼的狂欢,成了所有人记忆中最不可磨灭的色彩。那种青春的激情与惆怅,大概是长者回顾往事时最感慨、最怀念的。 从离开故乡负笈求学,到大学做毕业设计,再到毕业分配,不顾父母意愿留校任教,再到后来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整个青年时代的奋斗历程,穿插着对各地城市及其建筑风格的考察,周围人鲜活的形象描写,以及对环境与制度的真实纪录。中国社会80年代的市民生活,在音乐、艺术、社会交际和发型、衣着等方方面面,都以画家兼文人敏锐(兼具工科生不动声色的沉稳)的笔触,做了简明而入木三分的描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