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地锦属植物有哪些

地锦属学名:Parthenocissus,属于葡萄科。截至目前,本属有记录的已达10余种。

地锦属植物有哪些

地锦属的特征和用途

木质藤本。卷须4-7总状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嫩时顶端膨大或细尖微卷曲而不膨大,遇附着物时扩大成吸盘。叶为单叶、3小叶复叶或5小叶掌状复叶,互生。花5数,两性,组成圆锥状或伞房状多歧聚伞花序,顶生或假顶生。花瓣展开,各自分离脱落;雄蕊5;花盘不明显,稀有5个蜜腺状花盘;花柱明显,子房2室,每室2胚珠。浆果球形,有种子1-4;果柄顶端增粗,多少有瘤状突起。种子倒卵圆形,种脐在背面中部呈圆形,腹部两侧洼穴呈沟状从基部向上斜展达种子顶端;胚乳横切面呈W形。染色体基数x=20。本属植物在我国记载较早并能从形态上识别者可见于《本草纲目》,称之为地锦;在近代志书中较早可见于陈嵘编著的《中国树木分类学》 (1937),称为红葡萄藤,下列别称趴山虎;刘慎谔等人 (1955) 编著的《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中把本属称为地锦属;胡先驌 (1955) 编著的《经济植物手册》则把本属称为爬山虎属,此后我国大多数志书或文献中记载本属植物时均照此称谓。近年来本属植物多用于城市垂直绿化,不同的种类附着并铺散在墙壁上构成不同风格的图案,有的种类分枝后仍向上垂直生长,有的斜向两侧并不断分枝呈扇形扩展或向两侧平展,春夏翠绿,秋天有的种类叶色变成鲜红或紫红,甚为美丽;野生群集铺地者,远可见一片绯红,盛似“地锦”。作者与园林学者们讨论认为,恢复本属植物原称地锦,较能表达该类植物园林上雅致的特性。

主要种类

地锦属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花叶地锦

木质藤本。茎和小枝明显四棱形,无毛。嫩叶绿或绿褐色,卷须总状4-7分枝,顶端嫩时膨大呈块状,遇附着物时扩大为吸盘状。

五叶地锦

木质藤本。小枝无毛;嫩芽为红或淡红色;卷须总状5-9分枝,嫩时顶端尖细而卷曲,遇附着物时扩大为吸盘。5小叶掌状复叶,小叶倒卵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外侧小叶椭圆形,长5.5-15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有粗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上微被疏柔毛。

三叶地锦

灌木。小枝细弱,嫩时被疏柔毛,后脱落。芽绿色。卷须总状4-6分枝,嫩时顶端尖细而微卷曲,遇附着物时扩大成吸盘。叶多为3小叶复叶,稀混有3裂单叶,幼时绿色,中央小叶倒卵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6-13厘米,先端骤尾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不对称,下面中脉及侧脉被短柔毛;叶柄长3.5-15厘米,被疏短柔毛。

锈毛长柄地锦(变种)

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

毛脉地锦

主要分布于云南。

锈毛长柄地锦

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

异叶地锦

木质藤本。小枝无毛。卷须总状5-8分枝,嫩时顶端膨大呈圆球形,遇附着物时扩大为吸盘状。叶两型:侧出较小的长枝上常散生较小的单叶,叶卵圆形,长3-7厘米;主枝或短枝上集生3小叶复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长6-2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卵状椭圆形,长5.5-19厘米,有不明显小齿,两面无毛。

小叶地锦

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和西南部。

栓翅地锦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密被锈色柔毛,老枝有木栓翅。卷须5-9分枝,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珠形,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单叶,3浅裂,生在长小枝者叶小型不裂,倒卵圆形,长6-20厘米,裂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锯齿粗大,上面深绿色,被短柔毛,下面浅绿色,密被锈色柔毛;叶柄长2-9厘米,密被被锈色柔毛。

地锦

木质落叶大藤本。小枝无毛或嫩时被极稀疏柔毛,老枝无木栓翅。卷须5-9分枝,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球形,遇附着物时扩大成吸盘。单叶,倒卵圆形,通常3裂,幼苗或下部枝上叶较小,长4.5-20厘米,基部心形,有粗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4-20厘米,无毛或疏生短柔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