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常见的豆科鹿藿属有哪些特征?

鹿藿属学名:Rhynchosia,属于豆科。截至目前,本属有记录的已达10余种。

常见的豆科鹿藿属有哪些特征?

鹿藿属的特征和用途

攀援、匍匐或缠绕草本,稀灌木或亚灌木。叶为羽状3小叶;小叶下面通常有腺点;托叶早落;小托叶存在或无。花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稀单生于叶腋;苞片通常脱落,稀宿存。花萼钟状,5裂,上方2裂多少合生,下方1齿较长;花冠不伸出萼外或微伸出,旗瓣圆形或倒卵形,瓣片基部两侧具内弯的耳,有或无附属物,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雄蕊二体(9+1),花药一式;子房无柄或几无柄,胚珠2,稀1,花柱常于中部以上弯曲,下被被毛,柱头顶生。荚果扁或膨胀,先端有喙。种子2,稀1,近圆形或肾形,种阜小或无。

主要种类

鹿藿属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紫脉花鹿藿

主要分布于四川(小金及西昌云南、西藏(察隅。

鹿藿

主要分布于江南各省。

菱叶鹿藿

缠绕草本。茎纤细,密被黄褐色长柔毛并混生短柔毛。叶为羽状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3-4毫米,脱落;叶柄长3.5-8厘米,被短柔毛;顶生小叶卵形、卵状披针形、宽椭圆形或菱状卵形,长5-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两面密被短柔毛,下面有树脂状腺点;侧生小叶稍小,斜卵形。

密果鹿藿

主要分布于海南(崖县),云南(西双版纳)。

云南鹿藿

主要分布于云南。

喜马拉雅鹿藿

攀援状藤本。茎密被淡褐色短柔毛并混生腺毛。叶为羽状3小叶;托叶窄卵形,长4-8毫米;叶柄长2-6厘米;顶生小叶宽卵形,长3-6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两面密被短柔毛并混生腺毛,下面有腺点;侧生小叶稍小,偏斜。

昆明鹿藿

主要分布于云南昆明附近。

中华鹿藿

缠绕或攀援状草本。茎密被灰色短柔毛和混生疏长柔毛。叶具羽状3小托叶卵形,早落;叶柄长4-10厘米,密被短柔毛;顶生小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1.5厘米,宽4.5-8厘米,先端长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或圆,边缘微波状,两面疏被短柔毛,下面有黄褐色腺点;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

淡红鹿藿

匍匐、攀援或近直立灌木。全株被灰色或淡黄色短柔毛。茎略呈“之”字形弯曲。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早落;叶柄长2-4.5厘米;顶生小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5-5.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两面均被毛;侧生小叶稍小,斜卵形。

绒叶鹿藿

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