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读后感100字

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读后感100字

《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精选点评:

●读了军长大作之后 对地产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 中间部分内容值得反复看

●地产股的研究杰作。作者是我在雪球上一直默默关注的大神,曾经把他几年前的帖子翻出来一遍遍学习。作者在下篇示范了作为一个杰出的价值投资者,是如何运用研究分析能力来了解企业,以及展现了他站在企业经营者角度看问题的思考能力。我从他的帖子里不断吸取营养,从一个呆会计进化成更成熟的投资者,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望有朝一日能当面谢谢这位师傅。真诚的建议各位读者,读完此书后可以移步到正合的雪球号上看过去的帖子,可以发现一个个越辩越明的精彩思辨过程,以及一个杰出的价值投资者成长史。

●上篇基本废话, 下篇满满干货,收获巨大

●受益匪浅,价值投资的康庄大道

●应该是市面上诠释房地产企业投资最好的书。

●前面评论的那个豆瓣ID叫曹文景的简直脑袋有坑,批评军长就算了,我翻了你的动态,你居然把巴菲特也批评的一无是处,你算老几?

●作为一个对房地产行业一无所知的小白而言是一本颇具启发式的图书。

●许家印认为精装修交楼可以抵抗市场周期下行的风险。他的逻辑是,由于毛坯房本身能升值,而精装修部分只会折旧贬值,所以纯粹的炒房客是很少买精装修房的。而在市场不好的时候,炒房的比例很低,自住客户占绝大部分,精装房就会比毛坯房更好卖。 受全国房地产调控的影响,恒大的年销售额已经连续几年徘徊在20亿元之下。200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为2.05万亿元,而恒大地产的合约销售金额仅为17.4亿元,市场份额不到千分之一。到2006年末,恒大的账面总资产也只有78亿元,土地储备面积不到600万平方米。 万科2006年时已是一季绝尘的行业老大,年销售额高达212亿元,市场份额超过1%,是恒大的10倍有余。万科的年末总资产接近500亿元,是恒大的6倍;土地储备超过2000万平方米,是恒大的3倍多。

●朋友送我的,自从有了孩子,书看的更慢了,这本讲价值投资的,大部分内容能看懂,但是如何应用找到下一个“恒大”就不知道了……送书的朋友已经开始搞投资了,而且还颇有成绩,我还处于积累资本的阶段,实在落后太多。书中说35岁前要攒下资本,我看现在的工作状态、发展前景,感觉还是没什么希望了。要达到本书作者这样的水平与层次,估计这辈子只能靠彩票了……

●一本跟股票谈恋爱的投资者写的书。这本书很厚,跟踪投资港股恒大股票多年的作者似乎恨不得把能找到的所有资料装进去,以证明许家印是杰出企业家、恒大是伟大公司、买恒大股票是价值投资典范。尽管书中反复标榜“价值投资”,但投资净负债率400%、融资利率12%以上的公司这种冒险行为肯定会把年老的巴菲特和芒格吓倒,因为巴菲特强调投资最重要的是“不要亏损”,而芒格说过“如果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就不去那个地方”。 这些年恒大、碧桂园和融创等一众后起之秀凭借高杠杠、高负债、高周转“三高战略”取得了超高速增长,做为追赶者确实令人敬畏,但我胆小,喜欢稳重,还是更欣赏万科这样专注主业、发展稳健、风险敞口小的公司。不过,通读这本书,确实帮我加深了对规模超大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个好行业、低风险运营的万科是好公司的认知。

《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读后感(一):此类书籍很有趣

事后来看,作者被狠狠打脸了,高价房地产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生育率,也与“房住不炒”的政策相违背,采用“三高一低”的高举高打策略的恒大必将首当其冲。作者认为的恒大拿地的价格很低,能够抵挡住房价的下跌的想法,忽略了房价下跌带来的信用崩塌和现金流极具收缩带来的连锁效应,这对承受高举债高利息的房地产企业将是致命的。

当然了,假如未来国家开动印钞机,重新提振地产和基建,那么这本书也会反过来打这条书评的脸。

书籍后半部也有很多很值得学习的投资理念,比如:市盈率8.5倍是盈利增速分界线;在有房无债情况下,被动收益三倍于消费水平就算是财务自由;价值投资就是赌国运等等。大多数价值投资流派的人写的书无非是将分散投资、购买指数基金、长期持有等等翻来覆去的讲,这反而显得对单一企业进行集中分析的作者的特别和勇敢。

未来难以预料,我们不应该去嘲笑失败者,而应该去赞扬他们勇敢尝试的精神。

《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读后感(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本书的前几章讲的是关于许老板的故事,有两个故事记忆深刻:

①上大学的时候,许家印拿奖学金,吃了一碗热干面,老师说:小许你可是拿奖学金的人,怎么能吃热干面?

②08年恒大生死时刻,许家印陪着郑裕彤打牌,最终郑裕彤出手帮了他一把!

睡觉的时候思考几个问题:

段永平说过:多元化除非是被逼的,不然公司就不应该多元化,大部分的公司也做不好多元化!

恒大做过房地产、搞过粮油矿泉水、弄过金融汽车等等。

巴菲特在1981年的信中说,企业的管理层有三种动机:

1)领导层有动物的天性,时刻散发着战斗的意念!

2)大部分的领导是以规模而非获利来衡量!

3)大部分的管理层过度自信,认为自己有有能力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企业应该和跳水运动员一样,动作越少产品越简单越好,就像茅台、苹果一样。

房地产行业需要不断的借钱才能生存,房地产行业就是借钱买地,盖成房子,收回现金,继续买地,周而复始,一旦不买地,品牌也就随之消失了。

巴菲特说:毋庸置疑,一些人确实通过使用借来的钱发了大财。不过,这同时也是一条迅速走向贫困的道路。当杠杆手段帮忙时,你的收入会被扩大。你的配偶觉得这是因为你聪明,你的邻居会羡慕。可是,杠杆手段是会上瘾的。一旦从其魔力当中得到了好处,很少人能够适时退出,转向保守的做法。我们在小学三年级就学过——一些人在2008年又复习了一遍——任何一个正数,不管大到什么程度,拿零去乘一下,就会变得一无所有。

杠杆+波动=炸弹

给你带来麻烦的不是坏主意,而是好主意;或者牛市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人处于逆境的时候,会迸发出蓬勃的张力,而处于顺境的时候会忘记某些规则,最后大厦轰然而下!

有一本书叫《再造卓越》,总结了企业走向衰落的五点:狂妄自大——盲目扩张——漠视危机——寻找救命稻草——被人遗忘或者濒临灭亡。

金瓶梅里第三十一回里头写刘太监点戏,叫人唱“叹浮生有如一梦里”,台下的西门庆摇着头听戏,那时他风流倜傥,绝不会料到两年后,自己会有那般的下场。

《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读后感(三):地产股投资启示

中国房地产已经抵达天花板了吗?严格的管控意味着我们摆脱房地产了吗?龙头房产股还有发展空间吗?这是我这段时间以来心里的疑问。

查阅相关大V的分析,我比较信服TTB的判断,他在他的公众号里写道“ 这种压房价的方式是错的,早晚会得到纠正。从总体上,现在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经47平方米。但这个47平方米的人均值,包含着2000多个小县城的毛坯房。中国的城市化还只是进入到中期水平,未来的趋势,是人口向大城市、向中心城市、向更温暖更宜居的南方城市集中。小城市人口流失+大城市缺房,将同时出现和存在。所以,大城市、中心城市、人口还在集中的城市,房子还缺,房价还会继续坚挺。如果不能有效改变这种状况,这些城市的房价,极有可能还会发生报复性上涨。”《巴伦周刊》指出“ 从城镇化角度来看,据2021年“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人口规模约9亿人,城镇化率达63.9%。另《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指出,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据此来算,未来中国仍有8000万甚至约1亿人口的农民进入城市,转化为新市民,他们将构成未来房地产购买的主力军。当然,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高速发展的状态。HQF认为,考虑到新的购房需求,以及旧房折旧等因素,未来每年新增房地产的建筑面积预计在10亿平方米左右。 ”综上,也就是说除了新增的主力军,改善型住房的需求也非常大,甚至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型社区也需求巨大。此外,在去杠杆的背景下,房企的现金流压力将导致部分房企出局,因此稳健的低杠杆龙头房产股未来可期。

研究房产股,关注的点:

(1) 年报、半年报中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所有原始数据,以及财报附注中的重要明细展开数据,录入Excel表,并根据需要自动计算同比增长率、占营业收入比率、负债相关比率等。(2)财报管理层讨论中披露的年度、半年度的新开工面积、在建面积、竣工面积、新增土地储备面积、新增土地储备成本、累计土地储备面积和成本、项目总数及一二三四线城市分布、新开盘项目个数、交楼面积、交楼均价、未到期土地款、投资物业构成、员工总数、平均薪酬、股权激励授予及行权以及行业市场空间等

(3)每月例行月报披露的合约销售面积、金额、均价、新开盘个数等

(4)年报、半年报中的项目列表,包括每个项目的所在城市、项目名称、立项时间、占地面积、土地储备建筑面积、权益占比、开盘年月等。如果公司还披露楼面价、在建面积、竣工面积,也要录入。

(5)一些关键指标,需要同行的数据以便对比。这些关键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年度及半年度的营业收入、毛利率、费用率、净利率、净负债率、有息负债额等,以及月度的合约销售面积、金额和均价。

当下的背景是要求去杠杆、稳健经营,因此万科在今天活得比恒大好,万科股权合作开发模式懂得优点在于规模增速和资产负债表之间可保持平衡,缺点在于损益表中的利润被少数股东瓜分较多。恒大高杠杆模式在于能使股东利润最大化,但是负债高,到了21年下半年,我们也看到了,恒大暴雷!

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现金流折现法是估值的基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